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讯 | CSSCI《当代语言学》2023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上方的蓝色字体“语言学”,再点击关注,这样就能天天免费收到精彩文章了。每天都有更新,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最近微信改变了推送规则,文章不再按时间轴排列了。不想错过最新推送的你,就把“语言学”设为星标吧~
第一步:点击顶部蓝字“语言学”进入公众号主页第二步:点击右上角“...”第三步:点击“设为星标”
《当代语言学》第25卷2023年第4期于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提 要
“都”:基于量级隐涵和焦点结构的统一解释
李可胜 合肥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摘 要:现有文献对“都”的研究存在量化说和隐涵说两种理论流派,前者将“都”视为量化-分配算子,后者将“都”视为隐涵标记。前者总体上更占优势,但面临“双重约束”这一无法规避的根本性问题。一些学者从量级隐涵的视角试图给出“都”的统一解释,但并没有撼动量化说。主要原因是隐涵说自身还存在问题,“都”的很多特性还无法被隐涵说解释。基于选项语义学,本文提出“都”只是表示最大预期义和超预期义的语用隐涵标记,并无量化-分配作用。但因“都”字句中存在三种基本焦点结构以及一种拓展的焦点结构,因而造成了多种不同的语义表现,如“都”的不同语义指向,聚合-分配解的转换以及允准疑问词成为任选项等。关键词:量级隐涵(SI);量化-分配;“都”字句;焦点结构;选项语义学为什么汉语“都”是关联方向敏感的全称量化词
薛 博 香港中文大学
潘海华 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当代语言系
摘 要:本文评估最近文献中两个对现代汉语“都”的非全称量化的解释方案,包括“都”作为由“汇聚”义动词演化而来的程度/语力加强词的分析,以及“关键词:都;全称量化词;汉英对比;关联方向敏感
论量词前形容词的功能游移和语用叠加
张耕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摘 要:本文讨论现代汉语“数词+形容词+量词+名词”结构中形容词的语用-语义接口问题。分析指出,“大、小、厚、薄、长”等量词前形容词的基本功能是表示整体外形的主观量,这种量的性质是空间量;当名词所指事物能够在认知上进行向下分割的离散化时,可以对形容词在线推导出元素数量的主观量解读,即产生从空间义到数量义的功能游移。这种功能游移是一种语用叠加现象,依赖于量词前形容词的基本功能,游移义在具体语境中需要与基本义共同实现。关键词:量词前形容词;主观量;功能游移;语用叠加
第二语言语音产出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新进展
陈树雯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摘 要:二语语音的产出和感知是二语语音习得研究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语语音感知的大量研究促成了二语感知理论的蓬勃发展,但是涉及二语语音产出的理论构建则较少。本文从二语语音产出的实证研究出发,系统回顾二语语音习得理论中关于音段和超音段特征产出的假说,分别介绍三大类主流理论:语音学习模型(Flege 1995)及修订版语音学习模型(Flege and Bohn 2021)、感知同化模型(Best 1995;Best and Tyler 2007)及其在二语产出中的拓展、二语语调学习理论(Mennen 2015)。在回顾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探讨近年来二语语音产出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但尚未形成一致观点的三个重要问题:二语语音产出与感知的关系、二语产出中的个体差异和二语超音段特征的产出,总结相关研究的进展。最后,浅谈二语语音产出理论和实验研究对二语教学的启发。关键词:二语习得;语音产出;理论;新发展
跨语言同词化数据库与词汇类型学研究
胡 平 湖北大学文学院
吴福祥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历史语言学研究中心
摘 要:同词化指两义或者多义寄于一形的共时词汇现象,主要包括同音词和多义词。跨语言普遍存在的同词化模式,在定名层面的范畴化、符意层面的语义演变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类型学意义。专为研究同词化而设的跨语言同词化数据库(Database of Cross-Linguistic Colexifications,简称CLICS),目前已升级到第三版(CLICS3),但国内尚未充分重视,未见重大成果产出。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该数据库:1)概况及其发展:数据库的开发团队及其在数据库规模等三个方面的改进;2)研究对象及其原理,表明该数据库的研究对象实为多义词,该数据库之实现,一是使跨语言词汇比较成为可能,二是使同词化现象可量化为数据;3)框架、功能及其实现,主要涉及同词化图的实现形式和功能。我们相信,CLICS3引入国内语言学界,必将为汉语语义演变研究提供更多的跨语言材料,并在世界语言变异范围内发现汉语语义演变共相和殊相的研究中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关键词:同词化;范畴化;语义演变;词汇类型学;区域类型学
莱曼标注和语法标注的规范问题
罗天华 浙江大学文学院
摘 要:本文在“莱曼标注规则”“莱比锡标注规则”等规范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一些语言描写著作和类型学著作的标注实践,探讨语法标注中的若干理论与方法问题,主要涉及标注内容、标注方式和文本格式三个方面。文章也对中文文本的语法标注提出了8条建议。关键词:莱曼标注;莱比锡标注;语法标注
词库与句法之争:生成语法中词根定类的三种方案
王 晨 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 要: 词库与句法之争贯穿生成语法的发展历史,在为无语类特征的词根定类这一问题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本文认为词根定类的分歧可以归纳为五点:1)词库是否具有生成性;2)词根是否具有原始语类;3)词根定类是否依赖抽象语素;4)定类成分的语音形态是否影响句法推导;5)是否允许无语音形式的定类成分存在。在上述问题上持不同观点的流派,如词汇主义句法派、新建构主义句法派等,提出了词汇-语音式、分布式形态学、句法环境定类等数种词根定类的理论。本文从词根假设的必要性出发,逐一分析上述三类词根定类算法的基础模式、主要依据以及它们各自所面临的问题,以期对相关问题做一个宏观阐述并探讨可能的发展方向。关键词:生成语法;词根;分布式形态学;句法环境定类
基于网络的第四代语料库分析工具核心功能评介
张永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吴冰欣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关键词:语料库;分析工具;核心功能
优质文史公众号推荐“语言学”专门发布最新的语言研究资讯、社会热点话题的语言学解析等内容;
“简牍学”专门发表简牍学及出土文献相关研究成果、学术信息;
“讲座与学术”发布人文社科讲座信息和学术热点话题。
敬请新老朋友关注“语言学”“简牍学”和“讲座与学术”公众号,以便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温馨提示推广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语言学)。
转载仅供思考,不代表【语言学】立场。
推荐阅读编辑:刘玉婷
审核:邱淑梅
来源:“语言治理”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