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希望中文系的学生从不做脑残开始”

政邦智库 2023-08-28

上学期,南京大学文学院就本科生学习情况做了问卷调查,收集到不少问题,包括个人成长、研习经验等等。近日,文学院官方公号(nju文院小楼)刊布了董晓、傅元峰、苗怀明、徐雁平与赫兆丰五位老师针对其中七个问题的答复,现转载于此,希望能让更多同学受益。


Q1:老师认为应该如何成长为一名中文系的人呢?或者说,一名中文系的学生,该是什么样的呢?


Answer

董晓老师:


中文系的学生,一是要有宽广的阅读量,古今中外文学经典应该广泛阅读,二是要有良好的写作能力,语言文字功夫要好,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独立思考社会,独立评判事物的能力,不能人云亦云,不能没有自己的独立观点,一定要有自己的批判意识。

傅元峰老师:


“中文系的人”,这个提法太窄了。我不建议你们成为“中文系的人”。任何专业学习,应该鼓励一个人广大和多元,术业专攻需要为人的气度和胸怀,兼容并包很重要。

苗怀明老师:


首先得做个正常人,心智健全,然后才能成为中文系的人。现在不正常的人特别是脑残太多了,与日俱增,希望中文系的学生从不做脑残开始,做个能独立思考的人,不要把脑子借给别人做道具。

徐雁平老师:


这方面我不敢谈太高远的理想,还是说点实在的。


我想学中文,首先要对读、思、写有特别的热爱,而且能坚持,将热爱落实到实践中。


其次,毕竟是专业学习,不能太随意、太发散。要先做学徒,如学木匠,至少要三年的笨功夫,练习手感,将规矩内化。总之,从实处入手好,追求点滴进步,在进步中建立自信。

赫兆丰老师:


如果要给中文系的学生贴一个标签的话,我觉得除了具体的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可能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吧。如今的社会节奏当真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当你离开学校、走入社会后,课本上的知识点未必会成为你安身立命的资本。


因此,我更希望中文系的学生能够通过持续的读书,感受书中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往大了说,当所有人都往一个方向跑的时候,总要有一个人停下来,想一想这个方向对不对,即便后来证明这个方向真的是正确的,但停下来思考的这个行为本身就代表了一种精神的独立。人文学科出身,特别是中文系出身的人,最应该有这种担当。


往小了说,在面对工作和生活里的抉择时,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也是一个很难得的品质。



南京大学文学院


Q2:请问老师在进入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后,是如何确定了现在自己的研究方向呢?可以分享一下自己与研究方向择有关的心路历程吗?


Answer

董晓老师:


我本人的研究方向的确立有点特殊。我是上高中的时候就立下了志向,想从事俄罗斯文学的翻译和研究。于是决定先学语言,报考了俄语系,然后在俄语系继续读研,然后去中文系读博,然后从事俄罗斯文学的翻译和研究。

傅元峰老师:


本科阶段的课程学习中,很容易感觉到自己在哪一门课上更专注、更兴奋。我对多门课程感兴趣,但对其中一两门课程有期盼感。你感觉自己有时一周都在等待那一两门课,上课从不疲惫,读书从不厌烦。那肯定就是那个方向了。

苗怀明老师:


主要看自己的兴趣,听从内心的召唤。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累死了都是快乐的;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举手之劳都是痛苦的。

徐雁平老师:


有太多的偶然性,或者说不确定性,很难回答。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一方面的工作,可能最适合我。知道这一点后,我就不想其他的,就决定一辈子做这件事情,尽量做得没有遗憾(不是完美)。

赫兆丰老师:


这个问题很惭愧。我在大学阶段并没有进入专业学习,也没有很明确的研究方向,只是凭着自己的兴趣读了三四本古籍。真正进入专业学习是在硕士阶段。


当时我就读于武汉大学古籍所,师从骆瑞鹤教授。武大古籍所的老师指导硕士生有个习惯,一入门便要求我们确定一部典籍认真研读。我选了《春秋左传正义》。


在这个过程中,我渐渐学会了断句、校勘方法,补充了一些文献学史、经学史的知识,并通过接下来的硕士论文写作,掌握了基本的写论文的方法,也确定了古文献的研究方向,这才报考了南大文学院的博士。


所以我很羡慕南大文学院的本科生。很多同学本科阶段的水平就很高,而且能得到文学院这么多著名学者各方面的耐心指导,又有师友会活动,实在是太幸福了。



南京大学文学院·启园


Q3: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请问您最喜欢的作品或者学者是什么?可以简单聊聊喜欢的原因吗?


Answer

董晓老师:


在我的研究领域里,我最喜欢的学者是英国人以赛亚·伯林。原因是他在研究俄罗斯文学的过程中,能够透过俄罗斯文学本身深入理解俄罗斯文化的特质,窥视俄罗斯人的精神特质。他的研究以深度、独特性和广阔的视野著称,不是那种小家子气的技术型研究范式。

傅元峰老师:


最喜欢本雅明。他的学术论著富有戏剧性,读来像读小说,很吸引人。

苗怀明老师:


我喜欢鲁迅和他的《中国小说史略》。聪明人下笨功夫,加上说真话,这就是鲁迅。

徐雁平老师:


可能一直在变。过了四十岁,逐渐喜欢原来有些距离的鲁迅和杜甫。我重新认识鲁迅,是依靠听鲁迅作品的碟片。声音中的鲁迅,好像与白纸黑字中的鲁迅不一样。


研究著作中,我十多年一直向同学们推荐程千帆先生《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这部书的好处是解决了重要问题,角度好,层次清晰,篇幅不大,值得模仿借鉴。



南京大学文学院·舞雩台


Q4:老师认为一篇好的论文需要包括什么内容?怎样写出一篇优秀的论文?


Answer

董晓老师:


一篇好的论文,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1.观点独到,有启发性。

2.支撑观点的材料要丰富。

3.论证的逻辑性要严密。

4.论文的层次清楚,逻辑性强。


因此,写一篇好的论文,必须做到:


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研究。

2.围绕课题,广泛收集材料,重要资料不可以遗漏。

3.仔细阅读材料,诱发观点,并从观点出发运用材料,与已有的论点展开对话,吸收有用的观点,批驳你认为不正确的观点。

4.在具体写作的过程中调整论述,使论述更加具有逻辑性。最后,提倡“以小见大”,即从一个具体的小问题入手,作为切入点,逐渐扩大和加深论述。

傅元峰老师:


好的论文都能显现出论者专注的目光,他们长久沉潜于一个问题的思考中,如有所说,行文必安静却暗藏思想的激流。

苗怀明老师:


一篇好的论文最核心的是自己的观点,这个观点建立在对以往学术成果熟悉和尊重的基础上,且有过硬的资料和强大的逻辑支撑。写出优秀论文的唯一办法就是用心,用心,还是用心。

赫兆丰老师:


一篇好的论文最核心的要素当然是问题意识。这个“问题意识”不是说你随便提出一个问题,就叫有“问题意识”,而是要确确实实是一个“问题”。这就需要做好扎实的文献调研和成果综述。这一点我在课上反复强调过。文献综述的作用在于帮助你了解研究课题的现有成果和研究视角,进而确认是否还有研究的空间,如有,应该从哪里切入。


从总体框架来看,一篇论文会有一个总论题和各小节的分论题。各小节的内容要紧紧围绕分论题展开,所有分论题又要为全文的总论题服务。这样才能集中笔力,避免枝蔓。


此外,就我近几年看学生论文的感觉而言,语言不通顺、拗口也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如语法杂糅、句子西化太长、偷换主语、前后句没有关联等。所以锤炼语言也是大家要重视的。


至于如何选取文献以为例证,如何标注注释和参考文献,我这里不详细展开了。推荐大家去看看严耕望先生的《治史三书》、徐有富老师的《学术论文写作十讲》和荣新江老师的《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好论文都是反复改出来的。写完之后可以放一段时间,再回过头看可能会发现新的问题。



文学院图书馆阅览室


Q5:请问老师是如何将知识内化于己?可以推荐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吗?


Answer

董晓老师:


将知识内化于己是不容易的。我也没有很好地做到。我觉得,只有凭借浓厚的兴趣和主动性,并且带着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去汲取知识,方能做到内化于己。

傅元峰老师:


知识的获取确实有方法,但知识内化于己就是修为的过程,因人而异,不是别人的方法能解决的问题。

苗怀明老师:


对研究对象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自己所作的事情,然后用功,用功,还是用功。

徐雁平老师:


承认别人的好,欣赏别人的好。做一个虚心的人,做一个时刻捕捉火花的人。将那点滴灵感记录下来,再将闪光的点滴珠串。简言之,就是动手,动心。

赫兆丰老师:


所谓内化,我觉得其实就是熟能生巧,就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至于学习方法,可能因人而异。我个人比较习惯制定小目标,如每周、每天的任务,通过完成这些小目标积少成多。



梅庵书院


Q6:请问老师对于当下“内卷”严重、学生普遍焦虑的情况怎么看?


Answer

董晓老师:


相信当改革开放的政策继续得到贯彻,“内卷”会逐步消失。

傅元峰老师:


我对由保研学分绩操纵的大学生活表示反感,拼学分绩保上来的所谓尖子生,并不一定有很好的研究能力,研究中存在高分低能现象。不希望你们卷得辛苦,但希望你们读得勤奋。如果你卷得很快乐,那就继续;如果你卷起来读书一点也不快乐,那就想点别的办法,从中摆脱,换一种读书方式。

苗怀明老师: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需要一颗强大的心脏,能骂别人,也能自黑。焦虑源于不自信,不自信源于无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很简单,想办法让自己多才多艺,永远饿不死。

徐雁平老师:


时代变了,必须面对“内卷”。从今以后,不可能不“内卷”。若普遍焦虑,也正说明了大势如此。


我其实比大家更容易焦虑。“内卷”常态化之后,我们要主动出击,寻找出路。


目前我想到两点:


其一,我们是社会中的人,要充分与人交流,不能被信息或网络技术困在茧房里。与人交流,面对面的交流,能找到多种可能,我们正慢慢丢失聊天这个最简单的快乐。大学无疑是“纯净度”最理想的人际交往空间,我们都要珍惜,好好聊天,好好谈学问。


其二,多一些爱好,听音乐、看电影,体育运动,总得有一些,能坚持更好。俗一点的爱好也得有,吃好吃的,喝点小酒,自我缓解。

赫兆丰老师:


“内卷”从一个专业的学术词汇成功“出圈”,成为一个社会性的“热词”,确实反映了大家的普遍焦虑。我感觉大家的焦虑基本都集中在学习方面。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好的表现,至少说明大家的心思还在学习上,是在焦虑如何学好,而没有选择躺平。


对于绝大部分学习上的焦虑,求助同学和家人效果都很有限。因为前者很可能与你有着同样的焦虑,而后者未必了解你的学习情况。所以,找老师沟通是我认为最有效的办法。


我相信每一个老师都知道“因材施教”的重要性,然而限于精力、学生数量和现在大学的教育方式,老师不可能主动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及时传授经验、方法,开导、缓解学生的压力。这就需要学生突破“社交恐惧”,主动联系老师,表达自己的困惑和压力所在。


我相信文学院的每一位老师都很愿意倾听学生的心声,并尽自己所能帮助学生,特别是有针对性地给不同的同学提出建议。这可能要比我在这里说一些泛泛的东西,要有效得多。  



文学院心理辅导活动室“存心斋”


Q7:请问老师对于“读研”的看法?老师认为,什么样的人适合读研?有同学提到,Ta其实并不想走学术道路,但是即使是在工作领域,硕士文凭也是某种程度上必须的。Ta想问问老师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呢?


Answer

董晓老师:


读研和读博不是一回事。现在读研已经基本上属于“素质教育”了,专业的色彩愈来愈淡。读研的同学基本上有两类:一类是不想本科毕业立即就业的,想提高一点学历;另一类是立志从事学术研究,将来准备考博的,那必须先读研。

傅元峰老师:


就业太难了,很多同学读研可能是为了更好就业,当然也有同学是喜欢读书做学问。我觉得这两种情况都适合吧,根据自己的生涯规划来确定。

苗怀明老师:


读研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主动的,喜欢做学问;一种是被迫的,因为找工作需要。前者是极少数,后者是大多数。现实如此,没有适合不适合的问题,什么人都适合读研,关键是能考上。

徐雁平老师:


读研,比读本科稍自由。读研,第一年可试出你是适合做学术研究,还是适合做其他工作。(希望一定要早发现)其实,没必要有那么多人来做学术研究,真的做研究,多少要有点将学术作为志业的精神。


做研究,尤其是人文学科,要耐得住寂寞。自己问一下:能再沉潜读苦读十年吗?还要有点冒险精神,十年之后,若未达到预期目标,你敢面对吗?


读研,还有相关训练:就是方法的学习,方法的琢磨;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的提升。就是自己站出来主动做事,做有新意的事,不再等安排。这对于融入社会,也很有用。

赫兆丰老师:


就我这几年教学和批改论文的感受而言,不少南大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动辄两三万字,而且水平也比较高,甚至不亚于一些学校的研究生。这种“把本科生当硕士生培养”的模式,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把硕士生当博士生培养”的趋势。这也是当下的一种“内卷”吧。因此,读研的要求也比以前高了不少。


所谓“适合读研”,就我理解应该是指能够跟得上现在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吧。具体说来,比如本科阶段要接受过正规的学术训练(如写过且反复修改过几篇习作),认真细读过至少一两部典籍,有明确的兴趣方向和一个大致可行的研究计划。


另外,还要耐得住寂寞,有较好的定力。毕竟文学院的研究生答辩是真的会出现不给通过的情况的。当然有些同学无意以学术研究为工作,只是将读研作为缓冲或者求职的必要条件,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 THE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