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生眼中好老师 | 李小红:扎根科研,勇担使命

党委教师工作部 河南大学好老师 2024-04-0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论述







大学教师对学生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正确人生观的职责。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要研究真问题,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要坚定信念,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




学生眼中的好老师 55


初见李老师,是在2018年11月的一个周日下午。李老师抽空约我见面,讨论我的博士申请。我怀着不安的心走进她的办公室,阳光正好洒在她的脸旁,她温婉一笑,打消了我内心的紧张,我们促膝长谈了近两个小时……时光荏苒,转眼间我们已经相识4年。我看到了她对科研的热爱与坚持,领略了她对人生的豁达与追求,也学到了她对工作的严谨与细致。这段虽苦犹甜的时光也将是我人生中最珍贵的回忆。





热爱科研  忘我工作



2003年,河南大学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计划建设济源中试基地,身为开封人的李老师毅然决然地来到济源这片陌生的土地,为纳米材料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这一去,便是19个年头。从安排指挥扩建工作,到生产车间、工地现场巡查指导,协调各施工单位的关系,她每天工作时间远不止10小时,没有周末节假日早成为常态。为了更好地实现科研成果的落地,河南大学在济源成立了河南河大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李老师担任总经理。在她的带领下,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安全及质量管理体系,保障了学校的科研成果在企业化管理模式下实现良好转化。目前,公司规模逐渐壮大,研发力量逐渐增强,研发的产品也远销国内外,并且部分产品性能远超国外竞品,实现了进口替代。“河南大学纳米材料中试基地”在济源已成为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这一切都倾注了李老师多年的心血,也正是这位异乡人“舍小家为大家”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促进了济源中试基地乃至济源市纳米材料产业的蓬勃发展。


严于律己  以身作则  



这些年,李老师因常年高强度的工作导致身体抵抗力低下,患上严重的过敏性鼻炎。尤其在换季的时候,鼻塞、打喷嚏折磨得她经常夜不能寐,头晕脑胀,但是李老师仍坚持每天准时到岗,从不缺勤。每次看到她喷嚏不断,眼泪直流还要坚持给学生指导课题工作的时候,我们都会心生钦敬,心存感激。中试基地的学生们都知道,李老师有专门的办公室,但她为了方便工作,基本上都在会议室办公。因为每天她都有不间断的各种会要参加,上级部门视察、公司日常管理、客户来访、学生工作汇报……每件事她都亲力亲为,事无巨细得为大家做好协调、接待和服务。一杯茶,一台电脑,一坐就是一整天。她说这都是她的本职工作,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推脱。




还记得那是2021年5月初,由纳米科技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全国)、省科技厅、粤港澳大湾区先进电子材料技术创新联盟、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河南大学和济源示范区管委会、市政府联合举办的纳米电子材料产业技术高峰论坛在济源举行,李老师担任会议主要策划人。在筹办会议期间,李老师不慎从楼梯摔倒,导致膝盖大面积擦伤。在膝盖无法打弯,走路困难的情况下,李老师仍然坚持每天到会场进行沟通协调,为全国纳米材料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们提供便利的交流合作平台。直到会议在大家的称赞声中圆满结束,她才放下心中的那块石头,长长舒了一口气。连日的辛苦操劳在她疲惫的眼旁留下了几道深深的痕迹,但她会心一笑,那倦意,那疼痛便全部烟消云散。她说,如果能将我们的纳米材料及产业化技术推广到全国、全世界,打破国外产品垄断,实现进口替代,那才是最后的胜利!


和蔼可亲  亦师亦友


 常年奋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李老师,不但对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而且热爱学生,与学生有着亦师亦友的情分。她先后培养博士、硕士生30余名。李老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及参与公益活动的精神。每年的新生入学教育,李老师都会亲自登台为研究生们讲好科研、事业和人生规划的第一课。在带领大家现场参观“小试-中试-产业化”平台时,她经常跟学生讲到“作为研究生要脚踏实地,不要仅仅局限于会发表文章。如果在求学期间,你的课题研究产品在这个平台上进行放大生产,并且取得了客户的认可,那才证明你的研究落到了实地,体现了真正的价值。”她简单的话语,给研究生们树立踏踏实实、不能急功近利的科研理念,同时使他们对科研成果的转化建立了清晰的概念。努力将研究产品投向社会,也成为了每一个中试基地学生心中所向往的目标。


她的毕业生有的继续深造后进了高校、科研院所;有的进入企业摸爬滚打,经过历练后取得一翻的成绩。在她看来,学生有个好的前途才是她最欣慰的,她也会时常与毕业的学生进行交流,关心他们的成长与进步。记得有一次,一个2020级毕业生打电话给她,说自己面临工作上的关键选择问题,不知何去何从。李老师立马放下手头的工作,给他分析利弊,建议他脚踏实地从基层继续锻炼,这样才能打下更坚实的基础,取得更优异的业绩。她是求学时期的导师,又何尝不是我们的人生导师。她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渊博的知识,更有富有内涵的人生哲学,饱含智慧的处世之道。


巾帼风范 不负韶华



李小红老师带领团队在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开发方向上经过数十年的潜心钻研,实现了多种高端纳米二氧化硅产品的低成本、国产化替代;开发了系列反应性纳米二氧化硅,开辟了其在聚合物原位聚合、低渗油田减阻增注、污染土壤重金属钝化等领域新的应用。2016年李老师团队技术孵化了济源海博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全力开展千吨级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和工程技术验证试验,实现了多种产品的小批量生产和销售。2020年获得投资组建了河南海博瑞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开启“20万吨/年特种功能纳米二氧化硅”项目的建设。目前第一期项目4万吨/年的生产线已建成投产,达产后即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亿元左右,标志着特种功能纳米二氧化硅真正实现了产业化转化与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李老师主持完成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基金和省级科研项目二十余项,发表SCI、EI论文60余篇,取得国家发明专利32项,专利转化20余件,获得技术转让费2000余万元。产业化项目3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和厅、市级科技奖励8项。由于她在产业化技术平台建设和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做出的贡献,先后获得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创新争先奖状、河南省女职工建功立业先进个人,河南省优秀科技特派员、河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标兵,济源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但这些荣誉在李老师看来,都比不上学生的似锦的前程,客户真挚的肯定,行业快速的发展。她也常常教导我们“不要因现有的成就而固步自封,止步不前,机遇和挑战永远都会出现在勇敢者的面前”。

您春风细雨般的教诲,细致入微的叮咛,鼓励着我在风里雨里一路前行。在您的身上,我懂得了生命的意义,祝愿您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作者简介

李菲,女,2019级化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二氧化钛的表面改性及功能性水性涂料的研究与开发。






作品简介

《扎根科研不辞辛劳  德艺双馨不求名利——记我的导师李小红教授在河南大学“我眼中的好老师”师德主题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精彩回顾


赋能新学期,蓄力新篇章!王彦明:我们实验室365天“不打烊”!全网爆红后,他直呼:不适应这种喧闹!杨捷:潜心教书育桃李,德高望重铸师魂国家卫健委最新开学返校要求,点击查看~突出德和绩!《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规定》发布@老师们,传统文化常识100题,你能答对多少?大年初二,河大教师继续送祝福了!新春首发,河大教师贺岁大片来袭~除夕 | 阖家团圆,幸福美满讲述“从教30+”奖杯背后的故事关于表彰2022年度“最美教师”和“文明教师”的决定


审      核:张礼刚

责任编辑:赵   炎

校      对:王   一

版面编辑:岳梓琪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