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网络空间绝非“秀下限”的“公共厕所”

万德福 重庆瞭望 2024-03-12



日前,中央网信办决定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清朗·2024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针对散播网络戾气、煽动群体对立、挑起互撕谩骂等问题“出拳”。


而两个月前,中央网信办开展的“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就针对“网络厕所”“开盒挂人”行为等七类突出问题开出“药方”。


前后两次清朗行动,都将整治网络戾气摆在突出位置。戾气猛于虎,绝不能让网络空间成为一部分人“拉仇恨”“秀下限”的乌烟瘴气之地。


▲整治网络戾气。朱慧卿 作/新华社

何为戾气?

多年前,《人民日报》在一场网络骂战后,将网络戾气描述为“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不合即骂的暴戾心态”。学者熊培云在《社会戾气的文化解读》里指出,戾气是一种“遇事即爱使狠斗勇、取径极端的心理或风气”。

肆意谩骂、无端歧视、恶毒侮辱……在看不见的角落里,因偏执和疯狂而滋生出来的网络戾气,不仅会对个人造成负面影响,更会引发社会矛盾,加剧社会割裂。

两个月前的“清朗”专项行动中,出现了诸如“网络厕所”“开盒挂人”等让普通人不解,甚至不明所以的词语。这些“网络黑话”折射出网络戾气不断演变的表现形式,反映出网络治理在新形势下面临的各种新挑战。

在“网络厕所”里肆意“口嗨”,无下限地侮辱他人。“厕所号”是在二次元、追星族、游戏圈中流行的一类隔空喊话式账号。网友通过发送私信的方式,将当事人的照片、言论或行为投稿至“厕所号”。拥有大量粉丝基数的“厕所号”再将投稿发出,肆无忌惮地公开谩骂、羞辱他人。“网络厕所”的使用者自称“厕妹”“厕弟”,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其中很多是“05后”。

2022年7月,中国香港一名18岁女生“依奈”开着直播从高楼跳下,当场身亡。据媒体报道,“依奈”生前曾遭恶毒攻击,仅仅因为她说游戏打不到前几名就自杀却没有真的自杀。在她去世后,匿名“网络厕所”里的恶毒诅咒仍然不绝于耳。

从“人肉搜索”到“开盒挂人”,不变的是煽动网民攻击谩骂的内核。“开盒”是一个行业黑话,是指利用黑客软件,非法盗取他人及其家人的所有信息。在被“开盒”之后,当事人会不断接到骚扰电话、短信等。

去年8月,B站收到多位UP主举报,称有群体在境外平台有组织地煽动用户对站内UP主进行“人肉开盒”。经公安机关查明,本次网暴侵权案件牵涉18个省市。而此案的主要活动人员,竟是两名未成年人。

“斗狠PK”唯流量是图,好勇斗狠成为“夺命PK”。“斗狠PK”是指两个主播通过惩罚性的游戏来吸引观众打赏。从互飙脏话、喝洗脚水,到怂恿鼓动自杀自残等极端行为……成人尚且会被暴戾之气带偏,更何况缺乏辨别力的青少年。

去年5月,网络主播“三千哥”与人直播PK落败,作为惩罚,他在饮用了至少4瓶白酒后因身体不适去世。有网友诘问:“这样的直播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更值得警惕的是,此类助长社会戾气的低俗“斗狠”,已经到了需要果断干预的地步。


▲网络暴力。程硕 作/新华社

戾气何来?

在当下,一句无心之话可以引发一场骂战,一张被加工篡改的图片可以掀起舆论海啸,一段AI生成的虚假视频可以被当作“信源消息”流毒甚广……身处互联网时代的每一个人,都会主动或被动地卷入网络“口水战”中。

表面来看,网络戾气产生的原因很“简单粗暴”,无外乎部分网民受教育程度不高、媒介素养欠缺、法律意识淡薄……

深层次地看,网络戾气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背后存在着更为深刻的现实诱因。当前社会矛盾纠纷日益多元,加之部分人群认知缺失、心理失衡、分歧扩大,使得网络空间的治理难度与日俱增。

互联网的开放性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互联网以其开放性、去中心化和互动性的特点,为人们提供了表达观点的平台;另一方面,互联网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也为某些不友善、不理性的言论提供了“保护伞”“庇护所”。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很快地找到与自己价值观念相近或者相同的人群。部分极端、偏激的言论一旦汇集,便会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情绪。而愈发隐蔽的传播渠道,“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传播方式,也让网络戾气的藏身地越来越难以被发掘。

唯流量至上的算法机制变身戾气滋生的温床。当前,算法推荐机制不断迭代,让人不知不觉地掉进它设置的“温柔乡”里。用户看似接触到更加丰富多元的信息,实际上“营养”却很不均衡;平台看似创造了更有公共性的讨论空间,实际上却在不断固化个体的既有认知和价值取向,使人掉进信息茧房。

为了博取流量,平台会根据算法,“精准”推送相关信息。比如,去年9月,“男女评论区不一样”冲上热搜。在同一个内容的评论区里,男性账号看到靠前的评论都出自男性网友,立场也都是从男性出发,女性账号看到的内容则恰恰相反。算法之下,性别对立、阶层对立、地域歧视等戾气,正在悄然滋长。

低龄化、圈层化的新世代亚文化趋势不可忽视。《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突破1.93亿。未成年人用网低龄化趋势明显,过去5年小学阶段的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从89.5%提升至95.1%。

更早接触互联网,也让心智尚未成熟、辨别能力相对欠缺的青少年更容易走向网络暴力的深渊。对于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Z世代”而言,贴吧、频道、圈子、超话和小组等各种平台,为他们表达个人观点提供了更为多样的渠道。

当前,“网络厕所”参与者呈现出低龄化特点,“人肉开盒”身上圈层化、饭圈化的趋势愈发明显。令人扼腕的是,青少年既是网络暴力的“生力军”,也是网络暴力的主要受害者。

▲网络谣言让人难以脱身。蒋跃新 作/新华社

戾气何解?

哲学家尼采说过一句话,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互联网上没有人是旁观者和局外人,如果任由网络暴力蔓延、戾气横行,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要想解决乃至根治这一复杂问题,既需要集中火力、精准打击,也离不开多方合力、综合治理。唯有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才能将网络戾气化解在可控范围内。

扎紧法律法规的藩篱。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更不是藏污纳垢的“公共厕所”。有律师指出,目前,针对网暴治理的法律依据还分散在民法典、刑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规中。相关部门应及时完善法律法规,为受害者“撑腰”,让施暴者付出应有代价。

去年7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征求意见稿)》;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消息一出,不少网友拍手称快。

装上主流音量的扩音器。没有正确导向的指引,网络空间难以真正清朗。网络既不是舆论“飞地”,更不是私人“跑马场”。


监管部门应当及时洞悉网民心理,创新传播方式,掌握网络化的思考方式和表达话术,回应网民关切,让主流声音在引导舆论、消解戾气等方面发挥出更积极、正向的作用。

筑牢网络平台的防护墙。有法律专家指出,平台治理网暴的责任应聚焦于两点核心内容:第一是如何让平台在法治框架内前置性识别网暴信息并限制其流通;第二是如何在事后追责层面,让平台更愿意为用户提供证据,并增加用户固定、收集证据的便捷性。

培厚普通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理性发言的营养土。公众作为网络社会最直接的参与者,其一言一行都关系并影响着整个网络空间的生态氛围。社会公众应强化法纪意识和自律意识,提升媒体素养和信息素养,避免过度情绪化。同时,也应主动参与网络舆论监督,为网络治理提供有效的反馈机制。

回到根本,面对屡屡发生的网络暴力,面对伤人“利器”的网络戾气,唯有你我从自己做起,理性发声,拒做“键盘侠”,才能共同营造出一个清朗的网络环境。



责编丨伏一晨

责校丨冉苗俊 杜铠兵

审核丨饶思锐


长期征稿,每篇稿费2000~10000元
投稿邮箱:cqliaowang@vip.163.com
往期精彩内容

 网红重庆如何不止于网红?

● 公共标识为何难识?

● 基层党建不能“华而不实”


扫二维码添加重庆瞭望小编微信
邀请加入读者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网络空间绝非“秀下限”的“公共厕所”

万德福 重庆瞭望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