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奭学 ‖ 《西游记》中须菩提祖师的口诀及其相关的丹道意象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本文载于ICL Vol.6 No.3 Autumn 2023
内容摘要
唐僧玄奘西行取经是《西游记》的主要内容,但小说却不由玄奘写起,反由虚构的孙悟空的出世讲起。我们究其原因,除了悟空在小说中扮演的角色位居关键外,另涉及《西游记》中一个挥之不去的主题:不死的追寻。此一追寻,主要由小说中也是挥之不去的内丹语汇表现出来。本文就文本论文本,仅处理《西游记》第二回须菩提祖师传给悟空的一首口诀及其相关的意象,因为这首歌诀实为《西游记》的丹道寓言的总枢,意义非凡。歌诀不长,修辞却相当精致,其中特色之最大者,是不同名词或意象配对成双,而其内涵往往又带有强烈的性暗示,例如日与月的结合、玉兔与金乌的媾合,以及龟与蛇的盘结等等,并及隐寓于其中的姹女与婴孩等阴阳的和合。本文博采丹家诸说,尤重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张伯端的《悟真篇》和或写于明清间的《性命圭旨》等丹经,正面处理须菩提祖师传给悟空的这首口诀,指出上述意象除其本身所具有的意涵外,另因某些情节发展而益具丹道上的意义,和《西游记》的主题发展关连尤大。虽然如此,本文最后仍结论道:上述具有性意涵的配对成双的意象,其实中文“譬喻”二字尽可传其神,道其韵,无非修辞而已。丹家或《西游记》中引用这些丹道的书家,无不希望炼家或读者得意便罢,其象捐之可也。
关键词
《西游记》;须菩提的口诀;孙悟空;内丹术;譬喻
作者简介
李奭学,芝加哥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现任台湾“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员,台湾师范大学翻译研究所合聘教授,辅仁大学跨文化研究所合聘讲座教授。著有《中国晚明与欧洲文学》《首译之功:明末耶稣会翻译文学论》《明清西学六论》《经史子集》《清代文学与翻译》《误入桃花源》《书话台湾:1991~2003文学映象》《异地繁花:海外台湾文论选译(上、下辑)》《书画中国与世界小说》《中西文学因缘》《中外宗教与文学里的他界书写》(合著)、《西方文学史》(合著)、《古今圣经残稿》(合著),以及《马若瑟的文学世界》等书。
目次
一、楔子:问题意识
二、从先天三宝到婴儿姹女
三、阴阳交媾与玉兔金乌
四、三家相会与五行颠倒
五、余论:丹道诗学
一
楔子:问题意识
明代小说《西游记》写唐僧玄奘(602—664)西行取经,然而引人深思的是,小说并不由玄奘的出身写起,反而由虚构形成的孙悟空的问世讲起。究其原因,除了悟空在小说中的戏份比玄奘重外,当在他的化生孕育着一个贯穿故事的主题,亦即百回本《西游记》中挥之不去的丹道寓言。这个寓言,第一回由悟空问路的樵夫所唱的《黄庭经》带过;到了第2回,力量增强,变成悟空的师父须菩提祖师传给他的一首口诀:
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性命无他说。
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
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
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
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
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
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
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
《黄庭经》旨在炼养黄庭以存神、固精与炼气,重视和合阴阳及攒簇五行等内丹要道。至于上引须菩提祖师的口诀,实以歌体吟出,部分或全部则可能变化自丘处机(1148—1227)的著作,在小说的丹道之术中颇具意义。这篇口诀不但和祖师为悟空命姓有关,而且事涉五圣本身以及他们往后和众妖群魔的关系,因而意义更大。《西游记》的研究,从作者问题、版本考证到五圣性格的人物论等等,早已在史上汇成巨流,形成一套专属的论述。近期复因王国光、中野美代子、李安纲及其从者如郭健等人的研究,又走回“寓言”的老路,从而纵谈胡适(1891—1962)嗤之以鼻的《西游记》和丹道之间的关系,也兴起了一轮新的研究兴趣,所涉从五行到导引采药皆有之,好生热闹。在这些康熙时人陈士斌(生卒年不详)所谓“金丹大道”的表述中,独乏上引第2回须菩提祖师口诀的讨论。下面所谈,因此是这首口诀的丹道意涵及其与《西游记》其他类似意象之间的关系。我的出发点是就文本论文本,系统性的丹道思想及其实修功夫,则不在考虑之列。
二
从先天三宝到婴儿姹女
第2回中,祖师要悟空注意的,首先是他的口诀既含“显教”的吐纳导引或服食药草,也包含“密教”的金丹口诀,独门秘法。这两种教法都强调刚柔不拘,执中用权,而如此形成的口诀才是“真妙诀”。进一步讲,修习显、密二宗者,要注意性命双修之道;其总枢在牢固“精气神”这三个人体的先天之宝。其次是“精气神”三者能够牢固,才有资格修炼丹功,向月家看齐。再其次是人体中自有日月,而其显现关乎龟蛇既济。最后才是这一切修齐后身内五行的变化,谓之自能逆流而转,修得丹成,做仙做佛。有意思的是谈论这一切的关键枢纽,日月、乌兔和龟蛇都配对成双,而且多以“媾合”之姿呈现,带有某种性或情色的暗示,一路导引着《西游记》往前走。何以如此?这和道教房中派出现在内丹派之前,而东汉魏伯阳(fl.147‒167)的《周易参同契》也不免在名词、理论与实修上受其影响有关。何以如此?这又涉及《西游记》的形成,尤其是所谓百回本或世德堂本成书的过程。后面这个问题甚大,不是本文所能回答,请俟诸他日。
悟空迸自花果山上的一颗石头,本无名姓,须菩提在第1回为他命名,从猴子的浑称“猢狲”去掉兽字旁,教他姓“孙”,其实自然。引人深思的是须菩提拆字释“孙”,却道是“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而且还特别指出这个姓“正合婴儿之本论”。祖师的重点,自然在何谓“婴儿”,而“婴儿之本论”又是何指?柳存仁和明清以来《西游记》的许多评点家都曾指出,小说中的道教多指全真道,而从“婴儿”在小说中不断重述的手法看来,这个名词担有重任,其实就是须菩提口诀全部心法的主宰。我们要为口诀正身,必须先其之前,一探“婴儿”的来历。当然,要为“婴儿”探本,我难免复述他人之见,而我们更得回到小说所宗的全真教去。全真道士以修炼神仙之术为生命目的,他们的方法是清静自持,修炼内丹。
全真道创立于金代,从王重阳(1113—1170)以下,在修性上宗奉《道德经》《孝经》《心经》和《清静经》,其后南宗内丹派的炼养则多半宗奉东汉魏伯阳(151—221)的《周易参同契》与北宋张伯端(987—1082)的《悟真篇》。这两部丹经都提到“婴儿”,但《悟真篇》讲得较为具体,而且也见引于黄太鸿(1611—1680)与汪憺漪(fl.1663)合评的《西游证道书》中,是丹家耳闻目染的见证,谨摘抄如次:“戊己自居生数五,三家相见结婴儿。婴儿是一含真气,十月胎圆入圣基。”天干中的“戊己”对应于河图中央的意土,而土在五行生数中位居第五。若就人体而论,“戊”在丹家眼里是肾气,“己”则指心性,而三家可指身、心、意,或元精、元神与元意,亦可指丹士、彼家与黄婆。然而在《西游记》的语境里,我认为更精确的说法是指上引须菩提劝人修炼的精、气、神。这三者结合为一,是修炼上最高的追求。丹士炼毕“小周天”后,金液还丹,亦即完成了“炼精化气”而“筑基”或“既济”,又因“取坎填离”或“坎离交媾”故,精、气、神会会合为一,而丹体遂生,有如女子怀胎十月,“婴儿”堕地。《重阳真人金关玉锁诀》有评论如下:“小儿清静,不损[精气神]三宝。”所以“婴儿”是修炼上要攀登的化境。须菩提以“婴儿之本论”自视,讲的当为他的法门是全真道,修炼的则是内丹功。悟空之姓合于全真的追求,当指他接下来在师门的修炼也会是内丹功。而修炼丹术之道无他,《尹真人东华正脉皇极阖辟证道仙经》云:长养婴儿,“含华隐曜,镇静心田者”是也。上文“既济”一词,《西游记》中常见的是“坎离既济”或“水火既济”,而这也是丹家名词,其本源出自《易经》的“既济卦”,隐指功圆德满,和谐平稳。《西游记》第61至62回是火焰山的故事,悟空三调芭蕉扇,四十九扇之下大雨淙淙,浇息了山中那乱窜火苗,“水火既济”,遂如须菩提的口诀所述而得“清凉”。丹道上,“水火者,铅汞之体也。火入水中谓之‘既济’”,元亨利贞得“清凉”。火焰山之后,第62回一开书,叙事者称五圣间的关系乃“水火既济”,也就是达到铅汞投合的状态,而这两者都是炼丹重要的药物,不可或缺。火焰山的故事,刘一明结合回前词《临江仙》,进一步分析道:“江为水,性犹水也。临江者,隐寓修命之后,还须修性之意。”如此修行得时刻为之,不能或忘,如此才能不使“神水涸干,火性飞扬”,而“水火调停无损处,五行联络[也才能]如钩”。这也就是说“以水济火,须调和而无损;五行攒簇,当联络而一家也。”一旦“阴阳和合上云楼”,修炼者就可“乘骛登紫府,跨鹤赴瀛洲”,了道成仙了。词中这几行指“乌兔二物,归于黄道,金丹成就,诸缘消灭”,而丹家此时即可入“紫府”,登“瀛洲之仙境”。
在《西游记》多数的章回里,外丹功是服饵之术,是“旁门外道”。第17回黑风山的熊罴怪等三妖每好高谈阔论,“讲的是立鼎安炉,持砂炼汞,白雪黄芽”,藉以烧取丹药,叙述者便批之为“旁门外道”。第53回三藏等人喝了西梁女国子母河的水而怀孕,悟空到如意仙处取落胎水,叙事者也赋诗批评那妖仙修炼走偏了,“婴儿枉结成胎像”,而悟空——如同稍后我会谈及的——是“心君”:他“推倒旁门宗正教,心君得意笑容还”。外丹先于内丹,后者又不免借其语汇,而且二者都在追求神仙的永生之道,也不是没有共通之处,故而不免又是《西游记》的强调。悟空当上弼马温后,第5回在瑶池蟠桃会上喝醉酒,趁酒意闯入兜率宫太上老君的丹房,见丹炉左右有葫芦五个,里头都是老君炼就的丹药,欢喜得居然对自己说道:“老孙自了道以来,识破了内外相同之理,也要炼些金丹济人。”他断没料到自己尚无暇炼之,就先撞到老君的丹炉:“趁老子不在,等我吃他几丸尝新”,遂把葫芦里的仙丹都吃了,“如吃炒豆相似”。悟空所谓“内外相同之理”,表现在《西游记》中,就是内丹术的外丹化,必须借外丹词汇以成就自身的论述。八戒在第19回面对悟空叫阵,他自报家门的排律,有如下几近须菩提的口诀之语:“婴儿姹女配阴阳,铅汞相投分日月。离龙坎虎用调和,灵龟吸尽金乌血。”
铅和汞既为外丹修炼上重要的药物,无非就是黑风山的精怪所称的“白雪黄芽”。若用内丹术语讲,两者便是日与月,都得分而“相投”或“相交”在一起,丹丸才能炼得出。八戒这里用外丹功的语言描述内丹的修为,可见两者时可交替使用。第70回,悟空也有类似的讲法,他把外丹炼药用的“鼎炉”拿来称内丹功里的丹田,而“乌兔”这体内阴阳的“两般药物”就在其中“团”。悟空还明白“退炉进火最依时,抽铅添汞相交顾”。悟空的话都属外丹功的修辞:他只是权借一用,用以称呼修炼内丹时气在体内运转的技巧。在第70回里,“鼎炉”原来的句子是“倚天为鼎地为炉”,这是“上品丹法”,中品则以“干为鼎,坤为炉”,下品才是以“心为鼎,肾为炉”。
摆在《西游记》的上下文中看,悟空所说的“抽铅添汞”和他另两位师弟又有关系。从天干的角度看,八戒因为是凡猪修得人形,所以在十二生肖中当然肖猪,而猪在十二地支中为亥,对应的是五形中的木,在丹药中则为汞。小说中常以“木母”称八戒,这不是没有原因。这一套对应系统,在小说中必须和悟空并谈,因为在十二生肖中,悟空属猴;在五行中,猴属金,所以悟空又常称为“金公”。在五脏中,金属心,悟空时而又如上述而有“心君”之称。“金公”二字合为一字,则为丹药中的“铅”,在地支中,时属申。
从小说的丹道语境再看,沙净则别称“黄婆”,乃抽铅添汞时的媒合剂,因黄为色谱之中者,而婆者,和也,故名。黄婆因为主宰配合修真的药物之故,所以沙净又有“刀圭”之称,在五行中为“水金”。“刀圭”系量药用的小器皿,用来控制修真时的抽添。其次则隐寓金液还丹后的“金液”,再其次因“圭”字由“二土”组成,所以“二土”也指沙净,天干中分属“戊己”。戊为“肾中之炁,名曰白金”,己为“心中之性,名曰青木”,而这些所示,显然又是五行中金木的调合。在人体的对应系统中,沙净属脾液,色赤,所以又有“赤子”之称,和“婴儿”一样,正是成仙了道后身心合一的状态。第23回的回前诗中说“木母金公原自合,黄婆赤子本无差”,正是此指;而第22回悟空和木叉领观音法旨,前往流沙河收那尚未归顺的沙净,叙事者此时所赋的丹诗,大多也都关系到了我以上所论,谨录如下:
五行匹配合天真,认得从前旧主人。
炼己立基为妙用,辨明邪正见原因。
金来归性还同类,木去求情共复沦。
二土全功成寂寞,调合水火没纤尘。
上文既然提到“婴儿”,而八戒又有“婴儿姹女配阴阳”之说,则与“婴儿”偶对的名词必为“姹女”。这个词的本意为“少女”,明人彭好古(生于1551年,卒年不详)注唐人崔希范(fl.880)的《入药镜》,以其为“宅中之女”,故名,而魏伯阳亦称人体五脏修得金丹灵药后,“老翁复丁壮,耆妪成姹女”,可以为“真人”,所以不论男女,“姹女”也是修炼上的化境。第22回沙净尚未归顺三藏前,谈到他已修炼成真,用的正是这一对丹道语汇。沙僧说他曾“得遇真人”而“引开大道金光亮”,所以“先将婴儿姹女收,后把木母金公放”。五行中的“木母”指“汞”,“金公”又指“铅”,合“婴儿姹女”并看,这两行诗可能指沙净修习了内丹后,便放弃外丹功了。
至于“婴儿姹女”,我们在小说的后半段还会看到,因为第82到第83回写地涌夫人,而故事中也发生同样的状况。地涌夫人原来是灵山上的金鼻白毛鼠,和三藏的前世金蝉子是“旧识”。唐僧到来之前,她已成精,而且在陷空山无底洞等他三百年,如今总算把他盼到,逮得,自然高兴。地涌夫人一名取得好。且不说她是鼠精,可从地底钻出,她的外号还可令人想到成语“地涌金莲”。是以她在第83回敌不过悟空兄弟时,随手就将右脚——所谓“三寸金莲”——上的“花鞋脱下来”,吹了口气就当武器用。在佛经里,“地涌金莲”本来形容佛祖演经高妙,有胜义,但在前面搭配这个词的却是另一个成语“天花乱坠”。这个词不仅有佛义,也有道教的内涵。地涌夫人的名字互文性重,因为第二回须菩提登坛讲道,便说是“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天花乱坠”又系丹道名词,指修得丹熟时的出定景象。王重阳的词《五更令》唱道:三更鼓而“会通贤道圣”,“忽然间”,到了四更鼓便“振动天花遍坠”,指的正是修得凡壳脱离之状。王重阳的词继之才会说“前面却、有个真人”在。“地涌金莲”之前的“天花乱坠”,是炼炁化神后的清静明朗。
地涌夫人等到了三藏,随即命人取那“阴阳交媾”的净水,做了素酒,准备款待。不料她却逢悟空救师心切,前来搦战。两人一场打斗,正在厮杀之际,叙事者纵身跳入,有诗为证道:
一个是天生猴属心猿体,一个是地产精灵姹女骸。…………
那个要取元阳成配偶,这个要战纯阴结圣胎。
悟空是“心猿”,《西游记》已多方述及。地涌夫人的心却不在悟空,而是在唐僧身上。唐僧元阳未泄,所以地涌夫人要取他的“元阳成配偶”,进一步修炼。悟空如今代师出战,叙事者却把他写成“要战纯阴结圣胎”,说的实为修炼内丹的过程:阴阳交媾,而其结果此时也称为“婴儿”,表示丹药已成。在谈“姹女”之际,魏伯阳又说:“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注家以为这里的“姹女”喻元神,乃体内之雄所怀的雌性,故为“阴”,而“河上”之水“川流不息”,就好像“元精运行不已”,可以长养元神,令其“灵而最神”。元神遇火,自然升华,因为“火为坎中一阳”,是“先天元气”。元神与元气相会,恰似阴阳相交;具体一点讲,这里的“婴儿”和“姹女”变成了比喻,他们的结合,是雄里怀雌。八戒所谓“婴儿姹女配阴阳”,正是此指。
三
阴阳交媾与玉兔金乌
不论内丹或外丹,“阴阳相交”都是丹士得自《易经》的根本道理。循《易经》再论,丹家又得出天地相交或乾坤交媾的说法。《性命圭旨》再引《易经》说明,讲得更为醒目:“《易》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易经》的说法,出自《系辞下传》第五章,而此见一出,所有丹道无不绕着转,所以《性命圭旨》紧跟着又说:“天地以阴阳交媾而生物,丹法以阴阳交媾而生药。盖未有不交媾而可以成造化者也。”第82回三藏问桃树果实何以青红不一,地涌夫人回答得好:“天无阴阳,日月不明;地无阴阳,草木不生;人无阴阳,不分男女。这桃树上果子,向阳处,有日色相烘者先熟,故红;背阴处无日者还生,故青。此阴阳之道理也。”
阴阳之说,第2回须菩提口诀里的“月藏玉兔日藏乌”可再举以为例说明。月中有玉兔系神话,在汉人乐府相和歌词《董逃行》谱就前即有之,而日中有金乌也是神话,历史当更久远,远在《楚辞·天问》或《山海经·大荒东经》之前即有之。“日藏乌”里的“乌”因在日中,色赤,故而通称“金乌”。《性命圭旨》说“金乌”是“阳中含阴”的“离女”,属“阴”,而“月藏玉兔”的“玉兔”则为“坎男”,是阴中之“阳”。阳无阴不能“自耀其魂”,而阴无阳则不能“自荧其魄”。月为太阴,日为太阳,“一阴一阳之谓道”,而“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相合,方能生育”,才可结丹。在道教的丹道比喻中,从人体的一面看,“玉兔”肖肾中之炁,“金乌”是心中之液。二者俱为“坎离之精”,“必需用法擒来,归宿一处,金丹才有成就的希望”。“归宿”是个瘦辞,意指金乌玉兔的媾和才是“阴阳相交”或“阴阳合一”,可以凝丹。张伯端的《金丹四百字》说:“乌肝与兔髓,擒来归一处。一粒复一粒,从微而至著。”他所指的是:若要成就金丹,日与月、乌与兔,都得如阴阳一样,交媾为一。
耐人寻味的是在《西游记》的上下文里,月宫玉兔却循太阴性别,变成了一位地道的女子。她因月里素娥曾经对她不敬,在第95回把素娥转世投胎所成的天竺公主抛在荒野,自己则假变成公主的模样,在皇宫中尽享荣华富贵。但是就像第83回里的地涌夫人,又和西梁女国的国王一样,玉兔万不该想要和远道而来的唐僧结为连理。玉兔自是炼过内丹,她持捣药杵,对悟空自夸的诗中有此一说:“一体金光和四相,五行瑞气合三元。”这里的“四象”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而所谓“一体金光”含意模糊,指的可能是丹术这“金丹大道”。至于五行,所指乃金木水火土,其理甚明;至于“三元”,我认为还是指元精、元气和元神。《性命圭旨》即持此见。
玉兔假此修炼功成之后,居然要逆行房中派的丹道所谓的“采阴补阳”,使之变成“采阳补阴”。用她上引的诗来讲,她“欲配唐僧了宿缘”。这一行诗里的“了宿缘”甚奇,因为此前玉兔和三藏并无轇轕,虽然她早已知道唐僧其人。她真正的企图是“要求配合元精液”,也就是要以其阴采唐僧之阳。悟空出面制止,她计不得售。太阴星君最后将她收回,而真公主也从祇树给孤独园返回宫中。这段故事回应的,当然是须菩提口诀中所求的“体中藏”的元精“休漏泄”一句。
八戒自报家门,还道“离龙坎虎用调和,灵龟吸尽金乌血”。后一句话我们稍后再谈,前一句中的“离”与“坎”俱为卦象,当然系出《易经》。但在丹术语汇中,“离”指“男”,而“坎”指“女”,上引《性命圭旨》言之已明。“龙”和“虎”同为丹道术语,“龙”指“男”,而“虎”为“女”,《性命圭旨》也讲了。至于“调和”二字,正是他们的“结合”,“离龙坎虎用调和”故而亦具情色的内涵。这个喻词若出自丹家常见的“龙虎交媾”之说,情色的暗示会更强,中野美代子浮想联翩,所诠释者曾受此影响,殆持此见。我们合前述的离、坎观之,外加天干地支的说法,则——再用《性命圭旨》之所论——离反变为己,为日,而“日之光象龙之弦炁”,亦即“戊”,即“心”,即“铅”;坎此刻转成戊,为月,而“月之光象虎之弦炁”,即“己”,即“肾”,即“汞”。从五行看来,“戊己”是真土之体,是《西游记》稍后会常用来借称沙净的“圭土”,是人的情性。“情性和合”,再加上后天的修炼,“则丹质成”。从生肖之比言之,“离日为汞,中有己土,强名曰龙”;“坎月为铅,中有戊土,强名曰虎”。太极一判,戊己“分居龙虎二体之中”,如此可“返其本,复其初,使龙虎归于鼎中,情性合于窍内”。所以“戊己”系丹词,用喻阴阳或男女的交合。
丹家又说,如此合体之法,当用“龙从火里出,虎向水中生”二诀,意即要用取坎填离的五行颠倒功夫,而如此则“炎烈火中出飞龙之矫矫,泓澄水底跃走虎以耽耽,始得龙虎相交,向鸿蒙而潜归混沌。继则夫妻合体,……两情留恋,二气交加,有如天地之媾精、日月之交光……。”此所以《悟真篇》用卦象比曰:“震龙汞自出离乡,兑虎铅生在坎方。”这里龙是心,是汞;虎是炁,是铅。张三丰的《金丹诗·颠倒妙用》尝云“青龙锁住离与坎,白虎牵回兑入干”,也是这个意思。上文“进火”一词,丹家乃“以心气下入丹田”呼之,而“降龙用文火,别号雌剑,伏虎用武火,别号雄剑。”文火乃炼精的修持力,武火系炼气时的修持力。元代道士李道纯(1219—1296)讲得则更明白:“收拾身心,谓之降龙伏虎。心不动,则龙吟;身不动,则虎啸。龙吟则气固,虎啸则精凝。元精凝,则足以保形。元炁固,则足以凝神。”除此之外,张紫阳仍有进一步的说法:“若解降龙并伏虎,真金起屋几时枯?”第88回悟空称自己“伏虎降龙处处通,炼魔除怪方方彻”固为实写——因为他确曾收服龙马,打杀斑烂虎怪——却也是寓言,因为他早就“收拾身心”,心与身皆“不动”了。
在“月藏玉兔日藏乌”这一行口诀之前,须菩提强调摒除“邪欲”的重要。如此才能“得清凉”,继而才可在丹台“赏明月”。“明月”这个术语易懂:“日月相对时,光华圆满,阴气尽消,故曰明月”,是完美之兆,而葛洪(283—343)的《还丹肘后诀·卷下》又说:“日精若与月华合,自有真铅出世来。”可见得“明月”的先决条件是日月“合”,如此才能得丹祖真铅。但这些技术性的丹功,更重要的一个先决条件,是《重阳真人金关玉锁诀》所称的人之先死者,“为其人心着欲乐,贪恋境界”,是以我们要摒除这些欲乐贪恋,才能身心得“清凉”,可以修性炼丹了。
八戒在“离龙坎虎用调和”一句之后,讲的是“灵龟吸尽金乌血”,而这句诗实乃抄自张三丰的《玄关一窍歌》,在须菩提的口诀中,系紧随玉兔金乌及“龟蛇盘结”的意象而来。龟蛇并举,最早出自《周礼·春官·司常》,系国事九旗之一:“龟蛇为旐”,亦即在旐旗画上龟蛇。须菩提口中所称的“龟蛇盘结”,正是道教沿用上古而得。在中国传统中,龟是灵兽,乃长寿之象。下引真武的“螣蛇”,则已内丹化,指脾藏真气。《内丹还元诀》依五行与天干地支云:“脾属中央戊己土,脾者是土脏。脾中有气,名曰螣蛇。”口诀中引人注意的是二兽“相盘结”。这个意象,攸关真武大帝。《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云:真武不动则已,一动则“披发跣足,踏螣蛇、八卦神龟”而行。如此“龟蛇合形”之状,《参同契》首开其说:魏伯阳不止称“玄武龟蛇,盘蚪相扶。以明牝牡,毕竟相胥”,而且引《诗经·关睢》之篇,表明“雄不独处,雌不孤居”。到了须菩提的口诀中,《参同契》的意象变成了“龟蛇盘结”,也就是龟蛇回绕连结,交合为一。这是正寿之象,乃悟空希望须菩提教他的长生之道。就人体而言,“日”是离卦,代表“心”,为“火”。“月”则为坎卦,代表“肾”,系“水”。因此,须菩提所说的“龟蛇相盘结”实指丹家“取坎填离,水火相济”的修炼功夫,亦即气走丹田,肾水上提,心液下降,从而水火交融的能力。人而如此,当可“火里种金莲”,当然也就“性命坚”了。
丹家又认为,人出生之前,卦位中和肾对应的为坤,和心对应的则为干。人一出生,坤卦就变成坎卦,干卦变成了离卦,而从坎卦取阳填充到离卦中,离卦则变成了干卦。“灵龟吸尽金乌血”中的“金乌血”,指的系离卦中的阴爻。将阴放到坎卦中,就变成了坤卦。这是后天返先天之说,也就是须菩提口诀最后的“五行颠倒”的意思。所以八戒的诗句结合玄武与上古的神话,是丹道中逆着“采阴补阳”的“采阳补阴”的交媾之法。
“火里栽莲”同为丹家名词。“莲花”的由来是“炼精炼到精尽时,精会化为炁,其时丹田起华光,如莲花初开”。不过,此时“丹田改名为华池”。第22回沙净说他得道后,“明堂肾水入华池”,意思是本已上升至头部的肾水,此时又会下淌,进入丹田。这是“颠倒”的胜境。《李羲人七问》云:“华池莲花开,赤水得玄珠。”“赤水”是“神汞”,“玄珠”是“黑铅”,两句并读,指的是“神炁合一”的境界。但在须菩提口诀的上下文里,“莲花”的意象较近张伯端的《悟真篇》所云:“不识玄中颠倒颠,争知火里好栽莲?”这两句诗仍具性色彩,《西游证道书》书前亦引之,可见重要。原来清修派的丹理中,“坎离二卦象征药物,离为火,为元神,在药为阳;坎为水,为元炁,在药为阴。”但房中道认为,“男性一身具阳,唯性器官及精液(元精)为阴,因而反成坎男,在卦则为离,……变成了阴鼎;反之,女性一身俱阴,性生殖器与阴道分泌液(真精)属阳,是为离女,或坎……中之阳,也就是阳炉”。如此“颠倒”的双修之说,称为“火里栽莲”。这里的“莲”,王重阳若非称之“白莲”,就是呼为“金莲”,《西游记》则以“地涌金莲”呼应之《悟真篇》所谓的“玄中”,注家早已指出是“玄妙难言的内功境界”,是“超越有形世界的无形道境”。这也就是说“真阳之炁发时,其势猛烈如火,莲为真神”,修真者“即以真神之水,投入猛烈火里,猛火逢水则敛而无形矣!”张三丰《真仙五首》里有词曰:“显神通向猛火里栽莲。”显神通的先决条件,是要使阴阳颠倒,而我们再借张伯端《石桥歌》中的句子,则是“反复阴阳合自然”。这里已寓“颠龙倒凤”的中文暗示了。至于“火里栽莲”,则更寓房中术的色彩。“火喻先天真气,莲喻先天之气所成精华”,所以“火中生莲”是借男女房事以“求得先天一气”,犹如在“火里栽莲”,而这个动作正是“玄中颠倒”。这里的“莲”,就张三丰的丹词《登高台》再言之,可以解为“候只候少女开莲”:“莲”已在隐喻女子的“玉户”了。谈到这里,我们不难揣知须菩提的口诀中“火里种金莲”一句之前,何以是暗指男女或阴阳和合的“龟蛇盘结”。如此可见“盘结”之象重要,重要到口诀中要复述一次,而且告诉我们非如此,否则难以“性命坚”。八戒自报家门的“灵龟吸尽金乌血”一句,因此也关联上了须菩提的口诀,同寓强烈的性暗示,有情色的味道。余国藩(1938-2015)以为灵龟是肾水,金乌象日或心,因此全句便是“采阳补阴”的阴阳合和之状,而这不仅为房中派修仙之秘,全真北派也曾借之发想。再用一句八戒的诗说明:“周流肾水入华池,丹田补得温温热。”
四
三家相会与五行颠倒
修炼者“炼神还虚”时,精气神三华会在昆仑顶,达到修炼最上层的第九层功夫,此即第70回悟空所称的“三家会在金丹路”,或道教一般所谓的“三家相会”。人乃因父精母血相会而成一气,再因生时一点灵光而成形,故而亦谓“三家相见成一家”。此地所谓“会”或“见”,俱为男女之“会”或“见”,仍然带有强烈的房事的意涵,所以陆西星(1520-1606)《方壶外史·悟真篇小序》才会说:“二物欢会,俱归中宫;三家相见,怀胎结婴。”《悟真篇》原来的说法是“三家相见结婴儿”,而技术性一点讲,这也就是说“炼精化炁时为精炁合,炼炁化神时为神炁合,炼神还虚时则精气神三家会合为一”,是为化境。张三丰《金丹诗二十四首》之一写这三家会,用的亦为饮食男女的语言:“欲使三家情意合,只凭一点道心坚。”《性命圭旨》又云:三家相会时“,阳纯阴剥,丹熟珠灵”。“珠灵”的意思是,珠会灵敏而随人从心所欲游走或变化,亦即达到“如意”的境界。意到珠至,悟空的“如意棒”伸缩如意,“或长或短随人用,横竖横排任卷舒”,和他早已成仙了道有关,亦即他不仅“炼神还虚”,而且“三华聚顶”了。这一点,同样也发生在沙净的僧杖上,因为他也已了道成仙了:“宝杖原来名誉大,……或长或短任吾心,要细要粗凭意态。”
须菩提的口诀中,龟蛇二兽不仅是内丹意象,二兽同时也是往后故事的伏笔,因为到了第66回小西天的小雷音寺故事,悟空不敌黄眉怪,会前往武当山求助于真武大帝;而此时龟蛇也会拟人化,奉真武之命和悟空前去小雷音寺救三藏。第66回写真武的形象,道是他“披发跣足,踏螣蛇神龟”,显然大受上述《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的影响。虽然龟蛇二将这次出征并未成功,但从丹道寓言上看,“龟蛇生水火,……水火齐来征怪物”,则大有内涵。王国光认为“龟蛇合形”,乃“精气神一体的形象”,正意味着“脱壳长生”。王氏继而又认为,小说写到这一回,气功修炼上的小周天已完成,小说的丹道寓言堂皇进入另一个层次,也就是“大周天”的修炼,而这一点王岗言之已明,兹不赘述。
须菩提的口诀最后提到“五行”,而且要“攒簇”而“颠倒”用之。五行这个系统出自《尚书·洪范》,本和农稼有关,不过道教用之,形成“相生”与“相克”两组对应的概念,而且套上了“天干”与“方位”等关系。“攒簇五行”中的“五行”,指“东魂之木,西魄之金,南神之火,北精之水,中意之土”,而这就是“攒簇五行”。《性命圭旨》合明人石和阳(生卒年不详)的《阴符经注》等说,谓五行者,“在天以日为火,以月为水,以风为木,以星为金,以雷霆为土;在人为五藏之精气,能凝聚则五行混融于真土之中,精神魂魄攒簇于真意之内。真意乃日月之宗,五行之祖。因意不动,则五行四象俱会于中宫。炼丹以铅汞银砂土,为五行之妙用。”张三丰《金丹诗二十四首》之一所谓“五行攒簇盗天地,……乾坤鼎内产金莲”,同样在说明这一点。
前面我已谈过房中术里的“颠倒”,这里不妨借李乐俅再补充两句话。若系乾坤颠倒,“干主动在上,坤主静在下;下之静不能上升,以动者先下降和合,而能一同上升”。若为坎离颠倒,则“先以离水下降,而后坎水化气,才得上升,故曰坎离互藏,阴阳颠倒”。炼丹则是“心肾颠倒,先以心火下沉于肾府,而后肾水化气,方克上升,是为水火既济,金木相并”。
第2回须菩提之所以在“攒簇五行颠倒用”后,马上来一句“功完随作佛和仙”,系因丹道在攒簇五行,逆施造化后,每可“使精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而“永生而不灭”。刘一明《西游原旨》道:所谓“五行颠倒”,亦即“在杀机中求生气,在死关口运活法”,因为“木本上浮,金本下沉,水本下流,火本上焰,土本重浊,此顺行之道,五行各一其性,……。今也反之,木上浮而使之下沉,金下沉而使之上浮,水下流而使之反上,火上焰而使之就下,土本滞而使之平和”。如此的颠倒之法,意在使五行沿各个生命阶段回推,重拾“年岁”,从而作佛成仙。《西游记》此地的“佛仙”既是隐语,也是实指,殆皆生命最高的境界。口诀之中,须菩提认为要“颠倒五行”,如此才能“跳出”五行之外,作佛作仙,也就是正寿长生。刘一明又道:“此金丹作用始终,字字包括”,可见口诀在整本小说中的地位之重要。
悟空把须菩提的口诀听进去了,第17回他回答黑风山的熊罴怪的排律,便提到灵台方寸山有个“老仙长”,而他因之而“得传大品天仙诀”,可见口诀位居小说追寻的关键。这位“老仙长”还告诉他人人“身内有丹药,外边采取枉徒劳”,所以他“回光内照宁心坐,身中日月坎离交”。如此而“三年无漏”,终于修成“仙体”。“身内有丹药”这个须菩提祖师口诀的暗示,打出生就无漏的玄奘也懂得,第23回回答为测试他而乔扮的一位女菩萨时曾提过。不过当时他用的是“阴阳”一词,道是出家人“外物不生闲口舌,身中自有好阴阳”,而这一切,可以用《悟真篇》的一句话总括道:“人人尽有长生药。”须菩提的口诀所教或玄奘话中的内涵,无非便是自我修行的内丹功,正是金丹派南宗之祖白玉蟾(1134—1229)《华阳吟三十首》第13首描述的“自家精血自交媾,身里夫妻是妙哉”,或是“署名”虞集(1272—1348)者所作的《西游证道书·原序》所云:“猿马金木乃吾身自具之阴阳。”丘处机和白玉蟾在世时间相当,他也有如下一说:“……心肾二炁,自然交媾,即身中夫妇也。”话说回来,悟空的道教口诀和玄奘的僧人表述同时显示在丹道方面,佛道两教乃一体而通,也就是《西游证道书》指出来的“仙佛同源”,难怪须菩提的口诀最后一句是“功完随作佛和仙”!
五
余论:丹道诗学
既然“身内有丹药”“身中自有好阴阳”,那么上述《西游记》中成双配对的丹道名词——本文尤指须菩提祖师在第二回教导悟空所用的口诀——背后借用的诗学是什么,而如此诗学所形成的修辞,我们又应如何看待之?请容我简单回答此一问题,结束本文。
在道经丹书中,南宋道士萧应叟(fl.1226)的《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压轴处,绘有《体象阴阳升降图》一幅,描绘气流周身所经的穴位,而图左斗大的“譬喻”二字,愚以为就是上述问题的答案。然而何谓“譬喻”?这个修辞学上的关键词的重点,史上显然都以为是第一个字。许慎的《说文解字》训“譬”为“谕”(喻),亦即“比”的意思。但《墨子·小取》早就明白说道:“辟(譬)也者,举他物而以明之也。”所以,继之而来的问题乃墨子所指的“他物”如何得之?《论语·雍也》有训示:“取譬”应就“近”以取之。许慎引《易经·系辞下传》,在《〈说文解字〉叙》里,也尝就此进一步发挥道:“譬”者,“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远近二端所取,实则不外乎今人常见的“隐喻”(metaphor)、“明喻”(simile)、“提喻”(synecdoche)与“代喻”(metonymy)等等,甚至包括我们日常常用但却富含哲理的“错喻”(catachresis)一类的转义词(trope)在内。
以上所述的概念,史上的丹家显然都注意到了,而且每好夸饰以譬之,形成传统,《西游记》亦然。就其近者而言,以“戊”为“肾”;以“己”为“心”等属之。就其远者而言,则以“龙”与“虎”比诸人之情性者属之。萧应叟所称的“譬喻”,不论是外丹功或房中道的语汇,有意无意间,似乎还以佛教的譬喻(avadāna)传统为师,多半乃切口隐语或余国藩所谓的“隐喻性的再现”(metaphoricalrepresentation)。全真道讲究清心寡欲的苦修功法,澹泊明志,而萧应叟意欲正告我们的是,清修派丹家所谓阴阳——甚至是采阴补阳——等等说法,无非譬喻,正是修辞,不必当真。龙虎等《性命圭旨》的情性之譬,作者坦言所为乃“强名”之举,亦即无以名之而“勉强名之”之意,而凡此必赖修辞以行之。我们要“当真”的,其实是这些内丹修辞所喻的“真实”功法,是清修或实修的法门与技巧,不是这些技巧与法门的述词、喻词或状词——虽然稍显讽刺,在诠释上我们仍然得利用这些修辞语汇来表达。
依萧应叟之见,明代的百回本《西游记》的作序者陈元之(生卒年不详)也假“藉外论之”的“寓言”二字呼应之。“寓言”所强调的,其实是“喻依”(vehicle)和“喻旨”(tenor)的结合,或中国人所谓“以名寓实”的书写,而其方法,依然是“比况”二字。历来丹士都借此而由“近身”或“远身”之象以论说,终而成其丹道论述。我们总其说,又是一个“比”字:得道者从不讳言譬喻之虚与所喻之真。宋元之际道士萧廷芝(生卒年不详)述《金丹大成集》,其中《金液还丹论》有下引,可以例示之:“坎男与离女奔逸,此是‘虚名’莫当真。”又道:“坎男离女皆‘虚名’,……火龙水虎‘非有形’。”张伯端《金丹四百字》夸夸其辞,也有“夫妇交会时,洞房云雨作”之语,不过他同时又坦言:“火候不用时,冬至不在子。及其沐浴法,卯酉亦‘虚比’。”他的《读〈周易参同契〉》讲得更明白:“本因言以立象,既得象以忘言;犹设象以指意,悟其意则象捐。”换言之,金丹之道乃建立在法象上,以铅汞为体。然铅精汞髓皆譬喻;即使以离坎为名,坎男离女亦如萧廷芝所述,殆“虚名”也。元明之际的王道渊(生卒年不详)注《入药镜》,同样说——这里我们可把重点再拉回《西游记》——黄婆、婴儿、姹女“非真有”,实乃“譬喻之说”。钟离权(168—256)《灵宝毕法》中也持同样的诠解:“子母之相恋,夫妇之相爱”云云,皆“比”也。上述也就是说,《西游记》里种种的内丹术语汇如本文所论者,又或——更精确地讲——是本文强调再三的须菩提口诀中的日月乌兔或龟蛇盘结等等意象,无非亦假男女房事或夫妇之道而成的“譬喻”。按丹家之说,读者得其神则应忘其器,得其意则应捐其象。须菩提祖师的口诀及其他《西游记》相关的丹道语汇,亦应如是观之。
E
N
D
原文载《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2023年第3期。因微信平台限制,注释与参考文献从略。如需查阅或引用,请至本刊官网下载全文。官网与在线投审稿系统网址:icl.shnu.edu.cn
责编:张世琳 校对:缪尚瑾
编审:熊 莺 主编:纪建勋
中文投稿邮箱:chinaicl@163.com
英文投稿邮箱:icl2018@163.com
版权所有|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