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隐喻!!
我们从小都看过西游记,西游记深深的刻在我们的文化基因中。西游记的故事非常老套,剧情不断重复,人物的性格特征从一开始到最后都没有任何变化和发展,给人一种儿童读物的感觉。然而,这样的作品为什么能在四大中国古典经典中占据一席之地呢?
真正优秀的作品会让你根据不同的阅历和知识面而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就是所谓的:从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再到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的层层递进的感悟。
随着我们的阅历增多,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历练之后,我们才会恍然大悟:取经这种事是上天安排的行程,并不是唐僧师徒自己有着强烈的动机主动要去,与之相反,每当遇到缓急之时,孙悟空就想回花果山,猪八戒就想回高老庄,沙僧也会随之滋生出退回到流沙河的打算。虽然唐僧的信仰坚定,但他应付不了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这样的团队居然能取经成功,似乎让人有点匪夷所思。
当我们长大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取经这事一开始就是被安排好的——甚至连取经团队都是被神仙们安排进去的。这是一个没有主动性,没有自我驱动力,没有凝聚力,靠外力强行捆绑裹挟着往前走的团队。然而,它居然取经成功了!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什么奇迹的话,没有比这个结果更像奇迹,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捷径的话,没有比这个更像捷径——你只需要在事先安排的节奏中按照剧本走完全程就是成功!
小时候看西游记觉得很新奇,因为每一集都是不同的妖魔鬼怪。长大再看发现剧情很拖沓——不都是同样的剧情设置,同样的场景,同样的套路,唯一变化的就是每一集的妖魔鬼怪都与一个不同的天界神仙有关系。如此看来,取经团队更像陪太子读书的辅助,反而是每一集的妖怪才是主角——它们代表着不同的神仙来体验一下剧本,而取经团队则按照既定的套路,陪着不同神仙的代表重复表演同一个剧本。它像不像年会的时候,你挨个去给各位领导敬酒的样子?同样的话重复说,同样的酒重复地喝,同样的姿态和笑脸反复在不同的领导面前上演。
天上的神仙让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然而,一路九九八十一难的妖魔鬼怪都与天上的神仙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取经是它们让你去的,路上的各种障碍都是它们给你设置的,各种苦难都是与它们有关的人造下的孽,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摆平了事,天上掐着时间点来人了,要你给他个面子,这事就算了,你还不能不给这个面子!当你质问对方,这些妖魔鬼怪在人间造成的惨剧需要承担什么责任时,天上的神仙往往会哈哈一笑:都是我管教不严,回去我好好说它。哈!
唐僧一路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甚至拒绝了女儿国国王的深情挽留和各种美艳妖精的诱惑,然而,当他抵达西天灵山,要取真经之时。两位看门的尊者向他索要好处费,他却立刻秒懂,让沙和尚把紫金钵拿来,并且主动说这是唐王赠送的珍宝,现在转送给两位尊重,等自己回到大唐之后,还会有更加厚重的答谢。一路木讷的唐僧为啥到了灵山就开窍了,人情世故拿捏的恰到好处,而且非常自然,不像头一回办这种事的生手。真经取回来之后,居然在返回的途中都掉到河里去了,虽然打捞上来一些,又在石头上晾干的时候沾上了撕不下来。即便如此,取经依然算圆满成功。由此可见,真经并不重要,取回这所谓的真经也改变不了什么。重要的是什么呢?重要的是唐僧一行走完了取经的这个流程!有了这个资历之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成佛并位列仙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