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秋天的蚊子,咬人更狠?
在写这句话的十秒前,典哥打死了一只蚊子。
怎么说呢,心情有点复杂:
既有点开心——耳边终于没有烦人的“嗡嗡嗡”了!
又有点伤心——毕竟它身上流的,是自己的血。
入秋已经很久,天气也不那么热了,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蚊子!?
(来源:soogif)
有人说,自己整个夏天都没怎么被咬,立秋之后,天天被蚊子“送包包!”
其实,一年四季都有蚊子,只是数量多少的问题。具体来说,降水丰富、气温较高的季节,蚊子就更多[1]。
虽然秋冬季节气温降低,降水量减少,但并不代表蚊子会“销声匿迹”。
研究发现,我国南方地区的蚊子会在春夏之交达到繁殖高峰,夏天时有所下降,夏秋之交时再次出现高峰(如下图)。在这之后,蚊子可不就多起来了嘛……
(我国广东省不同城市“致倦库蚊”数量的月度分布[2])
此外,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也曾指出[3]:
● 最适合“疟疾”传播的温度为:20.9至34.2℃
● 最适合“登革热”传播的温度为:18.5至33.0℃
(怎么样,是不是你那里的气温?)
而这两个疾病主要就是靠蚊子叮咬而传播的,所以,可以大致理解为蚊子最喜欢在这个温度范围里咬人!
总体来看,差不多要到天气冷到一定程度(比如秋末初冬),蚊子们才会基本消停。
不过,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温度、降水等情况也差异巨大。可能北方已经入冬,南方还没那么冷。
所以,广东、云南、广西、海南、福建等地的朋友们可能要多忍忍——蚊子们会多送你们几个包的[4]。
不少人觉得,夏天的蚊子虽然多,但似乎很“温和”。有时候被咬了却没什么感觉,甚至无法在第一时间觉察。
而秋天的蚊子,好嘛,一个个“穷凶极恶”——好像整个夏天都没吃饱!
事实确实是这样!
一般来说,只有雌蚊子才咬人。而咬你,也不是为了吃你的肉——而是为了获得人的血液来满足产卵、繁殖后代的营养需要。
蚊子在咬人的时候,会把含有抗凝血剂、消化酶、麻醉剂、甲酸以及多种未知蛋白质的唾液注入人的毛细血管里,与人的血液混合[5]。
有些蚊子是以虫卵的形式过冬,而有些则是以“成虫”过冬(“冬眠”的形式之一)。如果吸血量不多、身体不够强壮,那么根本撑不过去!
为了生存,它们要尽量提前多吃(吸)一点,所以咬人更深、更猛!
(来源:soogif)
哪种血型的人更招蚊子?O型血?B型血?还是……熊猫血?
都不是!
目前还没有什么“一锤定音”的研究表明,某种特定血型的人“更容易”招惹蚊子(不信你去问问身边的人,大多数都会说自己是被蚊子“偏爱”的血型)。
而事实上,蚊子“偏爱”这些人[6]:
● 体温高:比如新陈代谢相对旺盛的儿童、运动员、年轻男子等。
● 二氧化碳排放多:比如肺活量大、肥胖者甚至临产的孕妇等。
● 气味较重:比如容易出汗、不爱洗澡、喜欢喷香水化浓妆的人,或处于妊娠期/排卵期的女性。
● 穿深色衣服:深色衣服反射光线能力弱、易吸热且不利散热,也更受蚊子喜爱。
所以,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知道你很急,但请先别急——可以抓,但不要用力抓,一直抓!
抓挠蚊子送的“包包”,会刺激身体分泌更多的组胺,反而会加重包的大小和瘙痒的程度[6]。
一旦抓破皮肤,也容易造成局部感染。
可以在“包包”上涂一些清凉软膏、止痒花露水等进行止痒。如果包包比较大,甚至出现比较严重的瘙痒,可以口服或局部擦涂抗过敏药物。
(友情提示:在包包上掐“十”字,可以在短时间内用“痛感”盖过“痒感”,但治标不治本!)
此外,蚊子是多种虫媒传染病(如疟疾、登革热、乙脑等)的传播媒介。如果被蚊虫叮咬后出现了发高热、嗜睡、精神不振等症状,一定不要忽视,建议及时就诊[7]。
做到下面这些,一定会大大减少被蚊子们送包!
● 别让它们进屋:及时“翻盘倒罐”,清理室内外各处积水,防止蚊虫孳生。注意关好门窗、纱窗,别让蚊子们“乘虚而入”。
● 保持清爽干净:外出时,可以喷一些含有效驱蚊物质(如避蚊胺、驱蚊酯等)的花露水。在运动出汗后,尽快洗澡。
● 穿浅色长袖长裤:可以避免蚊虫叮咬。
● 准备好灭蚊武器:如果确实发现了蚊子,可以购买并使用蚊香、电蚊拍等进行灭蚊。
还在等什么,行动起来吧!
审稿专家:李倩
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Wang T, Fan ZW, Ji Y, et al. Mapping the Distributions of Mosquitoes and Mosquito-Borne Arboviruses in China. Viruses. 2022; 14(4): 691.
2.Yongli Wang, Steve Hung Lam Yim, Yuanjian Yang, Cory W. Morin. The effect of urbaniz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on the mosquito population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of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teorology. 2020 Mar;64(3):501-512.
3. Colón-González, Felipe J et al. “Projecting the risk of mosquito-borne diseases in a warmer and more populated world: a multi-model, multi-scenario intercomparison modelling study.” 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 vol. 5,7 (2021): e404-e414. doi:10.1016/S2542-5196(21)00132-7
4.吴海霞,鲁亮,孟凤霞,郭玉红,刘起勇.2006-2015年我国蚊虫监测报告[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7,28(05):409-415.
5.何志心. 蚊子唾液腺的成分及其对人类作用的研究. 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 1991. (01): 48-49.
6.迟大伟,刘文,张玉燕. 蚊虫叮咬传播的疾病及预防对策分析[J]. 饮食保健,2018,5(20):245. DOI:10.3969/j.issn.2095-8439.2018.20.301.
7.孟凤霞,王义冠,冯磊,等.我国登革热疫情防控与媒介伊蚊的综合治理[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5, 26(1):7.DOI:10.11853/j.issn.1003.4692.2015.01.002.
相关阅读
这5种常见的炎症,拖着不治会得癌!医生:很多人忽视了,后悔一生身体上这些部位,越迷人越危险!猪身上哪里的肉最值得吃?这3个部位,宁可扔了也别吃伤害心脏的10件事,劝你别再做了胃癌来临前,会经历这个阶段!千万别不当回事吃芹菜、醋泡花生不能降血压!这 10 个高血压谣言,很多人被骗过人为什么会突然对某一场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