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在反种族歧视这件事上没有非黑即白一说!
黑人种族歧视、亚裔歧视...在多元化的人文文化下,不乏存在一些让人愤世疾俗的事情。
就在上个月美国第一夫人"梅兰妮"的铜像在家乡揭幕,原因是在7月份美国爆发的反种族歧视运动中,原本的木像被人放火烧毁。
不得不说非裔美国人 George Floyd 在明尼阿波利斯市被白人警员 Derek Chauvin 涉嫌暴力执法"黑人事件"至今仍在发酵,而在这场事关民族尊严与阶级的"战役"中,除了义愤填膺的群众在用行动反抗着,艺术品被破坏的同时艺术家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此事发声。
群众的反抗行为每一件都让人印象深刻,就拿6月4日,华盛顿特区市长穆里尔·鲍泽(Muriel Bowser)花了一夜的时间在靠近白宫的一条公路上用亮黄色的颜料写出了高10米、长百余米的大字"黑人的命也是命"。
虽然鲍泽本人并非艺术家,但在美国政治中心写下的大字,明显带有当代艺术的属性,并激励了更多艺术家在更广阔的空间中表达他们对抗议活动的支持和对弗洛伊德的悼念。这些巨大的字,如今甚至已经出现在了谷歌地图上。
除此之外还有一项极具当代艺术特征的活动发生在6月2日,由一些音乐产业的公司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星期二大停电"(Blackout Tuesday)的活动。
这一天参与活动的明星暂停在网上发表任何言论,而是纷纷在社交平台发布一张全黑图片,并带上"黑人的命也是命"或者"黑屏星期二"的标签,参与其中的包括好莱坞众巨星与美国 NBA 的众多球星,于是包括脸书、推特和 Instagram 等社交媒体一时间变成了黑方块的海洋。
有趣的是,俄罗斯艺术家马列维奇曾创作过著名的至上主义作品《白背景上的黑方块》,在100多年后的数字时代,和这样一次活动形成了呼应。
当然街头艺术家们才是抗议艺术的主创者,各色的壁画在此次抗议运动的一开始就出现在了全世界的大街小巷,甚至在叙利亚的残垣断壁上都可以看到。包括班克斯(Banksy)在内的几乎所有知名的街头艺术家,也都投入到对种族歧视的抨击中。
街头艺术到正规艺术机构
无一不在用艺术创作为此事声援
Banksy 作为艺术界最神秘的艺术家,对社会和政治议题保持着关注。而也正因此大家对他也保持着非常高的关注度。此次对于 George Floyd 事件 Banksy 通过个人 Instagram 发布作品与声明,加入到了#BlackLivesMatter 运动的行列。
除此之外更多的街头艺术也参与其中,从明尼阿波利斯到柏林、洛杉矶,甚至叙利亚城市宾尼什,多个城市都出现了出现了纪念 George Floyd 和抗议种族歧视相关主题的壁画。
值得一提的这些都是与以往抗议活动中出现的艺术如出一辙,比如以涂鸦、宣传海报为主。
而此次抗议活动中在艺术家、策展人、画廊和博物馆的共同努力下,艺术在这场抗议中打破了材料、媒介等多方面的限制,以绘画、装置、数字艺术、天空艺术等形式,迅速地通过互联网传播。
比如美国黑人艺术家 Jammie Holmes 在美国的五座城市上空,用飞机高挂 George Floyd 的遗言,以表无声的抗议。
另外一边日本滑板艺术家 Haroshi 也将在暴乱中受损的中指雕塑再次转变成一种正面的效应。原雕塑本来就备具反歧视的概念,艺术家作为礼物赠送了某一潮牌店,现在被这帮人打掉中指说起来还真是有点滑稽。
不过这并不影响艺术家的二次创作,主理人们将中指受到损坏的雕塑用作支持 #BlackLivesMatter 的图像体现,并发布 HUF x Haroshi Justice T 恤,将所有收益捐赠给 Black Lives Matter Los Angeles 组织。
除了日本滑板艺术家 Haroshi 的创作,FEAR OF GOD 主理人 Jerry Lorenzo 在 ins 亲自发文悼念死者 Floyd,并推出一款联合8家潮流单位打造的慈善 T 恤。以及潮流教父 NIGO 也发布了一款联合日本潮流领域共21家时尚、潮流品牌打造的“21方联名”慈善 T 恤。
可以看到这次的抗议跨界到了演艺圈、时尚圈,如此大的阵仗堪称前所未见。
而通过创作和售卖主题作品筹集资金与捐款的艺术家和艺术组织机构们比比皆是。
还有芝加哥画家 Kayla Mahaffey 与 Thinkspace 画廊合作发行了一幅名为《 Unwind》的特别版画,66% 的利润将直接捐赠给 Black Lives Matter Chicago 和美国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
洛杉矶艺术家 Rannel Ngumuya 则发布了名为《Revolution 2020》的版画,「Black Lives Matter」字样表明主题,作品的出售收益也将捐给 George Floyd 六岁的女儿 Gianna Floyd.
不只艺术家个体,从古根海姆美术馆、蓬皮杜中心、纽约现代艺术美术馆、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到 White Cube、高古轩画廊、巴塞尔艺博会等,都在官方账号发布全黑图以声援 #BlackLivesMatter 运动。其中著名的沃克艺术中心和明尼阿波利斯美术馆,美术馆更是在网站上发布了声明,以表自己的态度。
美国的艺术机构还发起了 #OpenYourLobby 活动,旨在为街头游行哀悼的人群提供饮水、洗手间、WiFi 等休息场所。布鲁克林博物馆、MoMA PS1 等艺术机构都参与到了这次行动中。
众多在艺术家与有权威的机构都在为此事发声,不得不说这大大增加了该事件带来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让更多人参与到了其中。
不过在众多的艺术声援中也有翻车的事例,大英博物馆就被不少网友唾弃。6月5日大英博物馆在社交平台支持"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不少人在评论区批评指责并催促:赶紧把从别处"偷来"的藏品还回去。
不得不说真正意义的声援还需要大家符合实际发声,而不是无脑跟风。
遗憾的是,这个国家最大的博物馆引以为傲的收藏其实是早期从非洲、中东、亚洲和其他原住民岛屿掠夺过来的,在这次的声援活动中并没有发声,这也造成了很多主流艺术界对此默不作声的结果。
艺术内外
难道一定要非黑即白?
不过同样公开发声的还有包括 RICD、SAIC、底特律艺术学院、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学院在内的几乎所有艺术高等院校,但相比艺术家们与艺术场馆的直接"硬钢",艺术院校的发声相对来说要更加文明理性一些。
这些艺术院校表示将致力于真正的种族平等和非殖民主义实践中, 为院校社区内以及其他地区的每个人提供包容,多元化和平等的场所。
RISD 校长就 Floyd 事件致学生书
其实种族歧视与殖民问题一直都是艺术界创作及学术研究关注的焦点,首先对于英美艺术院校来说,早在 Floyd 事件发生之前,对于非殖民化问题的研究与反思一直以来都是重点研究的课题。
由于欧美国家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以及工业革命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在欧美国家的有色人种长期处在被歧视、被压迫的不平等地位中。
或许不关注艺术的人们并不了解,艺术界也存在种族歧视。在以往的报道中有提到过,西方画廊以及美术馆展出和收藏的艺术家当中,白人男性的比例要远远大于有色人种以及女性,并且在拍卖价格超过百万美元的当代美国艺术家当中,十分之一是黑人。
而这也促成了艺术学院早在 Floyd 事件发生之前,种族歧视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英美艺术院校重点研究的课题,就比如早在去年 UAL 推出的第九所学院— Decolonising Arts Institute(非殖民化艺术研究所)。
UAL Decolonising Arts Institute 首页
据说院校官方希望通过这所非殖民化艺术学院的研究,推动整个艺术界、乃至英国社会的变革,从而真正从根源上让艺术、社会对有色人种去差别化对待。
在院校的大力支持与倡导下,更多的学生开始接受了人类种族的去差别化观念,并致力于为有色种族谋求平等权力的研究。
有关种族主义的学生装置艺术作品赢得了罗德岛艺术馆的多纳奖比赛
并且近两年,越来越多的黑人艺术家与相关艺术品在艺术界崭露头角,拍卖行中非裔艺术家作品的销量与价格也在逐步升高。
最具代表性的 Jean Michel Basquiat 就是很好的例子,英年早逝的他用自己的作品将街头涂鸦带入了艺术领域,并在艺术界得到达到国际地位和具有财富影响力的美国非裔艺术家之一。
“Untitled”《无题》
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非裔艺术家 Kerry James Marshall,其作品更是突破了有史以来在世非裔美国艺术家最高的拍卖记录。
Kerry James Marshall 的作品“Past Times”《昔日》最初以2.5w 美金卖给了芝加哥大都会码头和博览会管理局。隔年,同样的这张作品以2111.45万美元的高价在苏富比纽约“当代艺术夜场"上成交,价格疯涨800倍。
除此之外还有非常多的优秀美籍非裔艺术家都在用自己的作品为种族问题发声努力,苍蝇再小也是肉,滴水都能穿石,就算是几百年几千年,只要在行动我们就给这个世界多一些时间。
虽说在"种族歧视"的问题仍有很远的路要走,但抗议不平等并不代表我们要用暴力的方式去解决,这也正是艺术作品存在的意义。能够通过创作、传播,潜移默化的改变人的思维,这样一来在反种族歧视这件事上,艺术的发声仿佛也成了重中之重。
Kerry James Marshall —— “De Style”《样式》
白人艺术也好黑人艺术也罢,藏馆内的藏品到底是"物有原主"也好,或者是"另有意义"也罢,每件事物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无论是艺术爱好者还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每个人,都应该学着拥抱多元的文化,面对任何问题都应该学会去质疑与判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而用更理智的态度去面对未来!
- 往期内容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