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塞梅伊将重拾首府地位:百年前,中国曾在此设驻中亚总领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丝路新观察 Author 丝路新观察


编者按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16日发表国情咨文,表示将以塞梅伊市为主体组建阿拜州。其实,哈萨克斯坦独立前,塞梅伊就是塞米巴拉金斯克州首府城市。1997年,塞米巴拉金斯克州与东哈州合并,州府并至其首府厄斯克门,塞梅伊则由首府城市降为州级市。塞梅伊建市已逾300年,是著名诗人阿拜的家乡。值得一提的是,百年前,中国曾在此设驻中亚总领事馆。为让广大读者了解这座城市,今天分享一篇文章:

塞梅伊:要文学,不要核弹


塞梅伊,算得上是中亚草原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从哈萨克斯坦最东部的州府城市厄斯克门驱车往西北,虽然偏离拥有连片白桦、柳树的额尔齐斯河,但一路也少不了风景。相当于中国二级公路的道路两旁,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起伏旱田和草场,那些还没来得及收割的向日葵低着头,正倔强地迎候初冬的第一场雪。


与在哈萨克斯坦其它地方有所不同,我们只租到一辆右舵老款丰田小汽车,在并不宽阔的马路上,要想左侧超车本就有些困难。司机性急,经常把车开到对面车道,然后探着脑袋,才能看清有无来车,这样的“神操作”总让我们心惊肉跳。好在额尔齐斯河中游的大草原地广人稀,路上车辆不多,240多公里的路程,也就花了近3个小时。


7座建筑物上的城市


公路又临近额尔齐斯河畔,原来是快到塞梅伊了。跨越额尔齐斯河,便进中心城区。在通过一座略显陈旧的水泥桥时,我们看到了旁边的钢铁大桥,可通行火车,更远处,还有一座新修建的斜拉桥。


在哈萨克斯坦北部,不少城市都有两个名字:哈萨克语名和俄语名。塞梅伊俄语名称叫塞米巴拉金斯克,意为建在7座建筑物上的城市。当地博物馆的讲解员告诉我们,塞梅伊始建于一座藏传佛教寺院的遗址上,那应该是信仰喇嘛教的准噶尔蒙古人所建。因为准噶尔部在17世纪中叶,已经统治了乌拉尔河以东的整个草原,包括了额尔齐斯河中游。可以想象,当年准噶尔人在绵延漫长的额尔齐斯河畔万帐游牧的场景。


自1718年开埠,塞梅伊已逾300岁,在中亚草原,历史可谓悠久。吸引我们专程前往,则是她的四处“标签”:陀思妥耶夫斯基流放之地、诗人阿拜·库南巴耶夫诞生之地、苏联第一颗核弹试爆之地和中国在中亚设立的首个总领事馆。


到访之前,我们曾在地图上打量过这座城市。她位于广义上的西伯利亚南缘,因为北方都是广袤的平原,缺乏高山屏障,每到冬天,残暴的西伯利亚冷空气便会毫无遮拦地席卷而来。一路上,司机都不停地提醒我们早晚多穿衣服。塞梅伊每到10月初便入冬,最冷时气温常常跌至零下40摄氏度,额尔齐斯河冰面厚度可超1米。


额尔齐斯河畔,纪念塞梅伊建城250周年的纪念碑。至2018年,塞米伊已建城300年,是中亚草原的历史文化名城。


才九月下旬,塞梅伊清晨的气温已跌至冰点。出门走了不到半小时,拿相机的手指关节竟被冻得发麻。这个寒冷的早晨算是这座西伯利亚南缘的小城给我们的“下马威”。


塞梅伊曾是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宠儿。19世纪初的蒸汽轮机时代,依托额尔齐斯河发达的航运,以及20世纪初土西(土尔克斯坦总督府塔什干-西伯利亚)铁路,塞梅伊北上可抵达俄罗斯鄂木斯克至新西伯利亚,南下可达中亚腹地,成为连接西伯利亚和中亚细亚的交通枢纽,也被称为土西铁路的起点。


一座旧城,记述着昨日的繁盛


至苏联解体,哈萨克斯坦独立。但作为工业城市的塞梅伊,因缺乏苏联时期的统一市场,又因俄罗斯人口的迁移,显得技术人才匮乏,致使许多工厂倒闭,闲置、废弃的厂房到处可见。城市里,破旧的平房也很多。


1993年,原为塞梅伊州的塞梅伊,与东哈州合并,州府并至其首府厄斯克门,塞梅伊则由州府城市降为一个州的直辖市。


我们见到的塞梅伊,已有二三十年没有进行规模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了,不过正因如此,彰显出这座城市的年代感。主干道路挺宽,但两旁鲜有新楼。伴随着一阵叮叮当当的铃声,一辆旧旧的电车缓缓驶来,似乎向我们讲述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车体窄而高,总担心拐弯时会有侧翻的危险。看到这种电影里才有的画面,似乎在时空穿越。这辆锈迹斑驳的电车到站时已挤满了人,就停在路中央,乘客需要走过斑马线才能来到站台。仔细看,轨道两旁的砖缝间已长出了小草,却见不到纸屑和垃圾,颇显干净。



塞梅伊城区的有轨电车略显陈旧,却是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中午饭时,街上人流稀疏。下午6点,正值下班、放学之际,见到的学生多,中老年者多,而青壮年则明显成了少数。一问方知,许多年轻人到俄罗斯打工了。一个城市的活力,可从年轻人的数量窥见。


曾设总领事馆 与新疆结缘


曾经的塞梅伊,对了解一些新疆民国史的人来说,也是名声赫赫。来到此,不由得想起98年前新疆代中央政府设“中亚五领馆”的历史。但当记者问及博物馆工作人员,关于中国曾在此设立总领事馆的历史,竟没人知道。


这也是中国从屈辱到争取尊严的一段历史。在沙俄时期,满清与俄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除了割地赔款,就是单方面在中国开商阜,为其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这包括在新疆设立的五个领事馆。除了乌鲁木齐总领馆,还在伊犁、塔城、喀什、吐鲁番等地设领事馆。十月革命后,俄国在华机构自然不合法。



牟维潼(右)曾任塞梅伊总领事。专家认为,民国政府在塞梅伊设总领事馆,更看重的是其对新疆的交通重要性。(资料图片)


1920年,新疆杨增新政府与苏俄中亚政府在伊宁签订了条约,并报北京政府批准。这被当时舆论称为:“是中国与俄国签订的第一份平等条约”。


1924年,根据中苏新条约的精神,双方同意在中亚的塔什干、安集延、阿拉木图、塞米巴拉金斯克(新疆人俗称斜米)及斋桑和中国新疆的迪化(今乌鲁木齐)、伊宁、喀什、塔城及阿尔泰(今阿勒泰)设立领事馆。当时“新疆派遣刘长炳为首任总领事驻塞梅伊”。苏联在今乌鲁木齐设立总领事馆,而新疆却在塞梅伊设立总领事馆,可见塞梅伊对新疆的重要。


新疆在其周边的苏联中亚设立五领馆,办理新疆地方政府周边外事,力争保护侨民和商业利益。在塞梅伊首设总领事馆,更看重的是其对新疆的交通重要性。那时,全长近1450余公里的土西铁路还未到达阿拉木图,但已是离新疆最近的铁路。当时,由新疆至塞梅伊有两条路,一是旱路:由塞梅伊南下约300公里到阿亚古兹车站,再步行约280公里到塔城。还有一条就是水路:由塞梅伊逆额尔齐斯河上行至阿勒泰地区边境。曾代任斋桑领事、后任塔什干总领事4年的广禄曾回忆到:由此“可达宰桑泊,然后换乘马车到承化(小型轮船和拖船直达阿尔泰)”。


塞梅伊火车站,这里是全长1450余公里的西土铁路的重要一站。


那时新疆与中国内地交通落后不济,仍然是驼马木车代步时代,新疆官员赴京城多由此经过。阿亚古兹虽是一个小站,但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新疆人来说,却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1928年7月,新疆省主席杨增新被刺后,其灵柩就是过新疆塔城至阿亚古兹上火车,由西伯利亚铁路到中国东北再运至北京的。其继承者金树仁被推翻后,沿此线路逃往天津。


1933年,著名的东北抗日义勇军(出发时约4万人,入国境时2.7万人)就是由满州里过境,通过西伯利亚铁路,由于人太多,交通工具不济,多数由阿亚古兹步行至塔城;少部分由继续向南的铁路车站下车,多数徒步,少数乘雪橇,经约200公里前往霍尔果斯入境。在这些悲壮的义勇军中,有近万人都是在这最后两段艰难的归国途中,因饥寒交迫、疲惫不堪而丧生。


继首任总领事刘长炳后,1931年经南京政府批准,新疆金树仁政府派牟维潼为塞梅伊总领事。是年,总领事馆被中亚第一大城市塔什干取代,塞梅伊仍为领事馆。至1940年,“中亚五领馆”关闭。


设“中亚五领馆”,说是为了保护侨民。但国弱馆穷,力不从心,所谓领事保护,实际上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作用。而对于外交而言,其设立,对当时新疆的政治、经济和贸易影响不小。


文学的光辉,温暖着这座小城


匆匆吃了午饭,我们便打探陀思妥耶夫斯基纪念馆的方位。


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有最常见的一句评价:如果说托尔斯泰代表着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那么陀思妥耶夫斯基便代表着俄罗斯文学的深度。


塞梅伊城区不大,似乎一眼便能望穿。我们没有坐车,而选择步行,先是用手机Google地图导航,寻了很久,奇怪的是眼看就在附近,却怎么也找不到。一位站在楼顶修缮房屋的老大爷似乎一眼看穿了我们的心思。


“是在找陀思妥耶夫斯基纪念馆吗?就在那边。”


老人家年逾六旬,虽听不懂我们说的话,却知道我们在找什么,确实很有意思。


陀思妥耶夫斯基纪念馆曾经是座图书馆,外观保持了最初的木质结构。


我们沿着他所指的方向,穿过了杂草丛生的小路,看见不少破旧、废弃的房屋,好像穿越了历史。又过了一个红绿灯,终于看到一间别致的小木屋。木屋外墙用直径约30多厘米的树干垒起来,再用木楔子钉牢,门窗漆成了绿色,旁边一尊白色的大理石碑要高过木屋,大胡子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面部浮雕就占据了石碑近半位置。


目前,全世界共有7座陀思妥耶夫斯基纪念馆,这是唯一一座位于俄罗斯之外的纪念馆。


纪念馆不大,总共两层楼,收费却是我们在哈国去过的所有纪念馆里最贵的,每人1000坚戈,折合人民币约20元(参照当时汇率),是一般博物馆的2倍。但对退休人员、军人和学生免费。


讲解员萨利塔拉提已在这里工作了10年。她给我们讲述了很多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包括他在这里的初恋、第一段婚姻,以及写下的三本书。或许是长期接受文学艺术熏陶,萨利塔拉提气质不凡,给我们讲解时动情而充满温暖。


据载,1850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反对沙俄暴政,被判死刑。后改判,流放到寒冷的西伯利亚蹲了4年监狱。出狱后重获自由,但被要求不得离开西伯利亚。就这样,1854年,陀思妥耶夫斯基来到塞梅伊,一待便是5年。


34岁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塞梅伊遇见了他的第一任妻子,尽管她是个寡妇,还带着一个孩子。后来,妻子病逝,这段短暂而不幸福的婚姻早早结束了。


我们被带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当时租下的房间:有客厅、餐厅、书房和卧室。房间里全部是19世纪的家具,连方位都保持了原样。她还告诉我们,这套房子每月的租金就花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一半的薪水。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用过的书桌。在这张桌上,他写下了包括《死屋手记》在内的三部文学名著。


——就是在这样拮据的生活中,那些人类思想史上光芒万丈的作品在这座城市诞生了。在书房里一张古朴的书桌上,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了3本书,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死屋手记》。


阿拜,哈萨克斯坦的“诗圣”


值得关注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来到塞梅伊的那一年,哈萨克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阿拜·库南巴耶夫9岁了。他出生在塞梅伊,一生中多数时光都在这里度过,并终老于此。


阿拜纪念馆,古朴而富有童话色彩。


从外观上看,阿拜文学纪念馆呈现古典风格,以白色和蓝绿色为主,像是一座童话城堡。园内中心设有一座阿拜的纪念碑,此外还有很多花坛,五颜六色的鲜花在秋风中绽放。


馆内共有7个主题展厅,展品超过1万多件。这些展品不仅包括档案文件、阿拜的照片、亲笔手信、曾经用过的个人物品,也包括和他同时代的文学好友们的照片、作品。


阿拜的家庭在当时属于名门望族,他从小就熟背哈萨克民间史诗。早在童年时代,就对阿肯弹唱(即兴吟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他还自学了波斯语、阿拉伯语、俄语,研读了各民族和国家的大量书籍,吸收了东西方思想。此外,他还翻译和改写了普希金、莱蒙托夫等人的多首诗。他的很多诗已被配上曲调,百余年来在民众中依然深受欢迎。纪念馆还专门腾出了一块不大的地方,摆放一排排椅子,据说在一些特定的时期,观众们可以安静地坐下来,重温阿拜留下的经典歌曲。


有人说,阿拜在哈萨克历史最黑暗、最严酷的年代,给他的同胞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他的思想哺育了整整一代哈萨克人。这也正是阿拜在哈萨克文学中的地位至今无法撼动的原因。


听讲解员说,阿拜年轻时经常去一家书店购买俄罗斯文学著作。我们不禁自问,这两代文学巨匠在塞梅伊有没有交集?


承受了冷战时期近四分之一的核试验


从纪念馆出来,行走不远就是额尔齐斯河。发源于新疆阿尔泰山深处的额尔齐斯河,在平坦的哈萨克大草原缓缓地流淌,河面也宽阔了很多。


深秋时节虽已进入旱季,但水量依旧很大。河流两岸,除了一处供市民休闲的广场,全是松林密布的原始森林,几场秋雨过后已是黄绿相间,很容易让人想起刘禹锡“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的诗句,真有“长松落落,卉木蒙蒙”的意境。树底下,几位老人穿着厚厚的衣服在钓鱼,斜阳照射下的河水荡漾着金色波纹,活脱脱一幅天然油画。


发源于新疆阿尔泰山深处的额尔齐斯河,流经哈萨克斯坦厄斯克门、塞梅伊、巴甫洛达尔三座重要城市。


185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离开塞梅伊回到圣彼得堡。在他离开90年后的1949年,苏联第一颗原子弹在距离城市150公里的荒漠地带试爆成功,至1989年,在此共进行了456次核试验,占苏联核试验总数的64%。


这个数字也意味着,这座小城默默承受了冷战时期世界上将近四分之一的核武器试验。


在塞梅伊市博物馆,我们看到了核爆后满目衰败和荒凉的疮痍。由核爆所遗留大坑形成的湖泊,像这片曾经平坦的原野脸上留下的疱疹。


核爆遗留大坑形成的湖泊。(资料图片)


1991年独立的哈萨克斯坦,一度成为拥有世界上第四大核武库的国家。1996年9月,哈萨克斯坦代表在纽约联合国大会上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主动放弃从苏联遗产中继承的全部核武器。


巴尔扎克说过,“彼以剑锋未竟之业,吾将以笔锋竟之。”原子弹解决不了的问题,人类共有的情感也许就能解决,这就是文学的力量吧。


回顾悠悠历史长河,又有多少人依靠着文学的精神力量度过人生的寒冬?就像阿拜坚信:“在冰封雪冻的寒冬后面,一定紧跟着绿草如茵、碧波荡漾的温暖春天。”( 今日丝路报 作者:李德华 汪金生)




期回顾
哈萨克斯坦将新增三个州
托卡耶夫:禁止总统亲属担任高级领导职务
托卡耶夫发表国情咨文:国家将向拥有强大议会的总统制过渡
责编:陈志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