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建荣:从普通工人到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个“初中生”如何逆袭?
当前,世界各国竞争异常激烈,制造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它们如何生存、发展,靠什么取得突破性发展……是世界各国正在探索的问题。
谭建荣院士在“2019中国机电行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作报告
“2019中国机电行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谭建荣院士在他题为《制造企业数字转型与智能制造: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的演讲中指出,制造业要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实现智能化生产即智能制造。人们可以把更多简单的事交由机器去做,让机器的智能决策助力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谭建荣是我国机械工程专家,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多年来他一直从事机械设计及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等领域的研究,是我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主要发起人之一。
他发明的“大批量定制”技术,缩短了我国企业产品开发的设计周期,为解决我国产品个性化定制与低成本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保障,不断缩小了在产品出口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贡献较大。
求学无门的年代,他却脱颖而出
1954年他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处于特殊历史时期,国家教育几乎停滞,物质条件极为匮乏。
那时人们想要成功,需要付出的坚忍远比我们想象的多;然而仍有人创造了奇迹,不得不令人叹服。谭建荣就是这样的人,他凭努力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那一代人,最能理解什么叫“求学无门”。1970年,16岁的他遇到了特殊时期“无学可上”的窘境。初中毕业后,他只能进入湖州机床厂当机械工人。
艰难的经历,顽强的毅力促成了他孜孜以求的性格,他觉得成功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不断学习实现不断超越。
当工人时,他的住所只有5、6平米大,甚至不能算是房子,是用野外芦苇杆在楼梯下隔出了一片相对独立的空间。在这里,他开启了奋斗史。
在大多数人还不知道什么叫“高等数学”的时候,他已经自学完了大学高等数学课程,并做完了《数学分析7000题》。复杂的数学公式和各种各样的图表,成了他小屋墙上仅有的装饰。
后恰逢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招生,他成为了首届电大的学生。从此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理论结合实践让他愈加热爱机械工程和电子工程这两个专业。电大读书的三年里,他修完了这两个专业的课程。这为他之后从事工业自动化研究打下了契机。
1982年,他电大毕业后返回工厂,被破格升为技术员。很多同事都因此而非常羡慕他,认为他的人生顺风顺水。
可他的理想不止于此,他决心重回大学深造,而且要跳过本科,直接报考研究生。
1985年,他以同等学历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这可不是一般的考研,因为他没上过高中,也没读过大学本科。
毕业后,1987年他被招录到浙江大学工作,7月11日到浙江大学报到时,他被学校告知8月31日正式上班。
可他不想在期间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无所事事,就径直找了当时浙大机械系,要求自己提前参与工作。
当晚,他便在浙江大学教学楼的一个仓库里住下了,第二天就参与了教研室的科研工作。他对知识的追求如饥如渴,白天和同事们一起做科研,晚上一个人回仓库继续钻研。
谭建荣在2017年中国智能制造机电装备高峰论坛上讲话
这一干就是20年,20年如一日。只要他不出差,大家都可以看到在办公室里忙碌的他。所以,同事们都说,他的成功绝非偶然。
在浙大工作期间,他考取了浙江大学应用数学的博士学位,师从梁友栋、彭群生两位教授。之后,以连续出色的成果,他相继被特批为浙江大学教授和博士生指导教师。
解决大批量定制问题,推进工业自动化的发展
在浙大,他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及理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方面的研究。期间他对中国大量企业进行了调研,不断寻找、总结中国工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在长期与企业接触中,他发现国产机械产品因开发周期长,导致制造成本高,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
接下来他继续对我国200多种国产机械产品进行了仔细抽样检查,发现它们的平均开发周期长达18个月;而美国早在1990年起就开始用“大批量定制”技术,将产品平均开发周期缩短至3个星期。
大规模定制,是一种集企业、客户、供应商、环境等于一体,在系统、整体优化的思路,标准技术、信息技术等支持下,以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的大批量生产技术,来提供定制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方式。
中美制造业的巨大差距,让他产生了深深的隐忧,认为长此下去,中国的制造业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并导致中国在世界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于是他暗下决心,要为国家找出实现“大批量定制”的方式方法。
很长一段时间,他带领他的团队对于“大批量定制”进行了建模和多次反复论证。他们搜集了大量国外“大批量定制”方面的教材和学术论文。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对一些关键技术进行科研攻关。
那段时间,他经常联合信息化专家、应用数学家、材料分析专家等,对“大批量定制”的某一项课题用信息自动化技术进行攻关,并将确定的技术整理成文。
一开始难有突破,国内鲜有相关技术可以借鉴,后来随着技术攻关一步步的展开,逐步柳暗花明。他们有时工作长达十几个小时,兴奋地几乎忘记了吃饭。
2002年,他们终于提出并用软件实现了批量与定制相结合的大批量定制的技术体系,形成了信息化的大批量定制设计制造系统,实现了我国机械制造大批量定制的高效率、低成本设计制造。
应用到企业后,这项成果大大增加了企业产品定制的品类,提高了产品设计定制的速度,如,将以往需15天完成的电梯设计方案缩短为4小时;让大型订单定制的设计时间由之前平均42小时缩短至6小时等。
“大批量定制”技术让我国产品的设计周期达到国际同等技术的先进水平,让我国企业的产品打入了国际市场;促使我国制造业往前迈进了一大步,在国际竞争中稳稳站住了脚跟。从此,“中国制造”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世界制造业的舞台。
谭建荣去地方考察企业
2005年,他凭此项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下半年获得了我国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实现了科研教学的双丰收。2007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教学中,作为一名博士生导师,他将“宽严相济”作为自己因材施教的准则。他认为,对博士生的指导应具有个性化,要因材施教培养出的学生悟性更高、更有创造力,更能满足科学研究多样化的需求。
他说,“作为一名工科领域的学者,最好的基础性知识结构应该是‘数学、物理、中文’加‘外语、计算机和工程图学’”。
除了科研上的一丝不苟,他对自己和学生学术论文中文字表述的要求也很“叫真”,他认为:一篇论文,除了有思维创新点、学术上的贡献外,还要“优美”——科研论文也可以写得很出彩。
对于现在新形势下的自动化,他认为自动化应结合人工智能,走智能制造的道路。这在他参与编写的《中国人工智能2.0发展战略研究》里,有明确的阐述。
《中国人工智能2.0发展战略联盟》
△ 点击图片放大后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点击底部“阅读原文”进入购买
作为中国人工智能2.0项目的参与者,他认为,人工智能2.0有几个主要特征:数据驱动学习、深度整合多种媒体的非结构化数据、人机和脑机交互、基于网络的群体智能。
人工智能以知识库、知识工程为核心,通过感知、交互、实时,最后达到自学习、自决策。因此,人工智能可以助力工业自动化解决制造业的加工、装配以及服务等问题。
据悉,智能制造的大背景是,在2015年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报告中倡导要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从而加快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升级。
其中,人工智能被政产学研各界寄予厚望,他们认为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制造”,是中国由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关键一步。
据此,谭建荣认为,在国家提倡“智能制造”的战略大环境下,智能产品、装备要做到五个结合:要与创新设计结合,中国企业要提高创新设计能力;要与大数据相结合,通过大数据来掌握市场及客户需求;要与知识工程相集合,总结出加工人员、车间管理等经验,并系统性推广;要与虚拟现实结合,将这一技术推广到民用,实现军民融合;要与精准生产相结合,在恰当时间生产恰当产品。
《中国人工智能2.0 发展战略研究》,已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在德先生“求知书店”上线销售,欢迎选购。
中国企业正在走向智能制造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引领下,出现了人机互连、混合现实、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的技术领域,这些产业带动了制造业的发展,
在大数据模式设备、虚拟现实等技术驱动下,我们制造企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技术推动了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有四个技术特别值得关注,包括交通技术、感知技术、学习技术和决策技术。使得我们整个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移动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我们机械产品、装备制造业等也正从机械化向电气化、向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迈进。
但一个明显问题是,中国企业的产品不少,产能搞得很大,但是核心技术不足。制度创新问题迟早会凸显出来。企业的一代产品要有一代的设计;而一代的设计,应是基于一代的研究。没有研究就不会有设计,没有设计就掌握不了核心。
企业在向智能制造方向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开发核心技术。
2018年
德先生已经陪您走过n多日夜
2019年
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成长
给您带来最好的体验
▼▼▼▼▼
新的一年
您对德先生有什么意见与建议
欢迎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
我们将从参与者中抽取3位
送上精美奖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