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该怎么用?
12月1日,广州市卫健委建议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核酸检测策略,并鼓励家庭自备抗原试剂盒。与此同时,北京市卫健委也建议居民用好核酸检测、抗原自测[1][2]。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通知》(又称“新十条”)[3],进一步优化防控措施,进一步优化减少核酸检测,推荐开展抗原检测,不难想象,抗原检测接下来可能会在更多地方,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那么,抗原检测该怎么做?准确度怎么样?
根据《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建议以下3类人进行抗原检测[4]:
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出现呼吸道、发热等症状且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员。
隔离人员,包括居家隔离观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离观察、封控区和管控区内的人员。
有抗原自检需求的社区居民。
即抗原检测主要用于高风险人群进行自我筛查。而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并不需要每天做抗原检测。
自测盒的结果准不准,主要看“灵敏度”和“特异性”这两个指标。
灵敏度:检测出被感染者为阳性的能力
特异性:检验出非感染者为阴性的能力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为:检测的灵敏度不低于80%,特异度不低于97%。目前我国批准的36个品牌自测盒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都符合WHO建议。
换句话说,只要进行准确操作,抗原检测的准确度是足够高的。
当然,与核酸检测比,抗原检测会更易漏诊。但核酸检测所需要的时间较长(1~6小时),需要专业人员在无病原污染环境下操作,还需要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仪等专业设备扩增放大病毒核酸特定片段后检测,要求较高。
抗原检测则更为快速(从检测到出结果只需要10~15分钟)和便捷(不需依赖于专业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可能的感染者,还能避免人群排队筛查时交叉感染的风险。
抗原检测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并不能替代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灵敏度稍差,没有扩增环节,当取样样本中病毒含量相对较少时,抗原检测敏感性会较低,也就是说抗原检测不容易检测到体内病毒量少的感染者。
另外,抗原检测存在一定假阳性率,因此,抗原检测只可以作为特定人群的初筛或居家自检,核酸检测依然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依据。
简单来讲,根据国家的现行指南,抗原检测阳性并不能直接诊断为新冠感染。如果出现抗原阳性,需要进一步进行核酸检测来确诊或排除[3]。
因此,一旦自测抗原发现是阳性,要立刻向所在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报告抗原检测阳性结果。
如果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时,居家隔离治疗,按照居家隔离治疗人员用药指引,选择适宜的药物进行治疗。症状加重时,由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时协助前往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诊室)就诊。
有人会担心,可能会买到的假的抗原试剂,才导致结果不准。
那么,怎么鉴别买到的试剂盒真假呢?
正品的包装盒上,会有生产厂家、生产地址、生产日期等中文标识和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编号等信息。
通过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编号——国械注准xxxx(首次注册年份)x(产品管理类别)xx(产品分类编码)xxxx(首次注册流水号)(此注册证号编排方式仅适用于境内医疗器械),在国家药监局查验编号,就能知道。
审稿专家:项晓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http://mpa.gd.gov.cn/xwdt/xwfbpt/mtzx/content/post_4058278.html
[2].http://news.china.com.cn/2022-05/11/content_78212747.html
[3].http://www.gov.cn/xinwen/2022-03/11/content_5678610.htm
[4].http://www.gov.cn/xinwen/2022-03/11/content_56786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