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政府囤的两种发人深思的药

项西行 北美新药科普历史网 2021-01-11

通知

备用:如果以后读者无法再阅读到本公号的更新,可以去网易搜索同名的网易号。海外的读者也可以下载Telegram , 然后再手机浏览器中打开链接“https://t.me/joinchat/MvXTABj7X6uQxRjnNxaHmg”,点击“ Join Group”加入“北美新药科普历史网”的读者群。


疫情闹这大半年,老百姓对“囤药”这个现象都不陌生。中国的老百姓曾排队囤双黄连连花清瘟,美国的老百姓囤过羟基氯喹。其实为了应付紧急情况,政府层面也有囤药的做法,今天举两个美国政府的例子。



2013美国卫生部从安进公司大量囤了一种药叫优保津(Neupogen)。它的全称叫做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功能是刺激人体骨髓增殖中性粒细胞的。如果对肿瘤化疗放疗稍有了解的读者都能猜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升白针”,因为化疗放疗中的肿瘤病人经常遇到中性粒白细胞下降的问题,打一针升白针,提高造血能力,病人就能继续在痛苦的化疗和放疗中坚持下去。


美国政府为了囤这个药花了一亿五千万美元,这是为了防止美国的癌症患者忽然大量上升吗?


当然不是。


说出来也许吓人一跳,囤这个药,是给在核爆中遭受严重辐射而骨髓造血功能严重受损的大量人群预备的



如今美国的抗疫吃瘪,测试能力不足是一大原因。为此,美国两位前FDA局长痛定思痛,在《华尔街时报》上发了一篇文章,号召成立美国新冠测试的仪器试剂储备基地,在未来疫情再度吃紧抬头的时候,能够迅速投入使用而不至窘迫。


在这篇文章中,他们列举的一个囤药的正面例子,就是防核辐射的优保津(Neupogen)。不过,有意思的是,囤优保津美国政府仅仅在2013一年就花了一亿五千万美元,但是8年前,小布什政府曾经花比这个高十倍的价钱所囤的药,却在这个文章中一句都没提。


因为这是一个失败的例子,它就是罗氏生产的达菲(Tamiflu)。


2008年我在罗氏上班,有一天我为了办绿卡的事和公司移民律师打电话,结果那边的律师无限伤感地说:“罗氏买断基因泰克后,两家公司合并后所有的北美分支都被基因泰克的人夺权了,法律部门也一样,我们被炒鱿鱼,你的case以后由基因泰克的人接管”。


这个不幸消息的背景是,罗氏(Roche)是一家总部在瑞士巴塞尔的有百年历史的老药厂,而基因泰克(Genentech)则是成长于硅谷的美国第一家以分子克隆技术起家的生物制药公司。早在上世纪80年代,婴儿期的基因泰克陷入融资困难,财大气粗的罗氏趁虚而入,掌握了基因泰克的多数股份。到了2008年,基因泰克早已做大,但是罗氏却决定将其彻底买断,两家合二为一。只是,基因泰克的名头太大了,欧洲的罗氏聪明地陆续关停了自己在北美的分号,让基因泰克的人马全盘接管自己在北美的运作。罗氏原本给我配备的移民律师,就是这个大并购中的牺牲品。


在这个全盘接管中,唯一的例外就是罗氏和基因泰克的政府游说部门的总监之争。


基因泰克的首席说客是海蒂瓦格纳女士(Heidi Wagner),而罗氏方面的竞争者是一个30出头,身材微胖貌不惊人的年轻人,他叫艾文莫里斯(Evan Morris)。


按照基因泰克吃掉北美罗氏的既定剧本,瓦格纳女士是应该胜出的。不过,和一般公司兼并中的权力斗争不同,这里面还涉及了复杂的政治因素:她是一个注册共和党人。这本来也没什么稀奇,美国民主党一向主张政府和药厂协商药价,而共和党坚持的是自由市场经济,允许药厂自由定价。所以药企派往政府的说客,往往是坚定的共和党人。


不过,事情发生在2009年,瓦格纳女士的共和党身份就成了问题了,那一年是奥巴马总统+民主党控制的两院。而她的对手莫里斯,却是个药企说客中的异数,一个铁杆民主党员,出道的时候给克林顿班子当过实习生,在国会的民主党圈子里混得如鱼得水,他甚至有克林顿两口子的手机号码。


于是罗氏高层为了理顺和美国左派政府的关系,让莫里斯居然逆历史大潮而胜出,年仅32岁就出任了主管新罗氏华盛顿游说事务的资深副总裁,瓦格纳女士不得不另找工作。


当然,你如果以为莫里斯就是单凭人脉而上位,你就大错特错了。莫里斯的业绩,在罗氏Marketing历史上堪称一个不朽的传奇。


他所创造的第一个业绩,就是促成了美国政府囤积达菲的业务(东绕西绕总算说到正题了)。


2005年南亚开始闹H5N1禽流感, 死了几十个人,恐慌开始慢慢从欧洲传入美国。在流行病学上,我们常常看到流感病毒的亚型用H和N外加不同的数字来代表,这里的H,指的是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基因(Hemagglutinin),它的功能和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类似,是靠结合细胞表面的受体从而入侵人体。这个N的英文全称是Neuraminidase,神經氨酸酶,它的功能和血凝素(H)相反,是确保发育成熟的病毒颗粒,被从宿主细胞剥离,从而进一步感染其他人类。而罗氏的达菲,恰恰是这个神經氨酸酶的抑制剂,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治疗病毒性流感的唯一有效药。


就在这一年,28岁的莫里斯刚刚从一家公关公司跳到罗氏。这时布什总统的卫生部长发表讲话说,美国政府应对全球禽流感大流行的准备远远不够。政府有求,公司有药,莫里斯是把这个供求关系联系起来的人。多年来,药企传统的游说手段是请议员吃饭加之以丰厚的政治献金。但是莫里斯给传统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他把当民主党党工期间学到的经验运用于政策游说,特别擅长以草根动员包围上层的策略。在那个社交媒体尚未兴起的时代,他在社区和选民中举办讲座宣传,在热门的科普医学博客上组织文章,让禽流感世界大流行的威胁深入人心,通过民意带动政客的立场。


终于,32位民主党参议员给布什总统联名上书,敦促政府郑重对待禽流感世界流行的威胁,当然达菲是解决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个星期之内,布什总统批准了超过10亿美元的达菲囤药计划。


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在加盟公司短短一年之内,就为东家斩获一个超过10亿美元的订单立下汗马功劳,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让他一夜之间成为明星。


到了2009年,H1N1的猪流感又在北美冒头了,根据几年前美国等发达国家对达菲的青睐,世界卫生组织和欧洲CDC依然强烈推荐达菲为备选药物,罗氏的销售战绩又上层楼。


当然,噩梦中疾殍遍野的惨剧并没有发生,不论是禽流感还是猪流感,最后都证明致死率不高。更要命的是,达菲自己也不争气。它在1999年赢得了FDA批准后一直是个不愠不火的药,但是在2005到2009这几年不断上了头条新闻之后,被批评者放在显微镜下挑错,2014年的一个综合研究发现,达菲把流感症状减轻所需的时间从7天减短到6.3天。


疫情不严重且药效太差,而且药物长期不用会过期,所以大多数人都说美国10几个亿的达菲白囤了。


是达菲的乌龙降低了美国政府囤积应急物资的热情吗?我们不知道。唯一清楚的是,联邦政府囤积的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战略物资,在今年4月初就用掉了90%了。


虽说如此,说服政府囤达菲却是一个经典的商业运作,可能会长期在MBA教科书上占有一席之地。


我后来离开了罗氏。2017年读到了华尔街时报的一篇长文,题目是《华盛顿游说王国的叛徒之兴起和没落》,The Rise and Fall of a K Street Renegade,主角居然就是这位艾文莫里斯,原来他在事业达到顶峰的2015年,吞枪自杀了。


今天,我就是从囤药的新闻想到了他,一个有故事的人。

(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

https://www.politico.com/story/2009/05/roche-keeps-dem-in-charge-022742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usa-radiation-treatments/north-korea-threats-spur-u-s-search-for-new-radiation-therapies-idUSKBN1FK2V4?il=0

https://www.wsj.com/articles/the-rise-and-fall-of-a-k-street-renegade-1487001918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roche-hldg-novartis-search/stockpiles-of-roche-tamiflu-drug-are-waste-of-money-review-finds-idUSBREA390EJ20140410

https://www.wsj.com/articles/covid-shows-the-need-for-a-diagnostic-stockpile-11595795375

通知

备用:如果以后读者无法再阅读到本公号的更新,可以去网易搜索同名的网易号。海外的读者也可以下载Telegram , 然后再手机浏览器中打开链接“https://t.me/joinchat/MvXTABj7X6uQxRjnNxaHmg”,点击“ Join Group”加入“北美新药科普历史网”的读者群。


扫码关注我们扫码关注我们



《自然》杂志:新冠自然感染/疫苗接种,可能只有12个月的保护期?

“数十万人”接种新冠疫苗,怎么会无一例“明显不良反应”?

对美中“零号病人”出现时间的最新探讨

以德抱怨?美国《自然》论文大大方方引用武毒所“抢注”瑞德西韦专利的实验

从瑞德西韦谈美国新药定价的几点内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