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不能“华而不实”
临近年终,一些地方的基层党建开始出现“突击式”忙碌——忙着述职、填表格、写材料、搞创新、迎检查。看似搞得轰轰烈烈,实则“雷声大雨点小”,很多都是临时抱佛脚的“花架子”,华而不实。
近日,有基层工作人员向@重庆瞭望 反映,为了加分,其所在单位把原本应严肃进行的支部书记述职搞成了“星光大会”,灯光、舞台、大屏幕等一应俱全,不重里子、只重面子。
其实不只是年终,近年来,基层党建流于形式的现象屡屡出现。比如中部某乡村为了“出彩”,竟花费44万元在高速下道口安装了巨幅党建标牌;又比如西部某地过于注重形式,考核组竟批评下级支部选举时的选票没用红纸打印。
基层党建是“人心的工作”“民心的工作”,若陷入形式主义泥潭,不仅有损党建工作严肃性,也增加了基层干部负担。那么,基层党建如何做到表里如一?面对党建工作中屡屡出现的形式主义,又该如何堵上漏洞,让党建回归初衷?
▲工作汇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商海春 作/新华社
室内虽热闹,室外却冷清。伴随着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全面铺开,如今,基层党组织涣散情况得到根本好转,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主题党日等均能按时开展。但在另一方面,一些基层党组织却始终困于办公室内,走不出屋子、走不进群众,呈现出“室内会议热火朝天,室外服务冷冷清清”的现象。
▲形式主义下的政绩工程。程硕 作/新华社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基层党建的重要性,他表示,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不能出现“断头路”。
如今,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迫切需要基层党建挤掉“水分”,做实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这篇“大文章”。
做实基层党建,要内外同时发力。从内部来看,要把好政绩关、能力关。
政绩观要“实”。政绩观实不实,其标准不是“做秀”而是“做事”,不是怕领导不满意而是怕群众不满意,不是热衷于“造势一时”而是“造福一方”。要做实基层党建,各级领导干部就要拿好“指挥棒”,把党员满不满意、群众评价高不高、矛盾解决多与少作为评分依据,而非“表面上全是亮点,下面却全是槽点”。
去年9月,有媒体在调查中发现,北方一社区为追求党建上的“显绩”,竟花费31万多元在社区广场安装了“有困难找党员、要服务找支部”12个红色大字。如此只重显绩不重潜绩,热衷于打造领导“可视范围”内的面子工程,就是典型的党建政绩观不实。
能力要“实”。基层党建并非按部就班的“节点工作”,而是考验知识和能力的综合系统工程、创造力工作。前不久,西南地区一家国企的党务工作者向评论员坦言,公司党建团队能力偏低,3人组成的党建工作组中,有1人并非党员,每次开展工作前她都只能“恶补”相关党建知识,以免露馅。
可想而知,这种连基本党建程序都没掌握、党建知识都不知晓,开展工作全靠临时抱佛脚的党建工作人员,又如何能紧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又如何把日常党建工作做出创造性?这类“泡沫党建”只会一戳即破,如同水中浮萍,风吹即走。
从外部来看,做“实”基层党建,还要把好监督关。
近年来,随着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全面推进,下大力气做实基层党建、做强党建阵地成为各地的“统一动作”。但做党建不是做项目,一些金额越来越大的党建项目,在一遍遍刷新人们认识的同时,也让人们对其合规性产生疑虑。
比如,华东某街道的一个党建综合阵地改扩建项目,合同金额高达379万元;东部某市1个镇4个社区的党建文化氛围营造项目,成交金额超过487万元;西南某地的一处党建公园,投资逾7000万元……
基层党建固然重要,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但若只是一味装门面、图热闹,追求硬件上的“过度配置”,基层党建就会陷入华而不实的怪圈,也会容易滋生腐败,动摇党的执政基础。
重庆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袁冬梅表示,近年来,党建基建类工程、智慧党建项目越来越多,上级部门要对它们严格进行立项审查和过程监管,严禁借用党建名义违规上马项目,严厉打击工程腐败和利益输送,防止形式主义的变异变形、翻新升级。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党建实不实,基层单位要对照群众的标准进行自查,即便有些党建项目看起来“高大上”“华而美”,但只要群众怨声载道、满意度不高,就要反思改进。
截至2022年,全国共有基层党组织506.5万个。广大基层党组织只有实事求是、表里如一,坚持在联系服务群众上多用情,在宣传引导群众上多用心,在组织凝聚群众上多用力,才能用扎实的党建工作,换来党员队伍的坚不可摧,换来党的执政地位的坚如磐石。
● 事业单位改革怎么改
● 重庆汽车如何在这条“道”上加速跑?
● 如何上好美育这堂“大课”?
邀请加入读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