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为什么不空格?——一位韩国留学生的“灵魂之问”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文化语言学新视野 Author 申小龙
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上方的蓝色字体“语言学”,再点击关注,这样就能天天免费收到精彩文章了。每天都有更新,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一、中文有“词”吗?
小金同学说的“分写”,说的是词与词之间的隔断。这样设问的前提,是中文得有“词”呀。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中文有“词”,那么中文一定会在词与词之间“空格”;而中文没有“词儿连写”,反过来说明中文没有“词”这个东西。
这样说是不是有点“粗暴”?其实话“糙”理不糙。
同学们一定会说,那么中文怎么有“词”这个概念的呢?
其实中文的“词”,是指文辞。章太炎在《文学说例》这样评价《尚书》:“《尚书》词语閎雅,诚非《战国》可比”,这里的“词语”,不是“单词”和短语,而是文辞,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汉语说“词不达意”“义正词严”,都不是单词的问题,而是语句的问题。
“词”在汉语中又指韵文的一种形式,可以配合乐曲演唱,又称长短句——你看,还是语句的范畴。汉语中的“戏词”,就同时指戏曲的唱词和念白。
可见,“词”在中文里,就是文辞、言辞、话语的概念。我们说“各执一词”不会想到双方各执一个词,我们说“众口一词”也没有大家都说一个词的意思,“振振有词”“大放厥词”“理屈词穷”“一面之词”等等,都明显排除了现代语言学“词”的概念。
那现代语言学理解的汉语的“词”,是从哪里来的呢?
是从翻译来的。我们知道,西方语言有word这个概念,它是语言里可以自由运用的最小的单位。用西方语言学的观点理解中文,也需要有这么一个“支点”,于是就把word翻译为“词”,认定中文也有这个东西。
这在汉语词汇学上问题似乎不大,因为中文的“词”本来就和“词语”相关,而且词汇的问题本来就很松散,说一个组合是词汇,不需要多大的计较,没有原则问题,是就是了。
但在语法上就不一样了。从西方语法学的观点看,汉语一个单位是不是词,这是一个原则问题。汉语语法的庞然大厦,就建立在“词”的基础上。
然而,在整个20世纪的汉语语法研究中,和“词”有染的范畴,都让人困惑不已。例如:
1. 什么是汉语的“词”,什么不是“词”?
一个可以自由活动的单字,当然可以说它是“词”,但这和“字”没有什么区别,说不说都一样。
当两个汉字在一起的时候,什么时候它们是词,什么时候它们是词组,就分不清了,只能凭感觉——经常在一起的就是“词”,若即若离的就是词组。
那么“洗澡”“睡觉”是词还是词组呢?说它们不是词吧,两个字经常在一起;说它们是词吧,又可以说“洗了一个热水澡”“澡还没有洗”“睡懒觉”“觉也睡不醒”,这不是若即若离的词组吗?
好在汉语喜欢双音节,一个双音节的组合在音感上就是一个单位,它成了“词”的中文合法性的重要心理依据。可是同学们要知道,此时中文的“词”概念,本质上已是一个韵律的概念。而汉语书面语又不需要“词儿连写”,这也为“词”的窘态遮了羞。
2. 什么是“词类”?
词类问题是中文研究讨论了一个世纪,陷进去出不来的难题。从“词类”的“词”来说,汉语本身就没有这样一个清晰的范畴;从“词类”的“类”来说,汉语每一个自由活动的最小单位都是多功能的。
同学们在中学里学的语法来自“暂拟教学语法系统”,它是语法学界和语文教学界为中小学汉语教学共同讨论研究拟定的,并经教育部批准。名为“暂拟”,就说明它掩饰了众多的观点分歧。这个系统的主持人张志公先生做过一个统计:在《论语》一书中,“学”出现了65次。其中“学而时习之”一类17次,“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类17次,“多学而识之”一类6次,“博学”一类4次,“十有五而志于学”一类5次,“好学”一类16次。而这个“好”,5次出现在“好之”一类中,6次出现在“好犯上”一类中,1次出现在“所好”中,14次出现在“好礼”中,6次出现在“好勇”一类中。显然,“学”也好“好”也好,汉语字的多功能是一种常态,没有像西方语言那样纯一不杂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研究讨论了半天,在重新修订之际,张志公终于说:
“从《马氏文通》直到今天,对汉语语法的研究,从概念、术语到方法,基本上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所引进的这些东西,不论是对某种语言的语法的具体论述,或者是对于一般语法理论的探讨,都没有或者很少把汉语考虑在内,没有把汉语作为建立理论的基础。而汉语在世界各种主要语言中,具有较大的特殊性。”
3. 什么是“词法”?
明白了“词”和“词类”的困窘,我们就知道汉语有没有“词法”了。按中文传统的理解,汉语的词法指填词的法则。人们讨论“词法之密”,往往联系的是“词格之高”;就像人们讨论“句法错综”,往往联系的是“章法谨严”。而西方意义上的“词的构成”和“词的形态变化”这些词法内容,在汉语中是不成立的。张世禄先生对此说得十分明白:
“英语里,语词在语句上的功用,或各种文法的关系,常用语词本身形式的变化来表示;所以英语是属于‘变形语’(inflective)的一种。反之,中国语里没有这种形式变化,语词在语句上的功用,或各种文法的关系,在它们本身形式上,完全看不出来,好像是彼此孤立的,所以中国语叫做‘孤立语’”。
“中国语的语词是很简单的,只有单纯的语根语词和复合语词两种。换一句话,中国语的单纯语词,都可说是语根语词。而这种语根语词,都是单音缀的。英语上的单纯语词,如window、kitchen、leanness、unbearable等,常包含有两个以上的音缀,所以英语可说是‘复音缀的’(dissyllabic or polysyllabic)。反之,中国语上没有这种复音缀的单纯语词,所以中国语叫做单音缀语。”(张世禄《中国语的演化和文言白话的分叉点》)
同学们也许会说,汉语不是也有联绵词这样的双音节单纯词吗?张世禄说汉语的确有像“葫芦”“蟋蟀”这样的“复音缀的单纯词”,“可是在一般人的心理上,总是当它们为复合语词看待,这是由于中国文字的性质影响于语言”。
张先生说的“孤立语”和“单音缀语”,都说明中文没有西方语言意义上的词法。为此张先生还引了德国语言学家芬克(F.N.Finck)的话:
“中国语有两种特性共同存在着,于是使这种语言的组织上显出很奇异的状态。一方面中国语的语词,极大多数只包含着单个的音缀;另一方面,这许多单音缀的语词,对于语句全体的关系,不是用语词本身上某种标识表明出来,而是用固定的序次和附加的辞语表明。”
现在我们可以明白,中文的书面组织用一个个表意字串联起来,非常形象地反映了中文文法的一个重要特质——字与字的意义连接。《文心雕龙》早就揭示了中文以字为本的组织法则:
“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振本而末从,知一而万毕矣。”(《文心雕龙·章句》)
中文的文法之本,在“字”,这就是为什么中文的书写不分“词”——中文没有“词”这样的单位。word这个外来概念试图旧瓶装新酒,披上了传统中文的“词”的外衣,却水土不服,怎么也适应不了中文文法的现实。实际上,“词”作为外来词要么复指了“字”,要么仅仅是一个韵律协调的字组,所以大家用得很舒服,但它一点也经不起中文文法的推敲。
二、中文书写没有空格吗?
韩国同学提出的中文为什么不分词写,我还听出另一层意思:中文不分词写,为什么不会妨碍理解?
这是一个只有留学生会提出的问题,因为在他们的文字体验中,单位之间不空格是不可以的——你凭怎么判断这是一个单位呢?的确,人类语言(口语)的发明其首要条件是分节。洪堡特对这一点说得很透彻:
“分节音是语言的本质所在,没有分节音,语言根本就不可能存在;而且,切分的原则作用于语言的整个领域,不独限于语音方面。”
有切分,就会有单位,就会有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当这些相互关系需要区别层次的时候,就有了空格。但中西语言的单位切分同工而异曲。
中西语言都能够切分出音素和音节,但西文的音节结构是开放的,一个音节可以由多个元音和辅音组成;中文则较为矜持,一个音节以元音为核心,以元辅音相拼为圆足,且大多以元音收尾,并辅以声调。
这样简洁克制的语音切分,它从很早开始就没有把意义的载荷单纯置放在语音上。因此,中文不需要像word那样依靠发展复杂音程而相互区隔的单位。
从哲学上说,中文理解靠的是大环境制约下的单位功能,而非自我独立条件下的小单位形态。前者是“高语境”集体主义,后者是“低语境”个体主义。这也就解释了形态变化丰富、个性十足的word,为什么在中文里找不到。
如此一来,我们看到的中文,是疏化了语音复杂建筑,经营起笔画意象的汉字连续体。中文里每一个字的根系都和前后左右的字缠绕在一起,无法隔断与分开。
需要隔断,也十分在意隔断的是形态复杂、独立性强、声入心通的word;而需要相互扶持,在意会和意合中理解的汉字,则形入心通,以大(上下文)观小,将自己的“价值”(此处用索绪尔的概念)安顿在上下文和语境通观中。
在汉语思维看来,正是字与字的功能主义联结才给了意义领悟很大的空间;而任何形式主义的隔断都会有破坏意义复杂性的危险。所以,我们看到的中文书写,从一开始就是自然连续的。这是中文和中国文化独有的整体思维方式。
中文的书写没有空格,是不是就意味着中文的理解没有层次和秩序呢?显然不是。看上去“密密麻麻”的汉字连接,在阅读、理解的时候,都有节律可寻。
中文的组织充满了音乐性。所谓“抑扬顿挫”,所谓“骈散自如”,所谓“长短相宜”,展示的都是汉字书面语的呼吸。只要“读”出了中文组织的韵律,就把握了中文句法的脉络,理解了句子的结构。
如此看来,中文理解的层次和秩序就在呼吸之间。每一次呼吸都形成一个节律段,或长或短,或骈或散,古人形象地称之为“音句”。原来,在汉字的“无缝衔接”中,自有节律性的张弛,以“音句”的形式铺陈开来,形成流水潺潺的格局。
在古代语文中,这样的音句之间常常出现空格。它既是呼吸的间隙,也凸显表意的脉络。而西文句子只有词和分句间的空格,那是无关声气的先验法理(syntax)的刻划。
回到韩国留学生的提问,我们做一个总结:
中西书面语,即表意文字和拼音文字,在空格上的差异,
是意合和形合之异——中文字与字的不空格是意象的视觉表现,西文词与词的空格是记音的听觉表现;
是感性和理性之异——中文的音句空格是句读声气的感性表现,西文的词与分句空格是句子法理系统的理性设置。
是综合和分析之异——中文的句法原则是以大观小,字与字连缀生发无尽联想,而句读间的呼吸吐露功能的格局;西文的句法原则是以小组大,词与词按预设的逻辑系统各居其位,各尽其职,各种分句则按严格的主次关系附身于句子的核心动词。
带着这样的空格观,我们可以真切地体会身边的语言“何以中文”。
就像外文学院04级小黄同学在高中作文里“写完之后非常得意”的句子:
“生命就是这样一只有着优雅弧线的水晶杯,昂贵而美丽,却如此不堪一击。”
“科斯特轻身走进风雪,在南极的风雪中,渐行渐远。”
“他想起了少年时上蔡的春天,那透明而脆薄的春天啊!”
这些句子的空格艺术,来自小黄十分喜欢的《红楼梦》,如写刘姥姥进大观园后所见:
“只听一路靴子脚响,进来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面目清秀,身材俊俏,轻裘宝带,美服华冠。”
中西语言都空格,
西文盯紧了小形态——分词;
中文着眼于大格局——行气。
“语言学”专门发布最新的语言研究资讯、社会热点话题的语言学解析等内容;
“简牍学”专门发表简牍学及出土文献相关研究成果、学术信息;
“讲座与学术”发布人文社科讲座信息和学术热点话题。
敬请新老朋友关注“语言学”“简牍学”“讲座与学术”公众号,以便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推广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语言学)。
转载仅供思考,不代表【语言学】立场。
今日文章就到这~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常读订阅号,这些订阅号将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错过“简牍学”的文章,你一定要进行以下操作:
第一步:点击顶部蓝字“语言学”进入公众号主页
第二步:点击右上角“...”
第三步:点击“设为星标”
END
编辑:徐舒琦
审核:燕黎宁
来源:“文化语言学新视野”公众号
点击在看,转发周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