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变大,是中年男人逃不过的宿命吗?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男孩子
面庞帅气逼人
穿搭精致时尚
一双玉腿就连女生都羡慕不已
美中不足的是
肚腩却像是十月怀胎
相信大家身边都有很多很多这样的男孩,曾经风度翩翩,迷倒万千少男少女;如今大腹便便,把手串盘到锃光瓦亮。
2018年,一项覆盖了我国70多万人的研究也表明,30~49岁年龄段的男性,已经成为全国人民中最胖的人群[1]。
这些大肚的中年男孩,到底经历了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近科学——
你或许曾听过很多男性长辈拍了拍肚子,语重心长地说到:
“我年轻的时候比那谁还瘦,后来年龄大了、代谢变慢了,就胖了。”
来源:网络
实际上,近年一项重磅研究早已对“年龄大了,代谢变慢”这个“借口”啪啪打脸了。
来源:网络
这项研究发表在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简单来说,权威到在上面发一篇论文够作者吹一辈子的程度)。
研究覆盖了许多国家、许多年龄段的人,最后揭示了一个不知道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的真相——
人在20岁到50岁左右,能量的代谢速度是稳定的,并没有下降[2]。
所以说,大家的身体其实都很“争气”,并没有在20多岁的年纪就走下坡路,男孩们肚腩上日渐增长的肉,都是靠自己本事长出来的。
那为什么很多男生从中年甚至是大学毕业开始,就不断发福、发腮?
长胖一般不是因为吃多了,就是因为动少了。
对于中青年的男性,食欲、食量和年龄的相关性并不明确,很多中年才发胖的男生甚至觉得自己没有20岁出头时胃口那么好。
中年发胖背后的根本原因可能是:
不运动
来源:网络
或许你会说:我一直都不爱运动,怎么以前那么瘦呢?
但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上学的时候至少还有体育课,刚毕业可能有些人也还会偶尔爬爬山、打打球、跑跑步。可是年龄大了,反而运动少了。
几乎全世界,无论男女,都是越长大越不爱动。
国外一项覆盖5000多人、长达30多年的研究显示,男性从20岁开始,运动量比大家的股票基金跌得还快还多 [3]。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年人每周进行至少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但有超过1/4的成年人没能达到这一推荐量[4]。
18岁时大家的日常运动可能是:篮球、游泳、马拉松;
而30岁时大家的日常运动可能只剩:摸鱼、甩锅、打王者。
来源:网络
前面提到,发胖莫过于“吃得多、动得少”,而有3类男人特别容易沾上这两点。
1.结婚生娃
很多研究都表明:无论男女,在恋爱、结婚、生娃后,都比单身人士更容易长胖[5,6]。
来源:网络
大家想想看,单身的时候,你一个人顿顿在单位食堂吃饭,20块钱就能解决;恋爱之后,每周不得下几次馆子,两个人每次能点满一桌菜;结婚生娃了,对象点了外卖做了宵夜,你不得陪着吃几口?
至于运动锻炼,非单身人士可以说是几乎没啥动力。并且结婚越久的人,越容易有久坐的坏习惯[4]。
对此,学者们也提出了一个有趣又现实残酷的猜想:脱单之后,没有“求偶”压力了,也就放弃外形管理了[7]。(PS:没有说胖不好看的意思。)
2.高知
文章开头提到的研究还表明:在我国,受教育程度更高的男性,更容易发胖[1]。
这可能跟这些男性更容易从事一些需要长期久坐的工作有关。
来源:网络
不过有趣的一点是,对于女性,反而是受教育程度越高,越不易发胖[1]。
3.应酬特别多、爱喝酒
应酬的时候,常常是满桌大鱼大肉,觥筹交错一轮接着一轮。可能一顿饭的热量,尤其是来源于脂肪的热量能抵平时的两三顿,而含有相同热量的脂肪比碳水化合物更易导致肥胖。有些男同胞可能每周得应酬三五次,长此以往哪能不胖?
同样是发胖,大家或许会发现,女生的肉更容易长在腿上、臀部,而男生基本上都是长在肚子上。
这种性别差异和性激素或许有关[8]。
另外,还有一个扎心的事实:亚洲男性比起白人男性,更容易胖肚子[9]。
但是!只胖肚子除了影响男生们的帅气,还会比其他类型的肥胖更“危险”。
腹型肥胖是内脏脂肪含量高的表现,这可能会升高患各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增加两倍以上[10,11]。
但也有一个好消息:肥胖的男性如果开始减肥健身,也更容易练出八块腹肌。
为此,典哥亲身示范了下面6组动作,各位男同胞每天都可以抽时间做一下,每次做3~5组,每组12~20个。(女同胞可以督促自己的大肚男孩每天做
仰卧起坐。来源:自己拍的
屈膝卷腹。来源:自己拍的
俯身侧提膝。来源:自己拍的
坐姿提膝卷腹。来源:自己拍的
反向卷腹。来源:自己拍的
直腿卷腹。来源:自己拍的
管住嘴、动起来,相信各位男同胞的腹肌,总有一天能够拨开脂肪、重见天日!
审稿专家:张本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内分泌内科副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 Wang L, Zhou B, Zhao Z, et al. Body-mass index and obesity in urban and rural China: findings from consecutive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urveys during 2004–18[J]. The Lancet, 2021, 398(10294): 53-63.
[2] Pontzer H, Yamada Y, Sagayama H, et al. Daily energy expenditure through the human life course[J]. Science, 2021, 373(6556): 808-812.
[3] Nagata J M, Vittinghoff E, Gabriel K P, et al. Physical activity from young adulthood to middle age and prematur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events: a 30-year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2022, 19(1): 1-10.
[4]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physical-activity
[5] Mata J, Frank R, Hertwig R. Higher body mass index, less exercise, but healthier eating in married adults: Nine representative surveys across Europe[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15, 138: 119-127.
[6] The N S, Gordon‐Larsen P. Entry into romantic partnership is associated with obesity[J]. Obesity, 2009, 17(7): 1441-1447.
[7] Teachman J. Body weight, marital status, and changes in marital status[J].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2016, 37(1): 74-96.
[8] Blaak E. Gender differences in fat metabolism[J]. Current Opinion in Clinical Nutrition & Metabolic Care, 2001, 4(6): 499-502.
[9] Ramachandran A, Chamukuttan S, Shetty S A, et al. Obesity in Asia–is it different from rest of the world[J]. Diabetes/metabolism research and reviews, 2012, 28: 47-51.
[10] Freemantle N, Holmes J, Hockey A, et al. How strong i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bdominal obesity and the incidence of type 2 diabet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practice, 2008, 62(9): 1391-1396.
[11] Ritchie S A, Connell J M C. The link between abdominal obesity, metabolic syndrom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J]. Nutrition, Metabolism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2007, 17(4): 319-326.
*腾讯医典内容团队出品
相关阅读
最后,重要 重要 重要
为你推荐全面医疗综合保障,作为医保补充,
可报销医保内外医疗费,患病就医不用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