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疾病,自被提出起到现在,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1]。随着病情的进展,许多PD患者到后期会出现各种并发症,从而大大增加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和心理负担。根据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数据库的分析结果,1990年至2016年间全球PD的疾病负担已增加一倍多,且中国PD患病率的增幅在全世界中达最大[2]。由于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影响,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PD患者人数将增加到世界PD患者人数的一半以上[3]。然而,近年来针对中国PD相关的新发率(incidence rate)、死亡率(death rate)等变化趋势和原因也尚不清楚,中国PD疾病负担变化的流行病学研究还很少。近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的赵国华课题组在《神经流行病学》(Neuroepidemiology)上发表了题为“Burden of Parkinson Disease in China, 1990–2019: Findings From the 2019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的研究论文。硕士研究生郑芝琳为论文第一作者,赵国华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在此研究中,作者通过GBD 2019数据库,描述和分析中国PD在不同年份、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中的新发人数、死亡人数、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以及对应的标准率(age-standardized rate)。同时计算相应的估计年度变化百分比(estimated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EAPC)和YLDs/DALYs比值,更直观的展现了PD的疾病负担变化,为未来临床建立完善PD诊疗提供参考。作者首先分别从1990年至2019年,中国PD的新发人数、死亡人数、伤残调整寿命年进行分析发现三者均呈上升趋势(图1)。在新发人数方面,1990年PD多发生在20岁以后的人群,而2019年,20岁前发病的人数明显增多,同时发病人数高峰从原先的70-74岁提早至65-69岁,这种发病年轻化趋势可能与医疗水平进步、人们健康意识提高等因素相关。另外,在性别比例上,男性的新发占比明显高于女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到85岁之后,两者之间的差距显著缩小,这与之前的研究结论相符,认为女性本身的雌激素可能有神经保护作用[4],在动物实验中也发现雌鼠相较于雄鼠对帕金森诱导药物的神经破坏作用更不敏感[5]。图1 1990年-2019年中国不同年龄区段的新发病数(A)、死亡数(B)和伤残调整寿命年(C)构成
(图源: Zheng Z, et al., Neuroepidemiology, 2022)之后作者对年龄标化发病率(age-standardized incidence rate,ASIR)、年龄标化死亡率(age-standardized death rate,ASDR)和年龄标化DALY率进行相同的分析发现,仅有ASIR呈上升趋势,而ASDR和DALY率整体均呈下降趋势(图2)。尤其女性PD的ASDR下降趋势较男性更明显,这可能与过去女性得到医疗资源少、病情发展出现并发症的几率高有关,但目前对女性为何较男性会更容易出现并发症的原因还尚不清楚,值得未来进一步研究。图2 1990年-2019年不同年龄段发病率、死亡率和残疾调整生命年率的估计年度百分比变化率(图源: Zheng Z, et al., Neuroepidemiology, 2022)之后作者通过社会人口学指数(sociodemographic index ,SDI)将全球分为高、中高、中、中低、低5个地区,分别计算全球、各地区YLDs/DALYs比值与中国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中国虽然属于中等SDI国家,但YLDs/DALYs比值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图3)。YLDs/DALYs比值通常被认为是评估某地区医疗保健系统效率的一个指标,更高的比值意味着因该疾病及其并发症而导致的过早死亡的减少。对此作者分析中国PD的YLDs/DALYs比值的升高可能与早期确诊水平提高,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的发展,人寿命延长等因素相关。图3 1990-2019年中国、全球、不同SDI地区YLDs: DALYs比值变化(图源: Zheng Z, et al., Neuroepidemiology, 2022)文章结论与讨论,启发与展望综上所述,尽管帕金森病(PD)患者的年龄标化死亡率(ASDR)和年龄标化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均呈下降趋势,但帕金森病的疾病负担仍需重点关注,因为在此期间患者的总人数仍在增加。同时对于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患者或许需要建立不同的,更健全的专门健康体系。
当然,这项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不能排除由于贫穷地区落后导致的数据不完整引起的偏倚,没有对PD相关健康危险因素进一步的研究。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159/000527372
硕士研究生郑芝琳为论文第一作者,赵国华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浙江省部共建重大项目基金的资助。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查看)
[1] Khandhar SM, Marks WJ. Epidemiology of Parkinson's disease. Dis Mon. 2007 Apr;53(4):200-5.[2] Collaborators GBDPsD.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burden of Parkinson's disease, 1990-2016: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 Lancet Neurol. 2018 Nov;17(11):939-53.[3] Li G, Ma J, Cui S, He Y, Xiao Q, Liu J, et al. Parkinson's disease in China: a forty-year growing track of bedside work. Transl Neurodegener. 2019;8:22.[4] Wooten GF, Currie LJ, Bovbjerg VE, Lee JK, Patrie J. Are men at greater risk for Parkinson's disease than women?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04;75(4):637-39.[5] De Miranda BR, Fazzari M, Rocha EM, Castro S, Greenamyre JT. Sex Differences in Rotenone Sensitivity Reflect the Male-to-Female Ratio in Human Parkinson's Disease Incidence. Toxicol Sci. 2019 Jul 1;170(1):1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