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体同学,请收下这份老师们的开学寄语!

党委教师工作部 河南大学好老师 2024-04-02
















师者的力量

言之微茫

造炬成光

新学期,新起点

“开学第一课”

河大教师们

纷纷为同学们献上开学寄语

以砥砺奋进,以启迪人心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按投稿顺序排列)

⬇⬇⬇









个人简介


李继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Anatomical Record杂志亚洲区主编、Anatomical Record杂志(中国)编辑部主任,中国转化医学联盟理事长、中国精准医学学会筹备委员会理事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转化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先后担任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浙江大学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首任常务副院长,现任河南大学特聘教授、基础医学院院长。


开学寄语


医学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体,是一个神圣而伟大的学科,是一个极具奉献精神的专业,要树立大爱情怀,要用心体会“病家求医,寄以生死”、健康所系,生命相托。医生治疗的是疾病,守护的是生命和健康,慰藉的是身体和心灵。“明德修身 德才兼备 医德高尚 悬壶济世”是一名优秀医生的永恒追求。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医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大爱无疆、敬畏生命、无私奉献的精神,同学们要从伟大的抗疫精神中涵养济世救人的家国情怀,铭记救死扶伤的从医初心,汲取把青春献给祖国的奋进力量。

在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一名优秀的医学生更要有国际化视野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同学们要充分利用我校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主动在创新创业大赛、学科交叉融合、医学科学研究实践、国际交流、临床实习、社会服务等实践中施展才华,提升本领,不断培养创新意识,开阔视野,成为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医学人才,为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个人简介


贾瑜,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省优秀专家,现任河南大学攀登计划特聘教授。先后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马里兰大学、田纳西大学、威廉玛丽学院、香港城市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做学术交流访问;曾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基础物理教学分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计算物理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力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物理与工程杂志副主编等。现任教育部大学物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南地区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理工委员会副主任,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等;参与国家大学物理课程和高职类物理课程标准的制定工作。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和材料计算方面的科研和大学物理和量子力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为低维量子物理和量子功能器件教育部创新团队牵头人,发表有SCI论文470余篇,其中一些发表在Science、PRL,JACS等刊物上。在教学教育上发表教改论文20余篇,出版教材著作等4部。


开学寄语


面对三年前突发的新冠疫情,河大学子和老师一道共克时难,患难与共。不会忘记材料学院青年教师组队为隔离的学生身穿防护服步履蹒跚的送饭和隔离学生在宿舍不能拥抱大自然的煎熬,不能忘记在这艰难的时间里我们的老师仍是坚持在科研教学的第一线;常有虽不能面授,但网上授课的认真和微信群里的互动讨论将成为我们永久和难忘的记忆,也给我们留下了我们日后学习和工作的一份动力。

如今疫情已散、春来无恙,我们重新回到我们心仪的校园,让我们共同勉励:三年的疫情锻炼了我们的意志,我们会更加珍惜这春天的学习时光;三年的疫情增进了师生的友谊,我们会携手完成你们的学业;三年的疫情我们领悟了集体力量的伟大,我们将会时时刻刻铭记我们是河大人,不负阳光、不负爱,读更多的书,担更重的担,为河大争光










个人简介


李新功,教授,博导,工商管理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负责人。河南省特聘教授。获得复旦大学博士学位。


开学寄语


互动教学是创新学习的重要形式。回顾三年疫情期间的大部分线上教学活动,比较新学期开始的线下教学活动,我觉得线上教学部分淡化了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交流过程。大学生学习不仅是掌握一些概念,也不仅是课本中的题目演算和推理,更重要的是掌握知识概念以及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同时,这些思维方法也是老师长期思考和不断探索形成的重要教学内容,然而,这些思维方法往往属于缄默知识范畴,需要学生和老师活动学习。互动教学能够对学生和老师起到双激励效应。学生与老师互动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认真预习课堂内容,而且要求学生对以往知识进行梳理并形成知识体系。老师与学生互动不仅要储备大量的集成知识,而且要把握学生的理解程度。这就要形成教与学之间的高度契合,是一种高质量的知识学习方式,是促进知识创新的重要渠道。

互动学习是创新教学的重要形式。传统授课方式是老师讲,学生听或者记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反过来,老师在得不到学生应答中讲课也必然会减少授课激情,也不知道自己的讲课内容能否被学生接受。这种授课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学习,更与社会对大学生终身学习的要求相背离。在知识爆炸时代学生掌握知识的渠道非常多,这更加迫切要求大学生通过互动学习方式掌握良好的思考习惯和正确的思维方法,将碎片化知识转化为知识系统,进而形成自主的创新知识。










个人简介



李玉阁,博士,教授,河南大学教学名师,河南省混合一流课程《遗传学》、河南省研究生质量工程项目优质课程《生物教育测量与评价》和河南大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生物统计学》课程的负责人。


开学寄语


吉祥的玉兔吹散了疫情的阴霾,阳光自由的春天已如期而至。新学期,新征程!回首过往,我想为网课期间能自觉按时上课、自律认真听讲、踏实认真,甚至带病圆满完成学习任务的同学们点赞!恭喜你们顺利通过网课和新冠肆虐的双重考验!

展望未来,希望同学们能从虎年岁末,因新冠海啸式爆发而经历的或轻或重、或长或短的病痛折磨中获得成长,学会感恩和珍惜。感恩国家、学校、老师、医护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无名英雄们在疫情期间的默默承担和无私奉献!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明白每个人都终将是自己健康的负责人和人生美好蓝图的描绘者。为了将来有更多的底气和能力去从容应对生活的风风雨雨,能有更多的自由去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同学们一定要加倍珍惜当下美好的青春时光,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把奋斗作为青春的底色,脚踏实地、砥砺前行。在激流勇进中乘风破浪、在披荆斩棘中开天辟地,绽放出自己应该绽放的光芒,让青春无悔,让未来可期。加油,同学们!












个人简介


肖助兵,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特支计划”第四层次特聘教授,光伏材料省重点实验室高密度能量存储研究课题组长、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开封市科技创新人才。主要从事高导电、高比表面积纳米碳材料和过渡金属氧化物、硫化物、磷化物、硼化物、碳化物的可控制备,以及它们在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碱金属二次电池中的应用基础研究。目前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和厅级项目5项,并主持河南省和河南大学教学改革项目3项。迄今为止,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身份在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CS Nano、Nano Energy、Energy Storage Materials、Small等国际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24篇,其中SCI一区论文21篇,论文他引总计超过1800次。


开学寄语


同学们,大家好。刚刚过去的一年是你们未曾遇见的一年,在尚处学习和求知的青葱岁月,你们见证了疫情给全球带来的灾难。人类这个伟大的群体,在经受狂风暴雨后,又一次获得生命灵魂洗礼。社会即教育,我们河大师生一起参与其中并共同将教育之路不断延伸,也一起见证了河大师生在抗击疫情时的敢于担当和冒险。

多难兴邦,坎坷育人,现在同学们焦急盼望的开学已到来,严寒渐逝,天朗气清,温暖的春风带着柳绿花香而来。佳期如许,万象更新,站在新学期的起点,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珍惜生活,更加努力学习,只要心中有阳光,前途就会被照亮。同学们,等风来,不如追风去,新时代鼓舞人心,新征程催人奋进,愿河南大学所有同学怀揣生生不息的热爱,如星璀璨、如风自由,用实干和自律托起梦想,用奋斗点亮最美的青春。










个人简介


李冬青,副教授,大学外语教研部英语教学与研究中心主任。本学期开设“大学英语读写译(四)”等课程。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大学英语视听说”“大学英语创新写作”“实境英语听说”“英语趣谈中国文化”主讲教师。曾荣获2019年河南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2021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等二十余项教育教学奖励,荣获河南大学2017-2019年度、2019-2021年度教学优秀奖,三次获得河南大学教学质量奖特等奖。主持省级教改项目两项,发表论文十余篇。


开学寄语


终于,盼来这个春天。

又可以在教室中看到你的专注神情,

又可以在校园里听到你的朗朗书声。

作为你的英语老师,我想告诉你:

英语可不是枯燥的符号组合,

它是通往世界的一座桥,

它是呼唤世界的一扇窗。

可爱的你,是否时常畅想未来?

在我的畅想中,你已成长,正用洞察的目光、深邃的思考去认识世界;

在我的畅想中,你已成熟,正用包容的态度、流畅的表达去沟通世界;

在我的畅想中,你已成材,正用创新的思维、卓越的实力去引领世界。

你不仅在向世界讲述着中国故事,你本身已成为故事里的主角。

你不仅在向世界传播着中国声音,你本身已成为声音里的楷模。

那么此刻,

年轻的你切勿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Every attempt matters.

青涩的你请谨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Every effort counts.

莫负时代,莫负韶华。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新学期,开始吧!

手执画笔,绘制你的阳光图卷;

拨捻琴弦,奏响你的青春赞歌!












个人简介


孙建国,河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心主任,日本东京大学特任教授、日本大阪产业大学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主持开封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开封市十四五专项规划编制等服务地方社会课题二十余项,被地方政府采纳研究成果及建议报告多篇,发表专业学术论文五十余篇。


开学寄语


年过完了,春天来了,同学们迈着骄傲的步伐来上学了,你进门要学什么?做什么呢?老先生常唠叨:“一年之计在于春”,还是要告诉同学们珍惜当下期望未来。由此给同学说几句话:

把握时机。春种一粒籽,秋收万粒粮,同学们要种什么籽,期望收什么粮,关键的就是不要错过时机。疫情时你有躺平的借口,现在借口没了,就要把握时机好好计划,争取学有所成。传统叫不误农时,对我们来说就是不误学时,这是几千年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很宝贵、很受用。

珍惜时间。现代社会诱惑多,希望同学们不要成为“低头族”,手机上可以刷到各种你想看的东西,但是刷不出你的未来。立足当下,潜心学习,才是正道。道亦有道,培养兴趣,拜访名师,入赘师门,未来可期,你离成功不远了。

不负时代。入得校门来,你骄傲了吗?新时代年轻人要懂得挺立潮头,打开格局,融入时代,积极创新,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真正成为有用的人,成为优秀的人,亦为真正骄傲的人。“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个人简介


张亚军,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河南省教学标兵、开封市优秀教师、河南大学教学名师,慕课《乱世长歌——建安文人与文学》主持人。


开学寄语


日与月与,荏苒代谢。进德修业,辉光日新。孟春伊始,美丽的校园呈现出勃勃生机,莘莘学子们走在求学的路上,“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

“一年之计在于春”,美好时光重在“勤”,多读书,勤思考,我们要做敏于求知的河大人!“业精于勤,荒于嬉”,同学们定要珍惜光阴,精进学业,严于律己。“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斯文在兹,道之所居。不忘初心和真心,我们要做知行合一的河大人!“行成于思,毁于随”,同学们定要审之慎之,正道直行,勇于创新。

巍巍铁塔见风骨,煦煦暖阳照明伦。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我们要做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河大人!青年素有鸿鹄志,勉尔含弘隆德声!新的学期,希望同学们强体立志,奋进开拓。在此,我真诚地祝愿大家德才兼备,学业有成,行稳致远,健康快乐!










个人简介


张涛,哲学博士,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河南省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师,河南省“教学能手”,河南省青年理论宣讲团成员,共青团河南省委青年讲师团成员。曾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河南省高校思政课教学大赛一等奖、河南省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以及河南大学教学竞赛一等奖、教学优秀奖、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和奖励。


开学寄语


过去的这个假期,我们见证了久违的人声鼎沸、目睹了漫天绚烂的烟花,或与家人围坐桌前,推杯换盏,或与亲友相聚,共话团圆……四时皆可喜,最美在春季。伴随春天的脚步,同学们以英姿飒爽的姿态融入这万物复苏的季节,以点滴可喜的变化迎接着新的开始。

让我们珍藏起曾经的辉煌和荣耀,作为更上一层楼的基石;摒弃掉那些苦涩和泪痕,当作拼搏路上的考验。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希望同学们在新的学期历练新朝气,扬起新志气,守住决心、恒心、信心、耐心,在最青春的时候学会奋斗,在最勇敢的时候学会踏实,在最纯粹的时候学会成熟。祝即将开学的你,与梦想同行,与时代共舞,守爱国敬业之情,创多彩未来之梦。












个人简介


李延红,全科医学、神经病学硕士生导师,河南大学全科医学教研中心主任,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河南省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常委;河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周围神经肌肉病学组,常委;河南省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社区暨乡镇医养结合分会,常委;河南省医学会抗癫痫专业委员会,委员;开封市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开封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开封市医学会神经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常委。


开学寄语


作为医学生,你们都怀揣梦想,心存大志。在医学殿堂里畅享浩瀚医学知识的同时,要学会爱、奉献爱,要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因为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霞。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希望同学们在医学道路上不断前进,不断追求,一定要扎扎实实地学好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   

选择医学可能是偶然,但你一旦选择了,就必须用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对待她。前辈钟南山说过: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医者的初心;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医者的使命。要做一位有温度、有情怀、有担当的人,医之大者,悬壶济世。或面对生命危急时刻、或迎接新生命诞生,生命至重,有贵于千金。治病救人,我们要争做100分,要坚定救死扶伤的信念,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

希望你们都能成为自己心中的英雄,向抗疫英雄钟南山、李兰娟等学习,以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万婴之母”林巧稚、“内科之父”陈国桢等老前辈为楷模,成就自己的医学之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不忘初心,“医”往无前。












个人简介


张杰磊,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教师,黄河学者特聘教授。北京谱仪III(BESIII)国际合作组机构委员会成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要研究领域为粒子物理实验,从事BESIII实验上的物理分析研究工作,包括奇特强子态、粲偶素衰变、稀有衰变、超子与核子相互作用、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等方面的实验研究。主导完成了一系列有重要影响力的物理分析工作,以BESIII合作组的名义在国际一流期刊(PRL,PRD等)发表了一系列的研究论文。对奇特强子谱、粲偶素研究、检验量子色动力学理论预言等粒子物理相关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多项研究成果被粒子物理手册《PDG》收录,并多次在国际会议上做学术报告。


开学寄语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同学们,大学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与探索。一方面,学习专业文化知识,建立坚实的知识体系,即要脚踏实地;另一方面,培养科学精神,保持探索大自然的好奇心,即要仰望星空。

科学精神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学会质疑,我希望同学们在汲取课本上专业知识的同时,时刻保持着质疑的精神——先理解,再质疑,再进一步学习,反复迭代不断拓宽自己知识的边界。再者,鼓励同学们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课外的科研训练,将专业知识融入到实践中,认识了解科学研究,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培养一定的学术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若只学习不探索,那么人类的知识总量不会进一步增加;若不学习就探索,那么研究只能是空中楼阁。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大学生活中既要做到脚踏实地,又要不时地仰望星空。在这整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帮你解惑,引导方向,但只有同学们自己保持积极主动性,才能更好地前进。










个人简介


吴琼,河南大学国际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讲授来华留学生汉语综合、口语、跨文化交际等课程。


开学寄语


开封现在已是春天,走在校园中,可以看到有一些迎春花开放了。记得以前上课的时候问你们,喜欢开封的哪个季节,不少同学都说是春天,因为春天的河大校园里百花开放,五彩缤纷。一位同学曾说:“我在校园里发现有一些花我们国家也有,看到这些花就想起了我的国家”。现在,当我走在校园中,走过你们曾经走过的花园、小路、教学楼、食堂,我也会想起你们。过去三年,我们隔着屏幕,克服了时差、网络、教材、语言环境等各方面的困难与阻碍,顺利地完成了各项学习任务。新学期伊始,希望大家能够不忘初心、继续努力。幸福和成功都是奋斗出来的,当大家遇到困难想放弃的时候,想想你们当初为什么要学习汉语,又为什么下定决心离开家人到中国学习。世界上最快乐的事就是为理想而奋斗,大家一定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只要努力去为理想而奋斗,那么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亲爱的同学们,虽然你们还没有完全“归队”,但希望你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各种途径多了解中国,多向你们的亲朋介绍中国,讲讲中国的故事,分享在中国学习、生活的感悟。也希望你们能够早日回到中国继续学业,热切盼望着你们归来,老师们在河大校园里等着你们,期待我们的重逢!











个人简介


李博,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2年进入河南大学护理学院工作,现任护理与健康学院副院长,河南大学慢性病风险评价研究所所长,河南省护理学会科研分会常委,河南省科学保健学会亚健康保健专委会主委。主讲《社区护理学》《预防医学》《医学统计学》等本科及研究生课程。


开学寄语


严冬虽已逝,乍暖还寒时。同学们,2023年注定将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当我们熬过漫漫冬夜,驱散了郁积三年的阴霾,终于可以重新正常地步入教室,无论是你们,还是我们,内心都充斥着激动、兴奋。虽然我们对未来可能出现困难仍然警惕,我相信再也不会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迈入教室的脚步!

在过去的三年里,我们看到那么多的护理前辈白衣为甲,冲锋在与病毒作战的第一线,将南丁格尔的精神化为守护人们健康力量。作为一名护理人,我们更加明白了自己的责任。

春风拂面来,俯首化新知。新学期的开始,也是一个新时期的开始,让我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好时光吧,在课堂上、在图书馆、在实验室,读书增识、练习添技。作为老师,我们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准备好知识的盛宴,为你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医学神圣,责任重大。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未来将由我们来守护!










个人简介


侯彦东,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特聘教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自动化学会技术过程与故障诊断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数据驱动控制、学习与优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6项,参加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项目5项;以第一作者或第一通信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5余篇;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系统故障诊断与趋势预测、可靠性评估与剩余寿命预测。


开学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冬日的寒冷渐渐褪去,花草的馨香已飘逸,我们又相聚美丽的校园里,迎来了新的学期,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相信大家都知道,2023年伊始,人工智能ChatGPT这只“蝴蝶”就在全球掀起飓风。ChatGPT的成功,预示着人工智能(AI)无论在经济性与可获得性上都达到了支持普及的水平。同时,ChatGPT产生的“鲶鱼效应”,必将推动全球AI产业化进程的全面提速,以及AI生成内容时代的全面到来。

ChatGPT的“爆火”意味着人工智能取代各种劳动力,似乎只是时间问题。展望未来,期望同学们能够知道自己与人工智能的差别,注重培养无法被取代的批判性思维、系统性思维等能力,不要在走向社会之时,才发现自己与机器没有差别。愿每位同学都能不负青春、勇往直前,向着未来,出发!










个人简介


郭拯危,女,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1963 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984年大学毕业后入职河南大学任教,现为河南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计算机相关专业教学、科研及研究生指导等工作。曾获省五一劳动奖章、省教学技能竞赛特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5项,省级一流精品课程1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5项。“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信息安全专业负责人,“河南省委网信办网络安全工作咨询组”专家成员,“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专家成员,《电子学报》审稿专家。


开学寄语


因为疫情,过去的假期有点长;回到学校,一切已悄然变化之中。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感受过新冠病毒入侵身体带来的不适后,更能体会到健康的重要。望每位同学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加强锻炼,坚持参加一项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体育项目。健康是人生幸福指数最高位的“1”,身心康健,是能够完成学业的前提。

新的学期,有了新的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达成目标,首先要保障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同时因先天的差异和基础的不同,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因人而异。愿每位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摸索,找到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保障学业的顺利完成。大学阶段,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取得好的成绩,个人能力的培养更重要。愿每位同学在课程学习中增强自主学习的学习能力,在课程实习中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专业能力,在社会实践中锻炼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顺应时代的发展,为自我成长及人生价值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精彩回顾


赋能新学期,蓄力新篇章!王彦明:我们实验室365天“不打烊”!全网爆红后,他直呼:不适应这种喧闹!杨捷:潜心教书育桃李,德高望重铸师魂国家卫健委最新开学返校要求,点击查看~突出德和绩!《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规定》发布@老师们,传统文化常识100题,你能答对多少?大年初二,河大教师继续送祝福了!新春首发,河大教师贺岁大片来袭~除夕 | 阖家团圆,幸福美满讲述“从教30+”奖杯背后的故事关于表彰2022年度“最美教师”和“文明教师”的决定


审      核:张礼刚

责任编辑:赵   炎

校      对:王   一

版面编辑:岳梓琪  刘秀珍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