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直播】【RSC英国皇家化学会】科学创造营 | 名师讲堂系列报告会“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设计和应用”专场

KouShare 蔻享学术 2022-07-16







本期科学创造营名师讲堂报告会为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 Chem Soc Rev「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设计和应用」专场。特邀李丹教授(暨南大学)和臧双全教授(郑州大学)担任主持,并邀崔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赵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王博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张振杰研究员(南开大学)分享研究进展。
6 月 23 日(星期四) 15:00,科学创造营,锁定周四下午,让我们共同进步!

直播信息

报告题目

科学创造营 | 名师讲堂系列报告会“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设计和应用”专场

报告人(单位)

崔勇 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赵新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王博 教授(北京理工大学)

张振杰 研究员(南开大学)

报告时间

2022年6月23日( 周四 )15:00

主办方

RSC英国皇家化学会

直播二维码


直播海报


活动日程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设计和应用”专场

时间:6 月 23 日 15:00(北京时间)

15:00-15:10

Introduction

15:10-15:40 

手性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设计合成

崔勇  上海交通大学

15:40-16:10

等级孔二维共价有机框架

赵新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16:10-16:40

晶态多孔聚合物及其在有害物质捕捉与催化转化领域的应用 

王博  北京理工大学

16:40-17:10

晶态智能材料的理性设计与功能调控

张振杰  南开大学



主讲人介绍

崔勇 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报告题目:手性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设计合成
崔勇,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 年获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所物理化学博士学位,随后在中国科技大学、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5 年加入上海交通大学。主要从事手性多孔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曾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7 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20 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赵新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报告题目:等级孔二维共价有机框架
赵新,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94 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2003 年在中科院上海有机所获得博士学位, 随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 年 5 月起在上海有机所建立研究课题组,2017 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机多孔材料和超分子化学。

王博 教授(北京理工大学)
报告题目:晶态多孔聚合物及其在有害物质捕捉与催化转化领域的应用 
王博,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导,副校长,中国科协常委,高能量物质前沿科学中心主任。于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美国密歇根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分别获硕士、博士学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第二批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获“科睿唯安世界高被引科学家”,“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北京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从事新型纳米多孔材料和仿生开放框架聚合物理论与设计及其在关键分离过程、生物医学和能源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在 Nature, Nature Materials, JACS, Angew 等学术期刊上发表 80 余篇论文,论文 SCI 他引超过 13000 次;获美国授权专利 6 项,获中国授权发明专利 8 项。担任科技部重点专项总体组专家,教育部科技委委员;担任国际 IZA 学会 MOF 常务理事,国际电化学能源科学院(IAOEES)理事,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理事,中关村氢能技术联盟副理事长,中国交通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会理事。安全与环境学报副主编、中国化学快报、中国化学学报等杂志编委。

张振杰 研究员(南开大学)

报告题目:晶态智能材料的理性设计与功能调控
张振杰,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研究员,主要从事晶态智能材料、高效分离介质的研究。发表论文 114 篇,近五年以通讯作者发表论文 51 篇,包括 Nat. Sustain.(1 篇)、Nat. Rev. Chem.(1 篇)、Nat. Commun.(2 篇)、J. Am. Chem. Soc.(5 篇)、Angew. Chem. Int. Ed.(13 篇)、CCS Chem.(1 篇)、ACS Cent. Sci.(2 篇)、Acc. Chem. Res.(1 篇)、Chem. Soc. Rev.(1 篇)等;获批或申请中国发明专利 30 件,美国专利 2 件。获中国化学会首届菁青化学新锐奖、美国化学会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等,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天津市杰青,并担任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与 Crystal Growth&Design 等期刊编委。

特邀主持

李丹 教授(暨南大学)

李丹教授现任暨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广东省功能配位超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1984 年于中山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此后在汕头大学工作。1988 年至 1993 年在香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导师支志明院士,毕业后返回汕头大学,并于 2001 年升任教授。2016 开始在暨南大学工作。从事超分子配位化学的研究,致力于超分子配位自组装材料的设计合成、结构形貌及其基于发光、孔性和手性的功能应用研究工作。已在 Nature、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Chem. Sci. 等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270 多篇。2008 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4 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4 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19 年获得广东省丁颖科技奖,2022年获得暨南大学“国华杰出学者奖”。


臧双全 教授(郑州大学)
臧双全,郑州大学化学学院博士生导师、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河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持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基金委重大研发计划重点项目等多项重要科研项目。担任中国化学会分子聚集发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晶体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分子筛专业委员会委员、Aggregate 期刊副主编、《中国化学快报》副主编、Crystal Growth & Design 期刊Topic Editor、《无机化学学报》编委。发表系列高水平研究论文,包括 Nat. Chem.,Natl. Sci. Rev.,Sci. Adv., Nat. Commun.,(2 篇) JACS .,(12 篇)Angew. Chem.,(18 篇)Adv. Mater.,(6 篇)Chem. Soc. Rev.,(3 篇)等。所有发表论文被引用超过 14000 次,H-index 为 66。参与撰写 3 部英文专著。

扩展阅读

 

1.【RSC英国皇家化学会】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学术论坛

2.【RSC英国皇家化学会】OCF 云研讨 | 自由基参与的化学转化在线论坛

3.【RSC英国皇家化学会】环境类期刊 Environmental Science: Advances 专场

4. 英国皇家化学会-山东大学青年学者论坛

5. 英国皇家化学会线上报告会

编辑:王媛媛

蔻享学术平台,国内领先的一站式科学资源共享平台,依托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的科研力量,聚焦前沿科学,以优化科研创新环境、传播和服务科学、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为宗旨,打造优质学术资源的共享数据平台。



版权说明: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媒体转载和摘编,并且严禁转载至微信以外的平台!


原创文章首发于蔻享学术,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蔻享学术立场。

转载请在『蔻享学术』公众号后台留言。


点击阅读原文~发现惊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