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Molecules线上研讨会暨MDPI 25周年系列活动】基于功能核酸的药物及疾病诊断剂的设计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MDPI开放数字出版 Author MDPI
直播二维码
近年来,功能核酸分子在癌症诊疗和抑制肿瘤耐药性等基础医疗领域发挥了显著效用,进而带动了一系列的基因编辑和功能核酸药物的讨论与研究。本次线上研讨会,Molecules期刊非常荣幸邀请到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杨振军教授、汤新景教授,以及北京大学药学院特聘研究员、课题组组长张力勤研究员,就功能核酸药物及疾病诊断剂的设计与开发为大家带来三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会议信息
直播时间:2021年7月29日 (本周四) 19:00-21:00
01
19:05-19:35
基于中性核苷脂材的核酸药物研究
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杨振军 教授
02
19:35-20:05
光响应gRNA的构建及其基因编辑的光调控
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汤新景 教授
03
20:05-20:35
功能核酸分子探针的构建及生物分析应用
北京大学药学院特聘研究员、课题组组长
张力勤 研究员
04
20:35-21:00
提问交流
主讲人信息
杨振军 教授
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教授、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长。1987年获得北京医科大学药学专业学士学位,1998年在该校获药物化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2000-2002年在美国佐治亚大学药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年起任现职。曾任药物化学系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化学生物学流动项目主任,现担任中国化学会化学生物学和化学教育及中国药学会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包括:(1) 核酸药物的化学修饰及包括RNA疫苗的新型核苷脂材制剂研究;(2) 基于核酸适配体的疾病检测新技术研究;(3) 环二核苷酸类信使分子化学生物学研究;(4)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在精准化学修饰及基于核苷脂材体内递送包括mRNA的核酸药物及作用机制研究、核酸适配体靶向检测应用、含氟环二核苷酸的可控合成及化学生物学研究、及核苷 (酸) 类抗病毒药物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发表研究论文140多篇,申请和授权专利18项,其中国际PCT专利申请2项,负责科技部新药重大专项、973项目课题、重大863项目课题、自然基金委重点课题子课题和面上课题多项。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
汤新景 教授
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等研究。2009年回国加入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年来,主要开展功能核酸的定点修饰及其功能的精确光调控、新型荧光核酸探针和新型肿瘤靶向的光学纳米探针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多个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包括基金委优秀青年项目、面上项目等项目10余项。
张力勤 研究员
北京大学药学院特聘研究员、课题组长。北京大学药学院六年制本科硕士学位;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博士学位;后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曾就职于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任高级科学家。研究方向聚焦于: (1) 多元功能核酸探针构建和药物分析应用;(2) 生物分析与分子机理调控;(3) 功能核酸药物设计与开发;(4) 药物新靶点发现方法。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CS Nano等顶级期刊上发表SCI研究论文超过40篇,被引用超过2600次,H-index 25。多次参加包括ACS, CCS, Pittcon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并多次应邀做专题报告。
主办单位
相关特刊
Molecules很荣幸在2022年张礼和先生85岁生日之际出版荣誉特刊,以纪念张院士在核酸化学和生物化学的杰出贡献。
客座编辑:汤新景、陈昌买
稿件类型:原创研究论文、综述等
投稿截止日期:2022年6月30日
识别二维码
查看特刊信息
期刊简介
Molecules
主编:Farid Chemat, Université d´Avignon et des Pays du Vaucluse, France
期刊主题涵盖有机化学,药物化学,材料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所有化学领域。
* Q2 (63/179) at category "CHEMISTRY, MULTIDISCIPLINARY"
*MPT: Median Publication Time; APT: Average Publication Time
Molecules期刊专栏:
https://www.koushare.com/periodical/periodicallist?ptid=155
欢迎大家提供各类学术会议或学术报告信息,以便广大科研人员参与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