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郭 熙 | 语言是变化的,成语也在变化发展

海外华语研究中心 华语HUAYU 2022-05-19


郭 熙 | 语言是变化的,成语也在变化发展

1

编者按:

     上一期介绍了郭熙教授对海外华文教育中成语教学的建议 (请看推文末尾“上期回顾”), 这一期继续介绍演讲报告“成语与新时代中华语言文化传承”中的观点,带领大家领略郭熙教授关于成语变化发展的思想。

2

成语与新时代中华语言文化传承: 

       2019年11月21-23日,南京晓庄学院与江苏省中华成语研究会联合召开了“中华成语文化与汉语国际教育”第六届成语文化教学观摩研讨会。国家语委海外华语研究中心(暨南大学)郭熙教授参会并做了题为“成语与新时代中华语言文化传承”的学术报告

      郭熙教授的报告《成语与新时代中华语言文化传承研究》收入会议论文集《中华成语文化与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杨学民、郭骏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之中。

      以下推文均选自郭熙教授的报告《成语与新时代中华语言文化传承》。

语言是变化的,成语也在变化发展:


成语的语义色彩会变化


     这几年成语使用中遇到的问题有的实际上是老问题,当然也有新问题。老问题如“东山再起”,新问题如“七月流火”。还有“空穴来风”“固步自封”,这是又一种类型。这些问题使我想起我在上大学二年级时遇到的“东山再起”问题,它反映了我跟成语的缘分。当时叶圣陶先生在一篇文章中对社会上成语的误用作了批评,其中提到了“东山再起”。叶老说现在社会上都用错了,“东山再起”不是贬义成语,它实际上是一个褒义成语。但我的语感跟叶老说的完全不一样。这个问题现在我理解了,我们跟叶圣陶先生是不同时代的人,知识背景不同,形成的语言观念和价值判断也不一样。当时我还问了周边的同学,大家都觉得“东山再起”是个贬义的,不是褒义的。基于这种认识,我就写了《谈“东山再起”及其他》一文,没想到投出去不久就被刊载了。可以说,就是这篇文章的发表,决定了我这一辈子做语言学研究。  

      其实当时我的论证很简单,它基于两点:

      第一,语言是发展的;

      第二,语言是约定俗成的。

      当然也涉及到词义演变的色彩等等。文章中我也列举了很多的例子来证明我的看法。这种方法,在当时也很流行。

不规范是绝对的,规范是相对的


     语言是发展的,成语作为语言的要素,自然也是发展的。尽管我们说成语是稳定的,结构稳定,意义也稳定,形式和内容相对来说也比别的词汇要稳定,但是成语在长时间的使用当中,也是会发展变化的。使用频率越高的,可能就越容易变化,所以稳固是相对的。社会语言学认为变化和变异是绝对的。就规范和不规范来说,不规范是绝对的,规范是相对的。

编辑 | 张馨月

公众号 | 华语HUAYU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欢迎转载!转载请联系后台!




上期回顾





更多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