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顾|我总有为她们鼓掌的冲动

小点子嘅姐姐仔 午后三点小组
2024-08-29


作者:米奇
编辑:不虞

这一次的读书会,整个空间十分舒适,让人感到放松,还兼具设计感,大家在休息时疯狂赞美家具和装饰物。
 
后勤小助手非常细致地照料大家,提供了三种饮品和在家烤制的面包;小伙伴busy也带来了肉桂+姜味的饼干。
 

猫咪King列席了本次活动
并积极与众人展开交流

我们周围有很多书,以此为契机发生了有些奇妙的即兴展开:聊到有共同兴趣的主题时,能迅速从书架上找到相关联的书,支开一个更宽阔的视野。
 
虽然即便不能立刻拿出纸质书,大家也可以做分享(无论是求助于豆瓣条目亦或是网页、推送),但小伙伴跃起到书架前、找到特定的一本书并传递到所有人手上的过程,拥有奇妙的动感和渲染力。

这个荐书的动作,也许是因为附加了更多劳动和不可逆转的时间,而更加珍贵了。
 

在这里的另一个好处,是所有人都有了更自由的坐姿,无需顾忌公共空间里旁人的目光。坐在椅子上、斜瘫在椅子上、靠在沙发上、抱着大鲨鱼倒在沙发上、坐在地毯上……还有猫咪趴在膝头/窝在脚下/团在身边。
 


是与陌生人的相遇,也是与新书的结缘


午后三点蒸汽读书会的常规流程,是开始之后所有人先安静读30分钟自己带来的书,再轮流讲出自己想要分享的内容。

分享不限于本次在读的书,其他小伙伴有问题或想说的话也可以回应,力求在保障所有人平等发言的同时让每个人都能自由交流。
 
每次读书会都是与陌生人的相遇,也是与新书的结缘。随着来到的人不同,彼此生活经验、兴趣领域、知识体系和诸多方面的不同,必然的结果就是书涵盖的领域很广。
 
他人的不同视角和感受,赋予每本书独特的色彩,让它们有了温度。

除了传统纸质书阅读,也有小伙伴选择电子阅读(碎片化时间的有效利用,叠加排版令人愉悦的APP,就是双倍快乐!);多数小伙伴用空闲时间读书,读完全本的小伙伴在发动内卷的危险边缘试探;当然也有小伙伴出奇制胜,利用摸鱼时间读书,读书时间的珍贵程度变高了(笑。
 
插画均来自插画师Lily Kong

随着分享和交流的展开,彼此知识谱系的交集迸发时刻显得很宝贵:
 
• 两位朋友提到卡伦·霍尼的《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
• 两位朋友读过《知晓我姓名》


• 三位朋友通过播客了解到《失落的卫星》并去读了这本书,对话从跟着游记去旅行延展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中亚五国特辑,再到我们的世界认知版图中中亚、东欧的缺失;
 
• 上次读书会分享过的《扫地出门》也有几位读过,大家谈了房屋产权制度、公租屋及其利弊、公租屋和廉租房的房屋设计、建筑师为什么到博物馆先看公共厕所、建筑如何决定人的生活/游览方式、漫步在上海街头逛看街区的快乐、台北火车站与露宿者的关系,以及建筑设计的未来可能性……
 
• 从几位分享者共同体验过译文著述的晦涩难读,到对翻译腔的吐槽,引发对沈从文汪曾祺写作中的晓畅文风、文字凝练的称赞,和现代汉语中传达力降低、语法英文化的同感,最后的落点是倡导阅读近代的文本;
 
•  对五四历史的重温,延伸到了五四女性和近代史的书籍种草;



回头看

是因为发现了 拉开一段距离检视的可能性

 
七月的开始就是一百年的时间节点,一段时间以来相关的影视剧产品也甚为繁盛。特殊的时间节点,总会诱发人们总结与反思的欲望,就像在1月1日零点前会有朋友发上一年的年度总结。回头看的另一重原因,是发现了拉开一段距离检视的可能性。
 
在历史事件发生当时,很难有全面的整理分析,唯有岁月流逝后,能说上一句“尘埃落定”的程度,才能更好更全面地看待它给生活和历史带来的影响。
 
在迅速发展变化的世界里,十年前也和现在有很多不同,百年前我们很可能会觉得太遥远了。但上世纪与我们是直接相关的,无论是遗留的思想资源和未解决的问题,还是社会的组织方式和做出的历史抉择……为了加深对我们生活世界的了解,重温和阅读近代史,是有价值且必要的。
 
历史研究的传播已经在世界上产生了一种新形的无稽之谈,一个由似是而非的归纳与模糊不清、貌似有理的内容所构成的新领域,创建于以前不为人知的混乱思维,特点是大胆处理并不代表任何可以得出真正具体中再现的东西——整个来自一个过于重视节选后的历史过程。
这是《辉格党式的历史阐释》一书中作者巴特菲尔德的观察,或许是一个“为什么要读历史”“为什么要读好的历史研究著作”的必要性解答。
 

但每个人的阅读体验也依旧是自己的:


• 大家了解《失落的卫星》是通过不同的播客;
 
• 从《知晓我姓名》的分享中涉及了幸存者自述的阅读体验,它是困难的、与想象不同的。一方面是文字的写作方式是意识流的,另一方面是有很多个人生活的细节,比如童年回忆。

从这里也展开了更有深度的思考,读到的内容与阅读之前预想的不同,可能是因为当事人与旁观者的视角偏差,也可能是宣传过程中的无可避免的标签化带来的对作者人格的降维(她从一个人,变成了幸存者)。因为有这样的思考,分享者的关注反而又回到了张小夏本人。

另一位读过的朋友则重点谈到了幸存者身上的韧性,她们没有放弃自己的生活,仍然在为生活里好的部分而努力。
 


我总有为她们鼓掌的冲动

 
在读书会活动渐渐要结束的时候,大家分享自己今天的收获并且每个人要称赞自己,出现很多温情的瞬间——赞同的笑声、直面挑战的勇敢、对自我觉知的悦纳,给到所有人力量。我总有为她们鼓掌的冲动。
 
结束之后,来到的大家把椅子搬回原位、杯子放回桌上,在门口安静地排队换鞋,分批搭乘电梯下楼。
 
 
午后三点读书会的精髓,我感受到的是“和人在一起”。我一直记得第一次参加读书会,小鱼那一句“我已经好久没有和人在一起了”。
 
分享书籍和知识很重要,但我们共同感受到的悸动和欣喜,是因为并未宣之于口、所有“我”认同的价值观在被共同执行:这是一个自由的场域,女性得到尊重,互相之间平等,认真倾听彼此,讲出的感受被共感,一个人谈到的主题,有关注的人会立刻把握和捕捉到思想的波动、给出回应。
 
那些分享私人生活的时刻,都很珍贵,倾听和回应让每个人都被认真对待,所以总能感受到“我们每个人都是珍贵而独特的个体”。
 
有沉重情感交织的私人经历也好,能轻松说出口的吐槽也好,每一个在这里的发言,得到的都是接纳。
 
我们每个人都像是在菜市场摊档要贩卖的鱼,精疲力竭、疲惫不堪,因为珍贵的机缘被买下,又放回到江河湖海。
 
午后三点读书会,就像是这么一个珍贵的机会。鱼进到水里,是没有一丝水花、严丝合缝的,鱼游动开来水面依旧是平稳的,这就是每场读书会会发生的奇妙光景。
[ Special thanks to 不虞 ]
 
 
对于不虞来说,每月第一周的读书会,给这个月一个好的开始、激励自己在内的大家更多地去读书就好了;
 
第一次参与的朋友,给到的反馈是回到家也还沉浸在读书会的氛围里,留下的感受需要花时间来消化和觉知,能确定的是新的一周会由这份新的心情开启;
 
我自己是第二次参与午后三点读书会,又恰巧参与的人中有曾见过的朋友,所以我感受到的,比起遇到新人的新鲜感、遇到很好的人的快乐,更多的是熟悉。熟稔而又珍贵,想象起来或许有点艰难,但就是这样。那样好的氛围、好的感受和自由平等一起再次将我包裹




伙伴们想分享给大家的书


米妮
《看不见的性别》&《积极生活》

《看不见的性别》祛魅了古人类学领域的男性捕猎女性采集的神话,那时的人类也有“食腐者”的角色;南方古猿、第一个能直立行走的“人类”露西,得名Lucy是因为挖掘者听到Beatles的歌,断定性别为女性也很大程度上只是因为体型较小。看到很多认识都是塑造出来的,对新的探索更有勇气了。

Busy
《伊斯坦布尔》

因为喜欢帕慕克的其他作品,就想进一步了解他的生活体验,另外也因为对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比较感兴趣,就找了这本来读。

读的时候感觉像是和朋友在城市的角落里里很放松地边逛边闲聊,聊他的童年记忆,这座城市于他而言的迷人之处,辉煌的历史逝去之后留下的残迹,夹在东方和西方道路之间的茫然,笼罩着所有人的“呼愁”……
 

西米
我分享的是《我们内心的冲突》,这本书偏心理学类,是在图书馆偶然邂逅的。

近两年来我通过自学涉猎了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更加关注和聚焦自我。这本书虽然没有给出非常具体的解决内心冲突的方法和建议,但是这本书释放出了这样的一个信号:

关于治疗目标的最全面的界定是:争取人格的整体性。即是说,没有虚饰的假象,感情真诚,把自己整个的心融入自己的感情、工作、信念之中。……我们之所以敢于提出这些很高的目标,是因为坚信人格能够改变。不仅只有儿童才是有可塑性的,我们一切人都有能力改变自己,甚至是根本的改变。这一信念是有生活经验做支撑的。而分析法则是促进根本变化的一种最强有力的手段。我们越是清楚地理解神经症的各种作用因素,我们越是有可能促成所需要的的改变。

这对于我非常有启发意义,也给了我信心,毕竟,没有人在面对内心的冲突时一开始的感觉是良好的。

 

灌篮
分享了《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知晓我姓名》,以及蹭了爆爷的推荐,再次安利了《失落的卫星》

前两篇是因为近期正在读,《桶川》是从调查记者的角度看女性受害者,《知晓》是性侵幸存者的自我讲述,两本都很好读,真诚且深切。


还是想推荐一下刘子超的《失落的卫星》

参加完读书会后,文化有限播客就聊了这本书,“做一个世界的水手,奔赴所有的码头。”这句话留给我很深的印象。感觉刘子超的洞察视角、笔触风格已经给我带来了很大的疗愈,尤其是作为社畜没有足够时间和金钱进入这颗「失落的卫星」,附上书中一段摘抄:
 
跳舞的人既有亲戚朋友,也有附近的邻居,还有邻居家的两个漂亮小女孩。一个穿着红色连衣裙,一个穿着蓝色连衣裙,有模有样地学着大人跳舞。我走出房间时,天色已暗。那个穿着蓝色连衣裙的小姑娘跟了出来。我们听不懂对方说话,但能用眼神交流。从地图上看,兰加尔在瓦罕山谷的最东端,过了这里,地势就变成幽深的峡谷,而喷赤河从峡谷中奔流而出,形成一片平缓的河滩。是不是能从那里走到阿富汗一侧呢?
我拉着小姑娘的手,向那个方向走,想去看个究竟。喷赤河捕捉了最后一道光束,大山比白天更显澄清。我知道,沿着峡谷逆流而上,就能到达萨尔哈德(Sarhad),又称连云堡,那是唐朝大将高仙芝击败吐蕃军队的地方。河滩那里果然通向阿富汗,但有一座营房。荷枪实弹的塔吉克士兵看到了我们,做出警告的姿势,然后朝我们小跑过来。小姑娘使了个眼色,我们转身往回走。走了一段后,我回头瞭望,发现士兵并没有真的追过来,这才放慢脚步。
迎面走来一个抱着孩子的女人,是小姑娘的母亲。聚会结束后,她发现女儿不见了,于是抱着儿子出来寻找。看到我们在一起,她终于放心了。她把儿子往地上一放,把他的小手也塞给我,好像在说:“你喜欢就给你了!”就这样,我突然喜得一双儿女,实在福气不错。我一边一个,拉着他们的小手,走在荒凉世界的尽头。


读书会上伙伴们还分享了《规训与惩罚》《冠军早餐》、《马可瓦尔多》《五四运动史》《未来建筑的100种可能》等书。



这次活动中印象深刻的场景/人/书

以及最喜欢的部分



印象深刻的场景:

busy在撸猫的时候,然后偶尔抬头回应大家,身心俱享受的感觉;
小茉给到我们看不同建筑的时候,视觉上大家会很快有共鸣和感受。
晚饭一起吃饭的感觉,有点纯粹得让我回到学校时光。
 
喜欢每个人都有表达的空间,以及伙伴的倾听和反馈~
 
当然场地真的很棒!还有贴心小零食~下次我也要带上小零食,给大家种草


灌篮
印象最深的是海珠安利五四运动的部分。因为最近五四真的很火啊!
 
喜欢中途吃面包!多吃面包!
 
作为一个忙碌的社畜,在家里总是没有办法静下心看书。但是午后三点很棒,是个大家的分享和自己的分享都能被抒发和接收的地方。喜欢!

米妮
印象最深的人是Mooo,很喜欢她。见到她之后,增多了对日常生活的热爱、还有对这个世界的信心,觉得是可以按照想要的样子去生活的。
 
喜欢大家称赞自己


西米
印象最深的场景有两个:1.现场的灯光柔和而温暖,非常适合读书;2.讨论氛围有很强的包容性,每个小伙伴都在认真地倾听别人说话,超赞的!

印象最深的书是《积极生活》以及《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已经列入“想看系列”~
 
最喜欢的点就是讨论的氛围,哪怕是安安静静地听着,都感觉非常舒适、有安全感。
相见恨晚的感觉~真希望自己早几年认识你们。

建议:因为我看到同时有发起“想一起读的书”系列,其实挺期待针对某个主题或者某本书的讨论,我感觉更加有机会深入去讨论某个话题,也不影响大家畅所欲言~
 
Busy
印象最深的书是《未来建筑的100种可能》,因为听茉茉介绍了书里提到的几个建筑,感觉非常神奇,是完全想象不到的材料和空间效果;

印象最深的人和场景是听海珠讲和同学聊天的事,太好笑了!
 
活动中很喜欢的点是轮流发言+自由讨论的形式~活动后的聚餐也特别喜欢,吃得好,聊得也开心!
 
8月1号还有读书会,呼唤更多朋友来参加!

 
每个月的第一个周末,午后三点都会组织一次无主题的读书会,一起来聊一聊最近在读的书、想要分享给大家的书、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和思考。

活动形式&流程如下:
安静读书|15:00-15:30,各自读自己带来的书;轮流分享|15:30-17:00,分享自己最近在看或想推荐的书,相关的收获和思考;  讨  论 |17:00-18:00,讨论分享中衍生出的话题;

我们会在活动当周确定具体的时间地点,欢迎大家关注活动信息,添加小点子报名。期待见到你!

不能来到现场的伙伴们,也欢迎你和我们分享自己最近在看或想推荐的书,以及相关的收获和思考,参加蒸汽“云”读书会
填写链接:https://shimo.im/forms/RKAWV8oNOBTb8Dk8/fill
或点击阅读原文亦可。





 阅读更多 ●


回顾|还是要和女性朋友们一起读书交流啊!


回顾|她身着铠甲,也穿粉色裙子

介绍|蒸汽读书会是什么样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午后三点小组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