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洋河,你还值得持有吗?(一)

瞅地的农民 瞅地的农民
2024-09-22

上周看到老唐计划在1500亿清仓洋河的消息以及原因后,我坐在电脑屏幕前呆滞了几分钟,感觉脑子一下转不过来。

这些年通过不断学习,已经有个根深蒂固的思想:投资炒股的区别,在于我只关注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变化,而不是股价的波动。

而企业的经营情况变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尤其是对中高端酒企,格局早就基本稳定了,有变化也是在逐步、缓慢的过程。

老唐在前一周还乐观的看好洋河的未来,一周后却明确表达要清仓了,确实让我一下回不过神来。

我在想,这一周时间,洋河到底什么东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实际经营来看,应该没有,也不可能有。张联东拉胯,这几年大家都知道了,骂声也不少。

唯一的变化在于,洋河2023年年报、2024年一季报发布了。

从老唐的文章里,看到的是他对张联东的不诚信的失望,2023年任务没有完成,还在2月28日的年度工作大会上大言不惭的说“总体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公司经营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并与10多年前 “泸州老窖的管理层在明知年度任务完不成,还定个高目标” 的行为进行归类。老唐表示不愿意跟不诚信的人打交道,即使现在洋河在低估状态,也要离它而去。

对于老唐的思考和观点,我首先是尊重和理解

在我的认知里,老唐对白酒的理解,在全国14亿人里属于前3水平,加上这么多年一直在不断精进,说实话,极少有人做得到,尤其是在成名之后。

他有这样的决定,一定有他的道理,至少,认识肯定是比我要深的。

但从我自身的角度而言,自己持仓的公司,无论是买入,还是卖出,都要自己把逻辑梳理清楚,哪怕最初买入洋河就是抄老唐的作业,也是自己把逻辑想清楚了,才敢动手。

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成年人最基本的素质,就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下面,把我的一些思考分享给大家。

为了避免“禀赋效应”,因为自己持有洋河,在潜意识里替自己找理由,就像老唐以前举的一个打牌的例子:

就好比此时茅台董事长对我说:“老唐,你上桌赌,输了算我的,赢了算你的。”我上不上桌?当然上,水平高低都上。

我刚上去玩了两把,突然来俩反贪局的人把董事长双规了。此时,怎么办?继续赌,还是下桌闪人?

我当然选择闪人,无论此时是输是赢,都结算下桌。因为没有人给我兜底了,而我自认纯拼实力没有胜算,所以就此打住,输赢都下桌。

但有些人遇到这种情况时,可能因为输着的,不走;手风正顺,不走;甚至干脆就是因为坐都坐下了,不走……

面对此时的洋河,问问自己,有没有“因为坐下了”,“或者输了”,而不想走。

所以,我反复提醒自己,要抛开主观方面的看法,尽量从中正客观的角度去看。

主要从几个方面:

一、如何看待洋河2023的第四季度“破天荒”的出现亏损?张联东为何突然不诚信?

首先,洋河第四季度营收28.4亿,同比2022年36.2亿下降21.5%,净利润亏损1.9亿,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亏损3.2亿,这是年报里已经公布的数据,没什么好说的,创了“单季度亏损”的历史。

有的朋友分析,洋河为了让2024年第一季度数据好看点,把2023年第四季度营收往2024年挪了挪,因为2023年第四季度数据不那么明显,一般人不太注意。

其实这点不存在,每个季度营收、净利润在年报里《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都公布了,不用再单独去算。

另外,2024年第一季度的营收、净利润增长分别为8%、5%也很难看,尤其是在其它酒企的增速面前。

对洋河来说,这个两个季度数据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怎么折腾都离不了 “差劲”两个字,腾挪的意义不大。

对于单季历史性亏损”,我倒是感觉出一丝丝“不合常理”。

即使在2019、2020年洋河营收、净利润负增长的两年,也未发生第四季度亏损,2020年还是在疫情期间。

2023年洋河的产品,在消费者侧也没有什么大的负面事件、新闻。即使干不过其它酒企,也不至于突然就卖不动了。这不符合常识。

作为洋河的管理层,它不会不知道“第一次出现季度亏损”这个结果对投资者的冲击。作为企业一把手,无论是谁,都不希望在自己任上出现这种“耻辱性”事件。

换个角度来看,2023年第四季度亏损1.9亿,如果把它做成不亏损,只需要把部分费用确认到2024年第一季度,即202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少1.9亿(也可摊到全年,不全体现在第一季度费用中),最差的结果是202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增速由5%下降到1.7%,没有本质的变化,都是低个位数的增速

站在张联东的角度,为何要选择保持2023年第四季度亏损,来“猛烈”冲击投资者“对洋河已经摇摇欲坠的信心”?

学了张五常的经济学解释,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人都是“理性”的。每个人做出的选择,在当时那一刻,对他自己而言,一定是“最佳选择”。

我们从自己的角度看别人,有时间觉得有些人冲动、不理智,甚至愚蠢,但其实是我们没有看到他的“局限条件”。

举个极端的例子,以前社会上有人为了几千块钱,去抢劫,在别人看来不是蠢,就是脑子有问题。但其实站在当事人的角度,他一定是没有比抢劫更好的办法能挣到钱,否则怎么会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干这种低收益的蠢事?

至于他为什么没有更好的办法赚到钱,有可能是好吃懒做惯了,也可能是没有任何技能找不到工作、走投无路…….

举这个例子,不是说这种行为是对的,而是说,我们看待一个事物,不要上来就评价它“好不好”、“应不应该”,而是先搞清楚“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才容易看得清本质。

以上这段是我思考问题的方法论。

下面再来看看张联东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局限条件。

对洋河来说,即使在比较困难的2019、2020年,营收、净利润均出现过同比﹣9%的降幅,第四季度也未出现亏损的情况。

如果我们把这几年的数据放在一起来看,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  2019年第四季度净利润2.4亿,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0.09亿;
  •  2020年第四季度净利润3亿,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0.18亿;
  •  2021年第四季净利润3亿,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5.2亿;
  •  2022年第四季净利润3.1亿,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4.3亿;
  • 2023年第四季净利润-1.9亿,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3.2亿

用常识想一下,洋河2019、2020年第四季度的扣非净利润0.09亿0.18亿,四舍五入下就等于零了,还要坚守着在零以上,极大可能就是要保持“季度不亏损”。

洋河到了2021年,第四季度净利润才算是有了真实的好转。

既然在以低调沉稳、不着急、“为了明天可以不要今天”风格的上任董事长王耀手里,都可以腾挪下,不破“季度亏损”的金身,为什么张联东现在连装都不想装一下了?

难道2023年第四季度洋河董事长不是你张联东?你对这个季度不需要负责吗?

我认为,张联东就是这么想的。他不想对2023年第四季度的烂摊子负责,更不想把这个锅再带到下一年,甚至对这段期间还存在一定情绪。

为何这么说?

我平时比较关注洋河的宣传报道,在《洋河2023年半年报分析》的时候,就发现了洋河的一个变化:

二、洋河的宣传风格变化

最近几个月有一个明显感受,洋河的宣传风格越来越务实了。

去年还有很多朋友们吐槽:自从张联东到洋河后,喜欢喊口号,大干100天等形式主义盛行,开大会、宣传、形式主义明显增多,各种主题、讲话,排比句一套接一套,让人眼花缭乱。

最近我感觉到以上特点有明显改善。我统计一下了“洋河股份铁粉圈”公众号内的宣传报道文章,8、9月份合计37篇,其中有张联东露脸的只有7篇,与以前比有以下几点明显区别:

1、 很多公司级活动,钟雨等管理层主持(没有张联东露面)在增多,不再像过去2年,“处处都是张联东”。

2、 8、9月份洋河的通讯报道等文章,大部分都是宣传、介绍骨干员工、先进团队、洋河产品特点,与去年看到的天天是各种大会、活动相比,风格更加务实。

3、 近期通讯报道中,张联东露脸的频率,较去年有明显下降。在有张联东露脸的7篇报道中,都是只有1到2张照片,既没有像以前那样大篇幅的介绍他的讲话,也没有给各个角度的特写照片,这跟去年的报道比也是风格迥异。

难道是张联东收到了大家的呼声,响应人民的呼唤?

不过这也是好事,回到了洋河之前的风格,看了让人心里更踏实。

当时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还不知道洋河内部的小作文事件,所以判断张联东有更加务实的迹象。

这次,我把洋河2023年第一季度、2023年第四季度、2024年第一季度的洋河通讯报道情况做了全面统计:

我们可以看到,在2023年第一季度,洋河有一半以上的通讯报道都是聚焦到张联东身上的,真的是“处处都是他的身影”。

在国企等性质单位,通讯报道是观察公司内部情况的一个侧面窗口。关注一些细节,能发现公司的变化,尤其是人事方面。

洋河虽然是上市公司,由于大股东还是地方国资委下属单位,公司内部管理方式、风格跟国企差不多。

放几张照片,大家对比看下,就会有所感受:

(1)2023年、2024年洋河对张联东参加两会的报道:

 (2)2023年第一季度、2023年第四季度通讯报道中照片

(3)2023年、2024年一季度召开的年会洋河的宣传报道:

这些通讯报道和数据统计中,我观察到的几个点:

2023年第四季度,张联东在通讯报道中出现频次明显下降,占比由年初的55%下降到13%,即使有露脸的报道,照片风格和之前也不一样了,而在2024年第一季度有所回升(至21%),2024年第一季度基本上公司层面的各种大的会议、接待、慰问他都出席了。

2023年第四季度之前的通讯报道,张联东的形象都是精神焕发、神采奕奕的特写,第四季的就不是这样了,也没有那么多个人特写照片。

在2024年一季度召开的年会的报道中,首张照片竟然不是张联东露脸的照片,甚至第一段话连他的名字都没提,跟2023年通讯报道中情况,判若两人。

这些细节肯定不是公司笔杆子的不经意之作,是一把手对公司掌控力、地位的一个细微体现。

且从当事人个人的角度而言,相由心生,2023年初的时候,还是意气风发,2023年第四季度、2024年第一季度就不是那个状态了尤其是在2023年第四季,不经意之间露出来的,才是最真实的,藏也藏不住。

以上的这些,我能感觉到张联东从2023年第四季度开始,也是洋河内部小作文事件的“被影响者”之一,或者换个角度,他肯定不是“受益者”,即使获得了连任,肉眼可见的影响力不如以前。

一个控股公司的董事长,如果不是民营企业,自己不是公司的真正的老板(持有能控股公司的股份),他的权限和话语权大小,除了岗位赋予的,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上级单位对他的支持力度。

从以上这些内容中,大家是否能看到一些端倪呢?

我的判断是,洋河2023年第四季度的发生的事情,是超出张联东的掌控能力的,他也存在无奈的成分。

最终搞出了一个创纪录的“单季度亏损”事件,肯定是公司产品销售方面也受到了影响,销售体系人员消息灵通、对外沟通多,更容易出现波动和人心不稳。

首次出现单季度亏损,即使脸上无光,但从这个结果看,无论是张联东自己,还是洋河内部相关知情人、决策层,以及决定谁能干洋河董事长的“高层”,都没有认为这个是他的直接责任否则就不会有三月份的参加两会、连任董事长的事情了

所以,他没有必要把这些“亏损的业绩”藏着掖着。

另外,针对张联东的诚信问题,老唐提出很关键的一点,我也顺便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2月29日公司年度大会上,张联东发言提到:

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总体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公司经营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展现了“实力洋河、活力洋河、潜力洋河、魅力洋河”的非凡风采和卓越形象。

洋河在2022年的年报中,对2023年的工作目标是:

2023 年,公司将以更强信心推动公司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加健康的发展,力争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5%

老唐认为,在2月29日已经知道2023年营收增长15%目标未完成的情况下,还在大言不惭的说“总体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这种不正视企业存在的问题、不诚信的行为,无法接受。

实话实说,在老唐发文之前,我在“洋河铁粉圈”里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感觉是,洋河2023年的业绩目标肯定有的地方没有达成,但没想到是营收都没达成。“总体完成”的言下之意,是“还有局部的没完成”,是一种常见的报告术语。

我们还可以看看2019年、2020年的洋河年会上董事长是怎么说的

这2年洋河的营收、净利润正处于下滑期

王耀在报告中指出,2019年,公司在宏观形势复杂多变、困难挑战持续增多的大背景下……,积极应对变化,主动调整转型,全面实施“1246”工程,推动公司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行稳致远,总体工作呈现出“稳进”兼得、“内外”兼修、“攻守”兼备、“点面”兼顾四个特点。

王耀在报告中指出,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白酒行业竞争硝烟弥漫……,在这场艰苦卓绝的大战大考中,打硬仗、练硬功、造硬核,创造了深感欣慰、值得自豪、前所未有的成绩,最振奋的是调整转型开创新局面,最给力的是品质革命再登新高度,最扎实的是管理提升取得新成效,最暖心的是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

年度报告中,公司都会总结亮点,淡化问题,有问题的地方换个方式说,这是常见的套路,也未必是故意要隐藏。

洋河在2023年年报中,对2024年的业绩目标设定:

2024年,公司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发展基调,坚定“双名酒、多品牌、多品类”的发展方向,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成长和高质量发展,力争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5%-10%

这句话,看完后第一印象,跟大家一样,是绝望愤怒,折腾了半年,以为小作文事件过去了,2024年可以扬帆起航了,结果2024目标还是是5-10%在其它酒企动辄25%+增速面前,洋河你还是个人吗?

但冷静下来一想,设这个5-10%的目标,反而可以打消我们对“张联东不诚信”的怀疑。

如果他好大喜功,不考虑现实,这个时候给2024年仍然定一个“力争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5%”的目标,大家现在看着舒服点,但到明年这个时候,我们却需要更加担心,风险更大。

5-10%的目标,说明张联东等管理层清楚洋河实际情况能达成的目标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这根老唐提到的10年前“泸州老窖的管理层明知年度任务不可能完成,还设一个高目标”事件,我认为不是一个性质的事情

说了这么多,主要是我用自己的逻辑,梳理了张联东有没有诚信方面的问题,让我们思考对洋河要不要“一票否决”。

我的结论是:仅这一点,还到不了“一票否决”这种程度

这不是要为张联东辩解,是先看清楚事情的本质是什么。

当然,以上是我根据公开信息的推理,也不代表就是正确的,更改变不了洋河2023年的经营结果“差劲”这个事实。

那么,对于业绩差劲的洋河,我们是持有还是应该卖出?

对应费雪卖出的三个条件:①公司质地变了(买错了),②有更好的标的出现,③高估了。

你认为现在的洋河,是买错了,还是“这块地盐碱化了”?

其实,作为投资者,我最担心的是现在的洋河,虽然目前处于低估状态,但“时间是好企业的朋友,坏企业的敌人”,会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使股价不跌,但经营每况愈下,也逐渐变得高估了?

段永平说:做正确的事,发现错了马上改,不论多大的代价,往往都是最小的代价

对洋河,我们是手起刀落,结束错误,还是留下再看看?

请听下回分解……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瞅地的农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