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揭晓 | 你会相信你的眼睛——在现代都市中向四面八方嗅寻偶然的韵律
正如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林叶与施瀚涛所说的——这次展览所呈现的作品,更多表现出他们在这个“虚拟与现实相互混淆难以分辨的时代”,怎样以摄影来面对和抵抗。这一点其实也有其摄影和艺术史的传统。波德莱尔就曾经在他的诗中将自己想象成为一个有着“奇异剑术”的剑客,在现代都市中“向四面八方嗅寻偶然的韵律。”现代生活从一开始就对个体有着裹挟和压迫的力量,个人无法把握这个突然出现的庞然大物,它超越了个体的认知能力,说穿了,就个人体验上来说,也就是模辩虚实真假善恶。所以以直觉为根本的超现主义,以及以超现实主义为根本的摄影就成了个体去抵抗这个“乱世”的一种办法。这种办法不是让你去直接采取行动改变社会,而是让你能勇敢地直面混乱的现实,找到自己的存在。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下面以展览参观动线为顺序,依次介绍《你会相信你的眼睛》展览中14位艺术家/组在各自单元的作品。
宝妹 Bao Mei
宝妹写真馆
我常常练习一个人旅行
反复感受在路上的状态
谨记并带回家的日常里
家即远方,远方即家
三年居无定所的漂泊日子后
2018年我开始了在上海的租房生活
并在这个房间创造了很多的照片
有我的定时自拍和我拍的朋友们
年末的时候照片已经贴满了白墙
给我一个房间就能拍照
我做到了
先选择生活
再选择摄影
也让自我和孤独找到了出口
最大的愉悦是心静和乐群
感谢我自己和我的朋友们
甘莹莹Gan Yingying
那游离、消失又重返的柔光
在波兰诗人扎加耶夫斯基的诗《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中,诗人品味了这个世界的幸福与残酷,不管是流亡者还是刽子手,野草莓还是白房间,最终都被一缕游离、消失又重返的柔光所拯救。日常生活逃不开生老病死和喜怒哀乐,它仿佛是一个陷阱,把人的生命限于无常与恒常的琐事之中,又仿佛是一条通途,只能经由这一个个选择和意外才能将生命的真谛透悟。在感受日常生活之中,我常被一缕柔光吸引,并用摄影捕捉这道光。它撕开了一个裂口,将生活所诉说的道理泄漏出来。
afternoon,甘莹莹
租来的房子,甘莹莹
肖狮Xiao Shi
Drip
2017年秋天,还在读大三的女朋友第一次找到兼职,开始了辛苦的校外培训工作。之后,她用一个月的工资给我买了这台胶片相机——CONTAX T2,我从来没有想过她会送我这么贵重的礼物。我把胶片机装在一只皮套中随身携带,之后两年的时间里,断断续续地拍下了我和她在一起的时光,以及她不在身边时我作为一个社会个体的生活。
在此之前,作为一名接触摄影不算太久的新手,我模仿过很多更成功的摄影师,希望能在其他人的风格中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捷径。但是稍有成效后,又开始反思自己作品中带有太多其他人的影子,懊恼“相似性”成为我很长一个阶段的瓶颈。相反,用CONTAX的拍摄从一开始就是非常放松的心态:什么吸引我,我就拍下什么,并不期待发生一些遥远的惊天动地的事情。在两年多后回过头来看,反而这些胶片作品更像只属于自己的东西,串联起了自己的一段人生轨迹。
照片中,我充满矛盾的父母不曾同框,与女友在一起有欢笑也有泪水,我并不打算抹平事实以让生活看起来更加圆满。世界是什么样子,在照片中就是什么样子,哪怕有些失误的也因为真实而具有力量。我将这些照片做成一本14cm x 21cm的线装影集,取名为“Drip”。“Drip”象征着时间嘀嗒嘀嗒地流淌,也是泪水流入人生之河的声音。不管是悲伤的眼泪还是开心的眼泪,都会是人生珍贵的组成
严怿波Yan Yibo
2020系列
作为一个容易紧张,又爱热闹的人。街道一直是我的“舒缓剂”,我用影像与这个城市周旋,影像所记录的人们的状态也同时投射着自己……日常多是无聊乏味的,而无聊也许正是我所有拍摄的出发点和原动力。用我们的眼睛发现日常中的非常,当然这么做何尝不无聊呢?可是我们又能干嘛呢,违法犯罪不敢,偷鸡摸狗不会,那就把剩余精力变成无数jpg和新建文件夹吧,来吧,上街道,相信我的眼睛!
谁在我家
家,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我每天从这里出发,最后回归到这个原点,始终生活在由家人组织起来的关系网络之中。而我也是通过他们,也只有通过他们才能确证自己的位置,才能明白,我到底是谁。我喜欢通过照相机去观察、记录家人的生活,外婆、妻子、孩子等等。在很多时候,照相机对我们之间的关系可能看得比我们任何人都清楚。例如拍摄我的孩子戴王戴主睡觉的样子,睡觉的时候是人最脆弱落的时候,强烈的不安全感导致我每天给他们拍照。每当我重新观看这些照片的时候,我总能重新发现自己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意识到他们是我最亲密的朋友。他们在睡眠中渐渐长大成人,而我则在陪伴他们成长的过程中,获得更为妥帖的、更为合适的存在感。我希望能够通过这些照片,让平时被琐碎生活所掩盖的某种关系网络浮现出来,在这里,我能明白,谁在我家,谁组成了我的家以及我是谁。
蔡骁Cai Xiao
房子
本次参展,沿用朋友之前的提议,把过去照片中跟房子有关的汇集起来,同时另加一条规则:只挑房子外部的照片。于是这里展出的全都是关于外部的照片。关于外部的照片永远只关于外部,我怀疑它们能触及多少属于内部的生活,但同时它们曾构成我内部生活的不可磨灭的一部分,占据我硬盘无法忽略的一块空间,现在它们经由我的内部再次来到外部,呈现为除去多样性还是多样性的空洞的充盈。这过程有点绕,也有点浪漫。
这些照片是用数码相机拍的,我希望这种大尺幅的印刷能够弱化数码照片的信息量,把它们变成修辞:要看清全貌,就需要后退一段距离,我期待这段距离可以带领观者(包括我自己)一起加入这场修辞。
松散的主题有这一点好处,它可以就此完结,也可以随时重开,永远保持着完成与未完成的共存,就像一部连载多年的电视剧,有一个总的线索,每一集或几集又可以有单独的小故事,一拨演员累了可以换一拨再继续,这种剧不给人负担,想起来了就看一眼,或许这组房子也是一部大剧的一个小故事,赶上了这一集,那就看一眼吧
唐潮Tang Chao
余下的几天
现在是12点35分,我在电视里目睹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骚乱,一群年轻人拿着燃烧瓶投向防暴警察。中午总是让人昏昏欲睡,我打了个哈欠,换了个台。电视里的购物广告开始宣传:我们拥有多功能的吸尘器,它是现在家家都会有的清洁好帮手……
作为一个电视明星代言广告总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情。可是这对我来说太难了,一个懒人是不可能成为电视明星的。也许我可以购买这款产品,打扫房间地面散落的毛发,把它们全粘在脸上,再戴上红五星的贝雷帽。噢,切·格瓦拉?
14点05分,我换了好几个台,看到总冠军奖杯颁给了最懂得生活的人。然后看到,我们有可乐、啤酒和镇定剂。你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生活真的非常的休闲。
余下的几天,视频截图,唐潮
余下的几天,视频截图,唐潮
余下的几天,视频截图,唐潮
见闻&皮二Jianwen Shen&Weijia Cao
来自江湾镇的问候
⻅闻&皮二这几年住在虹口区北端,自认作了老江湾镇居⺠。
江湾堂堂千年古镇,眼睁睁看这二厮平日里游手好闲,净拍些劳什子。两小儿这遭更敢跨过南何支线,冒镇之名,向守在宝山区南⻔口的高境镇发出问候,只有哭笑不得。这二人不止取景随随便便,设备亦不思进取,手机是几代前iphone(还好这次没有从里面选照片),偶尔混用一台富士x70,已属高配。
然念二位清贫,即如这等器材也多为友人馈赠或转手调剂,且记录本镇新时代⻛物人情之精神可嘉,也便成全了此番心意。望日后能精进技术,升级设备,不负古镇本镇之⻛采。最后,江湾镇谨向高境镇及其居⺠、榕异美术馆及其工作人员、所有热心观众致以亲切的问候与崇高的敬意。
晒晒更健康(04:38)
六尾儿6wei2
手感
最近一两年我几乎不再为了拍照而出门,更多是在家中生活、创作、工作。摄影对我来说更重要的不是“外部与我的关系”,而是“我与内部的关系“。所以《手感》系列实际上是我近一年拍摄创作心境的提炼,说得不多,说了很久,反反复复用一种方式说,所以也就很容易和观看者沟通,轻松感受到照片的状态。
为什么是“手”,我觉得手是连接和把握世界的第一个赤裸的实体器官,手无时不刻都在扮演着试探、接受、感受的感官角色。将手置于照相机和镜头之前,也就是将“我”置于”我们的世界”之中,将那些本来难以言说的感受、情绪,用一种每个人都能够体会,也一定都体会过的触感来表达。
姚瑶Yao Yao
老赵------ 一个青年油漆工的肖像
老赵,现役招牌职人。原本在东京开设工作室的他偶然来到上海,在这座城市,手绘招牌几乎消失,并被电脑字库字体与同质化材质取而代之。一些欧美复古风格的理发店、服装店、咖啡店和酒吧纷纷邀请老赵为其创作英文店招,疫情之下,他的职业得以继续发展。受到姜庆共编著《上海字记》启发,他还创作了一系列中文美术字,并在美琪大戏院的Manner Coffee完成了其标志性的金箔作品。老赵在这座城市的历险还在继续……
由张小船发起并策划的 展中展
展中展:我和我的日本朋友
张小船
好了,你们来到了这个展览的结尾部分,啊当然,也可能是开始的部分。本来我想叫它:“你不会相信你的眼睛”。就像我曾经有一件T恤,上面写了“我和你们不一样”,当时的一个朋友说,去掉“不”字更好。当然,他的意思,得是经历了“不”的阶段的。那么加个()呢?像草一样柔软、随⻛摇摆? 啊,“不”,让我们一起再想想......
在这个摄影展中即兴插入一个莫名其妙的“日本单元”,可能从各方面来说,都没有那么恰当,但这挺不错的不是吗。并且,还能介绍几个没名的日本好艺术家。他们的创作都不是以摄影为媒介的,所以也想试试讨论在今天的绘画、雕塑、行为等实践中,复制图像(影像)逐渐代替原作成为原作的可能性或趋向。毕竟,线下的观看和空间正越来越少。
从我自己的作品出发,我比较常用的是观念和行为,这两者在视觉化和传播过程中非常依赖图像(影像)。去年在“集美·阿尔勒”的展览中,我讨论了图像(在行为中)的政治性。这次算是这方面的继续。“找一张照片”是一个(徒劳的)人类行为,“苹果手机的回忆”是(有效的?)机器算法推送。前者,我选择展示动作和动作的对象、目的、结果可能早已分离的事实。后者,在观看了机器为我挑选、设计的叙事或抒情之后,我发现组成实质内容的每一张照片,曾是我的眼睛和大脑所挑 选、设计的叙事或抒情。
以雕塑为主要工作的小林耕二郎(KOBAYASHI Kojiro),在东京的二手家具店和垃圾场找到一些被遗弃的椅子,并将它们变成了雕塑。动手之前,他用手机为这些椅子拍摄了肖(遗)像,它们看起来好孤独。(尽管商场的雕塑在不断增加)作为艺术的“雕塑”在今天,可能也是孤独的,更多的观看发生在对雕塑图像的观看。所以他把孤独的椅子变成孤独的雕塑挂在墙上,请职业摄影师拍成“专业照片”,和椅子肖像的快照一起展示。
这使我想到以绘画为主要工作的铃木悠哉(SUZUKI Yuya)和他一直去到不同城市进行的“archegraph study”(《原图学》)系列。我希望他可以把用手机随手拍摄、作为绘画参考的(城市)“原始图像”,和绘画原作的复制印刷品一起展示。一开始他并不愿意,他更希望能在艺术的转换过程中与“原始图像”失去联系、保持神秘。但我觉得也许这个系列的迷人之处,正是在于他画中的图像与“原始图像”之间的微妙联系。最终我还是说服了他,并试图呈现这种矛盾的关系。
放在最后(或最初)的Team Yameyo,退出吧小组,就像这个名字所暗示的悖论:并不需要他们去还原如何顶着15个iPhone从明治神宫走到涉谷的表演细节,就像他们不会告诉你,其实还是需要有人的眼睛、人的搀扶,他们只说,退出吧孤独。
在去⻓崎的途中,因为汽⻋前排的光线太强,我拿了一件衣服裹住我的脸。可能是布料的颜色、材质,与光线在某个⻆度产生了反应,我看⻅一群跳跃的彩色光斑,它们随着⻋的微微震动而变幻着,我看得入了迷。我把手机伸进衣服想拍下这个“看⻅”。手机紧贴在我眼前,模仿、跟随着眼睛的移动,而眼睛通过屏幕盯着手机,随时调整以更好地复制(记忆中)那个“看⻅”。从此,美丽的光斑跳跃(也消失)在了屏幕中。
很抱歉不能来到现场。但这也许能令这个“展中展”得以完成。
张小船Boat Zhang
找一张照片(苹果手机的“回忆”,为我推荐)
A:一个几乎一定会失败的行为:从iPhone“照片”App的四万多张照片中,找某
一张我曾拍下的照片。就像临睡前捧着手机想要找到它,来回滑动的手指,照片库中飞速翻滚的光条,放大、缩小,划过一张张“不是”、“不对” 、“不想要”的......我们“想要”找的(记忆中)那张照片,它(还) 真的存在吗?
A’:一段机器为我(或为你)精选的,我的回忆。iPhone“照片”App中自带的
“为你推荐- 回忆”功能,在2020年的某一天,推送给滞留东京快一年的我,一段题为《My Life In Shanghai 2018-2019》的“回忆”影片。这恰好是我不断从上海run away的两年,两年的断断续续差不多就是一年。iPhone的“回忆”告诉我,“我的上海生活”大致就是机场、机场到市区的路上、房间、乌中路、“and coffee”、各种展览、⻅相同的几个朋友、去机场的路上、机场这样的重复和循环。里面有好照片(坏照片),可以示人的(不能示人的),我拍的(别人拍的),为审美的图(为功能的图),无聊的图愤怒的图伤心的图开心的图......尽管我已决定搬到日本,但我还没有真正搬来。因此,我仍在等待返回上海的航班。好像只有回到上海之后,我才可以真的搬到东京。
小林耕二郎
KOBAYASHI Kojiro
内容
总是在你屁股底下在你背后的物体,我想知道它的内容。
先试着将它拆分,再试着重新组合。
我将尝试雕塑内容。
铃木悠哉
SUZUKI Yuya
原图学
“archegraph study”(《原图学》)这个系列始于2015年,主要是我在亚洲和欧洲的一些城市进行的实践。这次展出的是关于札幌、名古屋、台北、柏林和北京的样本。“Archegraph”是希腊语“arche”(意为起源)和单词“graph”(意为符号或图像)的组合。“arche”是一个前缀,也用于建筑、考古、原型等。因此“archgraph”可以翻译为“原始图像”。通过观察不同的城市景观,寻找我的“原始图像”,再对“原始图像”进行抽象和符号化,将这些图像转换为绘画等各种媒介。从接近原始图案的拷贝到完全分离的高度抽象转换,这些视觉语言是我的潜意识对现实的抽象反馈。最终,它们呈现出城市景观的一个隐藏层,也许会创造另一个现实,作为这个世界的模拟对象。
退出吧小组
ひとりやめよう
Team YAMEYO
退出吧孤独
一个人,戴着由15个iPhone环绕头部的一件尚在实验中的穿戴装置,从东京的明治神宫来到了涉谷十字路口。一路上,iPhone的15只眼睛看见了各种风景,成为记忆的数据。
展中展项目现场
开幕揭晓 |我们来玩游戏吧—— 21个区块是如何呈现了41个艺术家的作品
展览回顾——《连接 connection》 系列计划 NO.1 “Hi:朋友圈”
关于 榕异美术馆
榕异美术馆是于2018年成立于上海的非营利艺术机构。为实验性的、独立性的展览项目提供展示场所,支持年轻艺术家成长与发声的美术馆。
榕异美术馆
RONGYI ART MUSEUM
上海高境路371号4F
4F,No.371 Gaojing Road ,Shanghai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10:30——16:30
Opening time: Tues. to Sun. 10:30——16:30
媒体联络:rongyiartmuseum@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