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张羿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查尔斯·狄更斯
从路易十六为其婚礼定制的座钟谈起
图1. 青铜鎏金与镀氧化钴座钟,和平与富足,弗朗索瓦·布歇(Francois Boucher)设计钟壳;让-路易·普利耶奥(Jean-Louis Prieur)制作钟壳;安东尼奥·佩尔蒂耶尔(Antoine Pelletier)和查尔斯-阿萨纳斯·庀农(Charles-Athanase Pinon)制作机芯;钟盘作者为杜柏松(Dubuisson);1770年完成,高74厘米,宽101厘米,深34厘米;现陈列于圣彼得堡郊外的皇村凯瑟琳宫。
图1中名为“和平与富足”的座钟表现的是战胜敌人后的和平与和平带来的富足,它试图以形象的方式展示和平与富裕的辩证关系。在机芯壳周围有着大量漂浮的云朵,在云朵上有五位小天使,钟壳左右各两位,顶端还有一位,在他们身边与手上有着各种象征物。象征和平的是古典式战利品展示图案以及凯旋后被闲置的武器,如盾牌、头盔、郝拉克里斯的大棒和伴随这位英雄的狮子皮等;象征富裕的为金币、水果、成捆的谷物以及花叶组成的植物束、月桂枝等;钟顶端的小天使则是手持桂冠,它既是统治权力的象征,也是艺术繁荣的象征;桂冠下方是一个带有三朵小玫瑰花的徽章,法国大革命前,它是带有三朵百合花的波旁王朝徽章,而小玫瑰花是革命后放上的替代品。从背面华丽的钟壳盖(图1a)来看,它应被摆放在壁炉上的镜子之前,让观者可从侧面欣赏其背面的美丽。这个座钟是路易十六作王太子时亲自定制的,在他与神圣罗马帝国的公主玛丽娅·安东奈特(Marie-Antoinette,1755年-1793年)于1770年5月16日大婚时放置在婚房中。它后来装饰过王太子的不同房间,路易十六登基后放在凡尔赛宫内国王的卧室里。法国革命后它被收归国有,1796年法国政府将其出售,1798年被卖到圣彼得堡用来装饰沙皇保罗一世的米哈伊洛夫斯基宫,是18世纪卖到俄罗斯最贵的法国钟表。路易十六(Louis XVI,真名Louis-Auguste,1754年-1793年)为法国旧时代最后一任国王,其父为路易十五国王的太子路易(Louis, Dauphin of France,1729年–1765年),但路易十六并非长子,本来不太可能继承王位,因此早年接受了具有启蒙主义倾向的教育,他在拉丁语、历史、地理和天文学方面成绩优异,并可以讲流利的意大利语和英语,他还喜欢自己动手从事手工制造,尤其是制造锁具。他对钟表制作也有很大兴趣, 图1中他大婚时的座钟就是由其亲自订制,并在制造过程中与作者们有着许多互动。从座钟的和平与富足主题来看,路易十六应该是对自己未来统治的国家有着许多美好的憧憬与向往。1774年即位后,他曾试图根据启蒙主义理想对法国进行改革,包括废除农奴制,废除土地税等苛捐杂税。他还废除了路易十四颁布的枫丹白露敕令,提倡宗教宽容,但其改革措施遭到了世袭贵族的强烈反对,由于性格软弱,路易十六没有对这些贵族采取特别的激进手段,其妥协令改革基本上无果而终。如果说路易十六有什么作为的话,就是他对北美独立战争坚定有力的支持最终导致了北美十三州独立,毫无疑问这是七年战争(1756年-1763年)被英国打败后,法国对英国的巨大胜利。此后法国表面上享受了一段时间胜利后的和平与富裕,但支持北美战争实际上令法国财政状况恶化,政府陷入巨额债务,1788年天灾产生的粮荒最终导致人民不满,巴黎于1789年爆发革命。路易十六迫于形式签署了《人权宣言》,暂时赢得了人民支持,但后来又因对革命政权不满而选择出逃,在被捕后与玛丽娅·安东奈特王后一起被处决(图1b)。从某种程度上说,他是一位性格软弱的老好人,其统治下的政治相对宽松,启蒙思想广泛传播,包括时钟造型设计在内的艺术事业也兴旺发达;但作为国王,他明显不够格,尤其在动荡时期缺乏决断力。图1b. 赫尔曼(Isidore Stanislas Helman),《处决路易十六》,铜版画,1794年绘制,现收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
始自十八世纪中期的新古典主义艺术运动概述
图1中的座钟造型由法国的伟大画家弗朗索瓦·布歇设计,虽然其整体造型为新古典主义,但细节上又有着洛可可式的柔媚。西方艺术史中通常将布歇界定为洛可可风格的画家,但他无疑对艺术潮流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将自己最优秀的学生大卫(Jacques-Louis David,1748年-1825年)引向了新古典主义,而此座钟的设计则是布歇本人对新艺术潮流的反应。18世纪中期,随着对庞贝(Pompeii)与赫库兰尼姆(Herculaneum)古城的再发现与考古挖掘,加上德国学者温克尔曼(Johann Joachim Wincklemann, 1717年-1768年)对古代希腊罗马艺术的奠基性分析等多重原因,欧洲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新古典主义艺术运动。虽然新古典主义艺术是一场全欧洲的运动,但路易十六时代的法国艺术家在此运动中不仅起着重要领导作用,而且为人类创作了一批伟大的纯艺术杰作。我们在此仅举几个例子,供读者欣赏。大卫这幅名作(图2)完成于路易十六后期,画家当时是一位因获得罗马大奖而在罗马学习的学生,作品一出世就震动了整个意大利艺术界,因其精神气质超越了旧时代,人们常误以为它是法国大革命时代的产物。虽是歌颂公民为国出征献身的作品,但对了解罗马史的人来说,它隐含着国家应有公正且宽容的法律这一主题,是启蒙思想深入人心的具体表现。此画展现的激情与张力,加上刚毅质朴的罗马古风,成为后来法国大革命时代的主流画风。图2. 大卫,《贺拉斯兄弟之盟》,油画,1784年,高329.8厘米,宽424.8厘米,现陈列于卢浮宫博物馆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雅克-热尔曼·苏夫洛(Jacques-Germain Soufflot,1713年-1780年)与让-巴普蒂斯·朗德莱(Jean-Baptiste Rondelet,1743年–1829年)设计并督造的巴黎万神殿(图3),最终于路易十六时代末期1790年完成。它是新古典主义建筑的最杰出作品,继承了古典神殿建筑的精华与文艺复兴的成就,外观宏伟优雅,至今仍是巴黎最重要的地标建筑之一。图3. 雅克-热尔曼·苏夫洛与让-巴普蒂斯·朗德莱,巴黎万神殿,1758年-1790年建造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埃特涅-毛里斯·法孔涅(Étienne -Maurice Falconet,1716年-1791年)是法国有史以来最伟大雕塑家之一,他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创作的彼得大帝青铜骑马像(图4)超越了历史上所有同类作品,成为艺术史中极其重要的作品。它表现的是彼得大帝驱马冲上山顶,他将冲破重重阻力,将封建落后的俄罗斯带向海洋与繁荣。这座雕像有着极大的技术难度,尤其是彼得大帝座下马匹前双蹄腾空,马身微仰,给观者以全新的视觉感受。图4. 法孔涅,彼得大帝青铜骑马像,又名青铜骑士,1766年-1788年创作,雕像本身高6米,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18世纪后半期是法国艺术创作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在这段时间里,最好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师、钟表师、家俱师、木雕师、青铜铸造师等都由最有权势或最富有的赞助人支持,尤其在装饰艺术方面,他们有时甚至会为创作一件作品投入千百万立佛尔,因此可以吸引到最顶级的艺术家参与并亲自进行时钟设计与制作。作为法国最伟大的雕塑家之一,法孔涅也曾亲自设计并制造时钟,我们在此仅举一例(图5)。图5. 白色大理石雕塑座钟,出浴维纳斯,1780年代制作,高50厘米,52.5厘米,19厘米,现为冬宫藏品。
路易十六时代的法国时钟,无疑是新古典主义风尚与启蒙主义运动的产物。需要指出的是,欧洲艺术从15世纪到18世纪经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与洛可可等不同风尚的艺术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18世纪中期兴起的新古典主义艺术虽然要回归古典,但它继承了欧洲前辈艺术家们已经取得的成果,这一点在包括时钟造型设计在内的装饰艺术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此钟(图5a)右边的日与左边的夜两个寓意主题雕塑来源于16世纪初期文艺复兴雕塑大师米开朗基罗为朱利亚诺·德·美第齐(Giuliano de’ Medici, 1479年-1516年)陵墓制作的装饰雕塑(图5a-1)。这两个雕塑形象在路易十四时代被家俱大师布尔(André-Charles Boulle,1642年-1732年)运用在日夜主题座钟上,将这一对配饰性雕塑与钟表师对时间的哲学思考联系在了一起。法国建筑师安东尼·马修·勒·卡尔潘提耶(Antoine Matthieu Le Carpentier, 1709年-1773年)延续了布尔的创意,设计了这一新古典主义座钟。图5a. 青铜鎏金与镀氧化钴日夜雕像座钟,约1775年制作,高68厘米,宽100.7厘米,厚25厘米,安东尼·马修·勒·卡尔潘提耶设计钟壳,王室钟表师利鲍特制作机芯,现陈列于英国伦敦华莱士收藏博物馆。
图5a-1. 米开朗基罗,朱利亚诺·德·美第奇公爵陵墓,大理石雕塑,1526年-1534年制作,现陈列于佛罗伦萨圣洛伦佐大教堂
王室钟表师利鲍特(Lepaute Horloger du Roi)是18世纪后半期两个最有才华的钟表师的共同签名,他们从1758年10月开始正式成为工作伙伴。两人中的哥哥让-安德烈·利鲍特(Jean-André Lepaute,1720年-1789年)曾写过一部《论钟表制造术》(Traité d’Horlogerie),弟弟为让-巴普提斯特(Jean-Baptiste Lepaute,1727年-1802年),两人都非常成功且都获得了王家钟表师的职位。1775年让-安德烈·利鲍特退休,让-巴普提斯特与两个侄子继续在一起工作,其钟表业务持续到1792年。他们声名远播,为法国与欧洲多国的王室、贵族与精英们制作了大量的钟表。几乎完全雕塑化了的座钟
图6. 可以自动奏乐的青铜鎏金与镀氧化钴配白色大理石黑人公主座钟,1784年制作,高73.7厘米,宽41.3厘米,深22.9厘米,机芯作者为钟表师让-把菩提斯特-安德烈·福瑞特,钟壳作者为雕塑家与青铜铸造大师埃特涅·马丁库尔特,现陈列于大都会博物馆。
图6的座钟初看上去是当时流行的非洲公主胸像装饰雕塑,它通体用青铜鎏金配氧化钴打造而成,其基座与底座用白色与黑色大理石加配豪华的鎏金青铜浅浮雕与装饰花边制作,使其看上去极富艺术张力,是一个难得的装饰雕塑珍品。雕塑家打造的黑人公主头上戴着插有羽毛的包头巾,系住头发的长珍珠串自然地搭在胸前;她穿着宽松且带有流苏边饰的衣衫,由于衣衫左边略微下垂,我们可以看到她丰满且结实的乳房,这种露乳衣衫的造型显然来自古典雕塑,只是将古代希腊罗马的神祗换成了俊美的非洲公主形象;在这位公主的肩上斜背着用花束系住的插有羽箭的箭囊,而弓放在背后。雕塑的基座用白色大理石配鎏金青铜打造,基座上方的平台两侧各坐了一个手中拿着花枝的带翅膀小天使,基座正面的鎏金青浮雕展示的是4个狩猎归来的儿童图案,它的两侧则是新古典主义装饰图案。基座下方是一层豪华的植物叶子花边装饰雕塑,其下是白色大理石与黑色大理石打造的几何形双层底座,在黑白交界处有一圈绳子形状的青铜鎏金花边,最底部则是6个陀螺状鎏金青铜支脚。虽然看上去是雕塑,但它确实也是座钟,而且极具创意。公主头部实际上是钟的机芯壳,钟盘藏在公主两个眼睛内,向下拉动右耳的耳环,公主的双眼就会打开,让人读到小时与分钟数(图6a)。时钟机芯与基座内风琴相连,在整点时可以自动演奏音乐,但如果只想听音乐,则可拉动左耳耳环,风琴就可以立刻进行演奏。值得指出的是,这样一个带有自动风琴音乐演奏系统的时钟对外部环境要求极高,任何温度与湿度的变化都可能影响风琴的演奏,而其机械部分也需要经常保养,在路易十六时代,王宫专门请伟大的钟表师罗伯特·罗宾(Robert Robin, 1741年-1799年)来保养打理此座钟。钟壳作者为雕塑家埃特涅·马丁库尔特(Étienne Matincourt, 约1730年-1796年),他是18世纪后半期法国最重要的雕塑家、青铜铸造大师与装饰设计师之一,1762年7月获得青铜铸造大师的称号与资质,次年他又在巴黎的雕塑家与画家的传统组织圣·鲁克学院(Académie de Saint-Luc)获得了雕塑家与画家的大师称号与资质。我们对他的生活情况知之甚少,只知道他住在巴黎卢浮宫北面的一个地区,那里从中世纪开始就是巴黎青铜铸造师的聚居地。正是有了铸铜大师的称号,再加上圣·鲁克艺术学院的大师资质,他才能从事青铜雕塑与装饰艺术设计这两种属于不同行会的工作,而不受当时行会的严厉规矩的惩罚。他在巴黎声望极高,周围聚集了一批重要而富有的赞助人与合作者,使他因此制作了一批18世纪法国最伟大的装饰艺术品。我们今天可以在英国的华莱士收藏博物馆(Wallace Collection)、俄罗斯圣彼得堡郊外普希金市的凯瑟琳宫博物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与加州盖提博物馆(Getty Museum)等地看到他的作品。此钟机芯作者为法国钟表师让-把菩提斯特-安德烈·福瑞特(Jean-Baptiste-André Furet, 1720年-1807年),他出生于钟表师世家,父亲也是钟表师。1746年他获得钟表大师的称号与资质,1747年他将工作室设在圣·奥内大街(Rue Saint-Honoré)并接手了其父的业务。1758年他得到了王家图书馆的日常钟表师(Horologer Ordinaire du Roi pour sa Bibliothèque)的职位。他制造了一批极具创意的钟表。1786年他曾经破产,其财产被拍卖后仍欠了多位不同债主177000立佛尔。我们今天可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英国伦敦的王家收藏博物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地见到其作品。这个非洲公主雕塑座钟在当时一共制作了5个类似的作品,我们这里向大家展示的是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陈列品(图6b)。其余几个分别收藏或陈列于卢浮宫、英国王室与西班牙王室,还有一个是私人藏品。图7. 青铜鎏金配白色大理石壁炉座钟,爱战胜时间,1785年-1790年制作,高94厘米,宽104.1厘米,厚31.8厘米,让-巴菩提斯特·勒包特(Jean-Baptiste Lepaute,1727年–1802年)制作机芯,奥古斯丁·帕尤(Augustin Pajou,1730年– 1809年)部分雕塑设计,埃特涅·马丁库尔特(Étienne Martincourt,约1730-1796年)制作钟壳,现陈列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爱战胜时间这一带有哲学意味的艺术主题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路易十四时代开始在法国流行并成为时钟造型的主题。1783年,在法国支持下,北美十三州经过数年战争彻底打败英国而独立。法国终于报了七年战争的失败之仇,胜利令法国进入了一段相对欢乐的时期。图7这个座钟正是在此历史背景下创作的。钟左侧为爱神丘比特,他左手握着一柄倒扣的火炬,象征着世界和平的到来,他用右手握着的羽箭来指示时间。钟右侧顶端有一个从天飞下的小天使正将带有树叶的玫瑰花枝、花环与麦穗带到地球之上;而时间之神克洛诺斯沮丧地坐在时钟右下方。在圆球下方为爱之献祭的长方形主题浮雕。这里再放上另一个同主题座钟的图片请读者欣赏(图7a)。图7a. 青铜鎏金与镀氧化钴壁炉座钟,爱战胜时间,奥古斯丁·帕尤设计钟壳,埃特涅·马丁库尔特制作钟壳,约1780年代,高62.5厘米,宽35厘米,厚25厘米,现陈列于英国伦敦华莱士收藏博物馆。
最后要指出的是,水平旋转钟盘出现于路易十五时代后期,此时正是新古典主义艺术萌芽之时,因钟盘嵌入钟壳的特殊方式,很快就受到雕塑家的青睐。利用水平旋转钟盘制作的座钟,即便是造型相对简单的花瓶座钟(图8),也同样具有强烈的雕塑感,其计时功能排在第二位。这样一种在时钟造型上强调雕塑感的倾向虽风靡一时,但也受到了一些钟表爱好者的诟病,他们认为钟表首先应强调的是计时功能。在法国钟表发展史上,后者的观点逐渐占了上风,因此这种具有极强雕塑感的作品,最终退出了时钟造型的主流。今天回头来看,我们不得不佩服当时巴黎雕塑家、青铜铸造师与钟表师们共同努力打造的这类充满了艺术气息的计时作品。图8. 塞夫勒瓷配鎏金青铜花瓶状座钟,机芯由尼古拉-查尔斯·杜特尔特里(Nicolas-Charles Dutertre)制作,约1770年,高54厘米;宽21.5厘米;深20.5厘米丨图片由巴黎摆钟艺廊提供
里拉琴形座钟
从路易十四时代法国开始制作时钟以来,座钟造型基本可分为建筑式与雕塑座钟两类:建筑式取自凯旋门或各类住房等建筑物,也许会配上一些浮雕与装饰人物雕塑等,但重要的是它只有一个焦点,即计时用的钟盘;雕塑座钟更加强调钟壳上的雕塑人物所展现的主题,它通常有两个聚焦点:计时的钟盘与主题雕塑。这两类钟型在巴洛克与洛可可潮流风行的时代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其造型相对繁复,与新古典主义崇尚简洁的风格略有矛盾。时钟设计师与收藏家因此都希望能够出现更符合新潮流的作品,可以用来彰显自己标新立异的追求与品味。在此背景下,里拉琴形座钟开始流行起来(如图9和图9a)。这种时钟造型相对简洁,而里拉琴也容易让人想起古希腊传说中司音乐与诗歌的太阳神阿波罗与众缪斯在帕纳塞斯山上吟诗歌舞的情形(图10)。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里拉琴形座钟是在复古运动中的创新,但里拉琴钟型在法国可追溯到1724年,杰克·苏莱特(Jacques Thuret)曾为法兰西学院(Académie Française)作过一个鎏金木头钟壳的里拉琴式时钟。图9. 白色大理石与青铜鎏金镂空里拉琴形钟表,约1790年,高55厘米,宽24厘米,深22.5厘米,钟表师让-西蒙·波迪尔(Jean-Simon Bourdier)制作机芯,现陈列于俄罗斯圣彼得堡郊外的彼得夏宫。
图9a. 青铜鎏金与白色大理石镂空里拉琴式座钟,1780年代于巴黎制作,高61厘米,宽29厘米,深16厘米,现陈列于圣彼得堡郊外的巴普洛夫斯克宫。
图10. 蒙斯(Anton Raphael Mengs),帕纳塞斯山,湿壁画,1761年绘制,高313厘米,宽580厘米,现陈列于意大利罗马阿尔巴尼庄园(Villa Albani)。
我们在此用图9与图9a简单介绍一下里拉琴形座钟的造型,它有一个源自里拉琴的钟架,其制作材料通常为鎏金青铜、大理石或硬瓷;在里拉琴式钟架内部有一个钟盘;钟顶端有简单的装饰雕塑,通常只有两类,一类为象征光明、诗歌与音乐的太阳神阿波罗脸谱,另一类为象征权势的雄鹰头部,在古希腊神话中,雄鹰是主神宙斯的化身或宠物。在钟顶装饰雕塑的后面,是琴弦状的钟摆悬挂之处。读者也许已经注意到两幅图中的座钟都采用了开面/镂空的钟盘面,令观者可以欣赏时钟的机械与运动之美。这是时钟机芯制造技术进步的结果,钟表师愿意向观者展示其技艺,是自信的表现。我们在此稍微详细介绍一个外观豪华的里拉琴形座钟(图11),其钟架用王家塞夫勒瓷厂制作的新蓝色硬瓷配鎏金青铜装饰打造而成,人们不仅可以在华美优雅的钟盘上读取时间、日期等信息,还可以读到相应的星象。此钟最引人瞩目的是其钟摆,它装饰了一圈精美打磨的人造钻石。王家塞夫勒瓷厂于1785年设计了这个钟型,其钟架共有四种颜色:绿松石色、绿色、粉色和新蓝色,提供给顶级贵族与富有的时尚人士,路易十六本人有一个非常类似的里拉琴座钟放置在凡尔赛宫内。钟表师可伊那宝(Dieudonné Kinable,活跃于1780年-1825年)从王家塞夫勒瓷厂购买了一批里拉琴钟架并于18世纪晚期在其基本造型的基础上发展出不同的变种。图11. 塞夫勒瓷与鎏金青铜里拉琴式座钟,约1785年-1790年制作,高62厘米,宽26厘米,深16厘米;迪乌多尼·可伊那宝制作机芯,珐琅师杜柏松制作钟盘,现陈列于巴黎摆钟艺廊。
我们在本节最后不过多解释地介绍一个由钟表师杰克-托马斯·布里昂特(Jacques-Thomas Bréant,1753年-1807年)制作的一个优雅且罕见的白色大理石与鎏金青铜制作的东方风尚的里拉琴式镂空座钟(图12)。卡拉拉白色大理石钟架上装饰了法国人想象中的东方风格的鎏金青铜装饰雕塑,钟顶端坐着的也是一位想象中的东方妇女。由于阿图瓦伯爵(Count d’Artois,即后来的法国国王查理十世,1757年-1836年)曾收藏过一个同样座钟并将其置于自己的巴革陶花园的宫殿内,此钟造型在巴黎曾风靡一时,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图12. 具有东方风格的里拉琴式壁炉座钟;约1785年制作,高66厘米,宽37厘米,深17厘米;钟表师杰克-托马斯·布里昂特制作机芯丨图片由巴黎摆钟艺廊提供
张羿,艺术史研究者,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钟表与古乐器部顾问,法国摆钟艺廊顾问,广东省钟表收藏研究专业委员会顾问,也是数学家、逻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