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生眼中好老师 | 徐国良:高山仰止,医者仁心

党委教师工作部 河南大学好老师 2024-04-0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论述





大学教师对学生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正确人生观的职责。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要研究真问题,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要坚定信念,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







学生眼中的好老师 57





“小罗,看到你在业务和科普工作上进步这么大,我发自内心的高兴!加油!”

“谢谢徐老师鼓励,我还得努力,您一直是我的榜样!”

参加完第三届河南省健康科普能力大赛总决赛颁奖典礼,返程的路上我收到徐老师的微信,因为医院还有工作安排,我顾不上和他多寒暄几句,然而思绪却早已回到了11年前……



“医”路启蒙


2011年夏天,我作为一个医学专科学校的大三医学生分配到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一附院)临床实习,当年高考失利的阴影一直笼罩在我的心头,我郁闷、自卑,更有对从医之路的迷惘……

我分配的第一个实习科室就是徐老师所在的泌尿外科,那时候徐国良老师是住院总,负责我们的实习带教。初次见面,徐老师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帅气干练、严谨负责,是科里的青年才俊,果不其然,我有幸分配给了徐老师亲自带教。可能是徐老师看出了我状态低落,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对我尤其耐心细致,从临床知识点到基本技能操作,徐老师不厌其烦的讲解和示教。



有一天早查房时,面对一例肾癌患者的提问,我脱口而出了该病例的病理特点和预后特征,徐老师当着我们全组实习同学的面表扬了我:“小罗虽然是一个专科生,可是学习的劲头很足,肯定能后来居上,值得大家学习”,正是这句不经意的鼓励,让我压抑多日的负面情绪一扫而空,慢慢卸下了心理包袱,我骨子里不服输的劲头彻底被激发了出来……

一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实习期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紧张忙碌,却充实、快乐,我不但掌握了临床技能,夯实了专业知识,也渐渐清晰了未来前进的方向,我被评为当年的“优秀实习医师”。而这一切都缘于徐老师当初的循循善诱和润物无声,“河南大学”这所百年名校、“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这所有深厚教学传统的大学附属医院,已经让我开始着迷,有点不舍!临别的那天上午,因为徐老师早早上手术,我没来得及和他当面道别,在发给他的信息中,我这样写到:感谢徐老师的教诲,高山仰止,我一定会再回来的!


“医”路陪伴


专科毕业后,我在老家信阳找了一家小型医院工作,然而现实的残酷很快冲淡了入职的新鲜感和当初的雄心壮志,父母年迈还要养育两个弟弟,基层单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低端的医疗水平,让我再次陷入了苦闷……

记不清有多少次,我和徐老师通电话到深夜,我的压力和烦闷向徐老师倾诉,而他的鼓励与鞭策却让我奋发。徐老师说:努力不一定成功,不努力肯定不会成功!既然有理想就赶紧去追求!有了徐老师的鼓励,我下定决心:报考河南大学医学的研究生,我想重新回到那所魂牵梦绕的医院!



备战考研的那一年多,不堪回首,却刻骨铭心。白天忙完临床工作,晚上七点我准时坐在书桌前复习考研资料,直到凌晨一点。陪伴我的是一杯提神的浓茶,是那盏明亮的台灯,是徐老师无微不至的指导和鼓励。我的英语基础薄弱,为此徐老师特意推荐了适合我的练习题集,帮助我制定复习计划。尤其在临近考研的一个月里,几乎每天都会接到徐老师关心的电话或短信,声声入耳,句句入心!



苦心人天不负,2014年5月我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被河南大学医学院录取为外科学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能有机会再次跟随徐国良老师学习工作,我喜极而泣……接到录取通知书向徐老师报喜的那一刻,我分明听到了电话那头的哽咽!


“医”路成长


三年的研究生学习,注定是我蜕变升华的时期,浸润着河南大学厚重的文化底蕴,我犹如干涸的禾苗拼命吮吸着知识的养分,而徐老师早已在专业上有所建树,成长为科室的业务骨干。无论临床还是科研,徐老师一直像灯塔一样指引着我,传授我手术技巧,启发我科研思路。徐老师一直教导我,创新要来源于临床,更要服务于临床;做人做事要有科学家的精神境界。

印象最深的是一次经皮肾镜手术(作者注:一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微创手术方式)后肾造瘘管的处理,怎样才能让它不受压且引流通畅?如何增加患者的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经过反复思考、验证,徐老师设计出了一个多功能侧卧垫,极大的解决了这个临床痛点问,徐老师成功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进行了产品转化。徐老师经常提醒我,作为医生要有人文情怀,要真心地服务每一位病患。手术刀是冰冷的,只能治愈躯体的疾病,而关爱是温暖的,可以真正的疗愈身心。


2015年研究生开题报告会


2016年徐国良老师带作者示教手术


除了训练临床专业技能,徐老师一直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研二的时候,依托学校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创新的教育理念,徐老师安排我进入基础医学院的科研团队,进行为期半年的科研训练。从开题报告到毕业论文,徐老师全程参与批改、审阅,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让我从科研小白变成了临床科研并重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外科医生。临近毕业之际,我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影响因子5.0的SCI论文,并评为2017年度“河南大学优秀硕士毕业生”。


“医”路无悔


时光荏苒,如今我离开母校已近五年,栉风沐雨,自己也成长为一名成熟的主治医师。徐老师已然成为泌尿外科和健康科普领域的专家明星。

沐浴着师恩,我听到了徐老师2020年年初送别师母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前线时,感动国人的那句“王月华,我爱你”,我亦追随脚步,在信阳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斗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沐浴着师恩,我看到了徐老师作为河南省卫健委特聘健康科普专家,活跃在健康科普的舞台上,成为“河南省最受老百姓喜爱的健康科普专家”,我也登上了2020年河南省科普大赛总决赛的舞台;



沐浴着师恩,我读到了徐老师参与编写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尿路上皮癌诊疗指南,在泌尿外科临床、科研和教学领域的丰硕成果,我站在了2021年中华医学会病例大赛全国总冠军的领奖台。

现在,我也时常带教医学生和年轻住院医生,我也学着当年徐老师的模样,在病床旁、示教室里传道授业,台下稚嫩的求学者们一如八年前的自己……



“医”路艰辛,成长路上,我有幸遇见无数的“徐老师”,他们伴我“医”路启蒙,“医”路陪伴、“医”路成长,我很感恩!

祝福我的恩师,祝福我的母校,猗欤吾校永无疆!





作者简介


罗宁,男,33岁,河南信阳人。信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中共党员。河南大学2014级外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20年信阳市抗击新冠疫情个人记功奖励,信阳市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信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20年河南省健康科普大赛银奖获得者,2021年中华医学会ICU病例大赛全国总冠军。



作品简介


《“医”路走来——记恩师徐国良》在河南大学2022年“我眼中的好老师”主题征文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精彩回顾


老师,请别丢了您的“话筒”!

越团结豫有力 | 范淑光:志愿服务,师者先行

学生眼中好老师 | 崔晓飞

这一次,我们的方式很特别!

警示教育 | 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七)

首届“我眼中的好老师”主题活动颁奖啦

年教师快乐工作的四大秘

@全体同学,请收下这份老师们的开学寄语!

学生眼中好老师 | 李小红:扎根科研,勇担使命

警示教育 | 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六)

学生眼中好老师 | 刘进才:铅华洗尽始见金

赋能新学期,蓄力新篇章!


审      核:张礼刚

责任编辑:赵   炎

校      对:王   一

版面编辑:刘秀珍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