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荐读 | 《古汉语研究》2022年第2期目录

小语 语言学 2022-12-22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古汉语研究》2022年第2期




详细目录






文章摘要

《等韵易简》等三种等韵

文献与清末天津方音

李军

摘要:津门张恩成所著《等韵易简》,渠阳张序宾所著《声韵指掌》以及博园手订《韵谱》等三种等韵文献的编撰体例一致,韵图内容、音系结构相同,都是以天津方言为基础编撰的《直图》系列等韵文献。这三部等韵文献以不同的方式反映了清代末年天津方言的语音特点,真实记录了平声分阴、阳,天津城区方言阴平低、阳平高,而宝坻方言阴平高、阳平低的声调特点。论文以《等韵易简》为主要对象,对三部等韵文献所反映的实际语音系统与语音特征进行了归纳,与现代天津方言语音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等韵易简》;等韵文献;天津方音

“古平声字今读仄声”

现象摭考

王进安 林一鸣

摘要:从古到今,汉语的语音不断地发生着演变。按照汉语语音演变的规律,古平声字一般今读阴平或者阳平。然而,一些上古平声字到中古再到现代的语音演变中,存在“古平声字今读仄声”的现象。本文摭拾部分有此现象的汉字,从语音演变和审音的取舍两个方面进行考证和分析,总结出这种现象的语音演变轨迹及其特点。

关键词:上古音;中古音;平声字;语音演变;《汉语大字典》

《集韵》新见又读考

席德育

摘要:本文以《集韵》新见又读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六大类,十七个小类,并逐一解释了它们的成因。这对于考辩其他字书、韵书和音义书的又读及相关问题都具有一定的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集韵》;新见;又读

从“出”的音变历程看

今本《经典释文》的改撰情况

武迎晗 杨军

摘要:“出”有去入两读,但意义区分不明。今本《经典释文》所存东晋音中,“出”的动作实际完成者非主语时,语义焦点在后,读去声音。唐以来“出”发生补语化,语义焦点前移,去声音丢失,所以《释文》首音多为入声。但从历代口语文献来看,这一变化发生在陆德明之后。残卷显示唐宋人有添改“如字”的情况,所以《释文》中“出”首音位置的一部分入声音(如字)也应当是改撰的结果。

关键词:出;《经典释文》;语义焦点;补语化;改撰;


汉语否定极性词及其来源研究张定

摘要:汉语否定极性词是个半封闭的系统,根据出现在(非)真实性语境的情况,可将其分为强、次强、弱三类。从来源来看,这些形式主要集中在极量词、某些动词、情态成分等特定的语义范围,其形成过程中体现出较强的规律。否定极性词的语法语义类别颇为繁杂,其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目前的考察和概括只是初步的,更多的现象和规律有待进一步发掘。

关键词:否定极性词;非真实性;来源;极性中和

“几多”“少多”与

“多/大”类量度标记

冯赫

摘要:“几多”“少多”是魏晋南北朝以后出现的问数词和表量词,与汉语的其他“X多”表量式结构平行,是由包括“几”“少”在内的主要语素或短语后出现量度标记“多”形成的。受量度标记“多”的范域性质制约,“几多”未能像独立使用的“几”一样成为泛义的“数字化”问数词,“少多”则基本局限于表示偏少的物量。“多/大”类量度标记来源于正向形容词,是相对词概念显著性支配的结果。

关键词:问数词“几多”;表量词“少多”;“多/大”类量度标记;机制与动因

构式“V单趋在L”的特征

及其生成动因和机制

雷冬平

摘要:中古汉语中产生的构式“V单趋在L”在近代汉语中得到了发展。这一构式所表达的语义是:趋向动作的完成使得动作主体在某一处所持续存现。这种语义表达所形成的语用动因促使在先秦就已产生的结构“V在L”在汉代发生了扩展,使得单音节的趋向动词也可以进入到该结构中V的位置。另外,“V单趋在L”的构式语义正好是“V单趋L”和“在L”两个构式语义的叠加,这也使得“V单趋在L”构式的产生极有可能是“V单趋L”和“在L”两个构式糅合的结果。这样看来,语言格式的形成有时并不只有一条产生路径,相反,语言格式的产生有时却是几种机制合力的结果。

关键词:“V单趋在L”构式;动因;机制;类推;糅合

基于语气助词的《道行般若经》

文本形成探究

高列过 孟奕辰

摘要:《道行般若经》各品“也”“耳”“乎”“耶”“为”“矣”等语气助词的使用面貌,差异明显,可以分为三个系列:不使用语气助词系列、语气助词高频系列和语气助词低频系列。据此推测《道行般若经》文本的形成有三种可能:不同的笔受合作完成、几个译者合作以及后代改写。

关键词:汉译佛经;语气助词;品次差异;文本形成

《左传》动词直接连用的结构

类型与组配功能考察


朱磊 陈昌来

摘要:本文统计分析《左传》行为动词、状态动词、关系动词、趋止动词和感知动词直接连用组成的短语类型及各类结构在具体句子中的前后搭配成分,提出判断不同句法结构类型的鉴别标准并从语义角度进行概括分类。统计发现以上类别的动词能够直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居于谓语位置的连动结构与状中结构作为固定模块单位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

关键词:《左传》;动词;连用结构



草书符号“

”与东亚俗字传

何华珍 黄莹

摘要:以中、日、朝-韩、越等汉字文化圈相关文献为语料,探究草书符号“”的源流发展,从囗类、冂类、对称类和其它类等四个方面探究其省代类型与构形功能,揭示“”类俗字在东亚各国的传承、变异与扩散,并对草书与东亚俗字传播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草书;符号;东亚;俗字传播

黑水城《华严经音》与

日藏《华严经》音义书关系考论

张磊

摘要:黑水城出土的《大方广佛华严经音》是对“八十华严”所作的一种音义书,现存9号13个残片,由于残损过甚,部分文字难以辨认,给研究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利用日本所藏宋版《华严经》随函音义和喜海《新译华严经音义》等文献,能够进一步校勘黑水城本,并最大程度复原其原貌。同时,黑水城本与宋版、喜海本关系密切,它们所依据的底本十分相近,曾广泛流行于中国和日本。

关键词: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黑水城;喜海;宋版;校勘



相关阅读

荐读 |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尚君毕业致辞:希望你们幸福、健康、自由和无用

荐读 | 《汉字就是这么来的》:孟琢老师讲给小朋友的《说文解字》

荐读丨著名语言学家蒋绍愚先生精选论文集 ——《汉语词汇语法史论文三集》面世



 编辑:王丽娟
审核:张敏审阅:洪帅来源:古汉语研究






扫码关注

语言之妙 妙不可言

既可意会 也要言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