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直播】【深海舷窗】塑料的环境归趋:从陆地到深海

KouShare 蔻享学术 2023-02-10



活动名称:

塑料的环境归趋:从陆地到深海

活动时间

2023年2月10日(周五)10:00

报告嘉宾:

曾永平

主办单位: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深海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心

直播通道

蔻享学术直播间

识别二维码,即可观看直播。


报告人介绍


曾永平


曾永平,暨南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院长。1982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化学学士学位,1985年获中山大学物理化学硕士学位,1992年获美国南加州大学化学系化学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04年归国工作至今;曾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6–2010)。2007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学院创新文化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8年作为学术带头人获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2015年入选广东省第四批“南粤百杰”计划。曾永平长期从事环境地学化学研究,在有机污染物的区域环境过程和人体暴露风险等方面做出了系统性创新成果。他构建了新型被动采样方法体系,为系统研究污染物的区域环境迁移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阐明了人为活动对有机污染物在近海环境中演化归趋的影响机制;首次以人类发展指数为主预测因子创建了估算全球河流塑料入海通量的模型,纠正了国外研究高估全球尤其是中国河流塑料排放强度的偏差;精细评估了有机污染物的水生物与人体暴露以及潜在健康风险。培养的研究生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一次(2011),多次获得院长特别奖、院长优秀奖、“朱李月华”奖学金等奖项;本人三次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2009、2011、2013)、一次获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2011)、一次获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2009)。目前担任国际环境科学权威刊物Environmental Pollution主编等学术兼职。


报告简介


随着全球塑料的总产量逐年增加,塑料的环境排放量也在快速攀升。除了被回收、焚烧、填埋的部分之外,相当比例的废弃塑料被排放至环境中。这其中,大部分留在陆生环境,但相当一部分废弃塑料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海洋;而河流输运入海则是塑料废弃物由陆地向海洋输送的重要途径。Jamback等人最先提出了Mismanaged Plastic Waste (MPW)的概念,估算了从全球海岸线进入海洋的塑料通量。随后,陆续有人利用MPW的思路估算了全球河流塑料通量,但模型估算值与实际野外测量值相差较大。为了进一步改进河流塑料入海通量的模拟方法,我们建立了以人类发展指数(HDI)为主要预测因子的模型体系,所得到的预测值与实测值更为吻合,并估算了世界各国河流对海洋塑料污染的贡献。与此同时,我们发现经河流进入海洋的塑料量仍远远高于海洋表层可观测到的塑料废弃物的量。2021年Science的一篇文章认为河流微塑料(等价于塑料)通量被高估了,实际上海洋并不存在汇的问题,但他们的估算值与我们之前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因此,河流排入量与海洋表面塑料废弃物总量的巨大差异仍需要合理的理论来解释。我们认为,深海埋藏作为陆地排放塑料的汇是最有可能解释该差异的理论之一。近年来的的野外监测已经获得了深海塑料分布的数据,但已有的模拟结果未能重现塑料的分布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已有模型只考虑了塑料上生物膜的形成和脱落,导致塑料碎片只能在一定深度范围的水体中震荡。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考虑了碳酸钙在塑料上的沉积,应用更好的流体动力学方程来模拟塑料在深海环境中的动力学过程,模拟结果证实塑料碎片能较快沉积在深海海床。





推荐阅读

【深海舷窗】张鑫研究员:深海热液/冷泉的原位探测与长期观测>>

【深海舷窗】刘传周研究员:西南印度洋脊太古代克拉通型地幔的发现及其成因>>

深海魅影--载人深潜器视野下的深海之谜>>

首届深海科学与矿产资源青年学术研讨会>>

【重磅发布】蔻享会议服务系统正式上线>>

2022(第四届)水环境发展论坛>>

【“沉积之声”学术论坛】深时陆地古气候与古生态>>

从深海到南极>>

为了繁衍,稀有的深海生物开发出雌雄同体>>

深海测温计——地震波?>>

编辑:吴良秀

蔻享学术 平台


蔻享学术平台,国内领先的一站式科学资源共享平台,依托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的科研力量,聚焦前沿科学,以优化科研创新环境、传播和服务科学、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为宗旨,打造优质学术资源的共享数据平台。

识别二维码,

下载 蔻享APP  查看最新资源数据。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报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