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硕豪,王改改,张晓雪|“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高校学科建设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作者简介
李硕豪,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王改改,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硕士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张晓雪,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硕士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西部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甘肃省高校学科平台服务于“一带一路”的水平还有待提升,主要表现在“一带一路”背景平台总体实力较弱、人才培养结构问题突出和“一带一路”研究范围比较狭窄。为进一步提升甘肃省高校学科平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能力,应认定备案一批“一带一路”学科与人才培养基地、打造“中亚研究”教育品牌、在中亚地区探索创办实体性大学、加大与沿线国家的教育与合作交流、以优势学科引领“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1]。“一带一路”对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具有重要意义。高等学校聚集了大量优秀人才和智力资源,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该充分发挥其智库的优势,不断加强学科建设,提高研究水平,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贡献自己的智慧。甘肃省地处中国西北部,经济发展落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无法与东部经济发达省份相比,但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甘肃打开了向西开放、发展的另一扇窗,使其从我国内陆的偏远省份,变成了我国向西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甘肃省如果想要把握好“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重要机遇,势必离不开高校的智力支持。甘肃省高校如何通过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科水平来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是本文要探讨的重点问题。
一、“一带一路”建设的高等教育视角
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重点,“五通”的实现要求高等教育供给国际化人才资源、提供高水平智力服务、搭建跨文化理解桥梁。
(一)国际化人才资源是“五通”的保障
“一带一路”涉及沿线64个国家,包括52种官方语言,其中,通用语种主要有阿拉伯语、俄语、英语,其余均为非通用小语种。以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有13个,以俄语为官方语言或族际流行语的国家有10个,使用英语的国家有5个。我国大学尚没有培养非通用语种人才的语种有亚美尼亚语、塔吉克斯坦语、斯洛文尼亚语、黑山语、宗卡语、德顿语、摩尔多瓦语、迪维希语、白俄罗斯语、阿塞拜疆语、达里语等11种小语种。除这11种小语种之外,其他小语种人才也十分稀少。“一带一路”的顺利推进,既需要大批能够熟练使用沿线国家官方语言的本土复合型国际化专业人才,也需要大批能够熟练使用汉语的“一带一路”国际化专业人才。具体来说,国际化人才主要包括国际化的高端政策型人才、国际化的复合技术人才、国际化的创新经贸人才、国际化的资本运作人才、国际化的跨文化交流人才。这些人才对于相关国家的政策法规、社会文化和民心走向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可以对接沿线国家公共政策、外交事务和区域合作,为相关领域提供专业化政策咨询;可以为设施联通提供工程技术服务;可以在开发性的金融平台建设中进行资本运作;可以在与各个世界权威银行机构展开深层次的合作中发挥骨干作用;可以通过教育、翻译、文化、旅游、医疗、卫生、法律等方面与沿线各国合作,消除文化隔阂,增信释疑,完善合作,促进民心相通。
上述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巨量需求,为提高高等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提供了机遇,也给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挑战。高等学校应该从来华留学教育、本土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等两方面努力。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留学目的国、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目前共有48.92万名来华留学生。我国共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31.72万人,占来华留学生总人数的64.85%。把这些来华留学生培养成为知华、友华、爱华、助华的复合型国际化专业人才,将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储备优质人才资源,也可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夯实民心基础。除此之外,加快本土复合型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是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不二选择。这要从改革各高校的语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入手。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用最多的三种语言为例,我国目前设置英语本科专业的大学多达1001所,英语本科专业毕业生每年在10万人以上;开设俄语本科专业的大学达154所,每年毕业生5000~6000人;开设阿拉伯语本科专业的大学有39所,每年毕业生在1000~1500人之间。就专业点设置数量和毕业生数量来看,不仅不存在稀缺问题,而且还存在英语专业供过于求、俄语专业需求不旺盛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供给侧改革力度不够,绝大部分外国语专业仅局限于语言文字学习,没有向其余学科专业拓展,致使外国语专业毕业生没有其他学科专业背景,增加了就业难度。因此,应改革外国语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行主辅修制,主修外国语,辅修其余专业,把他们培养成复合型国际化专业人才。“要重视开设同时涉及国别、区域和全球性问题的复合型课程,支持学生到研究对象国开展田野调查,培养他们长期跟踪研究和对数据、事件深度分析的能力”[2]。
(二)高水平智力服务是“五通”的基础
“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横跨亚、欧、非三大洲,“一带一路”扩展版几乎囊括全世界。沿线国家政治制度形态各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自然环境差异较大、资源禀赋各有千秋、民族关系错综复杂、地缘政治扑朔迷离、宗教冲突此起彼伏、文化传统各种各样、人口素质参差不齐。如果要在如此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推进“五通”,就必须对沿线国家有透彻深入的研究,为“五通”积累和提供足够的信息。为此,要积极开展国别研究。
目前,我国有接近400个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有多达30个国家没有被覆盖。已有的国别与区域研究刚刚起步,大部分研究平台不能满足“一带一路”倡议的需要。“看似声势很大,但缺乏从知识社会学和知识社会史角度的思考,学科地位有待明确和提升,学科实力比较薄弱;很多区域国别研究过于宏观,不够接地气,研究深度不够,政策支持力度不强,发声不足,学术供给与政策需求不匹配;区域国别研究只能碎片化地分散在各个学科,不同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之间存在隔离,缺乏足够的人才吸引力,没有形成合力;由于相关成果很难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国内现有的学科评价体系不利于区域国别研究的发展等亟需解决的问题。”[3]高校区域国别研究要在队伍建设上学习世界先进国别研究机构的经验,吸引研究对象国和其他国家相关研究者加入研究团队,可以提高对研究对象国政策、社会动向的敏感性,增添研究活力,也有助于拓展研究课题的广度与深度。区域国别研究应坚持“走出去”,加强与国际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开展研究课题,这样可以拓展研究的广度与深度,进而提升彼此研究的影响力,实现双赢。“这也契合‘一带一路’倡议‘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4]此外,研究成果应该做到“研以致用”,区域国别研究组织也应积极宣传自己,加强与企业、国家机构的合作,使研究成果得到充分利用,同时获得更多研究资金的支持。
(三)跨文化交流平台是“五通”的纽带
“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跨越中华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斯拉夫文化圈、犹太文化圈、基督教文化圈、印度教文化圈、佛教文化圈等不同主流文化圈,又包含无数亚文化圈,加之民族众多,历史各异,语言复杂,应积极开展跨文化交流,通过交流实现文化理解,实现民心相通、民意相知、民情相融的和谐共赢态势,为“一带一路”建设营造友好的外部环境,在沿线各国之间塑造绵恒柔韧的文化纽带,进而为实现“五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高等学校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例如,高校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可以使不同国家之间的知识精英建立联系乃至友谊,通过知识精英进行文化传播,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民实现深度沟通。语言学习是实现文化理解的有效直接工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与人沟通、国与国的合作都是很重要。语言可以传递一个国家文化魅力、民族凝聚力,语言是打开一个国家文化大门的钥匙。”[5]我国高校积极建设的孔子学院,经过14年发展,覆盖154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548所孔子学院、1193所孔子课堂,14年来,举办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展示和中外人文交流活动达20万场次,参与其中的民众达1亿多人次。孔子学院已经成为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桥梁,成为全球最大、最多样化的国际语言教育共同体,对促进中华文化和其他文化的理解沟通发挥着重大作用。高等学校还可以通过打造经典的文化交流项目,促进不同国家的青年实现文化旅行、体育比赛、艺术展演、文学影视作品巡回展览等活动,从而促进文化沟通和文化理解,进而实现民心相同、民意相知、民情相融。
二、甘肃省“一带一路”背景学科平台现状与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甘肃省高校建设了一批具有“一带一路”背景的学科平台,这些平台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要落实好“一带一路”倡议,这些学科平台还有较大差距。
(一)“一带一路”背景平台数量较多,总体实力较弱
截止目前,设立在甘肃省高校的具有“一带一路”背景的学科和人才培养平台达70多个,布局在14所本科院校和5所高职高专院校。这些平台有实体性机构,但大部分是矩阵虚拟机构,有的由国家部委认定备案,有的由甘肃省和高校认定设立,有国际人才培养机构,也有国际科技合作机构,有人文社科类机构,也有农工医类机构。甘肃省虽然有超过70个“一带一路”背景学科与人才培养平台,但大部分平台专职专业人员较少甚至有名无实。实体性平台普遍存在非通用语种、小语种背景和“一带一路”背景专家奇缺的问题。甘肃省内开设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语种的6所大学的外国语学院,理应是汇聚“一带一路”问题研究专家的重要平台,但除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有6名国别问题研究专家外,其余外国语学院的教师很少开展国别研究。矩阵虚拟研究机构队伍建设更加薄弱,一些虚拟机构只有招牌,没有开展实质性工作。
(二)“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初具规模,人才培养结构问题突出
甘肃省70多个“一带一路”背景学科和人才培养平台中,有23个平台分别具备培养博士、硕士、本科和专科“一带一路”人才的能力。18所具有招收留学生资格的高校在读留学生2414人,80%的留学生来自“一带一路”国家,这些留学生修读的专业分布在除军事学之外的12个学科大类。西北师范大学的中亚东干族留学教育已经成为甘肃省留学教育的品牌和特色。在培养本土“一带一路”人才方面,一些平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了合作培养人才的协议,执行较好。如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赴俄罗斯开展为期半年的国别研究与学术交流,30%的俄语本科专业学生到俄罗斯喀山大学、圣彼得堡师范大学,哈萨克斯坦国立民族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西北师范大学和河西学院的俄语专业也有类似的合作培养机制。尽管甘肃省“一带一路”背景学科平台已经具备培养“一带一路”人才的能力,但人才培养结构问题比较突出。首先表现在“一带一路”背景本土高端人才培养能力十分有限,每年能获得博士学位且具有熟练的非通用语种语言能力的博士层次国际化复合型专业人才很少。其次,“一带一路”本土人才培养专业领域狭窄,仅限于民族宗教、国际关系、文学语言等专业领域,较少涉及其他专业领域。再次,培养复合型国际化人才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具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官方语言背景的人缺乏国别研究的专业能力,有国别研究专业能力的人缺乏小语种、非通用语言能力。
(三)“一带一路”研究起步较早,但研究范围比较狭窄
早在1994年,兰州大学就成立了中亚研究所。近5年来,甘肃省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研究“一带一路”问题的课题达61项,其中有5项是重点重大课题。甘肃省“一带一路”问题研究中,“中亚研究”最有实力。目前,兰州大学的中亚研究所已成为国内外享有较高学术声誉和知名度的高校智库。西北师范大学的中亚研究也开始起步。但甘肃省高校“一带一路”研究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一是“一带一路”研究的大部分成果偏重“一带一路”国内段,国别研究较少;二是国别研究又以中亚为主,其余国别研究凤毛麟角;三是国别研究偏重国际关系与中国对外关系、民族宗教、语言文字、历史人文等领域,其余专业领域研究比较薄弱;四是大部分学科平台的研究潜力没有释放,成果较少。
三、加强甘肃省“一带一路”学科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认定备案一批“一带一路”学科与人才培养基地
为了彰显现有“一带一路”背景学科与人才培养平台的存在价值和公共服务功能,明确这些平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角色和行为定位,形塑强大的社会期待观念力量,进而提高“一带一路”学科与人才培养平台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建议由甘肃省教育厅组织研制一套“一带一路”学科与人才培养平台分类评价体系,委托第三方机构根据分类评价体系对这些平台进行评价。以评促建、以评促强,督促相关高校高度重视学科平台师资队伍建设、制度体系建设、运行机制建设和硬件建设,促使这些平台尽快形成培养本土国际化复合人才的能力,尽快提高独具特色的国别研究、咨询服务和国际交流水平,对评价合格的平台认定为“甘肃省‘一带一路’学科与人才培养基地”。为提高被认定基地的研究和服务能力,在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中单列“一带一路”课题支持相关平台开展国别研究。
(二)把“中亚研究”作为“一带一路”中国教育品牌进行建设和维护
由于地缘政治、地理位置、民族宗教、恐怖主义等原因,中亚研究日益成为国际问题研究的一个热点。一个和平友好的中亚对我国西部边疆安全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具有重大意义。我国以中亚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机构众多,其中被教育部备案的与中亚有关的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多达22个。甘肃省高校涉及中亚问题的研究机构多达20个,其中,兰州大学的中亚研究所、阿富汗研究中心、格鲁吉亚研究中心,西北师范大学的中亚研究院(东干人研究),兰州交通大学的土库曼斯坦文化研究所,天水师范学院的高加索研究所,入围教育部备案的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尽管我国中亚研究机构众多,但最具研究实力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和兰州大学的中亚研究所。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入选浙江工业大学全球智库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大学智库100强”、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一带一路”高校智库影响力排名第4名、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智库综合评价核心智库”榜单。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已经成为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中亚问题研究机构。另外,甘肃省其余高校的中亚问题研究机构也程度不等地开展了一些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鉴于以兰州大学为代表的甘肃省高校开展的“中亚研究”具备较强实力,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把甘肃省高校开展的“中亚研究”作为“一带一路”中国教育品牌进行建设和维护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和较好的操作性。应督促兰州大学高度重视中亚研究所的建设,把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建设成为以中亚研究为重点,辐射南亚、西亚研究,集“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国别研究,为政府、企业和行业提供咨询服务,开展“一带一路”学术文化交流为一体的高级智库。应尽快在兰州大学建成甘肃省和兰州大学共建的中亚—西亚—南亚文献数据中心,甘肃高校的中西南亚问题研究人员均可共享文献数据资源。省内各高校中亚研究的定位方面,兰州大学应为综合性泛中亚研究机构,尽快建成覆盖中亚、西亚、南亚各国的国别研究中心和重点区域研究中心,研究范围应扩展到各个学科领域;其余高校应结合自己的优势学科形成独具特色的中亚研究。
(三)在中亚地区探索创办实体性大学
中亚已经成为世界各主要政治力量角逐的舞台,截至2012年,美国、俄罗斯、土耳其、日本、英国、新加坡等国家在中亚五国建了20所大学,这些国家把优质资源配置到了自己在中亚开办的综合性大学中去,选派优秀的专家学者在中亚国家各个高校进行学术讲座,向中亚各国传播本国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产品,积极开展文化教育渗透,通过投资教育投资未来,培养亲近自己国家和文化的代理人。然而在中亚的我国孔子学院属于和当地大学合作的一种附属机构,主要作为短期的语言培训机构存在,学员对中国文化缺乏深入了解,对知识分子阶层的影响力十分有限。
甘肃省应率先在中亚地区创办实体性大学。在中亚国家建立实体性中国大学,符合“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培养知华、友华、爱华、助华的国际人士,也有利于提高甘肃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国际化水平。塔吉克斯坦的总统拉赫蒙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在塔吉克斯坦开办中文学校的意愿。2013年5月20日,拉赫蒙总统在北京与习近平总书记会谈时,再次表达了这一意愿,习近平总书记也予以积极回应。建议协调教育部、外交部等有关部委尽快启动在塔吉克斯坦创办实体性大学的调研论证工作。甘肃省应支持兰州大学在塔吉克斯坦创办实体性兰州大学分校,或甘肃省高校合作在塔吉克斯坦创办一所实体性大学,将各自大学的优势专业办学点延伸到塔吉克斯坦。这一实体性大学应实行国内高校的办学模式,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办学元素,使它成为能够在中亚代表中国文化的大本营,成为系统学习中国思想文化的机构,最后授予中国、中亚国家、世界都认可的大学毕业证。
另外,吉尔吉斯斯坦政府对外国在吉建设大学持开放支持态度,很多国家相继在吉尔吉斯斯坦建立大学,吉尔吉斯斯坦政府高层也曾经向我国新疆提出合作建设中吉大学的愿望。甘肃省应支持甘肃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在吉尔吉斯斯坦创办实体性岐黄中医学院。自2013年以来,甘肃中医药大学先后在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等8个国家设立了虚拟性岐黄中医学院,开展短期中医药培训及医疗服务。从已建成的“岐黄中医学院”发展情况来看,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等有中医中心作为技术平台支撑的“岐黄中医学院”的发展空间较大,当地民众认可度较高,建立实体性中医学院具备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有鉴于此,应支持甘肃中医药大学在吉尔吉斯斯坦创办一所小型化、实体性岐黄中医学院,培养高质量中医人才。
(四)以优势学科引领“一带一路”建设
优势学科是本校相对比较有特色的、实力雄厚的学科,包括一所高校的一流学科、重点学科、特色学科等。甘肃省各大高校应该找准定位好自己学校的优势学科,因为这些学科能够反映出高校的学科水平,这些学科也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目前,甘肃省高校共有4个一流学科,分别是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甘肃省地处西北内陆,经济社会发展落后,自然环境条件较差,甘肃省高校在各方面和东中部高校相比都处于劣势。甘肃省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优秀人才,高校的主要职责就是通过不同学科的学习培养人才,进行高深知识研究,最终服务于社会。甘肃省各大高校需要找准定位好自己的优势学科,以自己的优势学科发展带动学校的发展,进而由学校的发展带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兰州大学的草业科学、生态学、自然地理学、民族学、历史文献学、中亚研究在国内处于顶尖地位,学科发展有着较大优势。其中,理科各个学科基础扎实、功底雄厚,办学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兰州大学这些学科的已有实力已经具备了参与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条件。”[6]其他各校也有自己的优势学科,如西北师范大学的教育学、甘肃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兰州财经大学的会计学、兰州交通大学和兰州理工大学的理工科,这些学科都可以引领“一带一路”建设。
(五)加大与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交流
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之间关系密切,政治经济文化会对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反过来,教育也能反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我国奉行对外开放的外交策略,“一带一路”也是我国新时期的外交策略,教育也应该进行对外交流。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提出“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对外开放战略,这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更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引进来”我们需要让更多的留学生进入我国,进入我国西部,进入甘肃,了解中国,了解西北地区,了解甘肃这个有着浓厚丝绸之路历史的省份,大家共同续写古丝绸之路的辉煌。“走出去”是指让甘肃的人才、西部的人才、我国的人才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出国生活、学习一方面可以学习借鉴国外优秀的东西,也可以让中国文化、中国教育、中国走向世界,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增加彼此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可。由兰州大学牵头的“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成员已经由最初的8个国家47所高校,增加到亚、欧、非、美洲等25个国家的126所高校,这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国际教育合作行动!甘肃充分发挥甘肃中医药大学在教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特色优势,大力推进中医药“走出去”。目前,甘肃中医药大学与俄罗斯、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法国、摩尔多瓦、匈牙利、马达加斯加和新西兰等国家的大学合作设立了8个“岐黄中医学院”和4个中医中心[7]。“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五通”,“五通”中民心相通尤为需要教育交流,需要出国和留学等各种方式深入他国进行生活、学习。这样更容易培养文化认同感,最终促进教育的国际化与多元化。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与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应该敞开胸怀,欢迎不同国家的人才进行合作交流学习,共同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国一带一路网.什么是“一带一路”[EB/OL].[2018-12-20].https://www.yidaiyilu.gov.cn/info/iList.jsp?tm_id=540.
[2][3]杨祥章.发展中国特色区域国别研究,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区域国别研究理论与方法研讨会”会议综述[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2.
[4]牛爱菊.“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区域国别研究机制探索——基于对爱知大学ICCS的案例分析[J].教育观察,2018,(15),27-30.
[5]杨亦鸣.“一带一路”建设面临语言服务能力不足问题[N]. 人民日报,2015-11-24(07).
[6]袁占亭.“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大学使命[J].中国高等教育,2017,(10):24-27.
[7]柯进,万玉凤. “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教育行动[N].中国教育报,2017-05-16.
本文原载于《现代教育管理》2019年第5期
执行编辑:于翔;责任编辑:徐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