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rchitectstudio / 艾构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主持建筑师
2018上海公共文化空间创新大赛“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奖”——融书房设计师,无锡钟书阁设计师上海知名建筑师,担任上海嘉定、奉贤城市规划及重要项目顾问及评审委员,浦东新区社会文化发展项目设计顾问主要荣誉及奖项:
融书房获得2018上海公共文化空间创新大赛“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奖”无锡钟书阁荣获2018年度亚洲照明设计奖非凡之光奖江海工业园区整体转型城市设计入选2015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区县展嘉定新城总部园区城市设计获2013年度上海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城市规划类)一等奖黄浦江东岸滨江开放空间云桥国际竞赛优胜
建筑师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工作,但陈嘉炜能从中找到平衡的方法,“建筑师在工作中体会到了美,而能参与创造这些并为城市社会和人服务,足以抵抗过程中的艰辛。”作为建筑师与城市设计师,陈嘉炜和他的同事的实践范围主要在上海,经历了近年来新城建设、旧区改造、空间更新等各种类型的项目设计与研究。他关于公共文化空间的最新体会是:创造有用之美、活力之美、温暖之美这三大要素。
● 努力创造高颜值、多活力、美意味的空间环境与界面
接下来,我们就结合上述方法,一同赏析陈嘉炜主创设计的 3 个公共文化空间。
中虹文化客厅的原始状态是两开间的社区用房,时光荏苒,社区的房屋已略显陈旧。但社区更新不宜过度更改居民习惯,原址门口优美的树木,与围墙的关系,人流进入小区的动线,都成了陈嘉炜和团队在设计伊始重点记录的环境文脉。陈嘉炜认为,活动室门口的空间外场也应该参与社区活动空间的营造,可以通过建筑立面的洞口与内部空间产生对话。于是乎,门口原有的低矮花坛被座椅墙相联通,巧妙地与立面的“LongBar”产生呼应 —— 门口的外场便化身为居民的乐于四季停留的交往场所空间。
设计师并没有给中虹客厅添置多余的装饰,外立面的构成集成了门窗洞口、雨棚,其余以往被忽视的标志标识、照明器具、开关门禁等元素也被小心地集成在精心设计的立面构图中。
从专业视角上解析,窗台化身为户外吧台、雨棚成为立面强力线条,都是在功能基础上做的提升设计手法。界面的完整与活跃、比例的得当与雅致,这些符合传统美学原则的手法被小心地不动声色的引入,一方面实现了大众对“网红建筑”的颜值期待,同时也使得未来空间格局有着良好的骨架,能适合将来的发展以及进一步更新。
「林深时见鹿,老树陪古屋」,下图中的大树,陪伴曹路镇中虹社区已久,陈嘉炜和团队也为其慎思巧行。
立面的铝原色网板不但成为新社区空间的现代性符号,同时也使得树木在上面形成斑驳的投影。伴随社区建成成长的大树与一个换了新颜的老“邻居”产生了一年四季的无声的对话。
如此,陈嘉炜并没有对建筑轮廓做过大的改动,而是通过一些细微的设计,让空间与环境产生了对话,居民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场所记忆则是“在地性(in-site)”的最佳表达。
内部设计方面,陈嘉炜在中虹文化客厅上最注重的是「集约性」,他将空间重新划分成一个“L”型的24小时开放空间与一个“口”型的多功能空间的相加组合。
“L”型的空间包括了自动图书借阅、自助咖啡等现代智能设施,与户外的门前场所的结合利用,成为相对独立使用的创新社区空间。“口”型的空间主要包括了亲子活动、社区团建、社区书房、微型展览等使用模式,围绕着中央服务岛展开,成为一个复合的综合活动场所。
靠近周界的墙体被完全利用成为图书和展示的书架柜体,长长的展开界面就是长长的功能长度。空间的重新梳理使得文化客厅焕然一新,同时又纳入了多样多元的功能组件。
陈嘉炜曾为多家知名阅读空间主创设计,包括上海融书房和无锡钟书阁,此次设计中虹文化客厅,通过和专业社区创新组织社邻家合作,将一些先进设施设备引进其中,包括 24 小时图书借阅机、自助预约空间使用、智能服务设备等。
24 小时图书借阅机尤其受白领的喜爱,便捷的自助式扫码借还书籍,让上班族能在闲暇之余饱读最新书籍。这些智能设备与社会化运营结合密切,也进一步提高了社区空间的便利性与效率。
陈嘉炜设计社区,进行社区更新的目标,本质上是围绕「居民」展开的。人是空间的使用者,吸引更多更广泛的居民参与文化客厅的使用,提高设施的利用率并让他们具有获得感,是社区更新的目标。
从这个角度来看,曹路镇中虹社区文化客厅非常成功,吸引了众多居民使用与参与,促成不同人群的文化社会活动交流,并且形成一个有意味的社区场所空间。
在陈嘉炜看来,“家门口的文化客厅”,居民的喜闻乐见,才是社区空间最精彩和优美的部分。
于陈嘉炜而言,陆家嘴图书馆改造是个非常难忘的项目。
陆家嘴图书馆掩映在陆家嘴浦城路密集的城市肌理图景中,浦城路东侧的东园二村的老旧社区与西侧的仁恒滨江国际社区形成鲜明对比,倘若改造成功,图书馆将扮演社区融合的激活点。不过项目留给陈嘉炜的时间并不多,改造项目在 2017 年底迎来指令,完成时间则需要卡在 2018 年 4 月 22 日国际读书日之前。
如此短的建设周期,陈嘉炜在设计思路上很清晰,建筑必须用“轻”的方式改造而创造“强”的场所存在。
图书馆意在塑造静谧氛围,设计师选择用白色的涂料墙面使建筑的形象朴素。水平展开的外廊结合退台形成连续舒缓的线条,而顶部的木板压顶勾勒加强了线条感,同时在色彩上形成温暖的对比。弧形的楼梯间显示出建筑柔和的一面,它在侧面开出克制而连续的竖向角窗,与水平的线条形成对偶的形式语汇。
望远观之,建筑在设计师的微调下,虚实比例更为突出,形体更具雕塑感,仿若是掩映在浦城路茂密绿化中的“城市雕塑”。
如同在中虹文化客厅中陈嘉炜为大树做的设计,在陆家嘴图书馆改造项目中,他在设计时同样考虑到了周边的环境文脉。
行道树与白色的体量在新设计中产生了更多对话,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城市场景图画。简洁生动的意象让新的文化地标与城市也产生对话。
在近人尺度上,结合建筑抬高的部分,水平带状的座椅墙、24小时读书亭与自助图书机,形成连续的节奏,并转折向内,导向建筑的围合庭院,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图底关系得到呈现。
“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园林”,陈嘉炜也深谙园林在空间塑造中的独特之用处。
从街区开始的公共空间一直延伸到庭院并进入建筑内部,陈嘉炜设置的空间如「园林」般展开转折而上,多重阅读空间被创造出来,二、三层层叠的露台将近在咫尺的浦东三大地标摩天楼纳入视野。
第三层独立使用的讲座空间平时是自习阅读空间,而周末则是上海著名公共读书会——“陆家嘴读书会”举办之地,历时至今,群贤并至。
陈嘉炜初次来访浦东潍坊街道时发现,这里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仿佛沉睡在社区中——活动空间单一,参与的人群也多为长者,各种设施和空间都需要被激活。
陈嘉炜和团队认为,社区文化中心不应该只是“老年活动中心”,应满足全年龄段社区居民需求,尤其是这里邻近陆家嘴金融中心,有着大量的白领人群,他们也应该得到符合需求的活动交往空间。
陈嘉炜的改造项目,首先从社区不同人群对文化中心的需求调研开始,他们与社区创新专业工作组织——社邻家共同工作,一同调研和梳理出该地区人群对公共空间的使用模式和特征。在下图中,他们将上班族,以及老人和小孩针对不同空间的使用特征都清晰地做了整理排列。除此之外,陈嘉炜和团队还希望能够赋予文化中心新的意象特征和空间活力,成为内外兼修,具有形象和内容双重意义上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
外部空间的激活从街道的转角开始,广场的角部与建筑的角部形成对话,形成一个有场所意味的城市公共空间。
同时,外立面上符合使用特征的顶部覆盖也将建筑与街道联系在一起,吸引人群一探究竟。功能性线形要素如座椅、围墙、标志等,也在不同高度蜿蜒向前,与社区人群对话,将人群进一步导向至建筑内部。
内部空间的设计很讲究,陈嘉炜将开放度最高的社交、聚会、展示功能设置在底层,作为入口层的布局。同时,与上部的阅览、社团、工作室等按照公共性和开放性完整地串联在一起。
原先闲置的露台也被重新整合,成为空间路径的重要激活节点,并带动上部功能层的活力与趣味。这种内部空间的激活设计,并不是简单的功能设置,而是综合考虑空间趣味、使用模式的精准操作!
集约性在陈嘉炜的前几个项目中,我们就有提及过,而在潍坊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中,同样有体现。
在底层,展览空间的墙体围合出“十”字型空间,墙面的两侧均可以布置展示 —— 墙体围合出的空间不但可以是展厅,也可以是社团活动空间。
在二层,书架和书台是空间的限定和分隔,双层布置使得容量倍增;而围合出的空间使得各种阅读方式和人群各得其所。
三层的文体活动空间,小、中、大的活动空间可以联合使用,休息和服务空间也大小得当,更成为交流场所。四层的露台,通过缓步坡道和上部楼层联系,成为两层通高的空中花园。
你瞧,这四层的面积是固定的,但空间却是可以复合和叠加的,陈嘉炜关于复合和集约的理念始终贯穿其中,各种空间既有主体功能,又兼具别的辅助功能,既是整体“空间园林”的一环,同时也是整体“业态策划”的一员。
优美的形式体现在立面上,体现在空间上,体现在细节上。使用半透明的金属网板在顶部围合出2层露台空间,结合建筑内透光像灯笼一形成地标感。透明度高的“腰带”将内部的舞蹈文体空间透出,成为活动的真实广告。曲线的雨棚和平直的建筑立面形成对比,形式美的原则暗含其中。建筑内部,随着空间路径的延伸,照明、标志标识,是立面构图的完整构成部分。值得一提的是,陈嘉炜在设计中很在乎实用性,多余的装饰,没有实际功能的装饰、不适用的装饰被完全摒弃,所有构成优美形式的要素都具有实际的功能,使得建筑是高度功能适用的,而最后,美也具有了功能——有用之美(The Function of Beauty)。
改造后的潍坊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以 3000 余平方米的体量形成一个多样的、集约的、复合的、生机勃勃的“社区文化聚落”,同时也成为一个“社交文化园林”。建成后的高密度的社区文化活动及使用人群的延展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自然成为浦东地区深受欢迎的公共文化设施。从几平方公里的城市设计到 200 平方米的居委会活动空间改造—“从公里到毫米”—在对比巨大的尺度变化中,陈嘉炜体会到背后的原理与哲学却是高度一致的:那就是严肃认真而又乐观地将城市、建筑、外部空间视作一个“容器”,通过设计来引导、激发和创造不同性质的社会活动、经济活动、人文活动,并优质混合,同时赋予其有意味的空间和比例尺度得当的界面,并与其所处的场所及文脉尽可能契合,历久弥新也是非常主要的考量。
陈嘉炜通过建筑工作,为城市社区和人服务,发现建筑之美,以此抵抗生活本身的疲倦和艰辛。他是这样理解自己目前的状态的:“最近在看《费孝通谈话录》,「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为我未来的工作及公共文化空间的目标与意义,指明了更清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