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全文转载自张鸣为金满楼《1900,北京的春天有点乱》所作的序言。
义和团,曾经是中国人羞于启齿的疮疤。从清末新政一直到民国的北洋时期,国人一直不大愿意说起义和团这点事。五四运动爆发,学生们上街游行,抵制日货,但都要强调自己不是义和团。追求文明的中国人,尤其是比较开明的中国人,实在想不明白,这股野蛮虐杀、盲目排外的风潮,是怎么兴起的。于是,只好三缄其口。既然是个丢人的丑闻,那我们就闭上眼睛,假装它不存在。
义和团被正名,是革命话语流行之后的事情。可是,被定义为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光鲜是光鲜了,人们也比较地能堂而皇之地谈论了,但对这场运动的研究,却滑向了赞美的大合唱。回顾改革前三十年的义和团与八国联军研究,一边是赞歌一曲接一曲,一边是咒骂一声连一声。骂得最狠的,是美帝国主义。全然不顾当时在八国联军中,美国对中国人其实最为温和,真正狠的,是俄国人。义和团,当时一般都称之为拳民。他们的兴起,要从蔓延几十年的教案说起。虽然从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起,基督教的教禁就算开了,但信教的和不信教的人之间的大规模冲突,即民教冲突,还是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太平天国失败开始的。虽然在西方人看来,太平天国信的根本就不是基督教,但中国政府和士绅,却有意无意将洋教和长毛归为一类。一个在中国掀起一场大规模叛乱的宗教,因为西方列强的庇护,而在中国土地上招摇,委实为一件很妈妈的事。涉及基督教的民教冲突,跟以往中国的教案不同,跟西方和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存在有关。地方士绅讨厌基督教,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统治的社区,出现了另外一个中心,自己的政治权威乃至文化权威受到了挑战。某些一般民众讨厌基督教,是因为他们看不惯,看不惯教堂的弥撒,看不惯洗礼,看不惯终傅,尤其看不惯密室忏悔。民间男女之间无穷的想象,会让人们想当然地认为,教会一直是在集体宣淫。而教会育婴堂收养弃婴的行为,也当然地被想象成拐卖儿童,进而采生折割,取肝做药。在这种看不惯过程中,往往会发生特别的效应,引发民众对教会的恶感。教会借口不拜偶像,不许教民参与民间赛会,求雨演戏。但一方面,教民的孩子未必能真的不看戏;另一方面,求来了雨,却也洒在了教民的土地上。这样的事,总是令人说起来恨恨连声。而不拜偶像导致的教民宗族的纠纷,更是让人感觉传统的伦理和习俗都受到了干扰和冲击。文化上的隔膜、不理解,导致冲突,而冲突之后,隔膜就更深,猜忌更深,敌意在积累,一有火星,就会燃烧起来。有意思的是,在民教冲突中,民的一方也有比较有理的时候,比如好些房产纠纷、经济纷争,但是,有理有利的纠纷,却很少能形成真正的冲突。闹到打、杀、烧地步的纠纷,往往都是些误会,或者别有用心的歹人有意的煽惑。打教的人们,往往真的相信教会中人群居宣淫,拐卖儿童,采生折割。冲突闹到官府,也不像人们惯常想的那样,官府一味偏袒教会,压制民众。在我查阅的教案档案中,发现多数重大案件,每每是官府一上来就屁股坐在打教的一方,胡乱断案。等到列强干预了,总理衙门怪罪下来,这才反过来,再向着教会,一味屈服。而且,官府对于教案的处理,我们可以从中看出非常明显的迹象,官府是想通过制造和激化民教的矛盾,利用民众来把基督教挡在门外。所以,每次官司,尽管民众很多关于教会的指控荒诞不经,但官府却从来不加以澄清。所以,打一次官司,民教的矛盾就激化一次。一直积累成了义和团运动。从这个意义上看,这个运动,也可以说是一次席卷北部中国的超大规模的教案。当然,拳民们能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当时清政府的支持。废掉了戊戌变法的西太后,使得整个朝政开了倒车,顽固派弹冠相庆,引得西方对中国的恶感大增,中国的外交环境变得十分恶劣。戊戌维新,学习西方,原本就是为了应付西方的压力。不再维新,西方的压力如故,而且更大了。西太后和保守的朝臣们,只好从传统的武器库中寻找抵抗西方压力的武器。义和团本身,其实也是中国这个古老的民族,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来自底层的一种对这个过程的抵抗或者挣扎。这样的挣扎,正好碰上了朝廷政治的转向,功利性地结合在了一起。义和团所谓刀枪不入的法术,带给了西太后幻想,也成了她挽救时局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显然,如果没有朝廷的纵容和默许,义和团是根本不能坐大的。在东南互保的各个省份,义和团就没有发展起来。即使在义和团的故乡山东,袁世凯主政之后,义和团也基本被驱逐了出去。朝廷的利用,使得义和团变得更加疯狂,这个运动的愚昧、落后、狂野和荒诞,都因此而更加彰显。几十万中国教民和上百外国人(主要是传教士)无辜被杀,甚至连北京的使馆都遭到了威胁。最严峻的时刻,在京津一带,所有跟洋字沾边,甚至用了一两件洋货的人,都会被视为“二毛子”,丢了性命。逼得西方列强不得不采取行动,所谓的八国联军入侵,就是在这个情形下发生的。其实,西方世界虽然对中国的变法中止很反感,但他们绝对没有料到这个自1860年以来一直学习西方的国家,会发生这样的排外狂潮。中日甲午战争,让西方人彻底瞧不起中国军队,但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打死他们也不会相信,已经被日本人打残了的中国,敢对所有西方国家开战。他们实在是太有理性了,没法理解这个国家从拳民到西太后的疯狂。所以从1900年5月调兵进使馆区,再到6月组织西摩尔联军,都非常仓促。著名的西摩尔联军,绝大多数都是各国的水兵,统帅也是海军将领,目的只是进北京把使馆人员接出来。以至于行进过程遭遇袭击,只能依托火车反击,就像水兵离不开军舰一样。义和团和清军全面围攻使馆,才使得事态严重恶化,也才使得各国正式派兵来华成为现实即便如此,联军也是临时拼凑的,出兵最为方便的日本,占了联军最大的比例。而且,联军也没有统一的战略部署,各国军队基本上各行其是。甚至没有截获中国朝廷的计划,如果有这样的计划的话,只需派一个连,西太后和光绪都是跑不掉的。应该说这样的联军,不是来灭亡中国的,而只是来制止中国的暴力和混乱。也正因为如此,列强才可能跟南方各省督抚达成东南互保的协定。当年的西方列强,如果真的要打到小朝廷所在的西安,其实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他们。当然,刀枪不入仅仅是神话,而且此时清朝的正规军,并没有从甲午战败的阴影中走出来,装备虽然不差,但训练和素质却一塌糊涂。不足两万的八国联军(名义上应该是十一国联军),一路所向披靡。进攻大沽炮台、天津城和北京城,都只花费了几个小时。守军的抵抗更像是象征性的,至于被后来中国的史家夸成一朵花的义和团,更是在抵抗中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死在义和团刀下的联军士兵,不超过十个。根据当时一个北京五城公所的衙役王大点的观察,义和团的刀,只在杀教民,杀白莲教,杀朝廷的开明派大臣方面比较有用。号称当年最强悍、装备也最好的京津一带的武卫军,除了去了山东的袁世凯部,剩下的,都溃散了。以至于护卫逃跑的太后和皇帝,只能靠前来勤王的甘肃布政使岑春煊的千把人。义和团运动和随之而来的八国联军入侵,不仅造成昔日繁华的京津地区的残破,国库被洗劫,以及圆明园进一步破坏和多处皇家园林的劫难,更带来了四亿五千万两白银的巨额赔款,还有使馆区的国中之国以及从天津到山海关一线的外国驻军。这一切,使得中国的困境进一步加剧。对还没有从甲午战败和赔款中苏缓过来的中国经济而言,可谓雪上加霜。中国作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的形征,被降到了最低点。被誉为反帝爱国的义和团,其实就是害国,当然,也害了他们自己。有关这段历史,一向被歪曲得面目皆非。对于想知道真相的非专业人士而言,非常急需有一个通俗而且靠谱的历史讲述。金满楼先生满足了我们。他为我们寻找这段历史的真相,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本。他讲了很多故事,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更关键是靠谱。我知道,这段历史,虽然不长,但要想讲清楚,不花点工夫是绝对没有可能的。就这样,在金满楼的笔下,义和团来了,八国联军也来了。
特别声明:在接受通观社™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凡注明来源通观社的作品,版权归通观社™所有;凡注明来源非通观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网站,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作品中全部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通观社™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30日内与我们联系。▍更多阅读
⿻ 再评“底层之恶”:警惕毛星火之流打开潘多拉魔盒 >>
⿻ 获清廷支持的义和团,为何最终却又被清廷剿灭了?>>
⿻ 通观时评|追问:多维解构未成年人犯罪根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