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石头科普】诺亚之地——记录与想象(下)

乌拉 蔻享学术 2021-04-26

诺亚之地-记录与想象(下)

1.

“在运河中——水面映出的倒影”

      在水手四号揭开火星真实景色一隅以前,虚构作品里长期流行着一种标准背景架构:干冷沙漠覆盖之下衰落星球曾经存在的古代高等文明。这种异想最早诞生于19世纪末意大利天文学家乔凡尼·斯基亚帕雷利 (Giovanni Virginio Schiaparelli) 对火星的早期观测。使用低分辨率望远镜观测火星赤道周围区域存在着的狭长网络被命名为”canali”,本意为“管道”,后被英文错译为”canals”,意指人工运河。自此,有关火星上存在智慧生命与灌溉工程的假说便层出不穷。其中最为狂热的支持者莫过于美国天文学家帕西瓦尔·洛威尔(Percival Lawrence Lowell),他终其一生都在利用文字和讲座向公众传播火星上曾存在创造不朽工程高等文明的想象图景。即使在他去世后,他的追随者依旧将这股热潮延续至 20 世纪 60 年代,铸成文字,刻成图像,泛滥于公众视野中。即使这种猜想早已脱离了科学视野,这些流传下来的想象图景依旧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对于未知的热情,文学展现出其共时性维度强大的生命力。

图 1: 帕西瓦尔·洛威尔的火星运河构想图。图片来源:wiki

      在洛威尔之前,火星作为一种文学想象的背景并不引人注目,多数时候它以月球旅行的代替出现。尽管1877年乔凡尼·斯基亚帕雷利绘制了那副著名的火星地图,这之后数年以其为灵感的作品大多已被人们遗忘。直到19世纪90年代中期,洛威尔的入场掀起了这股狂热的开端。这是个科幻小说风起云涌的年代,在凡尔纳 (Jules Gabriel Verne,1828-1905) 和威尔斯 (Herbert George Wells,1866-1946) 的影响之下,越来越多的作家投入此类作品的创作之中。这也是科学主义与神秘主义紧密交错的年代,这种分裂在20世纪愈发醒目,一边是对技术与理性的乐观主义者,将社会视为机械逻辑主宰的整体,一边是对技术发展心存怀疑的群体,或多或少受到神秘主义的影响。两者共同关注意志的体现,将世界视为意志,以此刻画出作为自身证明的世界之目标或终点。一个特殊的舞台,一种人类生存的投射,想象在无限的时间与无垠的空间中存在某种相似的他者,于剧场帷幕拉开之际邂逅于这颗星球这一瞬间,无论怎样的故事展开,都是对存在本身的追问与审视。

      这些早期以火星为背景的科幻作品中,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威尔斯于1898年创作的《世界大战》(The war of the worlds,或译星际战争)。整部小说描述了处于衰落高等文明的火星人企图征服地球的末日景象,人类因无力抵抗将繁华城市沦为红草遍布的荒芜之地,却因为地球上存在火星人无法抵御的病原体而侥幸逃过一劫。

“地球上的人类至多想象火星上有人居住,但不及人类开化,并且盼着他们去火星传教解惑。殊不知在浩瀚的宇宙间居住着拥有高度智慧而又冷酷无情的生物,他们看待我们  人类,就好比人类看待死亡的畜类一样;他们觊觎着地球,并且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  展开了攻击我们的计划。”

      威尔斯不仅为外星人恐怖的长相做了出色的视觉描写,成为同时期小说家中先驱者,还象征地提取了他所处时代的关注点。这些火星人无疑是帝国主义者,拥有先进技术却通过机械化的野蛮行径对他者进行迫害,以维持其所处的中心地位。这部小说展现了威尔斯笔下帝国主义国家的穷途末路之日,成为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末期的时代精神记录。

图 2: 《星际战争》,[英]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著,顾忆青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 年 1 月

      威尔斯之后以火星为背景的小说不少都延续了这种社会批评的传统。乌托邦、女权主义、基督教、社会主义改革、反战、布尔什维克革命——火星似乎成为了某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实验场,火星人的政治与生活似乎总能为它们的人类朋友提供某种指导。人们一边期待着火星的冒险之旅,一边幻想着这颗衰亡星球留下的启示录。在太空时代开启之前,科学视野的火星与文化领域的火星逐渐走向分歧,理智的声音被淹没在文化的狂热之中。这种衰落星球高等文明的叙事传统长久地活跃在大众文化领域,某种意义上,它揭示了现代技术和社会进步神话的黑暗面。毕竟,死亡是一种边缘状态,无论是将绝对 (the Absolute) 视为精神上的超越还是彻底的湮灭,这都是人类经验与绝对实在之间的过程和边界。死亡还意味着时间和历史的过渡,以此隐喻描述火星作为行星的演化以及文明的消亡。它向读者提供了一个生活在有限世界中的经验替代,这里拥有失落的过去,无论是生命还是文明,这里拥有广阔的未来,人类世世代代都不会停下探索的脚步,它被过去和未来的图景萦绕,   唯独不属于现在。

      在雷·布拉德伯里(Ray Bradbury,1920-2012)的《火星编年史》(Martian Chronicles,1950) 结束时, 火星上最后一批殖民者在运河中看见了他们的倒影,火星原住民都已死亡,人类在核战中自我毁灭, 当一个孩子问他的父亲火星人在哪里时,那个人指着他们在水中的倒影:“水里涟漪荡漾,火星人静静地凝视他们,好久、好久……”

      布拉德伯里无疑是悲观的,其笔下的火星不再是死亡衰败的象征,与此相反,它被重铸为一个幻想中温和的过去情感图像。这些碎片化的故事来自于布拉德伯里童年时代的小镇回忆,梦幻般不切实际的火星生活与熟悉的美国中西部景象融合。这里映照着二十世纪中叶美国人民的欲望、焦虑与噩梦——经济繁荣背后商业主义的盛行、狂妄自大、种族隔离、审查制度以及冷战背景下核危机的恐慌。然而,这个世界已经消失了,一切不过是过去的挽歌。

图 18: 《火星编年史》,[美] 雷·布拉德伯里著,林翰昌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 年 7 月

图 19: MARS TRILOGY,Kim Stanley Robinson,Bantam Spectra,1990s

      太空时代的到来宣告着新的篇章由此开启,过去的狂热逐渐走向终结,人们重新开始凝视这座红色灯塔。水手四号传来的图像打碎了所有的幻想,和月球一样坑坑洼洼的表面,令人沮丧的干燥荒野,这里缺乏浪漫生长的空间。直到 1971 年水手 9 号拍摄下巨大的火山与峡谷,错综复杂的水道与河谷网络,至少多了些许想象的余地,虽然不是洛威尔时代令人振奋的文明图景,仍旧引发了新一轮的文艺复兴。科学与文学此后逐渐合流,人们接受了它本来荒芜的图景,“它曾经是一种力量;如今,它只是一块土地。”这种叙事的转变最为明显的标志就是金·斯坦利·罗宾森 (Kim Stanley Robinson,1952-) 创作的火星三部曲 (《红火星》《绿火星》《蓝火星》,1993-1996)。这一系列的小说描述了人类的百年火星移民史,不过比起复杂戏剧冲突的塑造,大量笔墨都花费在火星地貌景观的描绘、人类如何技术性实现火星殖民化改造以及政治经济矛盾上。有别于过去时代人类适应火星文明的角度,有关火星的叙事转向了人类对于火星的建设以及乌托邦传统的复兴。从 80 年代后,文字的想象力逐渐转向视觉,一变而为插图、电影、电视、游戏,直到今天我们依旧在创造新的幻想风景,这些被构筑的真实成为了一种文化本身的记录。

      跨越数千年对夜空的想象,我们从神话时代到达了这里。战争、灾祸、运河、文明、生命……  一切不可知晓的、无法抵达的被裂解为水晶碎片,映照出新的视界。当现实进入虚拟的影像,其内  在界限不断结晶、生成、交错与易位,最终构成我们所见的风景。新的故事还会开启。


THE END


■ 作者:乌拉   

■ 美编:刘俞伶


石头科普工作室


石头科普工作室成立于2016年11月,由时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执行院长汪毓明教授牵头成立。工作室是一个具有公益性质的团队,主要致力于地球和空间科学的科普工作,旨在为广大群众提供地球和空间科学基本知识。




为满足更多科研工作者的需求,蔻享平台开通了各科研领域的微信交流群。进群请添加微信18019902656(备注您的科研方向)小编拉您入群哟!
蔻享网站www.koushare.com已开通自主上传功能,期待您的分享!

欢迎大家提供各类学术会议或学术报告信息,以便广大科研人员参与交流学习。

联系人:李盼 18005575053(微信同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