查看原文
其他

金融前沿讲堂丨贝多广:金融发展视野中的普惠金融(含精彩视频)

HFRI 北大汇丰金融研究院 2021-01-21
编者按

2019年11月26日晚,应巴曙松教授邀请,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理事会联席主席兼院长、财政金融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贝多广博士做客“北大汇丰金融前沿讲堂”,带来主题为《金融发展视野中的普惠金融》的精彩讲座。本文节选了部分讲座视频和文字实录,以飨读者。


精彩视频



以下为视频部分文字实录


数字化的普惠金融正在中国蓬勃发展,是未来希望的曙光。中国也在做类似于尤努斯模式的微型信贷,而且在一些农村做得不错。除此之外,一些企业也在做。中国的网络银行、互联网银行比如网商银行、微众银行等,这些大型的数字化机构的效率非常高,两三年的时间覆盖了2000万到3000万的客户。

如果我们拿中国的案例和尤努斯的模式进行对比,我们就可以看到普惠金融的希望。中国的普惠金融如果延续尤努斯模式,虽然精神可嘉但是效率较低,因此一定要走数字化的方式。中国农村的供应链金融和数字支付都有了长足发展,数字支付基本可以覆盖农村,只要有智能手机就可以使用。

除此之外,中国有一个值得全世界自豪的地方就是易纲行长去年对外宣布中国实现了所有的行政村均设置了普惠金融服务站或者金融服务站,其他国家做不到设到每个行政村这一点。我们也研究了这一点的利弊得失以及效率、成本、价值等方面。在我看来,服务站是一个过渡性的工具,有点类似于扩展的POS机,往往设在一个村里面的小卖部、超市或者村委会,方便村民提取2000元的存款或者进行支付。

数字普惠金融的未来肯定不是这样,未来一定是通过移动手机的方式,因为手机基本上可以解决所有的这些问题。普惠金融的发展趋势是数字化的普惠金融,而数字化的普惠金融发展最根本的是三项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理想得以实现。

第一是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大大超越了人脑的数据处理能力,无论智商再高,也不能和机器相比,人工智能技术解决了数字的处理问题;第二是互联网技术,它使得全球变成一个地球村,我们今天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讲课,可以使用Wifi转播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借助全球的互联网,世界的数据信息传输已经没有障碍;第三是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可以接收数据而且可以主动发现数据,是具备互动功能的终端设备。

这三样技术,一个是数据处理、一个是数据传输、一个是数据的接收和返回,这三项技术一旦形成合力,我们现在的银行特别是零售银行会受到较大的冲击。如果现在大家再到储蓄所,肯定不是过去取号排长队的现象,而是门可罗雀的情景,因为很多业务都可以在手机上完成,只有个别情况需要人对人或者刷脸进行。

金融科技使得传统的普惠金融发展成为数字普惠金融,它要服务的就是全球17亿被排斥在传统金融之外的人口。前年世界银行说全球有20亿人口被传统金融排斥,去年他们说还剩下17亿人。我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快就减少了三亿人?世界银行的人说减少的三亿人主要在中国,因为中国的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使得几乎所有人都有银行账户,所有人都可以方便地使用手机进行支付转账,实现了较大规模的覆盖。除此之外,更进一步的信贷、保险等高端需求还会不断加强,这些人同样没有被排斥在外。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未来普惠金融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


 延伸阅读:讲座现场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企业发展研究所所长任颋教授首先致辞,为大家介绍了贝多广博士。贝多广博士自1988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后,先后任职于国家财政部、中国证监会、中金公司、摩根大通,有近30年金融市场的丰富经验。贝多广博士学术著述甚丰,早年曾出版《宏观金融论》、《中国资金流动分析》等专著,曾获得孙冶方经济学奖,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上世纪90年代初曾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和纽约联储银行担任客座研究员。近年来,贝多广博士专注普惠金融研究,发表相关演讲论述,最新著作《金融发展的次序:从宏观金融、资本市场到普惠金融》于2017年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贝多广博士目前正在主持普惠金融国家发展战略的课题研究,以及中国数字化普惠金融发展模式的课题研究。
 
任颋教授致辞并介绍贝多广博士


讲座中,贝多广博士首先从金融发展理论的视野观察普惠金融的历史演变,并在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考察普惠金融的现实意义。讲座重点梳理了普惠金融的基本框架,贝多广博士指出,普惠金融的宗旨是服务“中小微弱”,目标在于建立包容性金融生态体系,原则包括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和客户保护,而推进普惠金融要充分利用数字金融。


一、金融发展理论概述


贝多广博士指出,把握金融发展的历史脉络可以在更宽广的视野中考察普惠金融。耶鲁大学教授戈德史密斯(R. Goldsmith)在其1969年出版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中创造性地提出金融发展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麦金农(R. Mckinon)和肖(E. Shaw)1973年提出的金融抑制(Financial Repression)和金融深化(Financial Deepening)理论表明,通过金融改革解除金融压制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关键。金融危机之后,社会各界对金融市场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希勒(R. Shiller)2012年出版的《金融与好的社会》一书中指出,金融体系运作不善对社会可能产生坏的影响,应该对金融结构重新进行审视与调整。

 

贝多广博士讲解金融发展理论


二、中国金融发展的过程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金融结构逐渐从财政主导型演变为银行主导型,接着发展出资本市场及多元化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然而这个看似发达的金融体系仍然存在着结构性缺陷,贝多广博士指出,在现有基础上克服金融服务结构性失衡,推动形成包容性金融生态体系,是未来金融发展的趋势。


贝多广博士进一步解释了当前金融服务存在结构性失衡的主要原因:社会经济结构呈现金字塔形态,而金融结构为倒三角形,传统金融服务市场主要服务于大型企业、政府和高净值人群,而面向小微企业、工薪阶层和农户等群体的金融服务严重不足,生产、投资和消费都受到极大限制。

 

贝多广博士介绍中国金融发展


三、普惠金融发展的基本框架


虽然社会各界对普惠金融有着广泛讨论,但对普惠金融的认识存在很大差别,贝多广博士指出,我们有必要建立一个基本框架,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准确认识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ing)是联合国于2005年提出的概念,其关键在于把被传统金融服务忽略的群体纳入服务范围,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因此贝多广博士认为,应该将普惠金融理解为“包容性金融”。


普惠金融的“包容性”是全方位的,不仅限于信贷业务,中小企业融资、小微金融、微型金融、创业投资、消费金融、微型保险等本质上都属于普惠金融的服务范畴。贝多广博士特别提到了消费金融,普遍认为给农户、小业主的贷款要用在生产经营上,用于消费的贷款不能包括在内,但是中国经济现在的问题在于产能过剩,大量中低收入人群的需求远远没有得到满足,通过金融的手段提升这部分人群的购买力,能够提高整体社会福利。


贝多广博士将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归纳为“中小微弱”,即被传统金融机构排斥在外的中小微企业,以及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蓝领等群体。不仅持有牌照的金融机构在为“中小微弱”提供金融服务,一些不被正式认定为是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供应商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金融科技公司、公益性贷款组织等,因此要在市场上要建立起更具包容性的制度,让没有金融牌照的企业能够更好参与进来。

 

现场观众认真听讲


贝多广博士指出,发展普惠金融有两项原则,一是“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二是“客户保护”。政府引导的战略重点在于建设金融基础设施,包括企业法律制度、信用制度和支付结算制度等;客户保护要遵循七项原则,包括合适的产品设计和服务原则、避免过度负债原则、透明原则、负责任的定价原则、公平和尊重客户原则、客户隐私保护原则,以及有效投诉机制原则。


谈及普惠金融面临的挑战,贝多广博士认为,普惠金融的核心是能力建设,不仅“中小微弱”等需求方需要提高自身能力,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机构和监管部门同样需要,尤其在数字化时代,数字鸿沟使得所有人都面临着新的挑战。


普惠金融的发展趋势是数字化普惠金融,贝多广博士认为人工智能、互联网和移动智能设备这三大因素正在重塑世界,使金融机构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能力大幅提高,而成本大幅下降。这三大因素将颠覆微型金融经济学,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最终解决微型金融机构面临的双重绩效困境,为全球没有或缺少金融服务的17亿人口打开普惠金融大门。


最后的问答环节,贝多广博士就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阶段、如何解决数字鸿沟的挑战、股权投资如何更好参与普惠金融等问题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交流。

 

现场观众踊跃提问


最后,任颋教授代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向贝多广博士赠送纪念品并表示感谢。

 

任颋教授向贝多广博士赠送纪念品


此次讲座是“北大汇丰金融前沿讲堂”的第68期。“北大汇丰金融前沿讲堂”由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主办,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承办,深圳市资产管理学会作为学术支持。“金融前沿讲堂”将继续邀请业界权威人士讲授金融前沿领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为北大学子打造聚焦金融市场最新趋势与动态的优质平台。


贝多广博士和与会嘉宾及工作人员合影


  延伸阅读  

预告丨邵宇:大变局下的中国应对和投资决策

新书丨巴曙松教授主编《金融前沿讲堂》出版(含购买链接)

贝多广:金融发展视野中的普惠金融丨北大汇丰金融前沿讲堂第68期

讲堂PPT丨贝多广:金融发展视野中的普惠金融

梁红:变革中的中国丨北大汇丰金融前沿讲堂第67期
北大汇丰金融前沿讲堂往期回顾(截至2019年10月共66期)
北大汇丰金融茶座往期回顾(截至2019年11月共12期)
北大汇丰金融前沿对话往期回顾(截至2019年10月共42期)
金融云学堂02期丨周冠南:2020债券市场展望:再平衡的结构行情(含精彩视频)
金融云学堂首讲丨白海峰:外资流入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作为一位研究人员个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机构的意见和看法)

撰稿:姚沁雪

影:许甲坤

本篇编辑:唐小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