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枯草芽孢杆菌底盘细胞的设计、构建与应用 | 合成生物学

林璐等 蔻享学术 2022-07-02

本刊将陆续推出《合成生物学》精选的优秀文章全文完整版,以飨读者。


扫码阅读全文


作者:林璐, 吕雪芹, 刘延峰, 堵国成, 陈坚, 刘龙

单位:江南大学糖化学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引用:林璐, 吕雪芹, 刘延峰, 堵国成, 陈坚, 刘龙. 枯草芽孢杆菌底盘细胞的设计、构建与应用[J]. 合成生物学, 2020, 1(2): 247-265

DOI:10.12211/2096-8280.2020-030


作为一种重要的模式工业微生物和食品安全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在工业酶和功能营养品的生产方面具有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对枯草芽孢杆菌遗传调控机制的不断揭示,多种研究策略和技术,包括基因编辑系统、基因回路、空间支架、无细胞表达系统等,被用于设计和构建枯草芽孢杆菌底盘细胞高效合成各种生物化学品。本文首先对基于基因编辑和基于内源性调控系统的枯草芽孢杆菌底盘细胞设计与构建的策略进行了系统的概述。然后,以高产N-乙酰氨基葡萄糖、七烯甲萘醌、核黄素、透明质酸和β-环糊精糖基转移酶为例介绍了枯草芽孢杆菌底盘细胞工厂的应用。最后,从基因编辑效率提升、基因回路响应信号拓展和基因组设计与重构三方面对枯草芽孢杆菌底盘细胞的设计、构建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合成生物学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整合了电子学、计算机学、数学等多门学科的内容,主要通过DNA合成、代谢途径的组装和基因回路的设计等方面来构建新的代谢途径,或者从头合成全新的微生物基因组。代谢工程旨在优化和重编程细胞代谢网络来增强目标产物的合成或赋予细胞合成新的生物化学品,侧重先整体分析,后局部分析,再到代谢节点进行遗传改造。近年来,基于合成生物学方法和代谢工程技术构建的微生物底盘细胞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各种天然高附加值化学品、优质清洁能源和生物材料。

作为一种典型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和模式工业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具有非致病性、强大的胞外分泌蛋白能力以及无明显的密码子偏爱性等优点,并且是一种GRAS(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级食品安全宿主菌,在功能营养品、精细化学品和酶制剂的生产中具有广泛应用。然而,相较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 subtilis底盘细胞的开发还存在较明显的滞后。因此,设计和构建性能优良的B. subtilis底盘细胞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应用价值。本文作者针对近年来B. subtilis底盘细胞的设计和构建策略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讨论(表1),并通过五个案例详细介绍了B. subtilis底盘细胞的实际应用,最后对B. subtilis底盘细胞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表1  B. subtilis 底盘细胞的构建方法


1  基于基因编辑的B. subtilis 底盘细胞


1.1  基因组简化技术


近年来,最小基因组的研究加深了人们对B. subtilis细胞功能及生命进化规律的认识。然而,最小基因组的底盘细胞通常只能维持细胞的基本代谢,并不一定具有生长快、抗逆性强等有利性状。因此,需要针对性地简化B. subtilis基因组,去除非必需代谢途径的干扰,以降低基因组的复杂度,提高B. subtilis对底物和能量的利用效率以及细胞遗传稳定性和生理表型的可控制性,使其作为生产天然代谢产物或表达异源蛋白的理想宿主细胞。在过去的十多年里,研究人员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敲除B. subtilis基因组的非必需基因,自上而下获得了一系列B. subtilis基因组简化菌株。Westers等通过删除B. subtilis基因组上5个噬菌体区域(SPβPBSXpro1pro6skin)和pks 操纵子区域,获得了一个缺少7.7%基因组的B. subtilis Δ6突变株,相比野生型B. subtilis 168,B. subtilis Δ6的细胞表型没有明显的变化。Takuya等也通过基因敲除的方法,从亲本菌株MGB469中删除了11个长度在11~195 kb的可分配区域,获得了一株缺失874 kb(20%)基因序列的基因组简化菌株B. subtilis MGB874。与亲本菌株相比,MGB874在LB培养基中与亲本菌株具有相似的生长速率。但在碳源利用方面,MGB874菌株具有较高的麦芽糖利用率。有趣的是,将用于表达纤维素酶和蛋白酶的质粒(pHYS237和pHP237-K16)转化到MGB874菌株后,两种酶的活性分别比亲本菌株高出1.7倍和2.5倍。研究人员进一步通过转录组学分析发现,MGB874菌株基因表达的转录调控在指数生长过程中受到干扰,进入稳定生长阶段后出现重组。尽管尚不清楚这种重组现象是多重基因缺失引起的转录调控协同作用,还是转录调控中的几个重要转录因子导致,但MGB874菌株进入稳定期后基因表达调控出现重组,从而可以提高胞外纤维素酶和蛋白酶的活性,有助于开发用于生产其它工业酶的B. subtilis底盘细胞。而基于转录组学的分析,即通过基因功能信息和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引入合理的基因缺失,以期产生可预测的细胞,可为B. subtilis底盘细胞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最近,李扬利用无痕删除技术逐步删除了B. subtilis 168基因组上的4个噬菌体区域(pro16spβskinPBSX )、2个操纵子区域(pps、pks)以及基因组上的部分非必需基因(ycxB-sipUyisB-yitDpdp-rocRyrkS-yraKyybP-yyaJydeK-ydjClytH-yurTsboA-ywhH ),获得了一系列精简程度不同的基因组简化菌株。在此基础上,以代表性基因组简化菌株作为底盘,分别引入特定目标产物的途径修饰,可以获得生产不同代谢产物的B. subtilis底盘细胞。比如,引入acoAbdhA基因缺失突变,与同等修饰的对照菌株相比,基因组简化菌株产乙偶姻的产量和得率均有所提高;在简化菌株BSK756、BSK814和出发菌株BSF1中,敲除purA基因,过表达prspurFguaB基因,菌株BSK814G2的鸟苷产量达到115.2 mg/L,是对照菌株的4.4倍;以简化菌株BSK756为对象,引入胸苷合成相关基因修饰,敲除tdk基因,过表达prsushAthyAdut ndk基因,菌株BSK756T3的胸苷产量达到151.2 mg/L,相比野生型菌株增加了5.2倍;在简化菌株BSR563的基础上,过表达purF 基因和pur 核黄素操纵子,获得了BSR563R5菌株,与对照菌株BSR0R5相比,核黄素的产量增加了77%。因此,在基因组简化菌株的基础上,引入特定产物的途径修饰,可以构建用于生产天然代谢产物的B. subtilis底盘细胞。


1.2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


通过传统Cre/loxP等同源重组产生的基因组缺失片段依赖于抗性基因的插入,并且在去除靶基因后,基因组上会留下一段外源DNA痕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B. subtilis在食品发酵方面的应用。基于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 sequences, CRISPR)的基因编辑工具是目前最受欢迎的一种基因编辑技术,利用CRISPR技术可以对微生物进行多基因的精确编辑和调控。CRISPR基因编辑系统是通过引导RNA(sgRNA)引导Cas蛋白(如Cas9、Cpf1等)定位到靶基因位点,随后Cas蛋白在基因组的特定位点对DNA进行切割,造成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 DSB),在同源性定向修复(homology-directed repair, HDR)过程中通过同源臂将特定修饰的片段引入基因组,从而实现基因的敲除、插入或突变,这种方法克服了传统同源重组的不足,可以在E. coli B. subtilis等模式菌株产生无外源DNA痕迹的突变体。

利用CRISPR编辑技术,研究人员通过设计多种sgRNA同时定位到多达6个不同的靶基因位点进行基因编辑,编辑效率从2%到90%不等。此外,将核酸缺陷型蛋白(dCas蛋白)与CRISPR蛋白的功能结构域融合可以实现对靶基因的转录激活和抑制作用。因此,CRISPR这项编辑技术为设计和构建B. subtilis底盘细胞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技术前提,可以对B. subtilis基因组上的任意基因进行编辑或调控。


1.2.1  CRISPR/Cas基因编辑系统

尽管应用CRISPR/Cas9系统可以敲除B. subtilis的基因组大片段,但CRISPR系统的脱靶效应使得敲除基因片段的效率很低。为提高基因敲除的效率,So等通过将靶基因ppsAppsE 的sgRNA设计在一起,可以使pps操纵子(ppsABCDE )的N端和C端都产生DSB,导致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组大片段敲除的效率提升至16.7%,相比通过反选择标记系统导致pps操纵子缺失的效率(6.4%)更高。为进一步提高pps操纵子的敲除效率,研究人员构建了由包含Cas蛋白(SpCas9)和靶向基因sgRNA的质粒pHCas9以及包含供体DNA模板的质粒pBOA构成的迭代系统,将pHCas9和pBOA转入B. subtilis 168中可以产生稳定的SpCas9/sgRNA核酸内切酶复合物,它能在适当的选择压力下长时间孵育,导致“反复”靶向敲除区域,使DSB发生在靶标区域上,直到产生所需的基因缺失片段为止,最终使pps操纵子的敲除效率提高至80%。此外,应用这种迭代系统还可以使单基因敲除效率高达100%,使点突变效率达到68%,以及使基因敲入效率达到97%。这项研究通过pHCas9和pBOA两个质粒构建的迭代系统,有助于高效编辑B. subtilis基因组上的各种基因。


1.2.2  CRISPRa/CRISPRi基因调控系统

目前已有各种RNA修饰的基因调控工具,如顺式核糖开关、反义RNA(asRNAs)或其他非编码RNA(sRNAs)用于募集蛋白的结构域,以调节基因的表达,但是这些工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顺式核糖开关需要对靶基因的上游序列进行修饰;合成asRNAs需要筛选大量的内源性调控RNA,这种筛选过程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从而限制了其在代谢工程和遗传筛选中的应用。而在CRISPRa/CRISPRi系统中(图1),缺陷型核酸酶(dCas蛋白)不切割DNA,而是与转录阻遏域融合,形成的RNA-蛋白质复合物被引导到靶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TSS)以抑制其转录;或与支架RNA(scRNA)结合,scRNA是一种修饰的gRNA,既编码靶序列又编码RNA发夹,它可以募集转录激活因子或与转录激活域融合,使RNA-蛋白质复合物在TSS位点激活靶基因的转录。


图1  CRISPRa/CRISPRi系统转录激活和抑制的示意图


(1)CRISPR-Cas9工具包    随着CRISPR技术的不断发展,CRISPR/Cas9系统已被用于多基因的编辑和调控中。最近,Westbrook等开发了用于B. subtilis基因编辑的CRISPR-Cas9工具包,可实现靶向单基因敲除、多基因敲入、连续基因组编辑和基因转录抑制。首先,研究人员展示了基于反选择标记的新型gRNA转录和传递系统的高编辑效率,该程序具有连续基因组编辑的能力,包括用于基因敲除和特异性突变的基因敲入。随后,研究人员通过Biobrick组装方法构建了一个多gRNA传递载体,能同时编辑基因组靶标amyEugtP;最后,研究人员将gCas传递载体与dCas9一起用于转录干扰,将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吡喃糖苷(IPTG)诱导的lacZ基因整合至ugtP基因座,通过木糖诱导表达dCas9后,实现了lacZ 的转录抑制。这项研究设计的CRISPR-Cas9工具包为B. subtilis多基因编辑提供了一种技术工具,可以应用到B. subtilis的代谢调控中。

(2)CAMERS-B系统    CRISPR/Cas系统除利用Cas9蛋白外,还可以利用Cpf1蛋白进行基因调控。Cpf1蛋白可以将前体CRISPR RNA(pre-crRNA)加工成成熟的crRNA,并且不需要反式激活crRNA(tracrRNA),因此,可以通过设计crRNA阵列实现多基因编辑和调控。最近,Wu等通过设计crRNA阵列在B. subtilis中构建了一种基于CRISPR/Cpf1的多基因编辑和转录调控系统(CAMERS-B),不仅可以实现B. subtilis中双基因敲除、多点突变或单基因插入,还可以对多个基因进行转录抑制和激活。首先,研究人员创建了一种SOMACA(synthetic oligos mediated assembly of crRNA aArray)方法来组装crRNA,将crRNA阵列和同源修复模板构建到pcrF11质粒中。同时,将来源于Francisella novicidaU112的Cpf1和来源于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的Argonaute蛋白(NgAgo)突变体一起引入到B. subtilisE. coli 的穿梭质粒pHT01上,构建了可用于多基因编辑的pHT-XCR6质粒。最后,通过B. subtilis非必需的蛋白酶基因(aprEeprnprEbprmprnprB )验证了该系统的多重基因编辑效果,可以实现B. subtilis中双基因敲除、多点突变和单基因插入。为同时实现转录抑制和激活功能,研究人员进一步将包括B. subtilis 的Ⅰ类转录激活因子(AbrB、ComA、MalR、ManR、RemA和Spo0A)、B. subtilis RNA聚合酶亚基(RpoE和RpoZ)、E. coli 来源的转录因子SoxS以及B. subtilis噬菌体phi29的P4蛋白在内的10种激活蛋白,分别融合到dCpf1的C端,并使用组成型启动子P43来表达荧光蛋白sYFP2、mKate2和mTagBFP2,以测试上述融合蛋白的多基因调控能力。结果发现,dCpf1融合RemA的激活强度最高,随后,利用设计的crRNA阵列,进一步证实了dCpf1-RemA融合蛋白具有同时抑制和激活B. subtilis多个基因的能力。最后,将该CAMERS-B系统用于调控N-乙酰氨基葡糖(N-acetylglucosamine, GlcNAc)和乙偶姻的合成途径。在GlcNAc合成途径中,将编码6-磷酸氨基葡萄糖乙酰转移酶的基因GNA1整合到B. subtilis 168基因组中,并使用强启动子Pveg替换编码GlcN-6-磷酸合酶的基因glmS的启动子和核酶区域,获得了WGN2菌株。在此基础上,利用CAMERS-B系统进一步敲除GlcNAc的分解代谢基因(nagAnagBnagP gamA)以及合成乳酸和乙酸的基因(ldhpta),GlcNAc的产量增加了1.51倍,达到2195 mg/L。另外,在乙偶姻合成途径中,选择分解乙偶姻代谢途径的基因(bdhAacoA)以及合成副产物乳酸和乙酸的基因(ldhpta)作为转录抑制的靶标,选择乙偶姻合成途径中的途径基因alsSD及其转录激活因子的基因alsR作为转录激活的靶标。通过构建针对bdhAacoAldhptaalsR的crRNA阵列,实现了CAMERS-B系统在乙偶姻合成相关途径中的转录抑制和激活,从而使乙偶姻的产量提高了44.8%,达到25.8g/L。因此,CAMERS-B系统不仅具有用于改造B. subtilis生产多种营养化学品的潜力,还为B. subtilis的基因组编辑和代谢工程改造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


1.3  基因调控元件与基因回路的设计


1.3.1  基本调节元件 

在合成生物学中往往需要不同的调节元件作用于基因的转录和翻译阶段,以调控基因或蛋白的表达。因此,启动子、核糖体结合位点(RBS)、SD序列和终止子等基本调节元件的优化是调节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基础。其中,启动子是决定转录和表达的重要遗传物质,可以对B. subtilis上的基因进行不同程度的调节(表2)。例如,Song等通过对B. subtilis内源性启动子的挖掘可以筛选出具有抗逆性的菌株,能在环境胁迫条件下(渗透压、高盐或高温)维持细胞生长和产物表达。研究人员具体是通过筛选B. subtilis中热激蛋白、细胞膜蛋白和对有毒金属具有抗性的蛋白的启动子,以绿色荧光蛋白GFP为报告蛋白,经过热休克、高盐或乙醇处理后,考察不同启动子在环境胁迫条件下相较于P43启动子的强度。结果表明,大多菌株在高渗透压下培养时显示出增强的荧光活性,并且强启动子PtrnQ表达的胞质蛋白β-半乳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活性相比P43表达这两种酶的活性都有显著增强。另外,除优化基本调节元件外,还可以组合优化不同的调节元件,使它们在转录翻译或蛋白水解水平上共同调节基因的表达。比如,Guiziou等利用组成型启动子、RBS和SsrA蛋白质降解标签文库,构建了一个模块化的表达操作单元,使GFP的表达水平展现了约14 000倍的动态范围,GFP浓度从0.05 μmol/L到700 μmol/L跨越五个数量级。因此,利用这个表达操作单元,可以不同程度地调节B. subtilis代谢途径上相关基因的表达。


表2  B. subtilis 表达系统常用的启动子


1.3.2  空间支架 

(1)核酸支架    核酸分子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具有很多优势,比如,通过锌指蛋白(zinc-finger protein, ZFP)或类转录激活因子(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s, TALEs)的核酸结合结构域,可以提供DNA/RNA-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核酸分子短链可折叠形成各种结构或组装成二聚体或多聚体,从而形成各种特定可编程的三维空间结构。因此,利用核酸分子自我组装形成的生物支架,具有很好的功能扩展性,比如,可以用于制作纳米生物材料,或用作向人体递送抗病药物的“桥梁”。在合成生物学中,基于核酸分子构建的DNA支架和RNA支架被广泛用于酶的空间组装以调节途径酶的比例和方向,提高酶的催化效率;或用于募集特异性蛋白,调控合成途径上相关基因的表达。

DNA支架用于途径酶的空间组装是一种具有潜力的翻译后策略,通过调节酶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控制合成途径中相关途径酶的代谢通量。例如,Liu等利用DNA支架对B. subtilis GlcNAc合成途径的两种关键途径酶的基因glmSgna1在空间上按照1∶2的比例进行组装优化后,能有效增强这两种途径酶的协同催化作用,使GlcNAc的产量提高至4.55 g/L。这可能是由于DNA支架促进了途径酶在空间上的相互作用,控制了中间代谢物的有效浓度,最终增加了目标代谢产物的积累。

RNA支架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非编码RNA分子,通过碱基配对规则进行合理设计,可以折叠形成具有不同特征的适体结构域,以募集通路酶或特异性蛋白来调控微生物的合成代谢。比如,在CRISPRa-CRISPRi基因编辑系统中,就是通过设计合适的RNA支架,使支架上的适体域募集相应的转录因子,形成的RNA-蛋白质复合物被引导到转录起始位点以激活或抑制靶基因的转录。此外,由于来源于E. coli 的MicC sRNA支架形成的二级结构可以有效阻断mRNA翻译,同时MicC sRNA支架可以通过结合Hfq蛋白增加抑制效率。基于此,Liu等将RNA支架成功应用于B. subtilis GlcNAc合成途径酶的调控上,通过设计anti-pfk sRNA和anti-glmM sRNA与Hfq共表达,能有效抑制GlcNAc合成竞争途径中糖酵解和肽聚糖合成模块的活性,单位细胞GlcNAc产率达到2.0 g/g (以干细胞重计)。因此,将核酸支架用于B. subtilis中来调节途径酶的比例或通过与特异蛋白结合用于调控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方面,具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2)基于功能膜微域的内源性空间支架    由于现有的空间支架都是通过外源设计引入的,容易造成细胞代谢负担或者引起代谢过程不稳定,因此,如果利用细胞自身结构类物质,设计和构建代谢负担小、生产过程稳定的三维空间支架来进行途径酶的空间组装,可以避免细胞代谢负担。在B. subtilis中,功能膜微域(functional membrane microdomains, FMMs)的存在使质膜发生区域化,且FMMs可以作为蛋白和酶的聚集平台。最近,Lv等发现FMMs具有较好的时空稳定性,可以用作组装途径酶的内源性空间支架。基于此,研究人员以B. subtilis合成GlcNAc为例,通过脚手架蛋白及其特异性结构域-SPFH(stomatin-prohibitin-flotillin-HflC/K)domain将GlcNAc合成所需的途径酶(GNA1, GlmS, Pgi和YqaB)依次锚定在FMMs空间支架上获取FMMs-多酶复合物系统,发现该系统可以显著提高GlcNAc的产量。进一步结合代谢模型和动力学分析发现,GlcNAc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FMMs-多酶复合物系统的存在可以形成一条较完整的底物通道,进而增加显著酶的催化效率。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FMMs-多酶复合物系统不仅可以显著提高产物的产量,而且随着SPFH domain表达量的增加,发酵后期细胞的裂解情况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很可能是因为SPFH domain的过表达有利于FMMs结构的稳定,而FMMs的稳定则可以增强细胞对微环境的适应性。


1.3.3  基因回路 

基因回路是通过设计或改造生物调控元件,使细胞感应中间代谢物或信号分子的变化,从而自动控制代谢途径上相关基因的表达。近年来,基于适配体的生物传感器被广泛用于动态调节产物代谢途径上相关基因的表达。例如,Niu等通过改造天然氨基葡萄糖-6-磷酸(GlcN6P)响应的glmS核糖开关及其突变体,可以动态控制GlcNAc合成竞争途径中糖酵解和肽聚糖合成模块的代谢通量,提高了B. subtilis中GlcNAc的产量。首先,研究人员引入trp 终止子以有效释放glmS 核糖开关的反馈抑制作用。然后,设计了glmS 核糖开关和及其突变体,可对代谢靶标实现不同程度的反馈抑制和激活。最后,利用GlcN6P作为配体,将生物传感器glmS核糖开关整合至6-磷酸果糖激酶基因pfk和磷酸葡糖胺变位酶基因glmM 的5'-端,可以分别动态抑制糖酵解和肽聚糖合成和途径的活性;同时,将glmS 核糖开关突变体M5(glmS 核酶切割位点AG→GG)整合至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基因pgi 的5'-端,可以动态增强GlcNAc合成途径的活性,最终使GlcNAc在B. subtilis中的产量从9.24 g/L提高至18.45g/L。总之,通过多个靶点动态控制与配体GlcN6P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可以在GlcNAc合成途径、肽聚糖合成途径和糖酵解途径之间实现代谢平衡,并且在没有副产物的情况下提高GlcNAc的产量。

值得注意的是,现有的适配体生物传感器大多只作用于非互补DNA元件,以致不能在生长细胞中复制。Deng等以2'-的岩藻糖基乳糖(2'-FL)为目标产物,基于配体凝血酶结合的适配体在B. subtilis中开发了一种体内双功能基因表达调控回路,用于动态调控2'-FL的合成。首先,研究人员证明了配体分子凝血酶与适体的结合可以诱导完全互补的双链DNA的解旋。然后,构建了双功能基因表达调控回路,包括用于上调基因的凝血酶结合DNA适体调控元件(TDC)以及用于下调基因的凝血酶结合RNA适体调控元件(TRC),可以使报告基因eGFP的表达范围控制在0.084~48.1倍。最后,利用该调控系统,可以动态上调2'-FL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fkpfutC 的表达,并下调基因purR 的表达,导致2'-FL的产量从24.7mg/L增加到674mg/L。

然而,同时实现代谢模块的动态调节和自发上调和下调基因仍然面临巨大挑战。最近,Wu等在B. subtilis中设计并构建了一个基于生物传感器、CRISPR和合成基因回路的代谢流量动态自发双重调控(autonomous dual control, ADC)系统,并成功将其应用于GlcNAc合成相关代谢网络的优化调控中。首先,利用B. subtilis中与氨基葡萄糖分解代谢相关的转录因子GamR的调控机制,设计了可以响应胞内6-磷酸氨基葡萄糖(GlcN6P)的生物传感器。随后通过将该生物传感器与基于CRISPRi的逻辑“非”门进行耦合,构建一种可同时对不同代谢模块进行动态自发上调与下调的ADC系统,并使用流式细胞仪对该系统进行了功能验证。然后利用该系统构建了一个反馈调节回路,来同时动态激活GlcNAc合成途径和动态抑制其主要的3个竞争途径(糖酵解途径、磷酸戊糖途径和肽聚糖合成途径)。在该反馈回路的调控作用下,当胞内的GlcN6P出现积累时,会促进GlcN6P流向GlcNAc合成途径;同时会对上述竞争途径产生弱化作用,从而进一步增加流向GlcN6P的代谢流。通过组装不同强度的激活模块与抑制模块,最终实现了GlcNAc合成的动态平衡与最优调控,GlcNAc的摇瓶产量由18.3 g/L提高到了28.0 g/L;最后,在15 L发酵罐上对该反馈回路的稳定性进行了验证,通过补料分批发酵GlcNAc产量达到了131.6 g/L。这种自我调节方法不需要任何外部控制水平,例如使用诱导分子或改变发酵环境条件,而且提出的可编程基因回路可以扩展至其他微生物细胞和代谢途径的工程化。


1.4  无细胞蛋白表达系统


无细胞蛋白表达系统(cell-free protein synthesis, CFPS),是一种相对胞内表达系统而言的开放表达系统。它是以外源mRNA或DNA为模板,利用原核或真核细胞抽提物的酶系,添加氨基酸、RNA聚合酶和能量物质等来表达蛋白质的体外翻译系统(图2)。利用无细胞蛋白表达系统,可以提高蛋白合成的效率,还可以通过掺入非天然氨基酸,在体外表达非天然蛋白质。尽管无细胞系统通过制备方法的优化得到了一些改进,但这些研究大部分集中在E. coli无细胞系统的改进上,而针对B. subtilis无细胞系统的报道较少。作为一种重要的GRAS模式生物,B. subtilis无细胞系统的开发可能更适用于广泛的微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和工业生物技术应用。比如,B. subtilis调控元件的无细胞系统在与体内研究结合时可发挥协同优势,经过多轮无细胞表征的工作流程可导致设计周期的快速迭代,从而有助于在体内进行最终的设计。


图2  无细胞蛋白表达系统


由于B. subtilis 168表达的异源蛋白质容易被其自身分泌的内源性蛋白酶降解,因此利用B. subtilis 168无细胞系统表达异源蛋白的能力有限,只能产生低产量的报告蛋白GFP(小于0.3μg/mL)。因此,研究人员选择蛋白酶缺陷菌株B. subtilis WB800N作为出发菌株,通过工程化启动子文库表征的遗传调控元件来优化B. subtilis WB800N无细胞系统,对58种不同类型启动子构建的无细胞GFPmut3b体系进行初步筛选,在体外利用B. subtilis WB800N细胞提取物一起表达GFPmut3b,通过GFPmut3b的表征确定了几种不同强度启动子的B. subtilis WB800N无细胞体系。改良的B. subtilis WB800N无细胞系统能够进行持续数小时的无细胞转录翻译反应,并产生多达0.8 µmol/L GFPmut3b,是B. subtilis 168无细胞转录翻译系统(0.011µmol/L GFPmut3b)的72倍。最后将B. subtilis WB800N无细胞系统应用在诱导型表达系统中,以肾素荧光素酶为报告蛋白,证明了B. subtilis WB800N无细胞转录翻译系统对异源蛋白的生产和表征具有潜在的适用性。除启动子的转录强弱外,影响B. subtilis WB800N无细胞系统表达异源蛋白的效率可能还包括其他因素,例如,在无细胞系统表达蛋白质过程中,产生的乳酸、乙酸或无机磷酸盐会导致体系的pH值发生变化,这也可能对无细胞体系有害。而这些限制因素可以通过使用其他能源得以缓解,比如,麦芽糖是一种能在E. coli 无细胞表达系统中消耗抑制性无机磷酸盐的碳源物质。通过这些潜在抑制因素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提高B. subtilis无细胞表达系统的效率,从而快速、大量生产具有高营养价值的功能性蛋白。


2  基于内源性调控系统构建的B. subtilis底盘细胞


2.1  Sec分泌途径


B. subtilis因其具有良好的分泌能力可以作为工业酶的生产宿主,然而B. subtilis容易分泌大量蛋白酶,造成异源蛋白的降解,这主要归因于B. subtilis中Sec分泌途径存在的几个瓶颈:转位酶的靶向性差、分子伴侣的缺乏以及异源蛋白的不正确折叠。在B. subtilis中,主要有四种组分(信号识别粒子、转位酶、信号肽酶和分子伴侣)参与Sec分泌途径。Chen等通过对这四种分泌组分涉及的23个基因或操纵子进行过表达,发现了影响异源蛋白分泌的关键因素是PrsA脂蛋白和DnaK分子伴侣的缺乏。PrsA脂蛋白可以促进蛋白质的有效折叠,而DnaK分子伴侣参与异源蛋白的折叠,可以使聚集最小化以稳定前蛋白的易位构象。随后研究人员将PrsA和DnaK两种蛋白一起共表达,发现报告蛋白α-淀粉酶AmyL和AmyS的分泌量分别提高了9倍和12倍,酶活分别提高了1.6倍和1.7倍,进一步说明了这四种分泌组分对异源蛋白表达的重要性。因此,改造后的B. subtilis可作为异源蛋白表达的优势宿主。此外,通过Sec分泌途径改造的B. subtilis还可以用于疫苗的开发,特别是抗原与孢子外壳蛋白融合的B. subtilis孢子。


2.2  群体感应系统


B. subtilis作为一种土壤微生物,具有在复杂且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的能力,细胞通过复杂的信号转导系统来响应各种各样的胞外刺激。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 QS)是微生物间通过化学信号分子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形式,当细菌随菌体生长所分泌的信息分子达到一定的浓度阈值后,菌群检测到信号分子并通过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对菌群数量的变化作出回应。B. subtilis通过群体感应效应可以控制感受态和孢子的形成(图3),从而促进细胞群体之间相互协调,以更好地适应胞外环境变化。


图3  B. subtilis 中感受态和芽孢的形成过程


B. subtilis中,感受态的形成受到两种感受态因子(ComX和CFS)的调节,当细胞达到一定的数目,感受态因子的浓度积累到一定临界值时诱导感受态的形成。由comQ编码的ComQ蛋白经修饰处理后,产生具有活性的信号分子ComX并分泌到胞外,使信号感应蛋白ComP发生自磷酸化,随后该酶将相应的应答调节蛋白ComA磷酸化,磷酸化的ComA和srf 操纵子结合,激活该操纵子的转录产生ComS蛋白,ComS与ClpC、ComK、MecA蛋白一起参与接下来的信号传导,细胞进入感受态状态。CSF发挥作用的方式与ComQ有一些不同,由phr 编码的CSF前体在跨膜转运后形成成熟的CSF,当胞外的CSF浓度达到一定浓度时,通过Spo0K转运至胞内,通过抑制RapC的活性从而促进ComA的磷酸化,促进感受态的形成。基于上述原理,Guan等利用参与信号传导的srf 操纵子的启动子PsrfA,构建了一种不需要添加诱导剂的细胞密度依赖型B. subtilis表达系统,可以实现菌体的高密度生长及异源蛋白氨肽酶和纳豆激酶的高效表达。而芽孢的形成主要受到组氨酸激酶KinA-E和转录因子Spo0A的调节:Spo0A受到群体响应信号分子Phr-Rap的调节,经过组氨酸激酶KinA-E和两个磷酸转移蛋白Spo0F和Spo0B的作用,Spo0A被磷酸化,调控相关靶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芽孢的形成。Rap60不仅可抑制Spo0A磷酸化水平,也可以抑制KinA的活性,而Rap60则可以被响应细胞密度的信号分子Phr60所抑制。基于该原理,Cui等在B. subtilis中开发了一种Phr60-Rap60-Spo0A双功能群体响应调控系统,细胞浓度增加可同时激活和抑制多个基因模块系统的表达,并将该系统动态控制B. subtilis 168中七烯甲萘醌的合成途径,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2.3  Ⅰ型毒素/抗毒素调控系统


Ⅰ型毒素-抗毒素系统是一种在转录后调节B. subtilis基因表达的调控系统。Ⅰ型毒素大多数属于噬菌体区域编码的蛋白,少数属于YhzE蛋白家族。根据Ⅰ型毒素氨基酸序列的比对结果,可以分为4种毒素家族:TxpA/BsrG、BsrH/BsrE、YonT和YheZ。抗毒素是一种反义RNA,抗毒素反义RNA与靶向毒素mRNA的3′端互补,形成的毒素/抗毒素mRNA复合物可以改变毒素mRNA的稳定性,从而抑制毒素的表达。在B. subtilis中主要有5种Ⅰ型毒素-抗毒素系统:TxpA/RatA、BsrG/SR4、BsrH/as-BsrH、BsrE/as-BsrE和YonT/as-YonT。其中,BsrG/SR4 是一种新型的Ⅰ型毒素-抗毒素系统,位于基因组的SPβ 噬菌体区域。bsrG基因编码的BsrG蛋白是一种使B. subtilis细胞裂解的短肽,而sr4基因转录生成的Sr4是一种非编码调控RNA,它能结合bsrG基因转录生成的mRNA,从而形成Sr4/bsrG mRNA复合物。在该复合物中,bsrG mRNA和Sr4结合形成双链区,进而被RNase Ⅲ酶识别并切割,同时在其他RNase的作用下,bsrG mRNA的半衰期显著降低,使bsrG mRNA的RBS区域会形成局部的双链,从而使bsrG 的翻译受到影响,最终导致BsrG的表达被削弱。基于上述原理,Yang等利用bsrG-sr4毒素-抗毒素系统,构建了高效的转录后基因表达调控系统(modulation via the sRNA-dependent operation system, MS-DOS),利用MS-DOS系统对B. subtilis中靶基因的抑制效率最高可达89.1%。


2.4  碳代谢分解阻遏作用


葡萄糖作为一种细胞生长所需的速效碳源,许多细菌会优先利用葡萄糖作为碳源,当葡萄糖供应耗尽时才使用其他辅助碳源,从而导致培养基中次级碳源的利用率较低,这种现象称为碳分解代谢物阻遏(carbon catabolite repression, CCR)。由于工业生产发酵中往往以廉价原料为碳源,比如木质纤维素生物质,而CCR作用是木质纤维素生物质发酵的主要限制,因此,解除CCR作用对菌体同时利用多种碳源至关重要。在B. subtilis中,CCR作用是由一种全局转录调节因子CcpA发生磷酸化引发的,其活性是由磷酸化辅因子HPr通过代谢物控制的激酶HPr催化激活的。HPr在HPrK的催化下自磷酸化,CcpA与磷酸化的HPr结合形成三元复合物,从而抑制分解其它碳源相关基因的表达,使菌体优先消耗葡萄糖(图4)。因此,要解除CCR作用,关键是需要抑制CcpA和HPrK两种酶的活性。Reu等通过敲除ccpA基因获得的突变株可以有效利用木质纤维素,并且突变株与B. subtilis 168有相同的生长速率,ccpA基因的敲除不影响细胞的生长。此外,有研究报道同时敲除ccpAhprK基因,也能有效缓解CCR作用,提高葡萄糖的消耗量,使B. subtilis突变株在含有过量葡萄糖的培养基中正常生长,从而促进核黄素的合成。


图4  B. subtilis中碳分解代谢阻遏作用


B. subtilis 底盘细胞的应用


目前,利用B. subtilis底盘细胞已生产出多种天然生物化学品和工业酶(表3),如七烯甲萘醌、核黄素、鲨肌醇、软骨素、L-天冬酰胺酶、β-环糊精糖基转移酶、N-乙酰氨基葡萄糖等。以四种生物产品(N-乙酰氨基葡萄糖、七烯甲萘醌、核黄素、透明质酸)和β-环糊精糖基转移酶等工业酶为例,来简要介绍B. subtilis底盘细胞的设计与应用(图5)。


表3  B. subtilis 底盘细胞生产的典型生物化学品和工业酶


图5  B. subtilis 底盘细胞的构建示意图


3.1  N-乙酰氨基葡萄糖


N-乙酰氨基葡萄糖(N-acetylglucosamine, GlcNAc)是氨基葡萄糖的乙酰化衍生物,被广泛应用于维持骨关节健康以及治疗骨关节疾病。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CRISPR基因编辑、空间支架、核糖开关和生物传感器等工具从多方面改善优化了GlcNAc的合成途径,显著提高了B. subtilis中GlcNAc的合成效率。例如,Liu等首先将GlcN-6-P合成酶(GlmS)和GlcN-6-P乙酰化酶(Gna1)引入B. subtilis中成功构建了GlcNAc合成途径。随后,研究人员利用DNA支架增强了GlcNAc代谢合成中两种途径酶的协同催化作用,利用RNA支架抑制了GlcNAc合成竞争途径中糖酵解和肽聚糖合成模块的活性。最后,为进一步提高GlcNAc的产量,研究人员结合动力学模拟以及动态代谢组学发现了GlcNAc-6-P与胞内GlcNAc之间存在无效循环,这可能是GlcNAc合成途径的限速步骤。通过敲除重组菌BSGN中葡萄糖激酶编码基因glcK阻断了无效循环,导致GlcNAc的生产率增加了2.3倍。

此外,通过设计新的代谢途径也可以提高B. subtilis的生产效率。Gu等通过重新设计中心碳和氧化还原代谢途径,有效提高了B. subtilis中GlcNAc的产量。首先,研究人员删除GlcNAc合成途径中编码丙酮酸激酶的基因pyk和编码2-脱氢-3-脱氧庚糖酸醛缩酶的基因kdgA,分别阻止烯醇式丙酮酸磷酸(PEP)途径和戊糖磷酸途径中丙酮酸的合成,推进糖酵解的碳通量通过碳重排进入GlcNAc合成途径。随后,删除编码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的基因pckA,以减轻由PEP积累引起的反馈抑制;使用强启动子P43替换编码丙酮酸羧化酶的基因pycA的天然启动子,删除由苹果酸脱氢酶催化生成丙酮酸途径中的基因melAmalSywkAytsJ,异源引入编码丙酮酸羧化酶的基因bacpycA,从而将丙酮酸拉回TCA循环,以减少丙酮酸的碳溢出。然后,引入一个P43启动子控制的glmS 基因,以促进GlcNAc的合成。最后,研究人员引入4种独立于NAD(P)合成反应的酶(丙酮酸铁氧还蛋白氧化还原酶、甘油三磷酸铁氧还蛋白脱氢酶、固氮酶铁蛋白NifH和苹果酸醌脱氢酶)来平衡氧化还原电位,重新建立了氧化还原代谢途径。通过对上述碳和氧化还原代谢途径的重新设计,碳通量可以定向流入GlcNAc合成的3种前体中(果糖-6-磷酸酯、乙酰辅酶A和谷氨酰胺),同时阻止副产物丙酮酸的碳溢出,从而提高的GlcNAc摇瓶产量至24.5 g/L。


3.2  七烯甲萘醌


七烯甲萘醌(menaquinone-7, MK-7)是一种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在凝血和预防骨质疏松症方面发挥关键作用。Cui等根据B. subtilis中芽孢形成的原理,利用级联信号分子Phr60和Rap60设计并构建了群体响应调控系统:在细胞生长过程中,随着细胞密度增加,Phr60不断积累,抑制Rap60,从而使得Spo0A磷酸化启动,且Spo0A-P进一步结合至启动子上执行调控功能。首先对B. subtilis中受碳饥饿和群体响应系统共同调控的转录因子Spo0A进行改造,通过敲除组氨酸激酶KinB、芽孢产生基因spoiiA-spoiiE 以及信号分子PhrA-B,使转录因子Spo0A仅受群体响应信号分子Phr60-Rap60的级联调控;进一步通过调节启动子上Spo0A-P结合位点的序列、个数与位置,构建具有不同强度的启动子文库,获得了最佳激活型启动子PspoiiA和最佳抑制型启动子PabrB,以实现基因的上调和下调。通过以上研究,成功构建了具有双重调控功能的Phr60-Rap60-Spo0A群体响应系统。最后,利用该系统对B. subtilis中MK-7复杂代谢网络中的关键合成基因模块和竞争基因模块进行系统优化和全局调控,使摇瓶中MK-7的产量从9 mg/L提高到360 mg/L,提高了40倍。为进一步提高MK-7产量,研究人员针对B. subtilis静置培养时形成的生物膜能够有效增加MK-7产量的这一现象,通过比较转录组学、蛋白质飞行质谱等技术揭示了细胞膜和电子转移是促进MK-7合成的重要因素。通过KEGG分析了影响生物膜形成的差异基因,并对促进生物膜形成的11种差异基因在前期构建的工程菌BS20中进行过表达后,MK-7的产量均有显著提高,特别是过表达一种参与信号转导的基因BSU02000时,MK-7的产量从9.02 μg/mg增加至42.5 μg/mg。此外,研究人员通过蛋白质飞行质谱,发现甲萘醌-细胞色素还原酶QcrA-C对MK-7的合成具有明显作用。因此,研究人员在工程菌BS20中使用启动子P43同时过表达BSU02000基因和编码QcrA-C的基因,在摇瓶中MK-7产量达到了410 mg/L。总之,研究人员通过群体响应的动态调控和比较转录组来调控MK-7的合成,为构建B. subtilis底盘细胞以生产类似生物产品提供了有效策略。


3.3  核黄素


核黄素(riboflavin, RF)是维持人和动物机体正常物质代谢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内以黄素腺嘌呤二核甘酸和黄素单核甘酸的形式存在,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和制药行业。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增加RF前体供应、调节中心碳代谢、以及分析细菌转录组等方面,不断改善了RF在B. subtilis中的生物合成。嘌呤核苷酸是RF合成途径中的一个重要前体。Shi等对嘌呤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purFpurMpurNpurHpurD)进行过表达后,将B. subtilis PK-P菌株合成核黄素的产量提高了25%。此外,通过敲除编码嘌呤操纵子阻遏物的基因purR后,合成嘌呤的相关基因的相对转录水平上调了约380倍,并进一步通过定点诱变引入编码酰胺基转移酶的基因purF后,获得的purF-VQW 突变菌株合成核黄素的产量比对照菌株增加了3倍。Wang等对来源于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中编码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基因zwf 和编码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的基因gnd 进行定点诱变,以消除B. subtilis细胞内代谢物的变构抑制作用,在摇瓶培养中共表达突变的zwf gnd 脱氢酶,可以使B. subtilis合成核黄素的产量提高31%,并发现工程菌株在戊糖磷酸途径中检测到的代谢物浓度较高。因此,推断增强戊糖磷酸途径可以有助于核黄素的生物合成。

此外,通过细菌转录组的分析可以确定RF代谢合成中新的调控靶标。Shi等对生产核黄素的B. subtilis RH33和野生型B. subtilis 168菌株进行了转录组分析,并结合核苷酸测序和细胞内代谢物浓度的测量,确定了RF合成途径中的两个关键途径酶可以用来改善核黄素的生产。转录组的数据表明,pur操纵子和编码全局调控因子PurR的基因在B. subtilis RH33中均被下调。PurR的活性受到嘌呤合成前体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的调节,而低浓度的PRPP前体供应是限制B. subtilis RH33合成核黄素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人员对B. subtilis RH33中合成PRPP前体的两个关键酶基因prsywlF共表达,可以有效提高核黄素的产量,在5L分批补料发酵中的产量达到15 g/L。在这项研究中,基于系统生物学的转录组学分析有助于确立新的合成代谢靶标,以便进一步改善B. subtilis中核黄素的产量。


3.4  透明质酸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是由两个双糖单位D-葡萄糖醛酸及N-乙酰葡糖胺组成的高分子量酸性黏多糖,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化妆品和食品工业领域。Yang等通过异源引入透明质酸合酶基因hasA,实现了透明质酸在B. subtilis中的表达,并通过构建MS-DOS调控系统对透明质酸合成竞争途径关键基因zwfpfkAgalE的表达进行下调,能够提高透明质酸产量。首先,研究人员分析了B. subtilis内源启动子的表达强度与生长时期的关系,获得了不同生长时期表达的不同强度的启动子,包括对数期表达的启动子、稳定期表达的启动子和生长持续表达的组成型启动子。随后通过改造Ⅰ型毒素-抗毒素系统bsrG/sr4,在B. subtilis中构建了依赖于Sr4的MS-DOS转录后基因表达调控系统,并对Sr4进行不同长度的截短,分析突变体对靶基因GFP表达的抑制效率,证明了调控RNA Sr4的核心区域是位于其3'端的33 bp序列。最后,利用MS-DOS转录后基因表达调控工具对HA合成途径的竞争途径(磷酸戊糖途径、糖酵解途径和细胞壁多糖合成途径)进行调控,分别对催化葡萄糖-6-磷酸流向磷酸戊糖途径的基因zwf、催化果糖-6-磷酸流向糖酵解途径的基因pfkA、催化UDP-葡萄糖流向细胞壁多糖合成途径的基因galE,以及催化UDP-N-乙酰氨基葡萄糖胺流向细胞壁多糖合成途径的基因murAAmurAB mnaA的表达进行下调。由于有些被调控的代谢途径涉及细胞的基本代谢过程,过度的抑制反而可能会导致HA产量的降低。因此,选择3种不同强度(弱、中、强)的组成型启动子PhemA、Pasd和PcitZ来启动Sr4的转录抑制,对上述基因的表达进行不同程度地下调。结果表明:当分别对zwfpfkAgalE基因的表达下调时,HA的产量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最高产量达到1.52g/L,与对照相比提高了60.0%。因此,下调zwfpfkAgalE三个基因的表达强度能够减弱磷酸戊糖途径、糖酵解途径和细胞壁合成途径对HA合成途径的竞争,从而促进HA产量的提升。


3.5  典型工业酶


B. subtilis底盘细胞不仅可以用于代谢合成各种天然化学品,同时是生产工业酶的重要细胞平台。例如,B. subtilis ATCC 6051a 是一种用于工业化生产重组蛋白的菌株,与B. subtilis 168相比,ATCC 6051a菌株的转化性能较差,并且在发酵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泡沫和高抗性的芽孢。为提高ATCC 6051a菌株作为工业表达宿主的适用性,Zhang等通过CRISPR-Cas9系统,构建了包含靶标特异性的sgRNA、Cas9和同源修复模板的多合一敲除质粒,可以敲除ATCC 6051a中与芽孢形成相关的5个基因(srfCspoIIACnprEaprEamyE ),最终获得的突变株ATCC 6051a BS5在发酵过程中对芽孢的形成具有较大的抵抗力,并且胞外分泌的最高β-环糊精糖基转移酶(β-CGTase)活性达到277.8 U/mL,是对照菌ATCC 6051a的2.5倍。此外,通过改善B. subtilis的遗传调控系统,比如,过表达Sec分泌途径中的脂蛋白和分子伴侣等组分可以有效提高α-淀粉酶在B. subtilis中的表达量;或是利用感受态形成过程中的群体感应效应,构建的一种基于srfA启动子核心区域改造的B. subtilis自诱导表达系统,可以用于高效生产异源蛋白氨肽酶和纳豆激酶。因此,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和B. subtilis的自身遗传调控机制,也能构建优良的B. subtilis底盘细胞用于生产各种工业酶。


4  展 望


B. subtilis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生产菌株,通过代谢工程改造已开发出不同类型的底盘细胞,广泛用于天然生物化学品的合成和工业酶的表达。然而,B. subtilis底盘细胞的设计仍然面临一些挑战。首先,尽管基于RNA-蛋白质复合物开发并依赖于碱基对引导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已广泛用于转录调控,与计算蛋白质设计相比,核酸设计,特别是混合RNA和蛋白质或核蛋白的复合物的设计仍然特别薄弱。为进一步扩展核酸设计,可以从设计有效折叠途径的角度将RNA折叠动力学结合到设计算法中,以及通过整合RNA和蛋白质设计的框架来预测并且设计解决核酸、核蛋白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关系。核酸设计的扩展有助于设计与生物传感器相关的RNA配体结合结构域,可以用于改善酶和核糖体内的RNA催化位点,或用于RNA指导的CRISPR基因编辑系统中RNA-蛋白质复合物的改进。其次,尽管已开发出生物传感器、核糖开关等调控元件用于动态调节代谢合成途径上相关基因的表达,然而响应这些调控元件的中间代谢物通常是合成途径上某一特定的生物大分子,从而限制了调控元件的使用范围。因此,如何设计响应生物小分子的调控元件使细胞可以动态控制多条代谢途径上基因的表达,或如何扩大某一特定生物分子的响应浓度范围使细胞不同程度的激活或抑制基因的表达,是目前设计生物传感器面临的主要问题。这可以通过高通量筛选基于转录因子的生物传感器来响应生物小分子的浓度变化,或基于Capture-SELEX技术更有效地筛选出性能优良的核酸适体,以便更广泛的应用到B. subtilis底盘细胞的设计和构建中。最后,通过开发特定的tRNA/氨酰tRNA合成酶系统、核糖体和基因组重编码的生物,不仅可以扩展B. subtilis遗传密码系统的蛋白质表达规模,还可以为B. subtilis重编码多种非天然氨基酸奠定基础。





文章来源:“合成生物学期刊”公众号


为满足更多科研工作者的需求,蔻享平台开通了各科研领域的微信交流群。进群请添加微信18019902656(备注您的科研方向)小编拉您入群哟!
蔻享网站www.koushare.com已开通自主上传功能,期待您的分享!

欢迎大家提供各类学术会议或学术报告信息,以便广大科研人员参与交流学习。

联系人:李盼 18005575053(微信同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