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问题,这位MIT教授居然早已预言,但为啥还要发展AI?
▲ 点击图片报名,抓住风口(iOS用户请用电脑端打开小程序)
本期要点:人类与AI纠缠不清的命运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机器人的理想形态到底应该什么样?AI是否会带来失业、贫富不均等问题?这些问题一直在引发社会的广泛讨论。
我们本周的思想荟栏目就借助一个略有点儿“老”的概念来探讨这个问题。
近几个月,我在各个场合反复提到了一本书——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马克斯·泰格马克(Max Tegmark)在2017年出版的《生命3.0: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life 3.0,Being Human in the 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这本书仍然很重要呢?今天来聊聊两个原因,或许就能解答文章开头的问题。
先简单介绍书中的主要观点。
泰格马克创造性地按照生命体的自我设计与改造能力,设定了生命的三大阶段。
生命1.0是生物界,无论是微生物、植物还是动物,都遵循着自然选择的法则,无法主动设计或修改自身的“软硬件”、即基因与生物特征,只能通过缓慢的生物演化来适应环境。
生命2.0是指迄今为止的人类文明,我们的硬件、即身体层面的改变仍然无法摆脱进化论的约束,但我们的“软件”,也就是知识、技能与思维方式,可以通过文化、科技与教育等方式不断升级。
但泰格马克设想,在生命3.0阶段,生命的软硬件都可以自由设计与改造,不再受限于生物学规律,这将极大地拓展生命的可能性。
他指出,AI是推动人类向生命3.0迈进的关键力量,因此他设想未来会有一个超级AI系统“Ω”来主导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这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到现在都长久不息,超级AI将为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福祉、还是会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力量?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是,泰格马克还深入探讨了AI带来的社会影响。
他认为,随着AI技术的日益成熟,大规模的自动化生产方式将取代人类劳动。除了工厂所需工人将大幅减少,他还提出数据处理、图像识别和语言翻译等领域也将受波及。
不过,泰格马克也乐观地指出,新的、更好的工作会随之出现,例如需要创造力的艺术家、开发AI和自动化系统的工程师等等。他也提出了教育改革、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调整社会结构等建议,以适应低就业率的常态,并应对转型中的问题。
时隔7年,泰格马克书中的很多洞见都在逐一显现,人类似乎正在迈向生命3.0。
例如OpenAI的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能模拟人类思维模式,并能自我学习、自我提升。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在脑机接口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虽然现在只是用于重度瘫痪患者,但人脑与计算机实现了直接连接,让人们看到人机融合的潜力。
AI也正逐步渗透各行各业,现在AI已可以胜任如绘画、资料收集、围棋教练等任务,未来还会触达如客服接待、出租车司机等更多职业。
当然,《生命3.0》的内涵丰富,值得你去细细品味。我今天主要想结合这本书,谈两个有关科技产业的观察与思考。
首先,《生命3.0》给我的一个重要启发便是,机器人不必是人形。
既然在生命3.0阶段,生命的软硬件都已摆脱生物规律的桎梏,能自由设计与改造,那么机器人又为什么非要模仿人呢?这是自缚手脚。要知道,人类的每项重大发明,其核心目的都是超越人类的能力,而不是复制人类形态。否则汽车不应该有四个轮子,而是应该有四条腿。同样,未来的机器人也不必拘泥于人形,关键在于其能否高效完成任务。
1X的人形机器人NEO Beta
而且,人类现有的形态本身就是妥协的产物。例如四条腿的奔跑速度必然快于两条腿,但我们人类只有两条腿,这是因为要分出两只手来操作工具、来拿武器。那么开个脑洞,机器人要兼具灵活的移动性和操作能力,何不设计成四条腿和两只手的“人马形态”?所以,机器人所有的设计都可以发挥最大想象力、推倒重来。
当机器人摆脱“人形”的束缚后,或许人类真会经历一场源自人机协作的“硬件升级”。近期,我阅读了David Eagleman的新书《Brain,the story of you》,书中一个观点指出,随着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人人都将能够远程控制虚拟人或机器人。基于人脑的闭环反馈机制,使得操作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远程设备,甚至就像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这预示着,人类将拥有摆脱进化制约的“新身体”,迈入3.0阶段。而且这也比较好理解,就像有的老司机在驾驶自己的爱车时会觉得车子已经成为了身体的延伸,因而他们可以近乎本能地操控车辆,这种“身体认同感”也将在人与机器人、机器臂之间显现。
同时,不限于物理设备,这种认同感还能延伸至虚拟世界。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人们将在虚拟空间中拥有更加真实的体验,沉浸式的工作、学习和娱乐。
《生命3.0》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它预见了人类步入新阶段时,经济、社会等各个层面都将随之发生深刻变革。
这与我们所提出的人类进化规律不谋而合,即技术与文化的双向互动与协同进化。也就是说,人与人在基因层面并没有多大差异,但科技与文化却导致了不同群体竞争力的天壤之别。新技术往往会出现于能够最大化其效能的文化环境,而最先善用先进科技的群体将在后续的战争、商业、政治等竞争中占据优势,进而形成赢家集团,他们的文化又将被广泛传播并被其他群体效仿,进而带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这一过程循环往复,构成了人类进化的不竭动力。
正如瓦特蒸汽机的成功并不是孤立的技术突破,而是英国社会需求、制度保障、工程师文化、资源条件、科学知识进步以及专利制度等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瓦特蒸汽机所带来的工业革命又反过来使得英国成为了当时的全球霸主。
7年前,泰格马克便指出AI会给社会带来失业、贫富差距加大等一系列转型的阵痛,但AI却仍在如火如荼的发展,因为人类无法拒绝与AI共存。因此,未来人类社会也必将与AI一起协同进化,AI带来的问题只能在这个进化过程中逐步解决。
正如经济学家Diego Comin所说,”一个经济体的实力强弱,不取决于引入先进科技的速度,而取决于使用先进科技的深度“。未来无论国家、地区、企业,或线上社群,谁能更深入地应用AI,谁就会更有效地应对AI带来的问题,谁就更有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就像工业革命初期的英国和20世纪初的美国,因为机器替代了人力,失业问题也曾广泛出现。但后来,随着设计、营销、研发等服务业的兴起,更多新的工作岗位出现了,经济也再次繁荣。
我曾将AI比作数字时代的蒸汽机,它将固化人类的专家级知识与经验,并实现服务的规模化供应,这将为全球经济注入前所未有的新活力。
未来,高失业率不会是常态。当前,AI技术确实会替代某些重复性的、低技能的工作岗位,这只不过是因为它还处在“节能增效”阶段,AI孕育的新增产业还没出现,但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却大幅上升了。但当AI变革进入简单服务乃至复杂服务阶段后,实现了AI助理、健康管理等各类专家级、个性化服务的大规模供给,为更广泛的人群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时,不仅将出现更多丰富的工作岗位,还将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更将推动社会的公平与进步。
“实干者向左,思想家向右”。
面对AI科技浪潮,思想家们大都悲观、拒绝与恐惧,但从历史看,科技革命却在实干家手中更好的解决了社会问题、满足了人类的需求,给人类带来了更大的福祉,这次也不例外。所以,未来,我们仍应保持开放的心态面对AI的变革,不仅要有泰格马克天马行空的思考,也要有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的勇气。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更多详细的产业分析和底层逻辑,我会在科技特训营里分享,欢迎关注全球风口微信号,报名加入。
王煜全要闻评论,我们明天见。
推荐阅读:
这个几百万人的岛国,却有28家独角兽!中国能找到什么大机会?
【科技特训营】看懂科技产业,离不开长期观察。线上书院模式,与王老师深度链接!为未来五年做好准备,先人一步,看清未来!
此外,我们还为您准备了一份清单
“福布斯:人工智能将取代的八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