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未来挑战,打造韧性城市的8大策略
中国在过去30年中,我们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
城市人口增长了5亿,城市化率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不到20%到现在的接近了60%,现在,中国一半多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并且预计到2025年,城市人口将达到10亿左右——约占中国人口数量的70%、全球人口总量的1/8。
全球都在城市化——未来城市人口还会多出三十亿,
不出所料,占地2%的城市正在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使城市在住房,流动性,能源和公共安全方面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确保城市公平,清洁,安全,这已成为本世纪最重要的挑战之一。
我们相信,身处环境与社会问题的中心,
城市既是问题的始发者,
也应该是解决者。
随着人口越发聚集,气候变化所引发的自然灾害能造成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大,加之去年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危机,让人们对城市的风险有了更感性的认识。
那该怎么解决?
“韧性”,近期成为国际城市进化策略的讨论热点。
联合国气候委员会(IPCC)最早提出和界定“韧性”为:
用来描述一个系统能够吸收干扰,同时维持同样基础结构和功能的能力,也是自组织、适应压力和变化的能力。
注意,有两点很关键!
一是弹性,即受到压力后会反弹并恢复常态;
二是适应,即受到压力过大无法恢复原状时,能快速调整不至于崩溃。
就如同济大学唐子来教授前年在上海城市规划学术论坛上所分享的,韧性包含了对外界变化的“抵御和吸收能力、适应和恢复能力、转换和学习能力”。
2013-2018年间,奥雅纳与洛克菲勒基金会合作推出一套评价城市韧性的实用方法体系:城市韧性指标法(City Resilience Index,简称CRI),并运用于全球“韧性百城”合作项目。CRI是一套能够给打造韧性城市的工作法则,包含4个维度、12个韧性城市目标、156个评价指标。
自2012年10月遭遇飓风“桑迪(Sandy)”造成大量市民伤亡后,2013年版的纽约城市规划就提出了“更强大、更有韧性的纽约”的口号,以期能够在变化和灾难面前变得更有韧性,具有为各种困境做出相应的准备、反应和从中复苏的能力。
纽约总体规划(PLANYC 2013版)
已有太多惨烈的例子逼迫我们去重新思考什么才是好的城市设计和规划。许多曾经甚至是当下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做法,例如围绕交通运输或是单一产业规划城市发展,也许将不再能满足后碳时代、对气候负责的当下世界的条件与现实。
那么打造韧性城市都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我们整合了八大策略供各位参考:
能源创新
“Regional Spatial Agenda – Brabant”, 2015
案例:
2015年比利时布拉班特省发布的区域空间议程之中,有一处设计特别亮眼。
该设计将城市居民及工业区的大量余热捕获,用于在冬季为无冰的自行车道供热,以确保将剩余热量充分利用。
自行车道+生物多样性走廊连入热网主干道↑
关注城市水资源
NINGO-PRAMPRAM EXPANSION - Ghana, 2016
案例:
非洲加纳的“NINGO-PRAMPRAM 180万居民城市扩展项目”中,设计者引入了洪水景观以捕获城市化地区的过多径流。并根据城市地形设计散布于社区之间的“绿手指(Green Fingers)”公共空间,使其成为一个食品生产、娱乐和支持生物多样性的多功能空间。
除了城市尺度,“海绵”也存在于每一户家庭之中
案例:
荷兰鹿特丹港市的“城市代谢(Urban Metabolism)”计划从多角度解决了有机废物的再利用问题。
上图就展示了一种在入海口处捕获水流中的养分和磷酸盐再投入至海藻养殖的综合系统。如此一来,原本在农业过程中被浪费的一部分资源就可以投入进水产养殖和能源生产甚至是基础设施中实现价值最大化。
案例:
处于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城市东南方向的Bijlmerbajes监狱原址,于2016年6月永久关闭等待改造
1970年代建造的Bijlmerbajes监狱综合体,虽说是监狱,不过自建成之后就成为了阿姆斯特丹外围的地标。随着城市圈不断扩大,如今这所监狱已成为新城开发的中心。
根据中标设计方案,原监狱综合体将被改造成“未来的可持续居住区”。95%的原建筑材料都会被重新利用,从而大大减少新建筑的碳排放量。原建筑群中的四座高楼也将被保存并改造为新一代标志性建筑分享于公众。
计划里2023年我们将会看到样子
自然型城市
案例:
荷兰鹿特丹港市推出了“城市代谢”计划。在“生态能源网络”版块当中,设计者提出了一项将电力塔附近地区转变为荷兰最大的生物多样性走廊的战略设计。
通常情况下,高压线塔附近地区会因各种原因受到发展限制,因而被忽视甚至被回避。然而,如果能够解决公众疑虑,将其改造成绿色走廊,则能够为城市环境和社区提供额外的宝贵价值。
技术赋能公共基础设施
扩展可再生能源利用场景
HIGHWAY x CITY - Amsterdam, 2016
普遍来看,政府并不总是优先为中低收入市民投资基础设施,或是制定降低生活成本、提高生活品质的政策;而是倾向于开发商业建筑、办公楼和配套设施等。由此一来,城市投资类别的不平等使得社会中相对弱势的一方在面临自然或是人为危机时更加无助。
因此,建设公共设施,尤其是将新的概念和技术融入其中,就显得尤其重要。在荷兰境内展开的“HIGHWAY x CITY”研究中,城市中心的主要机动车道被建议改造为城市景观大道,容纳多种出行方式,如步行、无障碍通道、自行车、电动汽车、地下交通等,由此促进城市平等和科技进步。
案例:
日本气象厅等机构在日本各地布设大量地震计,尽全力提前数秒至数十秒通过电视、网络、社区广播、手机等平台警示市民迅速避险
吸收、恢复和准备未来冲击的能力更取决于数据的可用性和迅速分析这些冲击的能力。
如果一个城市环境的目标是生存,则必须允许数据收集和负责任地使用。更重要的是,市民应该能够实时访问这些数据,并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网络型城市
“15分钟社区生活圈”作为“上海2035”总体规划重要概念
为国内各城市树立榜样
在如今的大城市,就算是每个区都有经济中心还堵/挤得不得了,如果一座城市仅有一个中心,后果可敢想?
早年间各地所规定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诸如幼儿园300m,小学500m,初中1000m步行距离,逐渐成为摆设,而千里送小孩上学则成为常态。类似的还包括超市、体育娱乐设施、药店、医院等。
疫情加速和强化了网络化城市的特点,城市的功能散布在城市网络上的各个节点,设施将更加完善、功能会更加多样化,城市的经济系统、技术系统、基础设施系统面对灾害的冲击和压力仍然能够保持基本的功能、结构、系统和特征不变,城市系统也更有韧性。
上海“里弄”就是很好的实体社区案例↑
因此,如何拿捏好新一代市民对于个人隐私、交流互动的微妙关系,让社区繁荣成为城市成功的证明,让每一位生活其中的我们都能获得享受、认同、安全和被接受,也是实现韧性城市的必备因素之一。
本文参考(向上滑动浏览更多🙋🏻♂️):
https://www.archdaily.com/918940/6-steps-for-designing-healthy-cities
https://storymaps.arcgis.com/stories/98a37cf448c746cb84b6edf50f8a159a
https://www.thebalancesmb.com/resilient-city-definition-and-urban-design-principles-3157826
https://www.c40.org/why_cities?utm_medium=website&utm_source=archdaily.com
https://kd.youth.cn/a/30kjmg5AWNvDdXx
TOP Lab (TOP产业办公研究院) 隶属于FTA建筑设计事务所,作为一个非盈利的研究平台,其使命是打造创新区领域的智库,覆盖城市、建筑、室内三大维度,通过“连接/研究/洞见/分享”,实现城市、区域、企业及个人的可持续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