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鲍安琪
视频|邹浩 吴淘淘
上周五的晚高峰,上海大堵车。为了赶上开往武汉的高铁,68岁的莫言和好友王振(北京舒同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在虹桥站钻过栏杆、一路狂奔,终于在发车前2分钟,满头大汗地坐上了火车。
520这一天,莫言如约出席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他调侃自己是在“为爱奔跑”。5月20日一早,莫言与《中国慈善家》、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一起,共同发起“与莫言同行”计划。该计划旨在结合三方自身优势,发挥莫言的号召力,利用互联网公益平台筹款资助困境儿童,打造一个慈善文化传播品牌,倡导并带动人人慈善的社会氛围。
2015年起,莫言开始向西部贫困地区儿童开展捐助。2019年底,莫言和王振共同推出了公众号“两块砖墨讯”,旨在弘扬传统文化和书法艺术。2022年初,莫言和王振以手书“百福”的方式为西部地区患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筹集善款,由此开启“莫言同心”公益项目。截至目前,“莫言同心”项目已完成16批、281名困难家庭先心病儿童的救助。张畅 摄
发布仪式后,莫言参加峰会圆桌对话,与《中国新闻周刊》社长、《中国慈善家》社长吕振亚,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宝马集团大中华区企业事务副总裁孙玮一起,探讨在公益路上如何创造可持续社会价值。
莫言回忆起儿时旧事。小时候自家院子里有一棵杏树,尽管当时物资匮乏,每年杏子成熟时,母亲都会让孩子们把熟了的杏子摘下来,分给邻居家的老人和孩子们。“慈善的重心应该放在共享上,共享是一种美妙的体验”,莫言说。
下午,莫言继续参加《中国慈善家》杂志社主办的“传播聚力 公益新声”主题论坛。论坛讨论公益传播如何“破圈”,实现“好事传千里”,推动慈善议题成为社会关注。莫言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慈善文化启蒙和公众传播》的主旨演讲。
吴淘淘 摄
我当年在农村,老人们常讲“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告诫我们一定不要做坏事,做了坏事必定会传播开。这句老话说明,人们传播坏事、丑事、恶事的兴趣远远大于传播好事、善事的兴趣。现在铺天盖地的八卦新闻、小道消息等等也是这句古老俗语的体现。在这种情况下,中慈联成立传播委员会十分必要,非常及时,这就是传播正能量。传播正能量就是要明辨是非,告诉大家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确立一个善恶的标准。什么样的事情是对社会有益的?就是对他人有利,对人类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有贡献。传播善的声音来压制坏的声音,让善放出光芒,照亮黑暗,这就是传播委员会成立的意义。我举双手赞成。
过去,我长期遵循“善欲人知,不是真善”的教导。一个人做了一件好事就到处自己宣传,这是令人厌恶的,起码让人感觉你不是太谦虚。反过来说,“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现在我的观念有所调整。之所以我能站在这个地方,发表关于慈善的演讲,也是因为我的观点发生了变化。我觉得宣传自己所干的好事,只要实事求是,既不违反法律,也不违背道德。当然如果夸张了、渲染过度了,自然就是虚荣、虚伪的表现。如果实事求是把自己所干的好事告诉大家,起到一种影响大家、感染大家的效果,让善的力量更加强大,让慈善事业队伍更加壮大,本身也是为善加分的好事。
所以,“善欲人知,不是真善”应当做适当调整,现在我说,“善要人知,是为了扬善”。首先亮出善的旗帜,然后公开善的行为,向社会寻求支持和批评,大家认为我做得很好就支持我,大家觉得我哪个地方做得不够圆满,可以批评我,帮助我完善。把自己认为做得好的事情告诉给大家,不是一种虚伪浅薄的表现,而是一种值得肯定的行为。慈善是源于内心的,慈善是一种内心的需求,就像我们需要表扬,需要阳光,需要空气一样。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要跟动物、要跟坏人区别开来,就在于你有一颗善心,善心在适当的时机会转变成善行。古人说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就是慈善的种子和根芽,在合适的时候会长成大树,开花结果。讲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小时候我们家梁上有一窝燕子,北方的燕子在吃饭的厅堂的正上方。因为下雨梁头的燕窝掉到地上,四只哺乳期的小燕子也掉了下来,这种情况下,大燕子是不会管的,它没有能力帮助掉在地上的小燕子。我还是个小孩子,就把燕子捡起来,找了一个纸盒,找了蚯蚓,甚至找马蜂幼虫,把小燕子养大。后来小燕子在很远的地方,只要我一招手就会飞过来,这样一个过程就是儿童天性的自然流露。村里的孩子非常羡慕我养大了小燕子。主办方供图
因为你个人的努力,四只遭到灭顶之灾的小燕子重获生命,长大成燕,飞向万里高空和蓝天,这样一种幸福感和成就感是非常强烈的。这个时候,家里的老人、邻居也夸奖我,还讲很多善有善报的故事。比如一个人过河遇到一个蚂蚁窝,他把蚂蚁窝顺手带到岸上。后来这个人科举考试写的文章有个字掉了一个点,有只蚂蚁就趴在上面,考官看到以后,把它弄走,蚂蚁又爬回来。考官心里很纳闷,私下问这个考生,他说出曾救了一窝蚂蚁。考官说,好了,就让你中了吧。类似的故事很多,民间老百姓用因果报应的故事,来劝戒、提倡大家救助比自己弱的人和动物。就像林肯的故事,林肯经过一个池塘看到一头猪陷入污泥,他走了很远又走回来救了这头猪,旁边的下属问他为什么救这头猪,他说我如果不救这头猪的话,我就会像猪一样一辈子在污泥里起不来。故事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但类似的故事的确会让我们知道,慈善是源于内心需要的。
第二,慈善确实需要鼓励。我认识一个院士,他是我的老乡,小时候在村子里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是大多数村民心目中的“坏孩子”。有一次他在放牛的时候,遇到一个盲人要过河,他就把盲人背过了河。盲人后来到处跟人说,这孩子多善良啊,你们以后不要再说他不好了。
通过这位受到了帮助的盲人的传播,这个孩子的威信在村子里大幅度提高,学校老师也给予了表扬,一下子改变了这个孩子的一生,从此他变成了一个好孩子,好学生,后来考上大学、博士,出国留学,现在是中国有名的心内科专家。
我觉得善行是需要鼓励的,如果没有盲人的传播,是不是他现在还在家里放牛?这很难说。总而言之,我们认识到慈善传播的重要性,我相信把善的行为传播到广为人知的程度,就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
我的第三点体会,做慈善不仅仅是付出。慈善从表面上看是我把我的东西给了你,或者是一个群体,付出了金钱、付出了物品、付出了劳动,但是换来了荣誉、换来他人的赞美,特别是,换来内心深处的满足感,换来对自我价值的认定。我想这远远大于所捐献出来的那点物质的东西。物质的东西用钱可以衡量,但来自于别人的肯定,在内心深处产生的强大力量和温暖是无法衡量的。我们从2022年春节开始在中华慈善总会成立了“莫言同心”项目,救助西部贫困地区的先心病患儿,近两年时间里救助了281名儿童,给他们做了手术。当我们面对这群孩子的时候,握着孩子的小手,带着孩子们参观时,看到孩子们健康的面容、发自内心的微笑,以及来自家长真诚的感谢的时候,心里面得到了巨大的安慰。这样一种安慰和我们的付出是不相匹配的,我们感觉到付出得很少,得到了很多。我甚至觉得我们配不上孩子家长深深的一鞠躬,配不上孩子感情充沛的一声“爷爷”。
有一段时间我相当悲观,觉得我这个人已经没用了,完全是废物,浪费地球资源,浪费农民的小米,活着不如死去。通过这样一种帮助他人的行为,使我认识到我还有一点点用处,我还能够帮助别人解决痛苦,我能给别人带来幸福。别人给我的肯定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这样一种状态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所以我想,慈善不仅仅是付出,而是获得。看起来是我帮助了这些孩子,实际上是这些孩子帮助了我,使我变得年轻,使我变得生气蓬勃,使我快70岁了还在路上奔跑,使我获得充沛的创作激情,写小说,写戏剧、写书法,还想游泳过黄河,踏雪唱京剧,这些有的实现了,有的正在准备实现。这就是成立了“莫言同心”项目两年多来,发生在我身上的真实变化。
第四点体会,慈善行为的多寡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当这个社会到处充满相互帮助的时候,当一个人遇到困难就能得到别人援手时,心里的温暖是难以形容的。这样的社会文明程度你说它不文明也是不成立的。人人愿意助人的同时,人人肯定会得到别人的帮助,没有人的付出是白付出的。所谓的善恶到头必有报,这句话只有在一个慈善行为非常普遍的社会才能够成立的。我们一生当中不可能不遇到困难,如果每一个人都乐于助人,乐于施以援手,当我们遇到类似的困境时必定会有人帮助我们,这就是善有善报。
张畅 摄
慈善是大家的事。人人都有慈善之心,人人都可以参与到慈善行列里来,人人都可以利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人作出贡献,为他人带来温暖和幸福。我上一次在接受《中国慈善家》杂志颁奖时说,比尔盖茨捐出一亿美元,多不多?也不算多。我们村里放羊的老大爷捐了5块钱,少不少?一点也不少,分量同样是沉甸甸的。因为他们的行为都凝聚出一个大字,就是爱。
最后我想说,行善总比作恶好。慈善是人的内心需要。恶的存在不能阻挡善的道路,恶的存在也不可能动摇善的决心,而只会坚定善的决心,只会加强善的力度。我在做慈善的时候,准备好了面对别人的讽刺、辱骂,我把这些话置之脑后,甚至可以说,你讽刺得有道理,我们可以接受。比如我用100个福字换500万元善款,有人说:“这破字,白给我都不要”,但我为什么要给白给你呢?反过来我也可以说,你如果写得好,你也可以来写,换的钱也可以投到我们公益项目里来。我会把批评、嘲讽当成一种力量,更加刻苦地练习(书法),把福字写得更像福字。我们在做慈善的过程中,不要害怕别人的冷嘲热讽,只要坚定这件事情对他人有利,也必定是对自我有利。至于慈善行为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比如说字写得不够美,那就继续努力,争取把字写得更美;诗写得不太符合格律,那就继续学习,提高水平。我觉得批评意见的存在,绝对不会影响我们坚定地走慈善道路的决心。
影响力慈善研究院首个年度研究成果《影响力慈善研究报告2022》已面向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发布,如有需要,请点击“阅读原文”登记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