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00后立遗嘱,让“身后之事”不再是虚无与黑暗
00后已经开始立遗嘱了?这可真不是开玩笑。中华遗嘱库发布的《2020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显示,近4年来,80、90后立遗嘱的人数翻了6倍,截至2020年12月31日,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最年轻的遗嘱人只有17周岁。
这样的数据我们并不感到意外。早在2019年,一位25岁的姑娘就因在生日当天立遗嘱而等上热搜;退役职业电竞选手若风在参加真人秀节目时找到律师立遗嘱,也引发过一片哗然。
在生命的盛夏却“操心”叶落之事,这并非如众多网友所说的“闲的”,其意义也远不止于“未雨绸缪”。
一方面,近年来,尤其是新冠疫情发生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感悟,频频发生的年轻人猝死或意外死亡等事件更是让“健康”“生死”等议题多次介入公共讨论。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便是,在新冠疫情的非常时期,中华遗嘱库在非常时期开通了“微信遗嘱”功能,一个多月有近千人通过微信订立遗嘱。
更为核心的意义在于,遗嘱“年轻化”的过程伴随着遗嘱内涵的拓展,年轻人对遗嘱的理解超脱了单纯分配财产、交代后事的单向逻辑,弥散为一种情感的表达,一种对于人生意义的追求。
笔者是一位90后,身边不乏已经立了遗嘱的同龄人,他们中有的是为了兑现对所爱之人的在乎与承诺,有的是为了让生活更加心安而没有后顾之忧,有的是为了对自己过往的人生进行梳理。从内容上看,他们大多数人会给爱人、家人留下心里话,而这些话,平时很难向对方亲口说出。
当遗嘱不仅是一份交代,更是爱与传承,在年轻人们身上我们看到,冷冰冰的生死之外,遗嘱还有着很多温暖的含义。
安排“身后之事“,与其说是终结,不如说是延续。《寻梦环游记》中有一段很火的台词,“人的一生要经历三次死亡,第一次是生物学意义的死亡,第二次是下葬后意味着在这个社会不复存在,第三次是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也把你忘记”。
谁也无法精准描述死亡后的样子,但是人与宇宙,与万物,与所爱之人的联系,岂是轻易终结的?联系在,生命就还在以另外的形式存在着。如此说来,那些立遗嘱的年轻人,是不是在让死亡不再是一片虚无与黑暗?
对待生死的态度折射出的是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年轻人正以更加多元而开放的视角看待死亡。
与很多老年人将立遗嘱作为“不吉利”的事情来对待不同,年轻人们将其作为珍惜当下,好好生活,规划未来的一种表达载体,这无疑是一种社会观念的进步。
今年清明节前夕,一些高校开设的“死亡教育课”引发关注。面对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死亡教育本身其实是生命教育,应当成为年轻人们的必修课。“遗嘱年轻化”就是这样一堂课,让他们在人生最好的年纪去思考,该如何实现此生的意义,以及,生命该如何延续?
即使从最功利的角度来说,年轻人立遗嘱也能反映出他们规则意识的增强,国家遗嘱体系的不断完善等等,这同样是社会治理体系进步的表现,毕竟,因年轻人意外死亡导致的遗产纠纷并不少见。
由于年轻人的人生才刚刚起步,对于那些没来得及写进遗嘱的财产,也有相关规定,比如当事人可以重新立遗嘱以变更或撤销之前的遗嘱;与此同时,游戏账号、微信号、QQ号等也可算作遗嘱内容,看似“戏剧“却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而且在对年轻人的理解与同情中展现着暖暖的人性化。这些都在深深契合着社会多元化发展的时代现状和人们的现实需求。
中国有一句俗语,“未知生,焉知死“,这句话倒过来说,同样适用。去年上映的电影《心灵奇旅》带领了不少观众在“生之来处”感悟到生活的美好,立遗嘱对于年轻人来说,何尝不是某种意义上的“人生重启”?
除了立遗嘱外,买保险、泡枸杞等看似与年轻人的身份不符的行为,都曾引发过激烈讨论。但不论其背后的隐喻是什么,这些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那就是——更好的活着。
死之彼岸,生之来处,行为与年龄的看似“分裂”,却是个体与生命的深度“弥合”。
华科新传考研复试难吗?难点都在这些细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