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世界上最好的一个词是什么?
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上方的蓝色字体“语言学”再点击关注,这样就能每天免费收到精彩文章了。每天都有更新,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如果想要强调某个表述,方法之一可能是加上一个“最”字:把“我喜欢你”变成“我最喜欢你”,把“你很可爱”变成“你最可爱”,把“夜读好暖”变成……
在茫茫词海中,你会将哪些词冠之以“最”?
“虚惊一场”“失而复得”可以说是人世间最好的成语,比什么兴高采烈,五彩缤纷,一帆风顺都要美好:当所有担心都变成“虚惊”,我们方知何为幸运;当所有失去都被再次紧握,我们方懂何为珍惜。
而“如约而至”的美好,在于:等得很苦,却从不辜负。
可爱是最高级的形容词,如果觉得对方帅,一旦看到不帅的一面,也许就会对对方幻灭。但如果认为对方很可爱,无论对方做什么都觉得可爱,在可爱面前无条件投降。(一段影视台词)
“睡觉”,在所有动词中,这是最让我神魂颠倒的词。语言的余韵和芳姿,都仿佛即将融化,安安静静,如同梦一般,又仿佛滚圆朴素的弹子糖。(江国香织)
当我说出“未来”一词,第一个音节便已成为过去。当我说出“寂静”一词,我就立刻打破了这种寂静。当我说出“乌有”一词,我就在创造一种无中生有。(辛波丝卡)
短短的四个字,却非常经典,包含了劝告及安抚的情绪。一句“来都来了”,不论你此刻是排队、旅游、串亲戚、遇上下雨……反正一切困难和退意,在这四个字面前,都大概率会被打败!
这个词常发生在和家人或亲近的人意见相左时,不管什么事,一句“我是为你好”压下来,常常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要是再加上一句“为你好有错吗”,就更让人无话可说了。
“本可以”,是那些本来可以发生的事情,是那些差一点点就可以够到和实现的东西,但是,都没有发生,都没有实现。
于是,处处遗憾。
想吃点什么呢?随便。想看什么电影?随便。周末去哪里玩?随便。
不管是不喜欢动脑子,习惯让对方帮忙做决定的“真随便”,还是嘴上说着随便,但内心非常挑剔的“假随便”,常常都会让对方非常为难,因为对他们来说,问题又像皮球一样回到了自己手里。
约着见一面,就能使见面的前后几天都沾着光,变成好日子。(钱锺书)
只要能道声“再会”,就是幸福。如果能说“改天见”,就更加幸福。要是能说“好久不见”,就更加更加幸福了。(岛田洋七)
“得偿所愿”真的是一个很好的祝福,是期待没有落空的踏实感,是努力没有白费的不辜负,是愿望被小心翼翼托住了的妥当,就像满月一样,温柔的圆满。所以,祝你我皆“得偿所愿”。
“别想太多”这个词,几乎可以应用于一个人的所有负面情绪,然而这种“万能”有时候也可视为一种无奈:因为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对方,只能来这么一句不痛不痒的“别想太多”。
说“万家灯火”是最孤独的词可能有点怪,家人团坐、灯火可亲难道不应该很温馨吗?但这里说它最孤独,是因为它之于一部分人来说,还可以接这样一句:无一盏为我。这种反衬下的孤独,更让人难过。
想说点什么但好像没人听,算了;想做点什么但好像没人在意,算了;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算了……
哪怕有“眼泪融掉细沙”的疼,哪怕有说不尽的委屈和心酸,哪怕有十万个辩解的理由,成人也常常选择吞下,一句“算了”到底是洒脱还是妥协,是安慰还是自嘲,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有时候,“我不喜欢麻烦别人”的意思是“我也不喜欢别人麻烦我”。
有时候,“晚安”的意思不是要睡了,而是“聊天到此结束,我想自己玩会儿”。
有时候,“那还去吗”不是在询问,而是表示“我不太想去了”。
有时候,“我现在不想谈恋爱”这句话里,“和你”两个字是不发音的。
有时候,“你饿吗”这句话不是在问你饿不饿,而是在说“我饿了”。
有时候,“不是我说你”的下一句就是“我要开始说你了”。
有时候,“在干吗呢”几乎就等于“我想你了”或者“我好无聊,来陪我聊聊天”。
有时候,“理论上可以”就是不行,“理论上不行”就是可以。
你问人问题,他若答非所问,便已是答了,毋需再问。(木心)
“应该”是一个没用的词。它指的是没有发生的事情。它属于一个平行宇宙,属于另一个维度的空间。(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不要在事情发生后,对别人说“我早就跟你说了,你当时就应该……”这样的话,既于事无补,也安慰不到他们,只会让他们在承受失败外,还要多承受一份羞愧和悔恨。(@莉莉不安)
“快乐”是个属于成年人的词。你不必问一个孩子他是否快乐,你能看得出来。成年人谈论快乐是因为他们大多都不快乐。(珍妮特·温特森)
怀念是个最安静的动词。因为持续一生的伤感,藏在这种安静里。(周晓枫)
我无法将我对“浪漫”一词的阐释寄给你,因为那将长达125页。(弗里德里希· 施莱格尔)
心上只一人,是你。
在外面受委屈了,多少人想到的第一个人是妈妈,多少人想到的第一件事是回家。不是这个世界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处,而是只有回到家,才能卸下一切伪装,才能给灵魂一个安定之所,才能无论多大都再次做回孩子。
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回家啊!
目前我们共有“语言学”“简牍学”和“讲座与学术”三个公众号,三者有所分工而又互相补充:
“语言学”专门发布最新的语言研究资讯、社会热点话题的语言学解析等内容;
“简牍学”专门发表简牍学及出土文献相关研究成果、学术信息;
“讲座与学术”专门发布语言、文学、历史、教育、哲学、社会、出土文献 等人文社科讲座预告和学术会议。
敬请新老朋友关注“语言学”“简牍学”和“讲座与学术”公众号,以便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流行语 | 当代互联网热梗究竟是“通话膨胀”还是“语义磨损”?
“简读西北”工作坊丨第44期:《悬泉汉简(壹)》研读(十七)
5月14-18日人文社科讲座31场!王贵元:复音词研究的现状与反思;“简读西北”工作坊 第44期:《悬泉汉简(壹)》研读(十七)
推广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语言学)。
转载仅供思考,不代表【语言学】立场。
今日文章就到这~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常读订阅号,这些订阅号将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错过“语言学”的文章,你一定要进行以下操作:进入“语言学”公众号 → 点击右上角的 「菜单」→ 选择「设为星标」
编辑:李燕娜
审核:邓宇凌
来源:公众号“央视新闻”
语言之妙 妙不可言
既可意会 也要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