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法明传[2024]173号
2
中共中央
3
起源 解读 龚
4
妈 分享 回
5
中美友好合作故事
6
写小说
7
南京李志
8
百度
9
今日热点
10
微信公众平台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法明传[2024]173号
2
中共中央
3
起源 解读 龚
4
妈 分享 回
5
中美友好合作故事
6
写小说
7
南京李志
8
百度
9
今日热点
10
微信公众平台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观察|官方通报陕西蒲城一职校学生坠亡:事发前与舍友发生口角和肢体冲突 认定该生系高空坠落死亡
市管干部“龚书记”免职迷局
讣告!又一知名女星在家中去世,终年54岁,曾是无数人白月光…
近视的孩子有救了!国内最新近视防控矫正技术,不手术,扫码进群即可了解!
著名口述史学者Portelli的一部被忽视的口述史作品 | 一个工业小镇的传记:意大利特尔尼(1831-2014)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打破“第一学历歧视”,不只是企业和求职者的事
Original
桃花岛主
重庆瞭望
2023-11-09
近日,“第一学历似乎成了我的污点”这一话题,登上社交媒体平台热搜。
在官方语境中,“学历”仅指一个人取得的最高学历。所谓“第一学历”,是一个经不起推敲的伪概念。
在倡导终身学习、不断深造的当下,依然有不少企业出于各种原因,只认求职者的“第一学历”。一些不客气的企业甚至会直接告知求职者:虽然你的博士念得不错,但本科(专科)学校还差点意思。令人大跌眼镜。
扫除“第一学历歧视”偏见,为求职者提供更加公正合理的竞争环境,不仅是用人单位与应聘者之间的事。从某种意义上说,
它还关乎人才资源的高效率匹配、关乎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也折射着全社会看待奋斗与机遇之间辩证关系的态度。
▲招聘会吸引应聘者。
记者 李幸 摄/视觉重庆
“第一学历歧视”是一种貌似合理的偏见,一些说辞也常有意无意为之开脱:
“企业想招谁就招谁,标准想怎么定就怎么定。”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权,求职者与企业的双向选择应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具有市场性和一定的公共性。将“第一学历”视同于“业务能力”,有违就业公平。
“不用第一学历筛,哪里忙得过来?”这种偏见,折射出用人单位筛选能力的不足。客观地说,学历与能力具有一定相关性,但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HR作为人力资源的把关人,理应为用人单位招到最适配、最胜任的人才,如果仅以“第一学历”划线,看似简化流程,实则是舍本逐末。
“第一学历最值钱,后取得的学历含金量不高。”每个人的求学经历都是具体的,求职者能否胜任一份工作,更需要多方比对考虑。仅仅用“第一学历”来一棍子打翻一船人,不仅显得傲慢,也忽略了众多学子不断提升自我、持续深造的努力。
事实上,学历只是是否适配工作的若干因素之一,责任心、抗压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社会经验乃至生活习惯等,都会直接而深远地影响人的职场表现。
学校如赛道,职场如旷野。或许学生时代评价标准单一、固定,但
职场会
随着企业经营、社会发展、技术进步而不断嬗变演化,能否适应职场、适应哪处职场,远非一个“第一学历”所能概括。
▲成渝地区2024届普通高校毕业生数智行业双选会在重庆永川举行。王全超 摄/新华社
纠结“第一学历”的本质是一种学历崇拜。
重视教育与知识,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凝聚全社会广泛共识的强大力量。然而,当下显然与1977年刚恢复高考时不同。当时,社会经济结构相对简单,评价人才的标准也就相对单一。在当时,“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不仅是事实,而且具有一定合理性。
而当下新技术层出不穷、新业态频频涌现,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乃至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职场。同时,大学扩招、全民教育也让高质量教育资源更加普惠,昔日里遥不可及的“高学历”正在走入“寻常百姓家”。正因如此,
我们有必要对“第一学历歧视”做一次正本清源的梳理。
第一学历的取得有太多偶然因素。进入什么样的学校、获得什么样的第一学历,不仅与个人的奋斗息息相关,也受到考试状态、考学年份、报考技巧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第一学历之外,第二、第三学历的取得,其实何尝不能衡量出求职者的综合素质呢?仅以笔者所在的新闻行业为例,过去十年间整个行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文字、图文到直播、短视频,内容形态、行业标准、技能要求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
而这些新知识、新技能,绝大多数是边用边学,在实践中摸索。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在职场摸爬滚打,还是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持续不断地学习与实践,给工作带来的助益远大于“毕业于哪个本科院校”。
我们都知道,“第一学历”是一个并不准确的指标,若将它作为求职“门槛”,会在无形之中给学生群体一个并不合理的导向——鼓励学历崇拜、加剧教育“内卷”。而这,绝非求职群体与用人单位之幸,更有可能造成资源错配,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
▲
重庆大学2023届毕业生春季大型双选会。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杜绝“第一学历歧视”,需要多管齐下,形成合力。
求职者面对“第一学历歧视”时,应努力平稳心态,认识到这并非对个人能力的否定,而是一种并不合理的偏见。用人单位应从选取用人、企业发展、市场秩序等角度出发,切实提升人才选拔筛选能力,避免资源错配、人才错判。
各类院校应多加研判、有所行动。学校应从学生发展与就业的长远角度考虑,尽可能提供实用有效的技能培训、求职辅导和实习实践,解决好学校到职场的衔接。从某种意义上说,更好地满足企业需要、市场需求,同样是在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负责。
有关部门应适时研究更新“反就业歧视”相关法律,在全社会形成更加多元、弹性、有针对性的人才评价机制。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应加强检查督导,对产生恶劣影响的就业歧视事件及时跟进并向社会公示,以求标本兼治之效。
经济社会越是迈向高质量发展,人才便越显得珍贵。
求职者如何找到“相看两不厌”的目标,用人单位如何“吹尽狂沙始到金”,全社会如何“不拘一格降人才”等等,不仅仅只是一项单纯的技术,也是一门需要用心用情的“艺术”。
责编丨王祥
责校丨伏一晨 程正龙
实习丨张琪
审核丨饶思锐
长期征稿,每篇稿费2000~10000元
投稿邮箱:cqliaowang@vip.163.com
往期精彩内容
● 大学品位与城市气质
● 冲刺四季度,打好收官战
● 今天,科幻为什么这么热?
扫二维码添加重庆瞭望小编微信
邀请加入读者群
轻触阅读原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