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觉”

请​点击关注👉 道炁开脉轮 2023-08-24

 关注 萨度 

学识空有可互生,

思虑心田消昔因。

践行善护共同体,

悟道净炁心明。

(生命·健康·命运)共 同 体


寂静法师教我们如何“觉”


照见五蕴皆空。

第一个,什么是“照见”?为什么不用“看见”?
第二个,什么叫“五蕴”?
第三个,怎么是“空”的?
我曾经想过,如果我给《心经》写注解,会这样来写,很简单——

不自在菩萨,进不了般若波罗蜜,看见五蕴不空,一切很苦。
这样注解一下就知道《心经》在讲什么了,有时都不要说那么多,反过来写一个做对比就知道了。
“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因为他能够用智慧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所以叫“照见”,肉眼看就叫“看见”。
“看见”只是看见事物本身。比方,我看见面包,能照见农民辛苦付出,照见阳光雨露在麦子生长过程中的作用。看见面包,就能照见面包背后的事物。
总结一下,“照见”不是看到事物的表面,而是看到事物的本质。有部经叫《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很多人不知道“普门”是什么意思,我说个反义词,“普门”的反义词是什么?专门。

“普门”的意思是通用,“品”指的是这篇文章、这个法门,“普门品”指的就是观音菩萨通用的一种方法。
“普门”在英文里面翻译成Universal Gate,万用的门。比如我们常用的USB接口,我知道有一个万向轴,“万向”用的就是universal。

“五蕴”是什么?
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再说得浅一点,我们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色”就是眼睛看到的;
“声”就是耳朵听到的;
“香”就是鼻子闻到的;
“味”就是舌头尝到的;
“触”就是身体碰到的;
“法”就是心中感受到的。
“六尘”跟“五蕴”一样是现象,它的本质是什么?科学现在已经证明所有这些本质都是空的。所以就知道佛法多伟大,在以前科学不发达,他们透过修证已经看到五蕴皆空——


“色”就是看到的;
“受”就是我们感受到的一切;
“想”就是我们的思维;
“行”就是事物表面的变化,变化不停;
“识”就是我们的意识。
这一切的本体是空性的。“万法由心”,或者叫“心生万法”,佛经说“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意思就是内在的认知、观念、思想会影响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就是这个它竟然会决定外在的物质。

马云很优秀,他的优秀是不是说他外在的物质那么多?不是,物质是他从思想出发,然后创造出来的。

在座的都是未来的青年领袖,所以我要把大家拔到这个高度,领袖一定要有高度,要看清这个世界——人的思想信念在影响人一生的命运,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世界观,会影响我们感受这个世界的结果。
我说过一句话“世界没有改变,但世界真的改变了”。这句话听得懂吗?世界没有变,但是我们的观念变了,我们的视角变了,所以世界就变了。
很多人说竞争太激烈赚不到钱,但是可能有人转变视角就会发现钱很好赚。有人说这个问题很难解决,但如果换一个视角就觉得很容易解决,而那些转换视角的人解决了问题,所以他们成功了,但依然有人说很难很难。
这个世界不是真实的,这个世界是我们的意识、状态呈现出来的投影。马云就投影出阿里巴巴,马化腾投影出腾讯,为什么?这是他们看待这个世界、看待事物、看待问题的观点不一样、视角不同。那些获得大成功的人,成就越大的人,就是他透过的表象看得越深,区别就在这里。

我们看这个世界,什么样的人最有力量?
有一次我在路上看到一个农民扛着犁、牵着牛、光着脚走过来,很辛苦,农民付出了那么多,得到却那么少。为什么?我们看农民所生产的物品,都是大自然长出来的,停留在事物最表层,不管是卖土豆,还是卖粮食,没有智慧含量,没有技术含量。
Pierre Marcolini把巧克力做得那么精美,透过这个精美的外表,我们就能看懂为什么Pierre Marcolini巧克力卖得那么贵,那个值钱的东西是什么?是思想(信念)。
所以我们就看到了财富在哪里?思想(信念)


制作成巧克力的物质是可可粉,但是由于它被做成不同的形状、不同的花纹,技术和做工不一样,它的价格就不同,而这背后的配方是什么?是思想(信念)。
再看看我们中国优秀的中医,为什么有的中医开药就灵,有的开药不灵,这背后是智慧在起作用。400多味中药,让你去开药行不?你去,别人吃了就倒下啦!(众人笑)
所以我是希望带着你们把这个世界看透,不是看热闹!

那么财富到底在哪里?
我们追求成功、追求财富、追求名、追求利,这一切事物是怎么生出来的?到底是什么生出了成功、生出了财富、生出了名利?我们要思考这个问题。
真正的财富、成就,就在我们的世界里。这个世界是什么?中国人把它称作“命”,我们意识里面所储存那些信息就是命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看法、信念、思想,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是他们在决定我们的命运。
我第一次见到Pierre Marcolini,我以为是很古老的巧克力工厂,至少应该有200年历史吧,后来我心生敬意啊,原来这个品牌是他自己创造的。

创始人有非常了不起的地方,我们分析他是靠什么把这个品牌创立出来的?不要光看热闹,不要光吃巧克力,我们这次来,要把我们所看到的,所学到的,所碰到的人,都“消化吸收”了。如果没有“吸收”到,就像走马观花,就只是普通的旅游。
Marcolini凭什么成功?我们要学会去研究人家,研究地过程就是消化地过程,“照见”他背后的那个本质,就是在吸收营养。

所以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原来世界不在别处,在哪里?在世界观里。

我们到埃菲尔铁塔,在下面我们环顾四周,然后我们再登上铁塔看一看,看到的景观能一样吗?世界从未改变,但世界真的改变了。把这句话记住,悖论在我们自己的生命中就存在。

你坐着电梯,嗖——到铁塔上去了,世界就改变了?变那么快?但你发现,世界真的没改变,但世界真的改变了!这是不是个悖论?普通人听不懂,别人要说你神经病啊,什么世界没改变,世界又改变,什么颠三倒四,莫名其妙!
他们不懂,当我们的世界观一变,我们发现世界已经变了。
我出家以后的世界就变得不一样了,我特别有体会。以前我看到世界有很多苦难,后来出家不久,有人问我“你节日快乐吗?”
我说:“什么节日快乐啊?365天都一样,还节日快乐。”
我说:“两条鱼在水里绝对不会相互问,老兄你有水喝吗?只有两条鱼在岸上的时候他们才会问,老兄有水喝吗?因为你在岸上感受不到水,所以你就问水里的鱼快乐吗?有水喝吗?”


当世界观改变了,世界就改变了。所以成功也好,财富也好,名也好,利也好,乐观、悲观、消极、积极,不就在这一念吗?

所以我们真的需要一套方法论,去改变我们的念头,把以前总是消极的念头,转成积极的,把悲观转成乐观。乐观不是阿Q精神,乐观是真正看到事物的这一面,阿Q那个不叫乐观,那叫麻木自欺。

“照见五蕴皆空”,你看,能够照见五蕴皆空,所以就能解决一切的问题,叫“度一切苦厄”。当我们能从事物的现象回到事物的本质之后,然后现象的迷惑就消失了,现象带来的问题就消失了。

【禅者Changer说】:
《心经》,是宇宙人生真相的地图,短短260字,却浓缩了大藏经浩瀚智慧的精髓,作为佛法的核心,颇有“芥子纳须弥”的味道,在佛法中历来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唯有大般若智,可以“照见”。在慧光普照中,黑暗中的问题、烦恼、苦难都荡然无存,这是肉眼、头脑无法企及的境界。这也与中国文化中“体、相、用”的思维方法不谋而合,透过现象,洞见本质,因而能够抓住最根本的东西,威力无穷。
“观自在”,即是返璞归真的状态,即是《中庸》所说的“至诚”,《大学》中的“明明德”,《论语》所说的“仁”,即是道,即是那体元湛寂的“一念自性”……


那么,性在何处?
性在作用。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提,在足运奔……这些都是佛性的妙用,所以“识者知是佛性,不识者唤作精魂”。所以,“诸佛悟之,则三身圆显;众生迷此,则六道轮回。”
不是说因为“五蕴皆空”,所以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就从此不看、不听、不闻、不尝、不触、不感受了,而是要注意观照自己的心,是以何种方式去看、去听、去尝、去触、去感知,也就是如何“用心”的问题。
“世间唯有修行好,天下无如吃饭难”我们是带着对过去、未来无尽的追悔、忧虑、期待……在患得患失中机械地咀嚼、填塞着食物,还是专注于感知当下食物带来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以及怀抱无尽的感恩在享用呢?正所谓:
贪嗔痴慢疑无非道场,能反观起处灭处,即是下手功夫。
吃喝拉撒睡尽属佛事,常觉知动者静者,都是开悟契机。


真        相




举例百合花的故事:
我们的生活当中会遇到很多的烦恼,我们很想解决这些烦恼,但是总是找不到烦恼的根本和来源……!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百合的故事来看一下问题到底从哪来……? 

💫 问:大家看这是什么?
答:百合。
💫问:在小狗的眼睛里有可能是什么?
答:玩具或骨头,反正不会是百合花。
💫问:一只小蜜蜂飞到了花瓣上,小蜜蜂的眼睛里认为它可能是什么?
答:食物。
💫问:人说他是百合有没有错?
答:没错。
💫问:小狗认为他是玩具有没有错?
答:也没有。
💫问:蜜蜂觉得他是食物有没有错?
答:也没错。
💫问:如果把它放在一个没有人,没有狗,没有蜜蜂的空房间里,它静静地呆在那里,那它又是什么?
答:什么也不是。


💫问:推开门,人进来了,看到了什么?
答:百合。
💫问:小狗进来了,看到了什么?
答:玩具或骨头。
💫问:蜜蜂飞进来看到了什么?
答:食物。
💫问:这个时候它——又是什么?
答:什么都是。
💫问:那我们认为的百合,到底是来自于百合本身……还是来自于观察者呢?
答:来自观察者。
💫问:那我们生活中的这些烦恼是来自于烦恼本身……还是观察者?
答:观察者。
💫好,如果烦恼来自于烦恼本身,那百合就该来自于百合本身,如果百合来自于百合本身,那么人、小狗、🐝蜜蜂看到的应该都是百合才对!
😀所以……百合不来自于百合本身,

生活中的各种烦恼也不来自于烦恼本身。

百分百来自于当下的观察者。


受害者就是肇事者,
自己是一切的源头,
一切来源于自己意识里的种子开花,
才让我们看到了这些烦恼。
如果想改变他,只需要改变自己,我们想要什么……就给出什么,想要什么……就帮助别人获得什么,去找到和自己有同样问题的人,全情投入,发心帮他解决,我们就能看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了。

我们的现在是过去所种,未来是现在所种,想要美好的未来,主动权就在自己手里。

🌰真理:
一粒种子(念)改变自己,
也改变着世界!

唯有一乘法,
无二亦无三。
             ——佛陀

只有一乘佛法,
其他的都没有。
一乘佛法就是觉,就是究竟觉。
一切障碍非究竟觉,
一切障碍就是因为你没有究竟的觉,
所以你成佛或者说你解脱的一切障碍就是你没有究竟觉,
就是你没有活在真相当中,
没有活在意识主导论当中!

修行的开始,是把所有向外看的目光收回来,看自己,觉察自己。这是一句已经说烂了的话。可惜,真正做到的人,少之又少。人们通常爱拿着自己新学到的灵性知识东西,去要求衡量别人,然后制造出新的矛盾~

觉 是贯穿始终的功课:

遇到一个让你不爽的人,马上觉察,他身上你不喜欢的地方,是不是你不允许自己的地方?他身上具备的特质,是不是你欠缺的?你不喜欢他的那个部分,就是你不接受自己的那个部分~

遇到一件你很愤怒的事情,马上觉察,到底是触动了自己哪一个按钮?能让你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一定在那个点上,还没有修通~看到那个点,认识那个点~

遇到一个你很喜欢的人,陷入情网,马上觉察,你想从TA那里获取什么?你是否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了他人的身上?在交往的过程中,时刻觉察,是否发生了控制?是否发生了占有?是否你在不停的抓取?这些行为的背后,是什么?

面对你的孩子,时刻觉察,你有多少管控,是来自自身的恐惧?你有多少焦虑,是来自对未来的担忧?你有多少管控,有多少是爱的绑架,是想用孩子来填满你自己不完美的人生?

觉的练习目的:
能量和念头情绪和平相处,最终分离

觉的练习:

① 觉动作:觉吃饭,觉看书,觉走路,觉休息,觉呼吸~~~

② 觉念头:觉想喝水,觉想去厕所,觉想看书,觉想跑步,觉想听歌,觉想听课~~主要觉知念起,念落,意识的成住败空

③觉情绪流经:觉生气,觉烦恼,觉无明火,觉郁闷,觉高兴,觉喜悦,觉悲伤,一定让自己和平,达到来什么接什么,不被幻象拖走,如天气多云转晴,破涕为笑,前一秒生气,后一秒升起感恩之心,情绪来去匆匆!

④觉意识频率提升。觉让你意识不断提升,觉改变了你“宇宙反映你所是”的“是”的频率。

心如一面镜子,
观,看,觉,照来到生命中的一切。
在生活中的任何时刻,觉自己说什么,听什么,看什么,想什么,做什么,觉自己的念头,觉自己的情绪,觉自己对别人做出的反应,觉接纳自己当下的一切,意识走远了,拉回,继续觉,不抓取,不焦虑,不自责,心似镜子,只是看,观,照,觉,来什么接什么,走了任其走,任这些起起落落,来了走了,(镜子)心上不留一丝痕迹,心如如不动。
受邀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带领青年领袖们共修《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并开示。寂静法师


点 击 调病扬升寻妙缘

道炁开脉轮简说


道炁开脉轮  调病慧心净



天 地 根

心 性 命

存心养性·执中贯一

明心见性·万法归一

修心炼性·抱元守一


道可非名永恒,
炁化同体命生。
知灵灵知了了,
识来十八五蕴。

觉湛圆澄世界,悟开明德亲民。智行命运与共,慧止舍得安心。    

道 炁 禅 苑

我们的

🙏

道 者

理   也    乎

炁 者

能  可  乎

道,可。

道,非。

常,道!

夫道也者,位天地、育万物,揭日月、生五行,细入刹尘,大包天地,从无入有,作佛成仙……也者,果何谓也?一言以定之,曰也。



大学之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常明断句)

🔥

宇宙即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

佛,觉悟

即是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相由心生,万法唯心!

心本无生因境有。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观自在…照见五蕴皆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本自清净,本不生灭,

本不动摇,能生万法。



性  能


道   法  术


玄者

可  也



其妙

莫名也



无论你是要开悟成佛,

还是要得道成仙,

都必须中脉通畅。

  ——南怀瑾

天地人

精气神

贪嗔痴

欲爱情

命心性

空乐明

最近新文点下看:

智商、情商~逆商

用能量、频率与振动来思考

你的伴侣,是你最好的……

自性能量与附体能量

财富~福报与修行

进食看情绪

天然的治愈力量

能量振频,决定命运

财入?门 福入?门

量子:运随心转

欲望~~精~气~神~




感恩作者大爱美文胜过天籁

禅苑动态一览生命允许重来

声明:公众号旨在弘道净炁传播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内容转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公众号中所载内容仅供参考,若想亲身实践,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道炁开脉轮 

道炁禅苑

天天传新文,弘道利共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