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万人”接种新冠疫苗,怎么会无一例“明显不良反应”?
最近看到一个国产新冠疫苗的使用情况的新闻如下:
接种数十万人,无一例(明显)不良反应!
这里“明显”这个用词有点奇怪,因为这并非临床试验中常规使用的词汇。在安全数据中,有“性质严重”的不良反应(Serious Adverse Events),比如心肌梗塞,脑卒中这样性命攸关的副作用;有“程度严重”的不良反应(Severe Adverse Event),比如严重的头疼,肌肉疼,便秘,等等。有意思的是,也可能有“性质严重”(SAE)但是程度轻微的不良反应,比如轻微的心绞痛。
但是,“明显”不良反应就不知其所谓了。
再看副作用的比例,“数十万人”接种, “明显不良反应为零”,这是一个好得让人无法置信的数据。中国军科院/康希诺发表的新病毒疫苗一期临床结果,108个志愿者中不良反应比例是81%, 三级以上的副作用比例9%。
你现在有“几十万人”接种,总会有一些由于疫苗的免疫反应而造成的头疼脑热吧。如果真是一点副作用都没有,又怎么能证明你这个疫苗诱发了防止病毒侵染而必须的免疫反应呢?
就算是疫苗真正绝对完全,但是在“几十万人”这个巨大样本中,总会有一些人在注射后碰巧了刚好生病的例子吧,按规定这些即使和疫苗无关的病例也必须写入试验数据库。而且在实践中,医生也很难判断某一个不良反应是否由疫苗而诱发。
笔者虽然在医药口谋生,但是专业并非疫苗,而且对国药中国生物这个疫苗的试验设计和数据收集没有直接的经验。所以,有人也许要问我有什么资格质疑这个“不良反应”为零的结果。而且,参考表格来自陈薇团队研发的腺病毒疫苗,和新闻报道中的灭活疫苗是不同的。
这是因为我多年前亲身经历的一桩往事。
那一年我刚刚参加工作,在一家合同研究公司打工(CRO)。有一次我们把一个药物试验的安全性报告递交给客户的负责医生审阅,结果人家扫了一眼报表上的和试验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比例,就对我们说:这个比例好像太低了,再查查吧。
我们一听还挺奇怪,这个人不接触原始数据,怎么能看到一个百分比,就一拍脑袋就说有问题呢?不过顾客就是上帝,我们当然不敢怠慢,仔细检查,这一查还真查出问题了。原来在病例报告表上,不良反应和药物相关程度是这样分类的:
和试验药物相关(Related)
和试验药物很可能相关(Probably Related)
和试验药物可能相关(Possibly Related)
和试验药物无关(Unrelated)
(在英语中,probable比possible的力度更强,可能性更高)
客户提出的疑问,是针对和试验药物“相关”(Related)的不良反应比例的这一个数据点。
在工业界的约定俗成是,在统计和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中,应该涵盖三类:“相关( Related)”,“很可能相关”(Probably Related)和“可能相关(Possibly Related)”, 把他们加和起来,宁多报也不愿少报。
可是,我们那次那次报告的统计师,没有经验,他照本宣科生搬字眼,单单统计了“Related”的那一项。这样三个重要的类别就被他遗漏了两个。客户医生眼里不揉沙子,凭经验,凭对这个药的熟悉程度,就能判断出报告上的“相关”不良反应比实际低了一个数量级。
举这个例子的原因就是,有的时候不需要看原始数据,单凭常识就能对安全报告品头论足。
在新冠疫苗安全性这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上,不论是研发单位负责人的对外声明,还是媒体的解读报道,都应该力求准确严谨(如果硬要我猜一猜的话,这个明显不良反应,也许指的是预期外的不良反应?Unexpected Adverse Event)。
一点个人看法,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
Safety, tolerabili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a recombinant adenovirus type-5 vectored COVID-19 vaccine: a dose-escalation, open-label, non-randomised, first-in-human trial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0)31208-3/fulltext
疫苗商怼总统:您愿意批准可是我们未必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