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言剧不该少了“重庆腔”

伏一晨 重庆瞭望 2024-03-12

话题频频霸榜热搜的电视剧《繁花》虽然早已收官,但它带来的“长尾效应”还在继续。这部剧带火的,除了黄河路、和平饭店等城市地标之外,还有俏皮软糯的上海话。


作为一部兼有普通话版和方言版的电视剧,方言版《繁花》的拥趸却一点不少。在相关评论区里,不少外地观众学着上海腔调“你侬我侬”“灵得不要不要的”。


无独有偶,2021年的电视剧《山海情》,其方言版的播放量也远超普通话配音版,网友直呼:“听着演员们的家乡话,就融入了大西北。”


方言剧的逆势出圈,给重庆带来怎样的启示?重庆又应怎样通过方言剧这个文艺“扩音器”,讲好新时代的重庆故事?值得深入探讨。


▲《繁花》剧照中的黄河路。/《繁花》官微

在重庆的文艺发展中,方言剧曾是盛极一时的“明星”:1982年首播的重庆方言剧《人与人不同》,先后在36个省市级电视台播出;1996年的《山城棒棒军》曾在重庆地区创下超过40%的收视率;2002年开播的《生活麻辣烫》与上海的《老娘舅》、广东的《外来媳妇本地郎》并称三大方言都市栏目剧……


一部部方言剧,宛如一面面城市文化“凸透镜”,将重庆放得更大、更立体。


氤氲着“烟火气”。“嘞不是电视剧,嘞是真人真事,是我们重庆人自己演自己的故事”,《雾都夜话》开栏语道出了方言剧的核心:展现一个地区人民的精神风貌。


两江交汇处的“嘉陵巷”内,道路弯弯绕绕、石墙层层叠叠,却诞生了幺婶、卫东和倩云等《街坊邻居》的嬉笑怒骂、家长里短;而《生活麻辣烫》中,一对对欢喜冤家分分合合,演绎着重庆人的处世哲学。


正因为方言剧取材于市井,还原着真实生活,才能演绎出一幕幕人间烟火,让人倍感亲切。观看方言剧的体验,也正如一句网络流行语——“外地人能看段子,本地人能照镜子。”


时代的“留声机”。如果说《繁花》忠实还原了上海滩的风起云涌,那么重庆方言剧就记录着山城的“热辣滚烫”。


比如,切中重庆改革开放的《山城棒棒军》,聚焦为重庆城市化作出巨大贡献的进城务工人员,塑造出了耿直泼辣的重庆女性于芳、上进的青年孟小渝,还有梅老坎、毛子等平凡质朴却机敏乐观的“棒棒儿”。观众在他们爬坡上坎讨生活、于无常中苦中作乐的情景剧中,亲历了一幅90年代重庆社会的“清明上河图”。


又如,立足近代重庆历史创作的《傻儿师长》《凌汤圆》,通过对真实历史人物进行再创作,展现出了独特的巴渝人文风情。正是这些方言剧,将重庆历史浓缩进影像,让我们在一次次捧腹中增强对城市的认同感。


城市的“金名片”。近年来,不少外地影视班底参与进了重庆方言剧的创作,书写着开放包容的重庆形象。往远了看,2006年,《疯狂的石头》带火了重庆罗汉寺、长江索道;往近了瞧,2016年的《火锅英雄》又让重庆的火锅文化、防空洞文化、轨道立体交通吸睛无数。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仅2021年就有超过200个剧组来渝取景拍摄,产出了《风犬少年的天空》《坚如磐石》等影视剧佳作。尽管一些作品没有使用重庆方言,但也依然生动展现了重庆的人文风貌、城市精神,成为新时代重庆的生动侧影。


▲《山城棒棒军》剧照。/重庆瞭望截图

方言是人们“口中的家乡”,但如今,重庆方言剧的制播却有式微之态,荧屏中的“乡音”不常见,其背后的问题不容忽视。


方言与剧的融合有待提升。方言剧承担着向全国观众展示方言、推介地方的使命。十余年前的一份媒体调查显示,川渝方言是公认流行度第二的地区方言。这为重庆方言剧的出圈,打下了良好基础。


然而,部分重庆本土方言剧却“圈地自萌”:有的剧过分关注“重庆言子”的“连珠炮弹”,堆砌方言生僻词,连本地观众都看得一头雾水;有的剧“为方言而方言”,简单的剧情,却因为方言对白而弄得十分拖沓,观众看完却没有记忆点。


反观《武林外传》佟湘玉的“额滴神呐”,《乡村爱情》中刘能一句“你别嚎了”,都是通过精炼萃取,以一句短小精悍的方言换来了全国影响力,实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方言剧创作理念跟不上时代步伐。如今,大小屏联动,平台与传统电视共存,更提醒着方言剧创作者要更新创作理念、跟上“网速”。当前重庆方言剧精品少,一部分原因就是创作理念没有及时迭代升级。


比如,有观众指出,经典方言剧《傻儿师长》的后续剧集《傻儿传奇》《傻儿司令》创新不足,难续经典。重庆电视台编剧高元二也对@重庆瞭望 表示,如今的一些都市方言剧仅仅是将过去90年代的婆媳邻里关系、西家长东家短,“套皮”呈现给年轻观众,往往难以获得受众的认可。


一些方言剧在“度”字的把握上不够准确。方言剧应是民俗、世俗的,却不应是庸俗、媚俗、低俗的,其中的“度”,考验着创作者的真本领。此前,川渝地区曾有方言电视剧因语言粗陋等原因被停播。这提醒着创作者,方言剧不仅是“喜剧”“谐剧”,也应是经得起时代考验,换得来人民认可的“正剧”。


不难发现,近年来上海方言剧出圈,是在世俗的外衣下,体现出了对时代的深情共鸣。如《繁花》对创新、实干等改革开放精神的褒扬,以及《爱情神话》对爱情观念的讨论。


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章霖轩认为,“海派”方言剧挖掘着上海本土故事和人文风貌的深度,换来了观众对上海方言从陌生、好奇到接受的态度,这些经验值得重庆学习借鉴。


▲《街坊邻居》中“嘉陵巷的居民们”。/重庆瞭望截图

去年年底召开的重庆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指出,要倾力打造“渝字号”精品力作,加快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市。而方言,无疑是最具辨识度的城市符号。接下来,重庆方言剧又应怎样做,才能让重庆腔调入耳更入心呢?


让“雾都夜话”融入“南腔北调”。语言的基本功用就是沟通,方言剧是展现地方文化的大舞台,而不是一地方言的“一言堂”。在《繁花》里,不仅不同年代的上海人有不同的腔调,南来北往的商人也均展现着各自的方言,让各地的观众都能从中看到一份“代入感”“认同感”。


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何双百认为,方言剧要因时而变,既守好本土方言之“正”,也体现语言流变之“新”,在本地方言与国家通用语的范围内做调试,通过方言与方言的对话,实现地区与地区的交流、市场与市场的碰撞。


用城市文脉为方言“量体裁衣”。须看到,方言是服务于剧的外在形式,如何用“一方之言”展现“一城之颜”才是破题的关键。前不久召开的2024年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电视剧要围绕当代现实、近代革命、中华文明历史等题材,重视抓好“一剧之本”,以“好本”打造“好剧”。


而重庆从不缺乏这样的“好本”,从巴渝文化、三峡文化、移民文化、红岩文化、统战文化等历史文化瑰宝,再到报告文学《下庄村的道路》、“爱情天梯”等现实主义题材,可借由重庆人之口讲出的故事还有很多,方言剧也应深耕其中。


用时代“传声筒”放大重庆腔调。如今,重庆的发展日新月异,方言剧也应赶上时代步伐,做好新重庆的“同声传译”。


比如,可以结合当下重庆城市形象中的“赛博朋克”等新潮元素,打造新时代的重庆都市剧集;又比如,重庆作为热门旅游目的地,也正在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更多新重庆人的出现能为重庆方言剧创造新的涟漪……诸如此类的思考,应该伴随着城市变迁,成为重庆方言剧创作的新起点。


令人欣喜的是,去年底,《新生活麻辣烫》宣布正式开机,本地人熟悉的麻辣明星、烟火故事又将接续上演。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新时代的重庆方言剧,将新重庆故事传到五湖四海。


责编丨程正龙

责校丨郑钰潇 王祥

审核丨饶思锐


长期征稿,每篇稿费2000~10000元

投稿邮箱:cqliaowang@vip.163.com

往期精彩内容


 带货出海,中国主播如何拥抱新蓝海

● 市委书记两次提舆论监督,彰显怎样的底气

 考公就是为躺平?不行!

扫二维码添加重庆瞭望小编微信

邀请加入读者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方言剧不该少了“重庆腔”

伏一晨 重庆瞭望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