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子治家+古典音乐200(必藏)

请​点击关注👉 道炁开脉轮 2023-08-24

 关注 萨度 

学识空有可互生,

思虑心田消昔因。

践行善护共同体,

悟道净炁心明。


(生命·健康·命运)共 同 体


仅仅634字,却是教子治家的最经典家训








上为《治家格言》,又称《朱子家训》、《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全文634字,文字通俗易懂,内容简明赅备,对仗工整,朗朗上口,问世以来,不胫而走,成为有清一代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教子治家的经典家训。其中一些警句,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等,在今天仍然具有教育意义。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每天早晨天亮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就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和窗户。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得多么不容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品的生产是多么的困难。



恒念物力维艰(资料图 图源网络)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凡事先要准备,没到下雨的时候,就要先把房子修补好,不要“临时抱佛脚”,就像口渴了,才想起来要挖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自己生活上必须节俭简单,聚会聚餐千万不要流连忘返。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餐具质朴而干净,虽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饮食节约而精心制作,虽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不要图买良好的田园。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社会上不正派的女人,都是污秽盗贼的媒介;美丽的婢女和娇艳的姬妾,也不是家庭的幸福。
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装。家僮、奴仆,不可雇用英俊美貌的,妻、妾切不可有艳丽的妆饰。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祖宗虽然离我们年代久远了,祭祀却不可以不虔诚;子孙即使愚笨,教育也是不容怠慢的。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自己生活节俭,以做人的正道来教育子孙。
教子要有义方(资料图 图源网络)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不要贪图那些不属于你的财物,不要喝过量的酒。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和做小生意的挑贩们交易,不要占他们的便宜,看到穷苦的亲戚或邻居,要关心他们,并且要给他们有金钱或其它的援助。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对人刻薄而发家的,绝没有长久的享受。行事违背伦常的人,很快就会消失。


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兄弟叔侄之间要互相帮助,富有的要资助贫穷的;一个家庭要有严正的规矩,长辈对晚辈言辞应庄重。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听信妇人挑拨,而伤了骨肉之情,那里配做一个大丈夫呢?看重钱财,而薄待父母,不是为人子女的道理。
薄待父母不是为人子女的道理(资料图 图源网络)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嫁女儿,要为她选择贤良的夫婿,不要索取贵重的聘礼;娶媳妇,须求贤淑的女子,不要贪图丰厚的嫁妆。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看到富贵的人,便做出巴结讨好的样子,是最可耻的,遇着贫穷的人,便作出骄傲的态度,是鄙贱不过的。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居家过日子,禁止争斗诉讼,一旦争斗诉讼,无论胜败,结果都不吉祥。处世不可多说话,言多必失。
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不可用势力来欺凌压迫孤儿寡妇,不要贪口腹之欲而任意地宰杀牛羊鸡鸭等动物。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性格古怪,自以为是的人,必会因常常做错事而懊悔;颓废懒惰,沉溺不悟,是难成家立业的。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亲近不良的少年,日子久了,必然会受牵累;恭敬自谦,虚心地与那些阅历多而善于处事的人交往,遇到急难的时候,就可以受到他的指导或帮助。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想。他人来说长道短,不可轻信,要再三思考。因为怎知道他不是来说人坏话呢?因事相争,要冷静反省自己,因为怎知道不是我的过错?
施惠无念 受恩莫忘(资料图 图源网络)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记在心里,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记在心。
凡事当留馀地,得意不宜再往。无论做什么事,当留有余地;得意以后,就要知足,不应该再进一步。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他人有了喜庆的事情,不可有妒忌之心;他人有了祸患,不可有幸灾乐祸之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做了好事,而想他人看见,就不是真正的善人。做了坏事,而怕他人知道,就是真的恶人。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看到美貌的女性而起邪心的,将来报应,会在自己的妻子儿女身上;怀怨在心而暗中伤害人的,将会替自己的子孙留下祸根。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馀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馀,自得至乐。(注释):饔(yōng)飧(sūn):饔,早饭。飧,晚饭。国课:国家的赋税。囊(náng)橐(tuó):口袋。家里和气平安,虽缺衣少食,也觉得快乐;尽快缴完赋税,即使口袋所剩无余也自得其乐。


自得至乐(资料图 图源网络)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读圣贤书,目的在学圣贤的行为,不只为了科举及第;做一个官吏,要有忠君爱国的思想,怎么可以只考虑自己和家人的享受呢?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我们守住本分,努力工作生活,上天自有安排。


为人若此,庶乎近焉。如果能够这样做人,那就差不多和圣贤做人的道理相合了。


作者朱柏庐(1627-1698)原名朱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江苏昆山人(今昆山市),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其父朱集璜是明末的学者,清顺治二年(1645)守昆城抵御清军,城破,投河自尽。朱柏庐自幼致力读书曾考取秀才,志于仕途。清入关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并潜心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一时颇负盛名。



中国古典音乐合集200首(收藏)



古 琴


嵇康《琴赋》云:众器之中,琴德最优。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至少有三千五百年的历史,我国古时就有“高山流水”的传说。




古 筝


唐诗中有“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的诗句。筝,又称古筝、秦筝,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弹拨乐器。筝在战国时期己广泛流行,而于秦国尤盛,故又秦筝。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开始),故被俗称为“古筝”。

筝外形扁长方形,主要取材于梧桐木。琴面张弦,每条弦下设筝柱,可移动以调节音高和转调。最初为5 弦,经过9弦的过渡,战国末期发展为12弦。唐以后为13弦,明、清以后15、16弦,20世纪60年代逐渐增至18弦、 21 弦、25弦,并改传统丝弦为钢丝弦或尼龙缠弦。以后又试制出有变音装置的快速转调筝和以十二平均律定弦的蝶式筝。



琵 琶


琵琶是传统的弹拨乐器。最早“琵琶”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琵琶”二字中的“珏”意为“二玉相碰,发出悦耳碰击声”,表示这是一种以弹碰琴弦的方式发声的乐器。木制,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挑。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汉语里对所有鲁特琴族(又称琉特属)弹拨乐器的总称。中国琵琶更传到东亚其他地区,发展成现时的日本琵琶、朝鲜琵琶和越南琵琶。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用文字再现了琵琶独特的音乐特点。



笛 子


笛子是中国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是民族吹管乐的代表,常在民间音乐、戏曲中运用。古时,笛子十分普遍,在诗词中,有《夜上受降城闻笛》、《春夜洛城闻笛》、《秋笛》等诗作。




箫,分为洞箫和琴箫,皆为单管、竖吹,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中国古代吹奏乐器。箫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箫一般由竹子制成,吹孔在上端,适于独奏和重奏。

分为八孔箫与六孔箫,六孔箫指法与竹笛类似,现多使用八孔箫,在六孔箫的基础上添加二六孔,使筒音作3和筒音作6指法不必再按半孔,方便转调,目前专业演奏领域也多是八孔箫。

箫不仅适于独奏、重奏,还用于江南丝竹、福建南音、广东音乐、常州丝弦和河南板头乐队等民间器乐合奏,以及越剧等地方戏曲的伴奏。




二 胡


二胡,即二弦胡琴,又名“南胡”、“嗡子”,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擦弦乐器)之一。

二胡,即二弦胡琴,始于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宋朝学者陈旸在《乐书》中记载“奚琴本胡乐也……”唐代诗人岑参所载“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的诗句,说明胡琴在唐代就已开始流传,而且是中西方拉弦乐器和弹拔乐器的总称。
二胡,又称“奚琴”,是传统的拉弦乐器,二胡音色柔和浑厚,富有草原风味。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琴弦是琴的发音体之一,也是二胡的声源体之一。琴弦有两种:一种是金属弦,具有拉力好,音质好,音准好和灵敏度高等特点,又分铝质弦和银质弦两种,银质弦最佳;另一种是丝弦,它发出的音比金属弦柔和细腻,单位力差,音准差而且容易断弦,且易变音。





笙是中国传统古老的吹奏乐器,1978年,中国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2400多年前的几支匏笙,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笙。




阮是一种中国传统乐器,阮咸的简称。相传西晋阮咸善弹此乐器,因而得名。元代时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人们喜爱的弹拨乐器,有了广阔的音域和丰富的表现力。



流水颂 (大阮独奏)   


泼水节 (阮三重奏)   


柳 琴


柳琴,又称柳叶琴、金刚腿、土琵琶。其外形、构造、奏法均与阮相似,是弹弦乐器。由于柳琴的外形非常民间化,中国老百姓亲切地称它“土琵琶”。



扬 琴


扬琴是明朝末期由波斯传入的乐器,在中国已经流传和演化了四百多年了,最初是为曲艺伴奏,并形成多种流派。适于演奏快速的乐曲,最适合表现轻快、活泼的情绪和欢快、喜悦的感情。



唢 呐


唢呐是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也是中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唢呐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






埙属于吹奏鸣响乐器,音色朴拙抱素独为天籁,早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时期,埙的演奏就很盛行,一直延续至今。





三 弦


三弦,又称“弦子”,中国传统弹拨乐器,其他少数民族也有类似三弦的乐器。







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在坚固的且一般为圆桶形的鼓身的一面或双面蒙上一块拉紧的膜。鼓可以用手或鼓杵敲击出声。有的乐队完全由以鼓为主的打击乐器组成。除了作为乐器外鼓在古代许多文明中还用来传播信息。


鼓的出现比较早,从如今发现的出土文物来看,可以确定鼓大约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以甘肃省天水秦安大地湾遗址出土的陶鼓为例)。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它还用于打击敌人、驱除猛兽,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


中国传统的鼓多源于中原,秦汉前已有20余种。虽大小高矮不同,但几乎都是粗腰筒状。当时已用于诗、乐、舞以及劳动、祭祀、战争和庆典之中。从秦、汉到清代,中原地区原有的各种传统鼓几乎都得以保留并有所发展。



编 钟


编钟,是中国古代汉族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




排 箫


排箫,汉族乐器,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排箫,是距今三千年的中国西周初期的骨排箫。中国有这样传说:华夏先祖黄帝曾命乐官伶伦制作乐器,他用竹做了“参差”,这种乐器是由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所以人们都说“参差不齐”。“参差”实际上就是现在所说的排箫。





箜 篌


箜篌是中国汉族十分古老的弹弦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在古代,除宫廷雅乐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从十四世纪后期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

为了使这消失多年的乐器重现舞台,从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音乐工作者和乐器制作师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们根据古书的记载和保存下来的古代壁画的图形,设计试制了几种类型的箜篌,但是由于这些箜篌存在着许多不足,所以没有推广和流传开来。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一种新型箜篌——雁柱箜篌被研制出来。它的结构比较完善、科学,音响具有民族特点,因而被推广用于音乐实践。







点 击 调病扬升寻妙缘

道炁开脉轮简说


道炁开脉轮  调病慧心净



天 地 根

心 性 命

存心养性·执中贯一

明心见性·万法归一

修心炼性·抱元守一

洗心移性·默祷亲一

坚心定性·清真返一


道可非名永恒,
炁化同体命生。
知灵灵知了了,
识来十八五蕴。

觉湛圆澄世界,悟开明德亲民。智行命运与共,慧止舍得安心。    

道 炁 禅 苑

我们的

🙏

道 者

理   也    乎

炁 者

能  可  乎

道,可。

道,非。

常,道!

夫道也者,位天地、育万物,揭日月、生五行,细入刹尘,大包天地,从无入有,作佛成仙……也者,果何谓也?一言以定之,曰也。



大学之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常明断句)

🔥

宇宙即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

佛,觉悟

即是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相由心生,万法唯心!

心本无生因境有。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观自在…照见五蕴皆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本自清净,本不生灭,

本不动摇,能生万法。



性  能


道   法  术


玄者

可  也



其妙

莫名也



无论你是要开悟成佛,

还是要得道成仙,

都必须中脉通畅。

  ——南怀瑾

天地人

精气神

贪嗔痴

欲爱情

命心性

空乐明

最近新文点下看:

“闭关”、“阳神”、“阴神”和“鬼神”

开悟~“提婆达多”

感知能量场,倾听直觉音

南怀瑾:长寿不死法、通中脉入定

大道行者的磨考!

疗愈情绪伤害的肉体

身体频率提升步骤

越对越伤人,越悟越……

安静妙法 - 实修觉悟

天地间最大的学问

出世静修 / 入世行善 ?

聚焦能量,显化创造(练习)

生命天机

灵魂归宿 随时用法

修出神通,定要“心空”

决定命运的是……

最真实的灵魂

如此大悟

最简得神通

快速治病 / 奇异秘法

神医助你,不断扬升

钱财的通道

“灵界”说

修正法-鬼神乖乖听你的

肝心脾肺肾健宝



感恩作者大爱美文胜过天籁

禅苑动态一览生命允许重来

声明:公众号旨在弘道净炁传播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内容转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公众号中所载内容仅供参考,若想亲身实践,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道炁开脉轮 

道炁禅苑

天天传新文,弘道利共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