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卖“暑假焦虑”,吃相太难看!
“X年级的暑假最可怕”表面上看,好像是善意提醒,实际上,却是精心设计的“营销话术”。
从目标对象上看,这些所谓的分析和提醒,主要针对的是广大学生和家长,范围几乎涵盖了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阶段。这类群体有一个共通点:孩子正处在学习和教育的黄金时期,而家长也舍得在教育上给孩子下血本,因此也是最容易被“营销成功”的客户。
从人物设计上看,短视频中很多出来“现场教学”“传道授业”的博主,大部分将自己包装成“教育专家”“权威人士”,借用这样的身份,再引用一大套似是而非的教育理论,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中间穿插一些夸张的言论,着重强调“此时不学更待何时”,逐步引导、“恐吓”家长和孩子,一步步听从他们的建议和安排。
从传播频率上看,大批量话术一致的短视频内容,配合上持续不断地推广宣传,营销效果相当明显。即便部分受众对其观点心存质疑,但抱着“谎话说三遍就是真理”的心态,不断重复“暑假最可怕”的观念,营造出一种“全社会已对此达成共识”的氛围,进而达到商家期待的广告效应。
总结起来,像“X年级的暑假最可怕”这类同质化严重、观点雷同、粗制滥造的短视频内容,文字上耸人听闻、煽风点火,加上略带紧张感的背景音,氛围感就营造好了。然后进行“流水线”作业,大量复制、批量传播,受众极易被此类信息“绑架”“洗脑”,进而引起全社会对孩子教育的过度担忧和焦虑,产生极大的负面传播效果。而生产这类内容的商家和博主,则可以轻松收割“韭菜”。
正如一位网友所问:“X年级的暑假最可怕”式的文案,普通受众一眼就能看出问题,难道发布者不自知?平台审核看不出来?
问题很犀利,当然,也问到了“根上”。
贩卖焦虑背后全是生意。部分商家博主利用短视频平台,制造教育焦虑,背后都有流量和利益的身影。“X年级的暑假最可怕”的台词建议只是“虚招”,关键是视频下面小黄车挂的课程和书本,只要广告台词能奏效,能带来流量,能吸引受众,即便发现问题,也愿意“铤而走险”。
而相关内容铺天盖地的扩散,平台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对平台来讲,有流量就有收益。不少平台都设置有流量奖励机制,在平台的助推下,“爆款”流量很自然地转化成博主和平台的商业利益。从这个层面看,博主和平台是“一丘之貉”。
对于这类打着“善意提醒”的幌子,实则变相制造焦虑的行为,还是要因题施策,对症下药。
对于各位家长,重在一个“稳”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比赛,更不是赌注,无需分输赢,更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对各种“焦虑营销”,各位家长要稳住好胜欲、稳住攀比心,莫被这类营销宣传带偏节奏,上了商家的当,进入设好的“圈套”。
对于内容平台而言,则要强调一个“防”字。要建立完善审核机制,规范审核标准和流程,配备建强审核人员。对于敏感话题、不良信息、垃圾广告等内容,各短视频平台要做好过滤、筛查,防止其在平台肆意传播。
对于承担监督管理责任的职能部门来说,要突出一个“严”字。要不断提升监管力度和频率,畅通投诉渠道和举报制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线上违规授课培训等行为持续保持“高压”,以严格监管倒逼平台和商家“各尽其责”“守土有责”。
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暑假虽长,孩子们除了学习课本和知识之外,拥抱大自然、参加社会实践、放松身心等同样重要。
人的一生有无限可能,两个月的暑假不可能影响和左右人生。那些操着“暑假最可怕”“假期是分水岭”言论大棒制造焦虑的商家和博主,真该歇歇了。
责编丨程正龙
责校丨王祥
主播丨伏一晨
审核丨饶思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