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村播”播出了怎样的乡村之声

伏一晨 重庆瞭望 2023-10-17

2023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正火热进行,农业电商直播在其中大放异彩。如今,手机当农具、直播当农活,正在成为中国乡村生活的常态。

而立足田间地头,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型人才“村播”,正是带动农产品销售、创新农业品牌营销、推动乡村旅游的重要力量,已成为乡村对外传播文化、推广产品的一张金名片。

“村播”火了后,又该如何“播”得更好,“播”得更广?

▲黔江区羊肚菌基地,土家幺妹青年直播团队员在直播销售羊肚菌。记者 杨敏 摄/视觉重庆
“村播”有多火?

抖音平台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中,平台新增乡村相关短视频4.3亿条,乡村题材视频播放量增长77%,384亿人次为“小屏幕”里的乡村振兴点赞。而在快手平台上,“村播”内容覆盖了全国超过两万五千个乡镇。

网络直播和电商购物都不是新鲜事物,可“村播”究竟有何魔力,能在其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呢?

搭起了城乡间的供需桥梁。“村播”作为直播带货的形式之一,并非有“通天本领”,之所以火爆,关键还是在于其展示的农特产品优质低价,精准把握了消费者的需求,提高了产销对接效率。

我国乡村幅员辽阔,盛产优质农产品,但曾经囿于物流不便、信息不畅、仓储不足,导致不少农产品无法跨山出海。而“村播”让家乡众多“藏在深闺”的优质农产品名声在外,在城市市场与乡村农场间架起了桥梁。

讲出了新时代的乡村故事。从李子柒视频中“精致的乡村”,到张同学镜头里“粗犷的乡村”,再到更多草根主播展现出的“质朴乡村”“惬意乡村”......“村播”主体多元、类型多样、主题丰富,共同展现了中国乡村的日新月异和农村生活的悠然恬淡。

欲起高楼,先平地基,“村播”迅猛“出圈”的背后,离不开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风土人文的传承、产业规模的升级。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成为了“村播”创作的土壤,改变着人们对乡村“土”“落后”的刻板印象。

营造了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费孝通先生在其著作《乡土中国》中曾提出乡土记忆的概念,对乡土的眷恋是中华民族共通的文化基因。横亘在都市与乡村间的,是无数人那颗渴望逃离喧闹、追求宁静的心。

而“村播”的出现,让这份情感得以借由现代科技流动起来:观看“村播”,与主播一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通过云端的连接,让自己的精神短暂栖居,无数人因而爱上“村播”。

▲荣昌区砂糖橘种植示范基地,果农正在采摘砂糖橘。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村播”,播出的客体是“村”,而要帮到的主体则是“农”。说到底,“村播”不能失去乡村的底色。但目前,一些暴露出的问题却让农民伤了心,让“村播”蒙了尘。

比如,假助农碰瓷真“村播”。重庆瞭望此前在《你可能被假视频忽悠了!》一文中,就列举了以助农之名,行诈骗敛财之实的一系列摆拍直播乱象。这类乱象打击难、辟谣难,并且其损害的市场信用,修复起来更难。假“村播”透支着网民对于农民和乡村的信任额度,极易造成劣币驱逐良币,蚕食真“村播”的生存空间和市场基础,让农民“躺着也中枪”。

再如,内容同质化严重。现实中,有些地方的“村播”,播出的内容粗制滥造、千篇一律,时常打着各类旗号“新瓶装旧酒”。比如,在一段时间,“村播”们镜头中展示的都是同一拨人,在同一个地方,用同一套话术,播同一款商品,既没能在市场中实现差异化竞争,也没能构成发展合力,白白浪费了资源。

又如,分不好的利益蛋糕。“村播”的参与主体多元本是好事,有利于观点碰撞,激发乡村内生活力。但部分地方的“村播”大多依靠外包,吸引网红团队和经纪公司与本地农民合作,这样的组织形式松散,也极易产生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结果往往是多方抽成,直播红利没能留在当地、留给农民。

▲“青耘重庆”直播助农活动挑战赛决赛现场。/上游新闻
“村播”受益于数字技术,脱胎于美丽乡村,连通了城市与乡村的文化、产业。而“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鼓励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更是被写进了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村播”应怎样做到声声入耳、“声”入人心呢?

监管是开路利剑。“村播”是直播行业的后起之秀,要想弯道超车,就不能让道路布满荆棘。除了前文所说的假助农、假“村播”需要严肃监管外,“村播”本身融入市场竞争也需用好监管、明确规范、披沙简金。

比如,“村播”推广的农特产品往往出自于小规模的农牧渔业等,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与质量认证,也易变质损坏,导致出现“买家秀”与“卖家秀”之争,维权难、处理难。对此,各地应积极推动本地农产品标准认定,让销售农特产品畅流无阻。

人才是活力源泉。“村播”要想形成规模效应,就必须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表示,“村播”不只是“展示者”,同时也是“创作者”,需要具备更强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这也吸引着越来越多高学历人才加入。

去年以来,由共青团重庆市委员会指导举办的“青耘重庆”系列活动,就重点瞄准有志于从事“村播”“农播”的大学生群体,在南岸、合川、武隆、丰都、云阳、酉阳、忠县等地举办了公益助农直播活动,吸引了重庆市内外73所高校、超1000名大学生参与,让青春活力赋能“村播”、助力乡村振兴。

升级是未来方向。“村播”是乡村振兴的一个小窗口,其背后连接的是乡村日趋完善的大产业,促进产业迭代升级是“村播”发展的未来方向。

对此,浙江传媒学院文化与创意管理学院社会学教师沈汐表示,“村播”的发展有其时代特殊性,但也反映着乡村现代化的规律性。一如十多年前一众“淘宝村”的兴起,考验着村镇的供应链实力,现在的“村播”考验的则是村镇分销链的实力。说到底,产业升级才是推动乡村发展的根本动力。

“村播”展示的,是发展中的乡村,而“村播”助力的,将是乡村新的发展。

“村播”不只是新时代乡村发展的一个起点,更是一株新芽。我们期待这株新芽,在未来开出更多繁花,结出更多果实。




责编丨冉苗俊
责校丨王祥 杜铠兵
主播丨伏一晨
审核丨饶思锐

长期征稿,每篇稿费2000~10000元
投稿邮箱:cqliaowang@vip.163.com
往期精彩内容

● 重庆招商有多拼?

● 重庆制造如何变为重庆创造?

● 丰收的“三重境界”

欢迎扫码加入重庆瞭望读者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