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海涛,徐珊|近年来学科建设研究的重点领域及其展望

周海涛,徐珊 现代教育管理编辑部 2022-04-24

作者简介

周海涛,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徐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生。


摘要

近年来,学科建设研究从初步探索走向拓展深入,研究内容涉及六个重点领域:学科建设目标和规划研究,学科建设内涵和功能研究,学科建设重点和制度研究,学科建设平台和基地研究,学科建设的投入和队伍研究,以及学科建设的模式和评估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在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有待拓展,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研究亟待推进,学科平台建设协同机制研究尚需深化,学科发展自组织能力建设研究有待丰富,学科文化培育研究亟待增强。

学科是组成现代大学的基本元素,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抓手。[1]学科建设贯穿于高等教育教学、科研的各个环节,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和基本特色的重要指标。学科建设是促进高等教育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作为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重要的就在于学科建设水平和能力。[2]近年来,学科建设研究从初步探索正走向深化创新。自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学科建设进入全面改革阶段,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热点问题。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985工程”正式启动建设,学科建设进入转型发展阶段,重点学科建设研究成果丰硕。自2002年全国重点学科评选后,我国学科建设迎来了新的高潮。[3]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后,研究主要聚焦于学科布局调整和学科转型发展。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围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深化与创新研究较为繁荣。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六个领域:学科建设的目标与规划、学科建设的内涵与功能、学科建设的重点与制度、学科建设的平台与基地、学科建设的投入与队伍、学科建设的模式与评估。

学科建设的目标与规划研究


(一)学科建设目标

准确、合理的目标关系到学科建设的方向和定位。高校在学科建设目标上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学科发展目标定位偏高,二是学科发展方向偏差。当前,高校在学科建设目标上,主要致力于解决规模与结构的问题。[4]其一,立足于学科建设的整体布局,明确整体目标,协调、整合学科资源,打造学科群。在发展重点学科、形成比较优势的同时,着力消除弱势学科短板,形成学科发展合力。其二,制定单一学科及相关学科群的发展目标,为各学科设置符合学科现状、具有发展潜力和特色优势的建设目标,从而优化学科内部结构,推动各学科均衡发展。其三,突出特色学科,结合院校定位、学科发展历史和优势资源,打造特色学科发展平台,以重点特色学科带动整体学科发展。

(二)学科建设规划

学科规划是为学科规范、有序发展而制定的方略。学校制定学科建设规划的首要问题是协调学科发展、高校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高校及学科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社会发展需要为高校及其学科发展提供外在动力和方向要求,高校及学科发展又有服务社会发展的职能。从高校发展与学科发展关系来看,学科建设规划必须立足于高校整体建设规划之中,在遵循学科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服务于高校建设发展。因此,在制定学科建设规划时,既要注意学科发展与高校发展的协调,也要注意学科、高校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5]在学科建设规划时,需明确学科建设规划的四个基本特征:一是学科建设规划是非确定性规划,学科建设规划并不能制定未来决策,而是为未来发展制定规划和提供多种可能的选择。二是学科建设规划是前瞻性规划,面向过去、立足于当前的发展阶段和已有发展资源的基础上展望未来,着力消除应然目标与实然目标间的差距。三是学科建设规划有一定灵活性,具体选择内容须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四是学科建设规划并非各职能部门规划的简单相加,学科建设规划具有系统性,最终帮助明确学科发展定位,实现学科建设目标。[6]

学科建设的内涵与功能研究


(一)学科建设内涵

学科和学科建设在不同层面、不同语境下的内涵不同。就学科来说,一般认为,学科是关于一门学问知识的集成,是一种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学科是知识形态、活动形态和组织形态的统一体,是主体为了教育发展的需要,主体认知结构与客体互动而形成的组织体系。[7]对学科内涵的表述多围绕知识和组织结构展开。知识层面的学科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的科学领域或科学分支,具有知识逻辑性和独立体系;组织结构层面的学科是学术组织,是学者基于特定规律、规范和物质基础,创造、应用、传播知识的组织系统。[8]就学科建设来说,高校建设主要围绕教学、科研、师资及办学资源活动组织展开,学科建设是以学科为抓手,整合优化高校资源配置。[9]学科建设是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和任务来确定的,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学科方向确立、学术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学术环境建设以及研究生教育等。[10]由此可见,学科建设的内涵较为丰富,一是凝练学科方向,形成学科优势;二是优化学科结构,完善学科体系;三是发展专业人才,提供队伍保障;四是建设学科基地,形成条件保障;五是创新建设机制,完善制度保障;六是制定学科建设规划,明晰建设目标。[11]

(二)学科建设功能

学科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是源与流的关系。一方面,学科建设源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社会为学科建设提供发展机遇以及科研经费支持,推动其发展;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高校学科建设提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12]其一,学科建设可促进高校特色和优势学科的发展,高校在学科建设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重点建设某些学科,在促进学科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和基地平台建设的同时,可带动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其二,学科建设有利于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队伍质量,优化学科梯队结构,为学科发展打造优质人力资源。其三,学科建设有利于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推动相关学位点建设。其四,学科建设有利于优化学科结构,提升学科整体发展实力,促进新学位点授予。其五,学科建设能促进教材建设和课程建设,推动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水平。[13]

学科建设的重点与制度研究


(一)学科建设重点

立足于高等教育领域学科整体发展,学科建设应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在不同时期把握着不同的重点方向。学科建设整体目标为优化学科结构,坚持特色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建设方向。一方面,要立足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呈现宽领域、多样化的发展面貌。[14]另一方面,要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以优势特色学科发展为引领。我国重点学科建设大致可分为启动阶段(1985-1992年)、发展阶段(1993-2005年)和深化发展阶段(2006年以后)。[15]重点学科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居于引导地位,有利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科研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16]统筹社会发展、高校发展和学科发展需要,学科建设方向应在着力提升学科整体发展水平的同时,重点突出建设优势、特色学科。

(二)学科建设制度

学科建设的组织与实施离不开制度上的保障。高校学科建设,包括人才选拔、激励、考核等方面的制度及运行机制。[17]学科建设制度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系统规范,包括学位授权审核制度、学科评估等,有利于推进高校学科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保障。[18]长期以来,我国学科建设制度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促进学科层级结构不断优化。如“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建设等制度,鼓励支持一批重点学科优先发展,重点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以带动我国学科建设的整体发展。[19]当前,我国重点学科建设面临理工门类处于重点发展地位,经济学门类异军突起,发展速度较快,人文社会科学相对处于弱势地位,这种学科建设的科际不平衡现象,主要与不同学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关。为协同不同学科发展,应在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巩固的基础上,立足我国高等教育和学科的长远发展,实施新的战略选择。[20]高校要坚持改革创新,形成制度优势,释放人才职能,科学设置岗位,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优化科研结构和科研建设工作量相结合,提升教学和科研质量。

学科建设的平台与基地研究


(一)学科建设平台

高校学科平台包括人才培养平台和科研平台,是学校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人才培养平台即学科平台作为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组织单位发挥人才培养作用。科研平台主要指以高校为依托或设立在高校的、以开展科学研究为目的的各类型、各层次的科研机构。[21]优势学科平台集聚了科研经费、人才优势和创新能力,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了基础保障。学科平台凝聚着学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提升高校学科建设水平,在学科建设平台上,需明确学科建设的发展目标、方向和定位,重点选择、建设符合发展需要的学科,充分发挥学科平台的引领作用。

(二)学科建设基地

学科基地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在人才引进和培养、国家重大项目攻关、科研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科建设基地能在实现学科发展的基础上,突出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的作用,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推动学科内涵式发展。[22]我国学科建设基地主要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国家级、省部级学科基地,是基于国家、地方及学科发展需求重点建设的基地,是实现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的重要基础。学科基地建设是打造高校学科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条件。[23]高层次学科基地建设,对于学科承担高层次科研项目、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此外,学科基地建设也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相关学科创造协同发展环境。

学科建设的投入与队伍研究


(一)学科建设投入

根据学科建设投入的主体和层次,学科建设投入可分为国家投入、省级政府投入和高校投入三类,包括政策投入和经费投入。以中央高校、地方高校以及中西部重点建设高校等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为依托,高校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统筹学科建设规划,重点建设部分学科,形成了“相对确定、竞争滚动”的投入机制。主要包括重点支持优势学科的发展以带动其他学科、重点支持特色学科发展以发挥其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的引领与示范作用,以及优先支持高绩效学科,引入竞争机制,适当淘汰绩效低、社会效益低的学科。[24]与此同时,需要立足于高等教育学科长远发展需要,对于发展见效相对较慢的基础理论学科和人文社会学科予以持续性投入和支持,促进学科协调发展。

(二)学科建设队伍

学科建设团队即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校教师,是高校地位和学科水平最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也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创新科研成果的主要承担者。[25]学科队伍建设实力代表着高校学科的整体生产力,不同学科对其学科队伍素质有着特定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要求。加强学科队伍建设是当前我国高校内涵建设的核心任务,也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的重要内容。[26]提升一流学科建设队伍整体水平,一是要打造开放化、国际化师资,构筑人才高地,以合理的梯队结构、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保证学科建设和学科可持续发展,以动态的人才引进机制打破人才壁垒;[27]二是要重视一流学者队伍的建设,给研发团队和学科带头人充分的学术自由权,加快培育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三要从整体上加强规划,重视不同层次、类型队伍的建设,实现学科队伍内部各年龄段、各级职称组合比例均衡,形成结构优势和发展合力。[28]

学科建设的模式与评估研究

(一)学科建设模式

学科建设模式即学科建设过程中选择的路径和方法,对学科建设起着规范和引导作用。学科建设价值在于,创新高层次人才、发展基础理论研究和高层次基础创新成果,适应社会需求、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点内容,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我国跻身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着力点。[29]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三种学科建设模式:一是学科点建设模式,围绕学位点审核、评估和申报展开;二是项目建设模式,围绕重点学科建设如“985工程”“211工程”等展开;三是平台和基地建设模式,以平台基地建设为基础,利于资源整合和学科交叉融合。三种学科建设模式各有优势,其中,平台和基地建设模式对学科资源的整合效率较高且有利于多学科交叉发展。[30]

(二)学科建设评估

评估是学科建设的“指挥棒”,在明确学科导向、诊断学科建设质量、反馈学科建设问题、改进学科建设水平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不同利益主体价值诉求不同,学科建设评估是政府、高校、社会等利益相关者对学科发展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过程。具体实施层面,学科评估是相关机构按照《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对全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开展整体水平评估。[31]从政府与高校关系来看,政府将学科评估作为管理工具,以外部效益和资源配置为核心,实施自上而下的外部评估;高校把评估视为推动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以专家力量主导,开展自下而上的自我评估和混合评价。需处理好政府和高校的价值诉求,强化高校在学科评估中的基础作用,树立追求质量和特色的学科发展理念,培育鼓励自由创新的学科文化,促进高校学科评估的协调发展。[32]从高校与社会关系来看,学科评估建设需正确处理好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职能之间的关系,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在重视科研成果数量、质量、积淀学科基础的同时,引导学科研究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战略需求的关键领域产出;加大人才培养在评估中的权重,“以本为本”,重视本科教育,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发展研究生教育;把学科的经济社会发展效益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发挥学科优势,服务产业发展、技术革新和社会治理。[33]从高校内部学科关系来看,需处理好学科间发展关系,破解高校学科“鄙视链”,灵活调整学科发展模式,协调利益相关者关系,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34]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科建设研究展望


不难看出,近年来我国学科建设研究视角多样,整体研究成果不断丰富,研究取得巨大成就。尤其是在2015年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决定统筹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来,我国学科建设研究进入深化阶段。未来在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进程中需进一步强化如下几个方面研究:

第一,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有待拓展。学科交叉融合是“双一流”建设下学科建设的必然趋势。目前,学科交叉融合日益受到广泛重视,同时,高等教育领域对学科建设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单一学科,对于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方向以及如何实现学科交叉研究较少,难以适应新的学科发展状况。已有研究多讨论宏观的学科建设或单一的学科建设,对于交叉学科的内涵、功能、队伍、模式研究较少,多学科资源融合以及如何打破学科壁垒等研究亟待拓展。

第二,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研究亟待推进。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密不可分。学科由学科、专业、课程共同组成,学科建设理应推动三位一体建设。[35]近年来,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成果逐渐丰富,但多将三者割裂研究,高等教育领域的学科、专业与课程逻辑关系尚未厘清,学科、专业与课程的一体化建设研究仍任重道远、亟待推进。

第三,学科平台建设协同机制研究尚需深化。新时期,学科平台建设仍是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不同学科需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建立学科平台协同机制,以保障学科平台在促进学科建设中的载体作用。基于产教融合和跨学科建设下的产教融合机制、交叉学科融合机制等研究亟待深化。

第四,学科发展自组织能力建设研究有待丰富。学科建设的主体在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学科发展有其内在规律和逻辑遵循,学科建设研究不仅要关注内外权力、关系的平衡,重中之重是学科组织内部自组织能力的建设,需根据学科特点和规律,探索适合学科发展的自组织环境。以问题为导向,以重大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培养复合型人才,实现项目、人才、基地的三位一体。[36]需遵循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不断提升自组织能力水平。[37]

第五,学科文化培育研究亟待增强。一流的大学离不开一流的学科,一流学科必须根植于一流的学科文化。[38]近年来,学科建设研究较多关注外在的制度、平台、投入和评估层面,而对学科发展的精神内核关注较少。良好、优质的学科文化氛围有利于营造良好学风,推动大学的整体发展。高校学科文化对师生的教学、科研乃至发展的价值、理念、态度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建设一流大学尤其是一流学科,培育优秀学科文化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意义。[39]

最后,我国学科建设的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丰富,理论研究较多,实证研究、混合研究有待深入。学者多以自身学科领域为切入点对某一门类学科的建设进行探讨,需立足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社会发展、高校发展和学科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战略需要,拓展多元融合理论视角、实践视角下的学科建设研究。


参考文献
[1][36]陈运超.论学科建设的高度与显示度[J].中国高校科技,2019(3):9-12.[2]顾海良.“双一流”建设要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基础[J].中国高等教育,2017(19):15-16.[3]廖湘阳,王战军.大学学科建设:学术性、建构作用与公共绩效[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3):55-61.[4][5][33]申纪云.科学谋划高等学校学科建设[J].中国高校科技,2014(7):4-6.[6]张慧渊,徐枞巍.关于高等学校学科建设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5):6-8.[7]孙绵涛,朱晓黎.关于学科本质的再认识[J].教育研究,2007 (12).[8]张炳生,王树立.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43-45.[9]梁传杰.对学科建设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2):57-60.[10][14]王煊,汤新昌.加强高校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0(11):53-54+92.[11]钟秉林,马陆亭,贾文键,赵婷婷,王战军.大学发展与学科建设(笔谈)[J].中国高教研究,2019(9):12-15.[12]张曼平.高校学科建设与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研究——以郑州大学典型学科建设实践为例[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3(5):162-165.[13]李宁.高等院校学科建设略论[J].江苏高教,2014(4):72-73.[15]孔钢城,邵小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点学科建设的回顾与思考[J].教育探索,2009(1):56-58.[16][22]关少化.我国大学学科建设的发展趋势[J].江苏高教,2011(5):36-38.[17]张晓磊,陆根书.学科建设的组织与实施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1):72-76.[18]叶绍梁,谢菊.学科建设制度创新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37-39.[19]宋鸿雁.我国学科建设制度与实践的多层面反思[J].江苏高教,2012(1):33-36.[20]申超.我国重点学科建设中的科际不平衡现象[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7):69-76.[21]陈彪,严嘉,胡波.科研平台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基于某高校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的数据[J].中国高校科技,2017(12):4-7.[23]段红云.论学科建设的合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3):40-44.[24]郭贵春.论大学学科建设的“十个转向”[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17-19.[25]葛道凯.新时代“双一流”建设的内涵与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8(5):29-30.[26][29]钟秉林,李志河.试析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5(22):19-23.[27]刘尧.地方大学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基于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视角[J].高校教育管理,2014,8(4):7-11+15.[28]刘小强,彭颖晖.一流学科建设就是建设一流的学科生产能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6):19-23.[30]郭纬.高校学科建设的管理模式[J].教师教育研究,2006(5):61-64.[31]周继良,张金龙.学科评估与一流学科建设的制度平衡[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8,34(6):1-8+117.[32]刘强.“双一流”建设视域下高校学科评估的价值冲突及其调适[J].现代教育管理,2019(11):43-48.[34]张亮,胡文根.高校学科“鄙视链”及其破解之道[J].现代大学教育,2019(2):10-16.[35]周光礼.“双一流”建设中的学术突破——论大学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J].教育研究,2016,37(5):72-76.[37]胡建华.“双一流”建设对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8(7):5-8+13.[38]范玉鹏,余小波.一流学科建设的文化困境及其突破[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1):69-74+86.[39]陆根书,胡文静.一流学科建设应重视培育学科文化[J].江苏高教,2017(3):5-9.

本文原载于《现代教育管理》2020年第1期

执行编辑:于翔;责任编辑:徐治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