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被誉为“中国最强焊工”,创造千亿价值的科研成果,却甘心身居斗室骑自行车上班

小德 德先生 2019-10-08


人工智能进入2.0时代,你还在原地等待?

点击图片立即上车!

“学焊接能做什么?难道是焊洋铁壶,修自行车?”1951年,一个名叫李世豫的女子写信问男朋友潘际銮,并抱怨说她周围的人都笑话她找电焊的人做男友。


60多年过去了,潘际銮成为了中国焊接专业的泰斗,他的焊接技术为我国核电站、高铁等重大项目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国家经济腾飞做出了重大贡献。


潘际銮曾一度被称为“90后”网红院士,源于那张流传甚广的照片。夕阳下他乐呵呵地蹬着辆半旧的自行车,满头银发、穿一件红马甲的夫人李世豫坐在后座上,歪着头,展开一只手臂。画面定格在清华园的林荫道上,空气仿佛都变得温暖而甜软。


潘际銮与妻子李世豫在清华园骑行

矢志求学为报国

1927年,潘际銮出身于江西九江一个铁路职工家庭。父亲潘凤林14岁中了秀才,科举废除后进入铁路学堂学习,毕业后做铁路职员,先后任九江站站长、九江段段长。祖孙三代十口人靠父亲一人的工资维持生活,十分清苦。


虽然他早早的感受了生活的艰辛,但好像总有一种超越年龄的强烈求知欲在促使他。自7岁入小学起,他便显露出一种过人的自学能力,总能在知识的迷宫中找到同龄孩子所难以感受到的乐趣。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随家人逃离九江,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每逃难到一个地方,都不忘记给他们找一所学校借读。虽然条件很差,但潘际銮心无旁骛,学习异常刻苦,各科成绩优秀。


每次考试他都能奇迹般地拿到100分,当然,老师和同学都很清楚,他为此付出了多么巨大的努力。中小学12年的课程他6年就完成了。


1944年,年仅16岁的他以全省高中毕业统考总分第一,被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录取,就读于机械工程学系。从此,他走上了一条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求学、治国、修身之路。


青年时期的潘际銮


国立西南联大踏实严谨的学风,民主活跃的学术环境,使潘际銮仿佛进入了一座宝山,他像蜜蜂般的在知识的花朵上吸吮,以至于一年后在机械系,老师和同学们都熟悉一个学号:33687,惟独这个学号似乎总是和高分连在一起,而拥有这个学号的同学就是潘际銮。


回首往事,潘际銮感慨万千:“抗日救亡是当时联大师生的共同目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对于我来说,10岁就穿梭在炮火之中,知道国家要亡了的滋味。所以读书纯粹为了求学问,将来能够救国和报国。”


1969年,潘际銮夫妇和子女的全家福


抗战胜利后,他随西南联大迁回北京转入清华。194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留在清华大学当助教,成了著名机械工程学家、教育家刘仙洲教授的助手。同年,他加入了中共地下党的外围组织——民主建国同盟,与进步师生一起,满怀豪情的迎接新中国的黎明,他的一生也从此和焊接结下了不解之缘。

只要是国家需要的课题,我都愿意承担

1950年秋天,他由清华大学推荐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研究生,师从苏联著名的焊接专家,一位在焊接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很高造诣的博士普洛霍洛夫。


当时,包括部分老师在内的许多人都对焊接知识不了解,劝他慎重考虑。可他却义无反顾地说:“虽然现在还用不上,但在国家以后的经济建设中,这项技术一定会起重要作用。”


潘际銮的才华很快便得到他的赏识,他指导潘际銮选择了属于当时焊接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的前沿研究项目“焊接中的热烈纹研究课题”。在导师的指导下,1953年,潘际銮用扎实的理论和求实的作风第一次独立解决了鞍钢一座平炉炉壳出现的长距离裂缝问题,他成功了。


1955年夏天,潘际銮回到清华,正式建立了清华大学机械系中“最年轻”的专业焊接教研组,他被任命为教研组主任。就这样,中国的焊接人才队伍被一批批培养起来。


事实证明,潘际銮的预见是正确的。在后来许多大型项目的建设中,都离不开他的焊接技术。


1958年,潘际銮率领焊接教研组领受了大厚度(800mm)板极电渣焊的任务,当时用电渣焊接这样大的厚度除苏联外还没有别的国家进行过,也没有多少国外资料可参考,只有靠自己去摸索。


“以小拼大,蚂蚁啃骨头”,在潘际銮的主持下,经过多次的试验,解决了装焊次序,装焊方法、变形控制等一系列工艺问题,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将总重约20吨、被分成7块铸造的轧钢机架焊接成整体,为新中国焊接技术写下了浓重的一笔。这一成果,由机械工业部组织分队向全国推广,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重型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然而,电渣焊的推广工作还没有结束,潘际銮就在开始考虑教研组下一步的奋斗目标了。1959年,潘际銮承担了焊接核反应堆的重大任务。这是一个庞大的复杂工程,为了解决防腐蚀的特殊需要,大量设备需采用铝材和不锈钢的焊接结构。其中,放置堆芯和高纯冷却水的铝制大池壳,容积50吨,深达8米,还有很多复杂的管道。为了杜绝放射性水的泄漏,密封要求特别严格。对这样的铝制大型结构,只能采用特殊的氩弧焊接技术。这在当时国内没有先例。


潘际銮在秦山核电站工地


32岁的潘际銮率领一支由教师、工人、学生组成的队伍承担了焊接任务。为了攻克技术难关,潘际銮和组内同志付出了大量心血,进行了严格的科学实验研究。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斗,几千米焊缝经X光检验无一气孔。两层楼高的铝质结构和池壳奇迹般地诞生了。


潘际銮改进的氩弧焊接技术走在了世界先进行列。他为此感到无比高兴,说:“这时我才真正确立了为祖国和人民作贡献的奋斗目标。只要是国家需要的课题,我都愿意承担。”


继之,为了解决反应堆的燃料棒和控制棒的焊接问题,他又研究成功我国第一台电子束焊机。他曾对焊接的热裂纹的机理进行过深入研究。在上世纪70年代末,他研究电弧传感器的动、静态物理数学模型,并研制成功具有特色的电弧传感器及自动跟踪系统。


80年代,研究成功“QH-ARC”焊接电弧控制法,首次提出用电源的多折线外特性、陡升外特性及扫描外特性控制电弧的概念,为焊接电弧的控制和焊接自动化开辟了新途径。1987年至1991年在我国自行建设第一座核电站时,他担任焊接顾问,为这一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2003年,他研制成功的爬行式全位置弧焊机器人,属国际领先水平。


潘际銮团队研制的弧焊机器人参加埃森国际展览会


中国的高铁名扬海内外,已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鲜为人知的是,这项工程也离不开焊接技术。高铁的钢轨要一点缝都没有,全部焊起来,把它磨平、磨光。到目前为止,全国高铁建设一共焊了近百万个头,一个问题都没有出。


潘际銮与德国焊接学会签订协议


潘际銮经常说:“我们搞技术科学、工程科研的,如果写出的论文是高水平的,造出的样机是第一流的,但不能变成经得起市场与用户考验的商品,迟迟不能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那就不是个称职的工程技术人员。”


办大学之大师风范

潘际銮一辈子搞焊接,一辈子都在崎岖的科学之路上攀登。作为一名高产的科学家,除了永载史册的累累硕果外,他还有许多的各种兼职。在潘际銮70年的学术生涯中,有一段经历尤为特殊,那就是在南昌大学当校长的九年。


1993年5月,潘际銮院士应时任江西省省长吴官正的邀请,担任由江西大学与江西工业大学组建成的南昌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当家乡人民召唤他执掌创办全国重点大学南昌大学时,时年65岁的他竟像年轻人一样按捺不住激动,连连说,能为家乡出力这是多年来的心愿,一定尽力把事情办好!


潘际銮和妻子在南昌大学


江西省领导考虑到他在清华大学的研究工作,允诺他可以兼职。潘际銮认为,放弃清华的研究工作确实有些可惜;但要么不干,要干就要踏踏实实地干好。于是,他和夫人李世豫一起举家迁到了南昌。


受到西南联大品格的浸染和熏陶,时隔40多年后,潘际銮打算在南昌大学这块实验田上播撒下有联大精神和基因的种子。


在南昌大学,他首先抓的是学风问题。当时,学生学习空气不浓。图书馆里没什么人,不少学生认为进了大学就如同进了“保险箱”,“60分万岁”。潘际銮用他那学者一丝不苟的严谨抓学风,采取滚动制、淘汰制、学分制燃起和激励了学生自愿或自愿的学习热情。


当时南昌大学的某些老师往往满足于讲点课、在外面兼点课赚点钱,不积极做科研。于是他在严格抓好学风的同时,也认真做好教师的工作。在教职员工中实施以聘任制、考评制和奖惩制为中心的改革。


他引导、鼓励教师在科研中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寻找课题项目,追求高目标。他亲自率领各系、所的教师和科研人员跑遍江西各地,寻求科研合作。学校的科研项目不断增多,成果越来越大,经费也由建校时的100多万元升至几千万元。


潘际銮把西南联大勤俭办校和务实求学的精神“焊接”过来。很快,学校学风陡转,后成为江西省唯一一所“211工程”重点大学。


甘守清贫,身居陋室

作为名中科院院士,潘际銮创造的科研成果价值上千亿元,理应享受优越的生活,可他却甘守清贫,身居陋室,上下班骑自行车。


他在清华大学荷清苑的宿舍,十分简陋。单就客厅而言,只有一套老旧的家具,沙发布罩就用两根别针钉在沙发背上。而他的办公室不仅很小很暗,还连着焊接车间。


谈到个人待遇,潘际銮坦言,好多研究都是国家项目,出了成果,为国家创造了价值,是应当的。至于他个人能因此拿多少钱,他“根本不在意”。


早在1993年,潘际銮出任南昌大学校长,办公条件比在清华大学时还要“寒碜”。他的办公室设在一栋办公楼的西南角,只有12平方米,秘书只能在过道上用玻璃隔出一问小房子办公。有人劝他:“常会有外国学者来访问您,还是换问大点的吧。”但潘际銮坚决不肯,还说“西南联大那会儿,比这条件差好多咧”。


2002年,潘际銮从南昌回到清华园的焊接馆。从此,他这个“无官一身轻”的焊接专家,带着一个平均年龄60岁的团队,继续研究世界焊接领域的前沿问题。


他带领着研究团队研制成功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无轨道全位置爬行式弧焊机器人。紧接着,他们又研制爬行式气电立焊机器人。至今,如果没有特别情况,他依然每天都去实验室。


在潘际銮看来:“一个人活着,一定要对人民做点有意义的事。我希望能为祖国的焊接事业作出贡献。所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且几乎占去我的全部休息时间。有人说我有这种怪癖,但我感到这是一种乐趣。



2018年

德先生已经陪您走过n多日夜


2019年

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成长

给您带来最好的体验

▼▼▼▼▼

新的一年

您对德先生有什么意见与建议

欢迎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

我们将从参与者中抽取3位

送上精美奖品




推荐阅读



 点击购买《中国人工智能2.0发展战略研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