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调愈受伤的身心

请​点击关注👉 道炁开脉轮 2023-08-24

 关注 萨度 

学识空有可互生,

思虑心田消昔因。

践行善护共同体,

悟道净炁心明。


(生命·健康·命运)共 同 体


别人伤你一次,自己伤自己千百次



  人生中难免遭遇痛苦,生起烦恼,但不必为此自我折磨。如果总是粘著于生命的某些片段,就会让你失去完整的人生。
  有一位高僧酷爱陶壶,听说哪里有好壶,不管路途多远他都会前往鉴赏,如果中意,花再多钱他也舍得。在他所收集的茶壶中,最中意一只龙头壶。
  一日,一个久未见面的好友前来拜访,他拿出这只龙头壶泡茶招待他。朋友对这只茶壶赞不绝口,观赏把玩时一不小心将它掉落到地上,茶壶应声破裂。
  高僧蹲下身子,默默收拾这些碎片,然后拿出另一只茶壶继续泡茶、说笑,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
  事后,有人问他:“这是你最钟爱的一只壶,被打破了,难道你不难过吗?”高僧说:“事实已经造成,对碎壶留恋又有何益?不如重新去寻找,也许能找到更好的呢!”


  很多时候,我们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耿耿于怀,其实就是抱着无益的烦恼不放。提得起,放得下,才是让自己活得轻松的人生态度。
  也许,昨天你跟同事吵了一架,心中一直忿忿不平,再想到这个人以前对你的所作所为,心里更是生气?然后,你开始想要是过会儿遇到他,你该怎么做?不理他?还是给他一点颜色?
  你继续想,若是他也还你颜色该怎么办?你要跟他硬拼吗?你甚至想到以后,你要怎么修理他。总之,你从过去想到未来,始终带着愤怒的情绪。
  有位妇人向禅师诉说着过去种种的不平:“我会如此难过是因为那个人实在太过分了……”
  禅师回答:“嗯!你的境遇的确悲惨。但你的痛苦难道不是你自己的想法造成的吗?你想一想,那个人和那些事都已经过去,你现在的痛苦又从何而来?还不是因为你自己紧抓着过去不放,不是吗?


  对方也许只伤害过你一次,你却在心中一而再、再而三,反复想着,好像已被伤害过千百次似的。想想看,他都已经伤害你了,难道你还要对他念念不忘吗?
  或许你的遭遇真的很悲惨,但真正痛苦的本源还是你自身啊!如果没有你自己情绪的支持,没有你给身体内的痛苦以能量,这些痛苦又怎么会继续存在呢?”
  我们是唯一能决定自己要受苦多久的人。放下痛苦,就能轻松自在。既然决定权在自己,为什么我们总要让自己苦上个十天半个月,甚至好多年还不肯“放下”呢?


02

修行治病






心乱就神散,神散则病生。


佛家的禅定恰恰就是要让人的心神归于寂静和安宁,集中注意力于自己的内心,从而化解因心神散乱导致的疾病根源。而且因为禅定可以治疗好已经有的疾病。中、西医对“神虚”导致的疾病,都各有研究和见解。在此,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探讨一下人类“心神”与人体疾病的关系。
首先要明白的是,“心神”属于阴性物质,阴性物质是肉眼看不见的,只有达到一定层次的天眼可见。用天眼观察,我们人体的各个部位,每一个脏腑,每一个细胞,甚至每一个毛孔都有神,这是符合阴阳互根规律的。当你胡思乱想的时候,“心驰”则“神往”,你身体某些部位的神就会离开肉体跑到外面去,或者会使这个部位造成神虚症状,此时这个部位就产生了虚弱或空缺,宇宙里外面的鬼、神之灵就会“乘虚而入”,占领这个部位,象寄生虫一样寄生在此吸取你的能量。就会使这个部位产生所谓的病变。所以,我们每天胡思乱想都是在伤神造病。因此,从古至今所有养生之道者都知道修心养性,清静无为,方可身心健康。




佛家讲究慈悲;道家讲究无为。慈悲对应的是宽容,以及我执与外界人事的“对立情绪”的破除。而无为对应的则是一切随缘,自然而然。说到底,一个人和外界对立意识少了,情绪就安稳了,心神就集中了,心身就放松了!“放松”的第一步是要把身体放松。最有效的放松方法是,时刻保持“眉心舒展,面带微笑”。用天眼观察,当你发自内心笑的时候,你全身的每一细胞的神都在笑。笑才能松,松才能通,通则无病。因此,笑能治百病。在临床实践中,凡是得了“忧郁症”而又不会笑的人,用各种名贵的药也很难治愈。

古时曾有一例:一位巡府大人得了忧郁症,长期郁闷不乐,寻了许多名医,吃了很多名贵之药都无疗效。一天,他又听说有一名医,备礼登门求医。当名医诊脉之后,心里很明白他得的是忧郁症,对巡府说:“你得的病是月经不调”。巡府是个男人,怎么会得月经不调呢?当时又好气又好笑,对名医说:“你是个什么名医?连男女都分不清,真是老糊涂了”。离开后走在路上,一想起“月经不调”四个字就好笑,回去后又向夫人和同僚们说,说一次笑一次,越想越好笑,几天之后病忽然好了。这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被自己笑的庸医才是真名医,故意用逗我笑的方法治好了我的病,立刻备了重礼登门道谢。



例如,当你向别人微笑时,别人也会向你微笑,这就是良性信息的反馈,当你得到了这种良性信息的反馈时,你的心里也会产生喜乐之感,如果你能时刻在这良性信息里循环,你的身体一定会很健康。
但是,当你板着脸,在紧张、邪念、妄想、嫉妒、厌恶、发怒时,这些都是人体心能发出的不良(不合道)信息,由于反作用力,反射回心理的也必然是不良信息。
例如,你看到一只苍蝇、老鼠,你很讨厌它,自己心理立即会反映出恶心的症状。这就是你发射不良信息对自己心理的反射。如果你认为它就是一只平常的小动物,与我平等不二,心理则不会有任何不良反映。
又如,当你对社会上某些腐败现象产生反感的时候,你的心理就会生气烦恼,这些不良信息的积累就会造成心病。反之,每做一件合于道并利于众生的事,心里会增添一分心旷神怡的舒畅之感。这就是反射良性信息的作用。如果做了有利于众生的事,别人都会感激你,尊敬你,“意到气到”。感激你的人越多,给你补上的气也越多,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经常微笑就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你的心病就会在这无私忘我的状态下,放松微笑的心境中不知不觉地痊愈了。




有些人要求自己的孩子必须优于别人的孩子,如果差于别人则气急败坏地打骂责罚。这就是执着、贪婪、攀比和争强好胜。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各有其位,该当皇帝的自然当皇帝,该当平民的自然当平民,如果人人都想当皇帝,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整个世界就会大乱。
我们心理的各种不平衡,大多是由自己不安分造成的,只有安分才能守住自己的神,应得之份安泰;否则,连自己应得之份也保不住,这就是古成语中所谓的“安分守已”,那些不安分者则自身难保。由于这种分别、执着、我见,还会给自己造成种种烦恼、疾病或灾难。在中医上有:“恨伤心,悲伤肺,忧伤心,怒伤肝,欲伤肾”的临床诊断论证。
世界是多元的组合,无论民族、文化、宗教、门派、学科等都是多元的。大到星系,小至元素 ......无一例外。如果把世界浓缩为一棵大树,各种文化、宗教、门派,以及所谓的先进、落后、好坏、是非等各种事物,都如同这棵大树上的一枝一叶,没有好与不好之分,都是必不可少的,平等不二的,正是这必不可少的一枝一叶才组成了这棵繁茂的大树。



古语说,“德不配位,必遭灾殃”,有大事业,就有大承担,权位越重,责任越大,压力也越大。心胸狭隘的人,连自己都容不得,又怎么能够谈得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普度众生就更无从谈起。
有这种心胸和认识的人,如同一棵大树上的枝叶相斥,同根相煎,伤及同类。异想此树一杆独立,无枝无叶怎能生存?一花独放岂有满园春色?持这种世界观的人,尚未认清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一个整体,只是站在个体我执我见的立埸上来看待事物。这种心胸狭窄,不容异己的知见,其本身就是违背规律的。由于众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容不下别人就等于容不下自己。
试想,一个心有分别、胸无容量的人,气路能不狭窄吗?气路狭窄必然造成气滞血瘀,因而造成各种疾病。




宇宙是多维的组合,五颜六色绘出大自然的万紫千红。人同样也有高低胖瘦、聪慧愚拙、美丽丑陋、先进落后等形形色色。
我们就是为了修真悟道,谁能做到而不是光说,我们就认可谁。要知道骗子是最能忽悠的了。
请问大家是为求真,还只是活在幻想当中!古有一例:一老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草帽,二儿子卖蓑衣。晴天无人买蓑衣,老太整天为二儿卖不出蓑衣而发愁。雨天虽有人买蓑衣,但又无人买草帽,老太整天为大儿卖不出草帽而发愁。因此,老太长年愁眉不展,烦恼重重。如果老太把事情翻过来想,总看事物好的一面,晴天为大儿子多卖草帽而高兴,雨天为二儿子多卖蓑衣而高兴,这样一想,不是任何时候均无烦恼吗?

我们修行就是为了修真破迷!而不是越修越迷。眉心舒展,面带微笑。整个脸面是五脏六腑的缩影,面部肌肉一紧张,整个人身的正常运行仪器就关闭,所以,需要面带微笑。我们不需要再等待很久,更不必只是期待来世,我们应当争取今生今世即身成就!开心比开悟重要,开心就会有好事情发生,开心才能开智慧!


所以,人类必须遵循道的指导,学习道,领悟道,才能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获得自我救赎的机会,完成人类生命意识的真正自我觉醒。


03

如何通过自身修复身体疾病?



睡觉好、一切都好

人养生要睡子午觉,从子午流注来看,子时和午时是胆经和心经运行活跃的时间,也是培补正气,阳气的最佳时间。子时就是23点到1点,午时就是11点到1点。我们大家可能都有体会,早上起来精神最好,上了一上午的班,到中午精神就开始有些疲惫了,这个时候休息一回打个小盹,20分钟到30分钟即可,睡不着也行,就可以培补身体。




健康根本是心

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道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正确的观念和行为

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定中生智慧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健康靠自身调节修复

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生病是正常生理现象

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气血足、经络通,万病无

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

1)足够的气血;

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气血=食物+胆汁+睡眠

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经络=清净心

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健康=开源节流

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吃饭不过度,过度是垃圾

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须得到控制。




松静是健康之本

适当运动可以帮助人的气血运行,但同时也在消耗人的气血。人体的微循环主要应该靠松静来达到的,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人衰老是因为垃圾多

人体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气来清除它们,但人的血气因为垃圾的增多和血脉的阻塞而减少,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也正是人衰老的机理。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

1)减少体内的垃圾;

2)增加血脉经络的畅通;

3)增加体内的气血。




相信药物不如相信自我调节

与其相信药物,相信检查的数据,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觉,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调节能力。‍







健康从调节心性开始

健康,从调节心性开始。为了你的健康,你学道吧。学道得到的快乐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气血充足显病情

对于一个有宿疾的人来说,只有气血充足了服,隐藏的病情才会显现出来。提前找出隐藏在经脉还没有表现的病症,提前治疗将要发生的脏腑疾病。所以练功的人在功夫达到一定水平后都会出现一些“有病”的现象(即调整反应期)这个时候要沉住气,坚持用药,增加自己的气血,以尽快度过这个时期。







违背养生规则,危险随时发生

人违背了养生法则,虽不一定会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大大增加得病的机会。这就和交通规则一样,你违背了交通规则,不一定会出事故,但其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




适当饥渴更健康

人为什么必须保持一定的饥渴才是对养生有利呢?其实这就是“虚”的妙用。道家讲,虚则灵。这和谦虚使人进步,自满使人落后一样,所以人必须经常保持“虚灵”的状态,才能时时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健康要有足够的气

人要想健康,就必须使体内有足够的""来"气化"所进的食物.只有这样,你的体内才不会积累垃圾,不会有多余的食物来释放游离的"虚火"损害你体内的脏器.这个"虚火"反过来会损耗你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人生病,大多数是饮食不节的缘故.




别人是外因,自己是内因

俗语说“灵机一动,计上心来”。这个“”字如果能真正领悟透了,那么你的悟性就算是开了。老师教人,医生治病,其实就是在点拨你的这个“”,让你“”打开。这个“”,有时也叫“关键”。当然,这个“”起作用是有条件的,就和氢气只有达到一定浓度,遇火才可以燃烧爆炸一样。记住,别人的作用都是外因,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内因。







点 击 调病扬升寻妙缘

道炁开脉轮简说


道炁开脉轮  调病慧心净



天 地 根

心 性 命

存心养性·执中贯一

明心见性·万法归一

修心炼性·抱元守一

洗心移性·默祷亲一

坚心定性·清真返一


道可非名永恒,
炁化同体命生。
知灵灵知了了,
识来十八五蕴。

觉湛圆澄世界,悟开明德亲民。智行命运与共,慧止舍得安心。    

道 炁 禅 苑

我们的

🙏

道 者

理   也    乎

炁 者

能  可  乎

道,可。

道,非。

常,道!

夫道也者,位天地、育万物,揭日月、生五行,细入刹尘,大包天地,从无入有,作佛成仙……也者,果何谓也?一言以定之,曰也。



大学之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常明断句)

🔥

宇宙即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

佛,觉悟

即是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相由心生,万法唯心!

心本无生因境有。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观自在…照见五蕴皆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本自清净,本不生灭,

本不动摇,能生万法。



性  能


道   法  术


玄者

可  也



其妙

莫名也



无论你是要开悟成佛,

还是要得道成仙,

都必须中脉通畅。

  ——南怀瑾

天地人

精气神

贪嗔痴

欲爱情

命心性

空乐明

最近新文点下看:

语言能量改变未来

人人都可以修出神通

转化潜意识的“金钱”焦虑恐惧症

教子治家+古典音乐200(必藏)



感恩作者大爱美文胜过天籁

禅苑动态一览生命允许重来

声明:公众号旨在弘道净炁传播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内容转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公众号中所载内容仅供参考,若想亲身实践,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道炁开脉轮 

道炁禅苑

天天传新文,弘道利共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