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生眼中好老师 | 李明善:师为久旱霖,润物细无声

党委教师工作部 河南大学好老师 2024-04-0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论述





大学教师对学生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正确人生观的职责。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要研究真问题,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要坚定信念,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



教师简介



李明善,河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1985年7月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学系,从教37年。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发育与损伤修复,发表论文30余篇,以主编或副主编参与教材编写6部,参与国家自然基金课题4项。



学生眼中好老师



我曾无数次回忆起那个昏昏熏熏的夏日,福尔马林呛鼻的气味灌满了解剖楼阴暗的楼道,而李明善老师穿着白色实验服,如一阵清风,走向实验室。他照亮了他走过的每个地方。

解剖是每一名医学生的必修课。抛开繁杂变幻的生化反应,剥去浩瀚无穷的细胞分子,医学回到它最初的模样——解剖结构。当我还未踏入解剖楼的大门,便透过玻璃窗看到那漆红的大字: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



在我的想象中,解剖老师会手持手术刀,慢慢割开尸体的腹部,逐层向我们讲述内部的解剖结构。然而,第一节解剖课让我有点失望。

初见基础医学院李明善老师,我对他印象其实并不好。那天我和室友因为晨跑去得很晚,几乎踩着上课铃跑进教室。教室里坐满了人,只有最前排角落里一个偏僻的位置。我慌张匆忙坐下,就看见李老师的上唇和下唇开始张动。含糊不清的嗓音,一口带着浓浓河南口音的普通话,让我几乎分辨不出来他在讲什么。他全程都绷着脸,一笔一划地板书,严肃的表情让我不得不联想起高中时最死板无趣的物理老师。我的心瞬间沉下来了,感觉到仿佛有一盆冷水直直地泼向我肆虐燃烧的对医学的好奇与热爱。

三年以后,再回想起这第一堂课,我完全否认我当时的观点。

李老师可以说是我医学路上的引路人。他陪伴了我们三年,将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我们——一群蹒跚学步的幼童,手把手地带上了基础医学的道路,又一步一步引到了临床医学的十字路口。对李老师的改观没有一个明确的节点,也许他的一言一行早已在潜移默化中让我从心底敬佩。

李老师博学而谦虚。课件从来都是白幕上寥寥几行字,他却能举着一块头骨洋洋洒洒讲一整节课。零碎繁复的名称、迂回盘曲的走行、奇特怪异的功能,这么多知识竟然像是排好了队,迫不及待地从李老师嘴中跑出来。而且他不仅仅只讲单纯的解剖结构,还会向我们普及一些相关的临床知识,丰富了课堂内容,也加深了我们的记忆。



实验课上,我们围成一圈,观摩大体老师——尸体。李老师肃立着默哀了三分钟,并告诉我们愿意捐献遗体、用于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的人都是值得我们敬佩的。然后轻轻翻动着已经解剖好的大体标本,一个结构一个结构地指给我们看。讲解结束之后,让我们自己辨认。许多同学趁机拉住老师,询问之前没听懂的地方,老师也不厌其烦地再讲一遍。有一次我们几个实在找不到一条血管在哪,就去办公室找李老师,刚巧碰上他准备下班回家。他丝毫没有犹豫,径直走向实验室。我刚想把手套递过去,只见他直直的把手伸下去,一下子就找到了那条血管。



李老师的一言一行,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大一时系统解剖学过程性评价需要做几个PPT,彼时的我还什么也不懂,把大段大段的文字、五花八门的字体、五彩斑斓的配色往PPT上怼,做完以后就厚着脸皮拿去找负责的刘老师修改。李老师和刘老师同桌办公,刘老师噼里啪啦地指出了我的一大堆缺点,我呆立在一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李老师见状凑过头来,看了看我PPT上糊成一堆像素的解剖图,就打开自己的图让我看。我仿佛遇到了救星一般,忙转过身去。那些解剖结构的图片纹理清晰、质感细腻,没有漫天飞的水印,也没七横八竖的标注线,一眼就惊艳了我。李老师温柔地给我讲了怎么找图、修图,甚至还让我把图片拷走借鉴。

半个月后,我又拿着另一个PPT找刘老师修改,碰巧李老师也在。李老师看我第一眼就说:“你不是选的右心室吗?”我瞬间感到心底涌入一股暖流,每天来找老师的同学那么多,而且这个作业也不是他负责,他却能记住我这个刚来几个月学生的选题。这句话我终生都难以忘怀。

李老师脸上总带着慈父般的微笑,岁月的沧桑雕琢成了处变不惊的他。

大二学灌石膏牙,他蹲在石膏粉里教我们如何灌制;大三学雕蜡牙,他被同学们围成一团。我们雕了一半的蜡块形状稀奇古怪,像萝卜和开得整齐匀称的花,像大头儿子和方方正正的火炬筒,反正就是不像牙。李老师接过去,三下五除二削掉了几乎一半,我还没来得及担心削得太多,牙的雏形就慢慢显露出来。等围在老师身边的同学一个一个都离开之后,早已经过了下班的时间,李老师却没有马上离开。他整理一下桌上的雕牙工具,又拿起扫帚仔细地清扫起讲台下的蜡块碎屑。我们赶忙过去打扫,老师摆摆手说:“刚刚我站在这雕牙,不小心漏下来很多蜡屑,这些东西不打扫干净粘在地板上就弄不掉了。”以后我们雕牙都变得格外小心,坚决不让碎屑掉到地上。



李老师温柔也不失严肃认真。考试结束后的总结,他做了全面详尽的分析,正面指出我们这次考得并不理想;雕牙时他用铁尺一厘一毫地量尺寸,不容许一丁点偏差;讲课时他查阅其他教材,精确了某个疾病的发病率,让他讲的每句话都有据可依;他对过程性评价作业审核严谨,我们雕牙分数普遍都比较低,只有几位同学例外,而他们雕的牙确实美观。种种事迹,不胜枚举。李老师用实践向我们展示了一名医学生所应具有的一丝不苟的求学态度,因为我们将来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病人,任何一丝偏差都有可能铸成大错。

李明善老师是我医学路上的启蒙者,为我点亮了一盏又一盏明灯,指引我前行。他博学而温逊,历尽沧桑而不惊。他的人格魅力如春雨一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

作者简介


周海雪,口腔医学院2019级本科生。

图片作者为基础医学院研究生黄小童。


2

作品简介


《润物细无声》在河南大学“我眼中的好老师”师德主题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精彩回顾


各单位隆重表彰“从教30+”教职工!

学生眼中好老师 | 张新红:心中的那一缕阳光

聚焦!书记院长谈两会(二)

警示教育 | 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九)

“中原英才计划”入选人:徐芳芳

聚焦!书记院长谈两会(一)

越团结豫有力 | 邹雪艳:点滴小爱,汇聚成河

“中原英才计划”入选人:冀梦菲

警示教育 | 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八)

学生眼中好老师 | 樊艺杰:潜心教学,用爱育人

2023年,河南教师教育工作这样干

全校各单位召开“从教30+”教职工表彰大会


审     核:张礼刚

责任编辑:赵   炎

校      对:王   一

版面编辑:刘秀珍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