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前方高能!公益新势力来袭|影响力慈善沙龙X哔哩哔哩

林伊人 影响力慈善研究院 2023-12-30

作者|林伊人
编辑|鲍安琪

互联网公益慈善的发展,悄然改变着中国的公益生态与行为模式。伴随互联网发展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正在以个性化和多元化,实验性兼具思想性的方式,创新公益参与。他们从最初的生力军成长为主力军,赋予公益慈善更大的想象空间和塑造更多的可能性。

6月9日,《中国慈善家》杂志社与哔哩哔哩(B站)在上海B站总部联合举办影响力慈善沙龙,主题为“公益新势力·青年影响力”,聚焦公益慈善的新生力量,在新老公益人的对话中,预见中国公益慈善的未来。沙龙由《中国慈善家》战略发展中心项目总监姜璇和哔哩哔哩公益事务部负责人郭晏含共同主持。

《中国慈善家》副社长、影响力慈善研究院院长王跃春为沙龙致辞。王跃春分享了近期对行业的观察,认为公益慈善的边界正在消弭。一是行业边界,公益慈善已不再是单独的行业,所有行业都参与其中;二是组织边界,不仅是慈善机构,企业、社团、个人都在成为公益慈善的主体;三是行为边界,公益可以是工作,也可以是生活、娱乐、商业和艺术,所有人在所有场景下的公益慈善正在成为现实。《中国慈善家》刚刚主办的公益传播论坛上,场景公益TED演讲环节(点击跳转>>),展现了“公益无处不在、随手可为”的趋势。正如陈越光先生所说,公益是盐,只有消融于社会,其价值才得以体现。我们所倡导的影响力慈善,希望通过公益慈善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创新。期待公益新势力大有作为。

王跃春

哔哩哔哩副总裁杨亮在致辞中谈到,B站做公益除了承担企业责任,更重要的原因是UP主有做公益的诉求。在B站,UP主分享内容以兴趣为导向,背后是利他的动机,比如UP主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会观察到一些社会现象,在UP主和用户对其背后原因的讨论过程中,自然而然会导向公益。此外,年轻人对美好东西的追求表达尤为充分,更能够推动话题“出圈”。B站作为平台,希望让创作者和用户的热情、兴趣这些天然纯粹的力量,成为公益慈善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杨亮

分享环节中,ABC美好社会咨询社创始人钱洋、乡村笔记联合创始人汪星宇、哔哩哔哩2022百大年度社会贡献奖up主DannyData小丹尼、益盒CharityBox联合创始人兼CEO李治霖,四位嘉宾讲述了年轻人如何依托社会企业、公益机构或是个人的力量创新可持续的公益方式。

ABC美好社会咨询社创始人钱洋分享了ABC撬动青年专业志愿者为公益事业提供服务和赋能志愿者持续成长的过程。ABC组织世界500强企业、互联网公司、咨询公司等在职白领和高校学生,为公益行业提供咨询、研究、影响力投资顾问以及数字化等方面的能力建设服务(俗称公益行业的“四大”)。成立的15年间,约有5000位青年志愿者为公益行业提供专业服务。

钱洋

“希望成为一所无墙的‘社会大学’,给青年提供一个可以与其他路径互补的个人成长新选择。”钱洋介绍,ABC以项目制学习为载体实现个人技能提升,项目都是真实的客户、案例,需要做真实的交付。为了志愿者的长期参与,ABC设计了“领导力方向”和“专业发展方向”的人才发展路径,通过五类学习机制全流程贯穿行动实践,全方位提高志愿者的学习效能。同时,建立能力素质模型,设计培养目标和学习地图。

钱洋介绍了ABC在人才数字化方面的探索和搭建专业志愿服务数字化平台的愿景。ABC尝试将志愿者过往的行为、评价等记录在小程序中,通过提供测评、职业教育、再学习等底层能力,结合志愿者个人兴趣和技能,精准匹配经过筛选的、可兼职参与的短期项目,形成在兴趣、性格和专业能力上的画像,未来为其链接合适的职业和学习机会。

2017年,汪星宇和复旦大学的校友创办了乡村笔记,希望用平等心连接城乡。乡村笔记联合创始人汪星宇介绍,“人来人往”项目通过乡土研学、城市职旅等方式,带城市青年去乡村,也资助乡村学生到城市。目前每年约有30000人参与,“不是帮助乡村、也不是向乡村扶贫,而是用同理心在乡村学习。另一方面,我们资助乡村孩子来城市看见各行各业,思考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乡村笔记承担了20余家基金会的公益项目执行,为乡村孩子提供多样的素质教育课程。

汪星宇

去年,乡村笔记开展了 “超级农村”项目,为咖啡庄园赋能农业科技成为重要的方向。汪星宇团队发现,在云南省普洱市澜沧的咖啡村,当地农民种植了几十年的咖啡豆,却从来没有喝过咖啡。“我们研究如何让当地的老乡能够喝上咖啡,我们在村子里的文化墙上写下,‘靠人吃饭空米缸,下田流汗谷满仓’。”

汪星宇用“既要、又要、还要”形容现在青年人的特点,“我们既要挣钱、又要有价值感,还要有趣、有意义。现在青年人要的不止是‘盐’,我们还要‘辣’和各种各样的调味料”。

DannyData小丹尼是B站2022百大年度社会贡献奖UP主,做中长视频、播客等,多平台发展,在全网有600多万粉丝。小丹尼还有另一个身份:中东GCC国家和以色列政府交通顾问。

小丹尼

小丹尼的团队创业三年来,尝试过不同的公益方式。第一年,把视频收益全部捐给驰援武汉的北京协和医院的医护工作者;第二年,在B站做了一门商业课程,将收益10万块捐给了B站公益事业,支持公益,也支持B站课程这件有意义的事;第三年,在中东做电动车转型项目,自费购买了中国制造的最新电动车到中东加深当地的了解,帮助中国电动车出海。

小丹尼思考,公益和商业,两者并不矛盾。同时,公益也可以更加国际化,希望帮助中国产品走向世界。“今年迪拜将主办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大会将组建一个电动车队,我希望车队里能够加入更多中国的电动车,让世界知道中国的好产品。”

益盒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有效公益研究与倡导机构。益盒CharityBox联合创始人兼CEO李治霖接触公益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能做的其实有很多,而不仅仅是关乎自己周边,‘远方的生命’和我们身边的生命是一样的”。

李治霖

这种意识转化为行动,李治霖分享了一组数据:科学研究发现,在所有接受评估的项目中,75%的项目表现出了弱效果、无显著效果和负面效果。仅有三分之一的人会在捐款前做研究,3%的人会根据公益项目的表现捐款。他表示,捐款可能是实现社会影响的最佳方式,但是目前大量公益项目效果不佳,导致捐款被浪费,“有效和有产出是两件事,有产出和对他人产生影响也是两件事。”

益盒始于研究,终于影响力,通过研究向捐赠人进行公益项目推荐,对公益资金进行全链条管理,与公益项目保持沟通、持续调查,并提供深度追踪和反馈。“我们把研究结果告诉大家,帮助大家选择更好的公益项目,一起实现更多的影响力。相信只要把善心和理性相结合,我们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沙龙邀请了资深公益人作为观察嘉宾,对话青年公益人并回应青年人困惑。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院长徐家良表示,公益组织分两类,一类是往前冲、做项目的,一类是提供支持的、咨询的,ABC属于后者,做公益不分一二线,找到合适的角色就有价值。ABC作为一个区域性的公益组织,有益于公益的规模化和不同区域的相互支持。此外,数字化是目前公益行业的痛点,灵活用工的方式能动员更多力量参与到公益中来。做公益一定要有资产,汪星宇是既有社会组织,也有社会企业,这是做公益的新趋势。商业和公益以多法人的方式灵活解决社会问题,能够实现规模化和探索联合性。小丹尼体现了公益与人本身的关系,“公益是人的生活”,此外,中国目前公益走向世界的太少,要有来有往。益盒关注公益的动机和公益的效果,专业的机构、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同时重视公益资产管理。

徐家良

徐家良说,公益不等于生活的全部,“年轻人碰到的问题会多一些,有困难要说出来,可以跟资历深、有资源的人及时沟通。年轻人邀约让我提供帮助的,我基本上都满足了,这就是我们对于年轻人强烈的支持意愿。我们也需要更多的与年轻人沟通、了解你们的想法,才能共同朝着一个的目标——如何把公益慈善行业做得更加好,努力向前。”

通过对新势力公益实践的观察,《中国慈善家》影响力慈善研究院首席专家李劲提出了几个问题——什么是新势力,哪些要素才能构成一种“势力”?新势力的崛起是否一定以老势力的消退为前提?新势力如何避免成为老势力?这些问题引发了在场嘉宾的更多思考。“传统概念里所谓‘政府失效和企业失效的场域才是公益的机会’,如果以这种思维来看待年轻人现在所做的事,还是在用旧的思维方式来评判和定义新的公益。”他进一步表示,我们需要听到年轻人的呐喊、心声,多给予年轻人和“公益前辈”对话碰撞的机会。

李劲

灵山慈善基金会理事长、中国灵山公益慈善促进会秘书长王文主持了沙龙的讨论环节。灵山慈善基金会也是一个“新势力”的基金会,工作人员的平均年龄不到27岁,在多个领域都有公益创新实践。王文表示,慈善和商业,有法律层面的边界,但在实操中没有清晰的划分,如果从动机、行为方式和客观结果来看,更难区分。

王文

沙龙围绕青年人选择什么样的公益方式,在公益生态中需要什么支持来展开。

“月事骄傲”是首个专注于“月经健康和卫生”(Menstruation Health and Hygiene)的社会创新组织。“月事骄傲”联合创始人、“画说ARTspeaks”发起人郑诗茵介绍,“月事骄傲”希望通过求真的学术研究、创新驱动的孵化、以及脚踏实地的行动,来为女性(及跨性别男性、非二元性别者等)创造安全、卫生、体面、舒适的经期生活。与社会各界一同努力,共同创造一个性别平等、有着良好健康与福祉、优质教育、无贫穷的世界。

郑诗茵

BrainCo强脑科技高级副总裁兼合伙人何熙昱锦介绍,加入BrainCo前曾处于必须要做全职公益人、一辈子投身于公益的心态,但也逐渐意识到,“不是只有在公益组织才能做公益”。BrainCo强脑科技是一家成立于2015年的创业公司,中国有9000万名残疾人,其中肢体残疾的近2500万,BrainCo希望能以科技的力量帮助这些人。BrainCo智能仿生手能够通过检测人的神经电和肌肉电信号,实现更灵活的手随心动,而这种肢体仿佛“重新生长”的感受,能给残疾人心理带来更大安慰。这款产品以公益价给到基金会、残联,再免费给更多残疾人安装。“它的价格是欧美同类高端假肢的1/5-1/10,我们通过发明好的产品,降低成本,并降低企业利润的方式,帮助更多残疾人。”

何熙昱锦

2020年,一只“熊爪”从上海永康路的一面水泥墙缺口处伸出,爆红网络,水泥墙背后是一位残疾人咖啡师。熊爪咖啡创始人天天表示,公益想要可持续,经济支持非常重要,社会企业是解决方案之一。熊爪咖啡用49%的商业去推动51%的公益,目前已经开设了30多家直营和快闪店。去年,熊爪咖啡开设了全国首家全盲人的咖啡馆,全盲咖啡师可以完成独立运营。熊爪咖啡还创办了盲人咖啡学校,全国的盲人都可以来培训。除了盲人咖啡馆,熊爪咖啡还有自闭症、聋哑、肢体残疾咖啡馆等等。“我们希望在三年内,可以帮助1万名残疾人就业。”

天天

“和艺人或者粉丝进行公益合作,是挑战,同样也是机会。”芭莎公益慈善基金执行主任陈怡分享了与“饭圈女孩”协作联动、一起做公益的故事。陈怡介绍,粉丝是一个庞大的组织,同时有文案组、视频组、财务组等多个不同的小组协作,凝聚力、行动力很强且组织灵活。社会组织可以为粉丝提供参与公益的平台、合适的角色和定位,再在框架中给予适当的引领,这个群体可以发挥很大的慈善力量。“我们和粉丝更像是协作关系。我们动员粉丝力量,做更多有意义的事,在这个过程中,共同见证彼此的收获和成长,实现多元合作的可能性。”

陈怡

“我从来不讲‘环保主义’或者渲染‘气侯焦虑’,我是定义:环保这件事情,怎么让我生活得更舒服。”环保博主苏一格分享了她的环保理念。苏一格更倾向于从“人”的角度倡导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希望大家在爱自己的前提下,发掘出对地球更好的方案,找到更多我们可以去做的事情,而不是把环保抬得很高,变成只有少数人才可以参与的事情。找到一个守护自己的方式,可以顺便守护世界。”

苏一格

“守护世界就是守护自己”,这是哔哩哔哩公益的slogan。2019年起,b站通过建设“哔哩哔哩美丽小学”、“哔哩哔哩梦想小学”,并邀请UP主进行公益探访;发起“守塔人公益计划”,鼓励用户发布公益弹幕互动等方式,链接UP主、用户参与公益。沙龙的现场,bilibili 2022百大UP主盗月社食遇记,医学科普UP主兔叭咯工作室,法律UP主、“bilibili 新星计划”获奖者一个凡老师等希望更多了解和参与公益的up主参与了旁听。

一个凡老师表示,很多UP主都很想参加公益活动,他们有影响力资源,也非常擅长传播,可以发现项目里的价值。公益传播是需要整体策划的系统工作,不能迷信流量和破圈;传播需要分层级,公域、私域,不同的传播实现不同效果;公益机构需要可持续性的流量,不断寻找传播点,造自己机构的影响力。“做公益并不只是做志愿者、做支教。希望大家能够看到我们的长处,为我们提供一个机会,深入地参与到靠谱的公益项目里。”

在谈到青年公益人需要什么支持时,王文提到,收入因素是导致很多年轻人做公益到了一定年龄就会退出的现实原因。“没有一套配套的薪水体系和晋升空间,可能是困扰中国公益,甚至是困扰很多中国年轻人是否将公益作为职业选择的最大考量。”

腾讯公益行业运营高级经理韩宗川表示,“青年公益人依旧缺乏职业认同感,行业支持和社会支持依然有待提升。”腾讯公益通过自身产品创新和共建资助项目,做好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人人公益”理念结合腾讯公益各类产品,已覆盖到不同年龄、地区以及县域伙伴的共同参与。腾讯公益尝试的创新方式,如以短视频形式推荐优质公益项目,降低了过往长图文阅读吸引捐赠的门槛;与多家高校合作新型公益产品“校趣跑”,以及省域公益知识产品百题连答等。此外,腾讯公益刚刚发布了“千百计划”的升级,不仅为筹款官和优质项目提供基础资助,还在用户和行业两端发力,激活并培育长期理性捐赠人,推动优质项目可持续运营,为青年公益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韩宗川

“青年人需要更多的支持。”恩派WEable青年创新联合创始人许云崚介绍,WEable青年创新希望帮助青年人用设计思维或是公益创新的方式,“从0到1”的设计解决社会议题的创新方案和产品,目标是培养未来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青年创新领袖。WEable青年创新发布的《高校青年可持续发展行动白皮书》显示,“Z世代”公益捐赠已经成为其主要支出,位列第十。“Z世代”是最有公益心和公益行动的伙伴。“需要告诉青年为什么要做公益、公益和他是什么关系,给予系统的相关支持,让他们可以更深度的参与到公益行动中。”

许云崚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免费午餐基金品牌总监叶凤表示,根据去年的数据,免费午餐捐赠款来源95%是个人、5%是企业。公众在各个公募平台给孩子们捐午餐几乎成为一种习惯、日常行为,有一位年轻的女孩连续捐赠4000多天,每天资助一份免费午餐。从公益店铺的留言看出,很多捐赠人都是“00后”或者“95后”。据免费午餐公益店铺的数据,18-30岁的捐赠人占到了60%左右,这个项目所带动的“人人参与”是年轻人投身公益、关注社会,和关注链接远方的孩子的真实写照。

叶凤

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品牌项目部总监、互联网平台筹款负责人邓格格介绍,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是资助型基金会,支持一线公益组织的发展,引导公众可持续的参与。目前行业面临非常大的人才困境,即公益可持续的周期性。“需要用创新的思维、用青年人喜欢的方式,让他们参与其中,理解公益的价值。”如何实现公益的可持续参与?邓格格认为,公益的公共性和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互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联劝作为桥梁,希望给青年人提供更多的空间,发挥他们的优势,赋予他们可以持续为公益“注血”的力量。

邓格格

新势力已经成为现实、甚至比我们想像的更强大、做得更好。”王跃春为沙龙作总结发言。王跃春表示,作为媒体,可以发挥平台优势和跟链接作用,链接政府、企业和专家等各方资源,让更多人看到公益新势力的能量,回应青年公益人的需求。最重要的是要让传统的公益慈善力量能够和年轻一代有更多的合作,帮助新势力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影响力慈善研究院首个年度研究成果《影响力慈善研究报告2022》已面向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发布,如有需要,请点击“阅读原文”登记相关信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